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仪式结束了,并许诺,你们成为男人了。但是,我告诉你们,这是一个虚幻空洞的许诺,是一个永远兑(duì)现不了的许诺。我们在自己的国家里做奴隶,我们虚弱无力,身不由已。在你们的后半生,在座的年轻人将在白人的矿井下染上肺病,最后毁(huǐ)坏掉健康。而白人们却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我们空空的双手不能给你们任何东西,今天我们给你们的礼物微不足道,因为我们不能给你们最珍贵的礼物,这就是:自由和独立……!”
沉浸在喜悦中的曼德拉当头被泼了一盆冷水,心骤(zhòu)然平静下来。刚才的所有幻想都是镜中花水中月,而屈辱和艰难的未来才是冷冰冰的现实。他的心绪变得灰蒙蒙的,低着头,面无表情地倾听着这撼(hàn)人心魄(pò)的讲话。
“难道现实真是这样吗?”曼德拉对酋长的话又产生了怀疑,毕竟年轻人的心是火热的。一想到自己成年了,他又觉得浑身是劲,下决心要拼搏、要奋斗,要为整个黑人的幸福而努力。
黑白之间
从教会学校毕业后,曼德拉考入当时南非惟(wéi)一的一所招收黑人学生的大学——黑尔堡大学。这所大学成立于1916年,南非很多著名的黑人政治活动家都曾就读于这所大学,并从这里开始了他们的政治生涯(yá)。
年轻的曼德拉进入黑尔堡大学时,正值南非白人统治进一步加强、种族矛盾日渐尖锐的时期。在大学里,曼德拉感受到一种激进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比他在家乡所感到的更富有战斗性和革命性。他很快结识了一批血气方刚的青年,其中之一是奥利弗·坦博,他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也是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后来成为曼德拉几十年的志同道合的战友。
曼德拉一边读书,一边参加学生运动。他的热情和卓(zhuó)越的组织才能,使他很快成为黑尔堡(bǎo)学生代表委员会的成员。三年级时,因为组织抗议活动,曼德拉被校方停学。
决定公布后,曼德拉被叫去谈话。校方企图诱使曼德拉妥协,以瓦解学生运动。他们假惺惺(xīnɡ)地对曼德拉说:
“如果你同意放弃抗议斗争,我们可以让你复学,并且可以单独给予你特殊的待遇。”
曼德拉义正词严地回答说:
“只要种族歧(qí)视还存在一天,我就决不会放弃斗争!”
他毅然中断学业,放弃了即将得到的文学学士学位,回到家乡。这时,生活又向曼德拉提出了新的难题。达林戴波大酋(qiú)长先是劝说曼德拉向校方让步以继续学业,但是没有成功。于是又提出要为曼德拉娶妻,并准备让他继任酋长。曼德拉尊敬、爱戴自己的监护人,但不能接受这样的安排。他决心放弃自己的贵族地位,投身到自己认定的事业中去。他悄悄离开故乡,来到约翰(hàn)内斯堡,去追寻他的事业。
约翰内斯堡是个充满诱惑(huò)的地方,这是黄金的国度,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当曼德拉一踏进这座现代工业城市,就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到处是林立的高楼,闪烁的霓(ní)虹灯,飞驰(chí)而过的汽车,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或好文章很多。)的各类商店。这一切让这个年轻人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后来,曼德拉结识了一位了不起的黑人,他也是特兰斯凯人,叫西苏鲁,他在约翰内斯堡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专门处理黑人委托的一些案件,在当地很有名气。他是个很有正义感、有着远大抱负的黑人领袖,而且是非国大的重要成员。非国大是非洲人国民大会的简称。黑人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反抗白人的统治压迫,成立了这一政治组织。
西苏鲁非常喜欢这位小老乡,介绍他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曼德拉的新生活开始了。
这一天,曼德拉一大早就起来了,穿了自己干净漂亮的衣服,兴冲冲地赶到了律师事务所。因为他以前学过法律,所以老板让他担任实习律师。
事务所里大部分是白人,黑人没几个。曼德拉热情地和同事们打着招呼,向他们作自我介绍。
那天下午,他旁边的白人秘书小姐很热情地对曼德拉说:“纳尔逊,你来这里工作我们都非常高兴。在别的地方,黑人可能受到歧(qí)视,但在我们这里,没有肤色的分别,我们一视同仁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听了这几句话,曼德拉心里很高兴,暗自庆幸自己的运气好。
可这位小姐又接着说道:“过一会,我们要喝早茶,佣人会送过来。为了表示对你的欢迎,我们特意为你准备了一只新杯子,就用新杯子喝茶。”
曼德拉马上领会了她这番话的用意,噢,刚才说得那么漂亮,什么一视同仁,没有肤色的分别,全是骗人的鬼话。三番两次故意提到新杯子,不是就是证明黑人、白人有别吗?黑人和白人可以共享茶水,但不能共用杯子。“哼,我偏要用旧杯子。”曼德拉已在心里琢(zuó)磨(琢磨(zuó):思考;考虑。)出了对策,他要让白人看看。
中午11点的时候,佣人们把茶水送上来了。曼德拉一瞅,心里暗想:时机来了。他抢先站起身来,当着那位白人小姐的面,挑了一只旧杯子,加上糖、奶,冲上茶,然后对那位小姐说:“谢谢你们的好意,不过,我想,我还是用旧杯子吧!”说完话,他端着茶,悠闲自得地坐在一边细细品着,“味道真好!”他又自言自语道。再看那些白人先生小姐们,一脸难堪(kān),懊(ào)恼地端起杯子,全都没有说话。看到这些,曼德拉的心里却美滋滋的。
这件事以后,大家对曼德拉都不敢等闲(xián)视之。但是,后来的一件事对曼德拉触动很大。
一天下午,办公室里人不多,曼德拉这时正向一位白人秘书小姐口授一份文件。这时,门开了,进来一位白人。
原来挺自在的白人小姐立马神色紧张起来,白人小姐向这位先生打了个招呼:“杰克,你好。”曼德拉扭头看了看,估计这位先生是她的恋人。
这时,只见白人小姐掏出钱包,迅速地掏出钱,冷冰冰地看着曼德拉,威(wēi)严地说道:“纳尔逊,你去给我买些洗发精来。”
曼德拉马上明白过来,这位小姐这样做,仅仅是为了向他的恋人表明自己不是在听一个黑人的指使,而是在趾高气扬(趾高气扬:高高举步,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地命令他。曼德拉心里非常不高兴,可这次他忍住了,毕竟还要在这里工作,不能把关系搞得太糟。况且,也不能全怨这位小姐,当时的社会环境让人不得不如此。曼德拉对白人这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意识感到既无聊、又可笑。他勤奋地工作,用自己的出色表现证明着黑人并不比白人差。
在约翰内斯堡呆的时间长了,曼德拉发现,在这座城市富裕文明的背后到处都是肮脏和破落。
城里白人的住宅富丽堂皇,许多别墅(shù)还有碧波荡漾的游泳池和设备精良的运动场。白人们衣冠楚楚,有着轻松的工作。可城市郊区的黑人住宅却破烂不堪,拥挤而黑暗。黑人大多是矿工,工作繁重,条件恶劣(liè),许多人都染上了肺病。白人和黑人的分别处处都体现出来,公共汽车上有些座位黑人是不能坐的,许多公共设施都挂着“黑人免入”的牌子,有些水龙头黑人也是不能用的。黑人出门远行,得携带(携带(xié):随身带着。通行证,否则便是犯罪。在这种严重的种族歧视歧视(qí):不平等地看待。下,黑人的生活充满了苦难和艰辛。
后来,曼德拉回国后担任着非国大的领导职务,可这全是业余时间进行的工作。他还有自己正式的职业——律师。
到约翰内斯堡以后,他先后在几家律师事务所工作过,收入也可以,但律师事务所里的一些事,让他非常生气。
当时所有的事务所都是白人开的,他们对黑人的收费很高,比对那些富有的白人客户还贵很多,而且这些白人律师对黑人客户往往是敷衍了事,以致许多黑人应有的权利得不到保护。再加上白人同事对他的歧视,令曼德拉极其不满,他常想:我要自己开一家律师事务所。
功夫不负有心人,1952年,在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之后,他成了一名独立的辩护律师。不久,曼德拉就开办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这是南非第一家由黑人开办的律师事务所。
黑人兄弟们知道了这家律师事务所后,非常高兴,他们把曼德拉看成是自己的律师。在这里,他们得到了同情和支持,得到了关心和尊重。曼德拉看到自己能为黑人兄弟们做点事,非常高兴,每天夜以继日地为黑人兄弟的利益而奔波。
可是,法官、检察官全是由白人担任的,法庭是白人的法庭,不公的待遇还是会时时降临到他和黑人弟兄们的头上。
有一次,一个黑人老太太的房子被白人霸(bà)占了,老人无家可归。曼德拉决心要为老太太讨回公道。
经过精心的调查取证,曼德拉做好了一切准备,信心十足,等着开庭审理的日子。
开庭那一天曼德拉陪着老太太赶到法庭,而那个白人却迟迟未到。等他来的时候一副趾高气扬趾高气扬:高高举步,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对曼德拉流露出不屑(xiè)一顾的神情。
开庭了,身穿黑袍(páo)头戴假发的法官貌似公正地坐在台上。他抬起头,看了一下旁听席上挤得满满的听众,说道:“请大家安静。”
接下来,按照程序,曼德拉报出了自己的身份:“法官大人,我叫纳尔逊·曼德拉,是原告人的辩护律师。”谁知,法官看也不看曼德拉,傲慢地说道:“我不认识你,你的资格证书呢?”
这下可把曼德拉给气坏了,哪有这种做法,我也不是第一次在这里辩护了,不是故意刁难刁难:故意使人为难。人吗?台下的黑人听众也骚(sāo)动起来,法官大声喝道:“肃(sù)静!肃静!”
曼德拉强忍怒火,诚恳地请求法官先审理案子,因为资格证书是证明律师身份的东西,是很重要的,一般放在事务所,不会随身携(xié)带的。“以后我会拿来给你看的。”
法官还是不同意,这时台下的声音更大了。旁边的一名助理法官看到气氛(fēn)不对,怕犯了众怒,出乱子,忙在主审法官的耳边嘀咕了几声。他听了这番话,又瞅(chǒu)了瞅下边的情况,才勉强同意了。
开始审理了,曼德拉向那个白人被告提了个问题。曼德拉说完了,那个白人竟然昂着头,看也不看曼德拉,傲(ào)慢地立在那里,好像没听见,一句话也不说。
按理说,这是一种藐视法庭的做法,法官应该警告他。然而,这时的法官却面带微笑,竟然亲自把曼德拉的问题又问了一遍,白人这时才慢吞吞地作了回答。
审问这样艰难地进行着。最终,官司打赢(yínɡ)了,但曼德拉的心里却非常不舒服。
法庭内黑人受着歧视,法庭外更是如此。
黄昏,曼德拉独自一人在街上散步。此时红日西沉,云霞灿烂,微风轻轻地抚慰着这座躁动不安的城市,又一个美丽的夜晚就要来临了。
不一会儿,从他后边过来一辆小汽车。由于这段路坑坑洼(wā)洼,又刚下过雨,车子不小心陷在前边的泥坑中,车的主人加大油门,车子还是没有前进半步。车门开了,下来个白人老太太,她看了看泥坑,无奈地叹了口气。
曼德拉见状,三步并做两步赶到前边,“我来帮你。”老太太见有人帮忙,非常高兴。曼德拉使出了很大的力气,终于帮她把车子推出了泥坑,可他的身上却溅(jiàn)上了许多泥水,曼德拉生性豁(huò)达豁达:性格开朗;气量大。,也毫不在乎。
老太太从车上下来,笑着对他说:“约翰,谢谢你。”为什么叫他约翰呢?那时白人称呼一个不认识的黑人都叫约翰。说着,老太太递给他六便士,曼德拉礼貌地拒绝了。老太太觉得过意不去,硬要塞给他,曼德拉坚持说不要。于是,老太太的脸色变了,只听她硬梆梆(bānɡ)地说:“噢,你是嫌少,想多要点,没门儿。”说完,把这些硬币(bì)扔给他,钻进车子呼啸而去。曼德拉愣(lènɡ)在那里好长一段时间。在老太太以及千千万万的白人心目中,黑人是卑劣的、愚蠢低能的,在人格上是不能和他们相提并论的。正是这种根深蒂固根深蒂固(dì):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的观念,造成了现实生活中令人气愤的种族歧视、民族压迫现象。看来,要想把南非改造成一个人人享有自由、平等,黑人和白人和睦(mù)相处的美丽国家,是任重而道远的。
从囚(qiú)徒到总统
1962年8月5日,曼德拉驱车急驶,他要趁工作之余,赶回家里看一下,这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突然,一辆满载白人的大轿车从左面超过他们,然后一转向,横在他的车前。
车门打开,一个警察走了下来。曼德拉立即感到不妙,他连忙环顾四周,发现自己已被逼进了一个死角,毫无逃跑的希望。
这时,那个白人已站到了他的车前,“纳尔逊(xùn)·曼德拉,我是沃斯特警官,你被逮(dài)捕了!”他冷冷地说道,然后拿出一张逮捕证。
第二天,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刊登了这个消息,标题赫(hè)然醒目:“警察长达两年的追捕结束,曼德拉终于被捕。”
开庭审理的时刻到了。当局起诉曼德拉的罪名是煽(shān)动(煽动:鼓动(别人去做坏事)。工人罢工和在没有有效证件的情况下私自出国。
几天后,再次开庭。曼德拉身穿传统服装——披了一件貂(diāo)皮斗篷,进入法庭。法官见状,十分恼怒。他们认为穿斗篷是对他们的蔑(miè)视,要求他换掉这身衣服。“尊敬的法官大人,难道法律规定当事人不准穿斗篷吗?”法官一脸窘(jiǒnɡ)迫,“啪”他使劲敲了一下木槌(chuí)宣布:“现在开庭!”
曼德拉早就作好了准备,他要把今天的法庭变成正义的讲坛,要把政府拉到审判席上,他这个被告要作今天的“法官”。
曼德拉陈述时,法官提醒他言归正传。但他没有理会,继续说道:“我强烈反对种族主义,我将为此而奋斗终生!现在我就在战斗,而且一直要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应该被带到审判台上的罪犯不是我,而是那些政府官员们!”
曼德拉的演讲慷慨激昂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势不可挡,把那些法官的气势给压下去了。
然而,法庭还是判处曼德拉五年监禁。审判结束后,他被送往罗本岛监狱。那里条件恶劣,阴森恐怖,又被称为“死亡岛”。
曼德拉在岛上度过了九个月的刑(xínɡ)期后,事情又出现了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