橙子在学生时代,做作业总是到最后不得不做的时候才开始动笔,把时间搞得相当紧张,有时候干脆就做不完,甚至有一次还对老师撒谎说周末去姥姥家,把作业丢那里了。她上学也经常迟到,因为她总是到最后时刻才出发,不愿提前一分钟。
工作之后,领导交待的任务,她也总是迟迟不能动手,一再被催促才慌里慌张地急忙做完。橙子快被折磨疯了,就是不知道自己从小到现在是怎么了。
为什么对于他人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事情,橙子就感觉被逼得痛苦不堪,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动手去做?是不是你也有这种难以言说的苦恼?我们的整理达人又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不是所有的拖延都是拖延症
拖延是一个心理问题,与品质无关
有一些事你可能已经想了很久,但是几年了还没有开始动手;有的电话早该打了,直到上司追问,你才说“马上就打”;有的亲人应该经常去看望,离得也不远,每周都休息,甚至还有长休假,可是迟迟也没有动身……为了种种这般,心里形成了沉重的负担。这都是拖延惹的祸,是彻头彻尾的拖延症。
橙子终于算是认识了多年来缠绕自己的恶魔——拖延症,那这个弊症究竟是个什么样的问题呢?是懒惰?品德上有问题吗?是时间管理能力有缺陷吗?是低智商的表现吗?不是,都不是,从根本上说,拖延并不是一个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道德品质与智力的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
治疗起来可能不是特别容易,可是只要不是人格品质的问题,也不是智力的问题,橙子还是很开心的。从本质上而言,拖延的问题是一个人跟自身如何相处的问题,它反映的是一个人在自尊上的问题,是一个人自我价值感方面的问题。自我价值感是以一种自我接受的能力为基础的感觉,其中包括接受我们的生理状况、接受我们的历史、接受我们的环境,以及接受我们作为人的诸多局限性。如果这些说法让你如坠云里雾里,你可以暂不管它,且往下看。
你是拖延症一族吗?
几乎人人做事都有过拖延,那么人人都有拖延症吗?在大谈拖延症之前必须要弄清这个问题。有时候的拖延,我们只是将事情延后处理,因为我们没有时间去做每一件事,或者因为我们做事有所节制,需要一定的放松和休息,这和拖延症的表现是有本质区别的。要弄清拖延有没有成为“症”,有一个办法就是看它是不是让你烦恼不已。
对有些人来说,并没有感到拖是一个问题,他们喜欢生活过得轻松一点。他们可能会花很长时间才能做完一件事,而并不急于求成,但他们没有背负任何特别的压力。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刻意地选择拖延。他们或许决定将事情延后,因为有些事情并不重要,或者因为他们想要在作出决定或者付诸行动之前好好地想一想。他们拖延是为了利用这样的时间好好思考,让自己有所选择,或者想要将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到最重要的事情上。
有些人不会为他们的拖延烦恼是因为这些现象发生在无关紧要的领域内,而重要的事情基本上都能被准时完成。虽然拖延在他们的生活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它们基本上微不足道。
这些人就不必再读这一章了,因为尽管你可能拖延了,可你的大脑里没有拖延的概念,因此也没有必要费力地把负面的东西植入头脑。
与此不同的是,拖延却成了另一些人很严重的问题。拖延本身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远不如它给拖延者造成的心理后果严重。拖延者不得不承受某些内在情绪的折磨,从恼怒、后悔到强烈的自我谴责和绝望。
对一个旁观者而言,很多这样的人从外表上看不出什么问题。他们可能非常成功,他们或许是一个埋首公司业务的律师,或者是一个兼顾3个孩子、志愿者工作和正常上班的妇女。但是在内心深处,他们却感到极度辛苦,他们对自己感到挫败和愤怒,因为拖延使他们无法完成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的事情。虽然在外表上他们一切顺利,但是在内心,他们却备受煎熬。
有些后果是轻微的,比如因为没有及时还款而造成的一笔小额罚款,但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有时候也会产生严重的外在后果。有一个律师就因为延误了很多次出庭时间而被取消了律师资格。
橙子的一个做教师的朋友,我们就称他果子吧,他有严重的拖延症状,他总是到了上课前不得不备课的时候才开始看书,他每次布置了作文都无法在限定的时间内批改好,以致每次学校检查工作,他都要搞突击。最可怕的是,他认为当老师的有这种表现,还如何教育学生?他内心里产生了无数的愧疚、不安、失望和深深的自责,他觉得总有一天会被压垮,所以最后选择了辞职。
如果你是属于后面一种情况,拖延已经让你深受其害,但是请不要灰心,只要你找到原因,就不难于对症下药。
整理达人Tips:
从根本上说拖延并不是一个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道德品质与智力的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
在拖延的怪圈中挣扎
许多拖延者发现拖延似乎有其自身的生命和意志。一件事情过去之后,你本以为可以有一个全新的开始了,没想到又一次成为了噩梦的旅程。果子很无奈,自己就在这样一个怪圈中挣扎,却怎么也逃不出去。
对此,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体验。你或许在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内都挣扎在这个怪圈当中,或者,你也可能从头到尾只需要几个小时就经历了一个怪圈。
1.“这次我想早点开始”
学校要求每两周进行一次作文课,果子真的只有第一次是按时进行的,因为上次的100多本作文总是无法及时批改完成。当新的一次作文课开始,拖延者果子总是信心满满,觉得时间充足,这次一定会以一种有条不紊的方式将它完成。虽然他不愿意马上就开始或者只开始做了一小部分,但他还是相信:不管怎么样,事情不需要他做什么特别的安排,总会自然而然地启动。当一段时间过去之后,他发现这一次的情况并不比以前好多少的时候,就开始担忧了:会不会和以前一样呢?
2.“我得马上开始”
早点开始的时机已经失去了,这一次想要好好做的幻想破灭了。果子开始焦虑,压力也逐渐加重,他不再盼望自己会自发地开始上手做事,开始感到需要马上得做点什么,但是离最后期限还远着呢,所以他还是抱着一些希望。
3.“我不开始又怎么样呢?”
时间又过去了,果子还是没有上手做事,现在的问题不再是如何有一个理想的开端,甚至也不再是如何给自己做事的压力,而是一种不祥的预感取代了所有那些剩余的乐观情绪。想到自己可能永远也不会开始,他的脑海中不禁闪现出那些可能会永远地毁了他生活的可怕后果。此时,他可能会感到自己几近瘫痪,同时,一连串的想法在大脑中打转:
a“我应该早点开始的。”回顾自己所浪费的时间,他意识到已经无法挽回了,只能沉痛地责备自己。如今站在悬崖边缘,他后悔不已。
b“我可以做任何事,除了这件……”在这个阶段,除了看作文,果子什么事情都愿意做。整理办公桌、清理电脑,或者为新课程做个课件,要做这些事情的强烈愿望突然变得无法抗拒起来。当初那些事情还没有这么繁重,他却避而不做,现在迫切需要他马上开工批作文,他却在做那些事情,忙得不亦乐乎,并以此来安慰自己。
那些转移注意力的事务有时候让他处理得效果显著,以至于他相信在作文工作上也正在大步迈进,但是最终,仍然有待去完成。
c“我无法享受任何事情。”果子想要通过一些愉快的、立竿见影的活动让自己分散注意力。他会去看电影、做运动,与朋友们待在一起,或者在周末去购物。虽然他努力让自己自得其乐,但是还有事情没有做完的阴影却始终挥之不去。他所感受到的任何一点快乐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负疚、担忧和厌烦。
4.“还有时间。”
虽然果子感到负疚、惭愧或者欺骗了别人,但是他继续抱着还有时间完成任务的希望。虽然脚下的地面正在崩裂,但是他还是试着保持乐观,盼望着“缓刑”的奇迹能够出现。
5.“我这个人有毛病。”
此刻果子已经绝望了,因为还有很多本作文在等着他。早点开始做事的良好意图没有实现;负疚、惭愧和痛苦也无济于事;盼望的奇迹也没有出现。对是否能完成任务的担忧变成了一种令人生畏的恐惧:“是我……我这个人有毛病!”他感到自己缺少了什么其他人都具有的某些东西——自我约束力、勇气、头脑或者运气。
6.最后的抉择:做还是不做。
到了这个时候,果子不得不在背水一战还是弃船逃跑之间做出一个选择。
道路之一:不做
这怎么可能?只要还在这里教学,他就逃不开,除非辞职不干了。
道路之二:背水一战
a“我不能再坐等了。”此刻,压力已经变得如此巨大,果子再也不能坐等哪怕一分钟。最后期限如此临近,或者他的偷懒让他如此痛苦,以至于他终于感到做些什么总比无所事事要好。所以,他就像一个关在死囚牢里的犯人一样,把自己托付给了那无法逃避的命运……他开始做事了。
b“事情还没有这么糟,为什么当初我不早一点开始做呢?”让他惊讶的是,并没有像他所担心的那样糟糕。虽然这令人痛苦、厌烦,但是至少已经开始做——这让他大松了一口气。他甚至还发现自己乐在其中!
c“把它做完就行了!”胜利在望,事情马上要做完了。他在跟时间赛跑,不容许自己浪费一分一秒。当他在大玩特玩将自己推向极限的冒险游戏时,他已经没有任何奢侈的多余时间可以用于计划、完善或者提升自己所做的事情。他的焦点已经不再是如何把事情做好,而是究竟是否能够将它完成。
7.“我永远不会再拖延!”
当一个班的作文被批阅完了的时候,很可能已经是在下一次作文课了,还好赶上了。果子如释重负,也精疲力竭得近乎崩溃,虽然历经磨难,但是毕竟已经过去。再经历哪怕一次这样的折磨都让他无法忍受,所以他毅然决然地下决心从此不再踏入那个怪圈一步。他发誓,下一次一定早一点开始,控制好焦虑情绪,严格按照计划,把事情做得井井有条。他已经打定主意,意志也非常坚定,直到下一次作文课再次开始……
就这样,随着一个放弃拖延行为的坚定誓言,这个拖延怪圈就画上了句号。然而,尽管果子诚心诚意地痛下决心,大部分还是都会重蹈覆辙,一次又一次地在这个怪圈中挣扎。
当他们在做一个周期较长的工程时,往往在早期感受不到一丁点压力时也能兢兢业业按时开始工作,但是随即就无法跟上,他们被卡住了,并且再也无法脱身,最终放弃了努力。
橙子对这样一个循环规律太熟悉了。她的英语学习就走了这样一条路。她和果子不一样的是到第六步,她选择了放弃,因为在考级上没有一点成功的希望了。这也成了橙子在学习这条路上的一大遗憾。
整理达人Tips:
当他们在做一个周期较长的工程时,往往在早期感受不到一丁点压力时也能兢兢业业按时开始工作,但是随即就无法跟上,他们被卡住了,并且再也无法脱身,最终放弃了努力。
凡事有果必有因——一切都与爱相关
凡事有因未必有果,但有结果必然有形成它的原因。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个人形成了拖延的习惯,并且对自己的工作造成了诸多负面的影响?
被遗忘的早年经历——家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或许不可理解,家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爸爸妈妈是我们最该感恩的人,拖延怎么会跟家扯上关系呢?殊不知,爱的港湾有时也可能是恨的开始。每个人都是从一个小孩子成长起来的,每个人的成长也都不是他自己一个人的事,如果我们孤立地去看一个人的性格、习惯和成就等等,往往是只看到结果,没有看到原因。
如果你在某一件或者某一类事情上拖延,但是又找不到让你恐惧或不舒服的不想做的确切理由,那么很可能是你潜伏着的早期记忆被激活了。你可能没有意识到迫使你逃避某个事情的那个感受或者经验是什么,但是你的大脑和身体却对此发生了反应,产生了一阵情感痛苦,从而导致你逃避这件事情。
所有这些人生早期岁月的经验都留在你的潜伏记忆中,它们不能被直接地看到、感受到,但是从你对自己和其他人对你的期望中,你可以找到它的踪影。这些记忆塑造了我们的感知,塑造了我们日后性格与情感的方方面面。
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是深厚的,甚至到我们成人后,它们依然在影响着我们,而通常我们不会意识到这些影响的存在。早年家庭关系的某些方面甚至被永久性地烙入了你的大脑,牢牢地,不可改变。神经科学家指出,人对未来的期待是以过去所习得的东西作为参照的,是通过过去的经验来感知未来的。我们是怎样被对待的,就成了我们看待自己和世界的独特感受,也是一种我们可以期待什么和不可以期待什么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