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曾坦言:“微软在未来10年内,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由此可见,执行力十分重要。执行力决定竞争力,对待自己的工作要坚决高效地执行,千万不能找借口推诿或打折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公司的竞争力,使公司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工作的实质就是解决问题
工作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职场中,很多人为了保住工作,只是故步自封、按部就班地做上司吩咐过的事情,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正在工作”或者“已经工作了”,但实际上,问题却原封不动地留给了别人。我们必须明白的是,问题不可能因为我们的回避而自动消失,推卸责任也只能使问题更严重。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个有心人,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积极地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
你是否思考过:工作的实质是什么?
除了周末和节假日,我们每天都要去工作。工作中,我们会做各种各样的事情。然而你是否思考过:做这些事情,又是为了什么?
也许你已经掌握了不少工作技能,也许你对“如何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已经花了不少时间去思考,当然你也听惯了各种陈词滥调:“要努力!”“要负责任!”“要有奉献精神!”“要学会创新!”但要想真正成为一名职场上的成功人士,首先要明白的还是这个看似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工作是什么?
对每一个关心自己前途命运的人来说,只有解答了这个问题,才能避开那些干扰我们提高工作绩效的“陷阱”,并找到快速发展的捷径。
两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去拜访一位管理专家,咨询有关今后工作的问题。比如,如何与上司、同事相处,如何尽快获得提升等等。交谈了一会儿,管理专家突然问道:“你们马上要走上工作岗位了,请问在你们心目中,工作是什么?”
“工作是什么?”他们自言自语,面面相觑,竟然被问住了。问题虽然简单,他们却一时回答不上来。
管理专家先问甲:“你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
甲回答:“他是一家企业的经理。”
“那么,他的工作都有哪些内容?”
“开会、出差、听各部门的主管汇报工作。”
“开会、出差、与部门主管沟通,都是为了解决企业的问题。”管理专家说,他又问乙,“你毕业以后找到了什么工作?”
乙说:“我被一家企业的研发部门录用了。”
“那你知道一个研发部门的职员,都需要做什么工作吗?”
乙摇摇头。
管理专家想了想,说道:“做研发,需要很多步骤。前期要做市场调查,了解同类产品,了解消费者的需要,然后要做设计,反复试验,投入生产,再进行市场试销,根据顾客的反馈进行改进。这当中要碰到很多问题,很多难关。但解决困难,迎接挑战,也是工作的意义和乐趣所在。只要你逐步积累经验,找到正确有效的方法,看上去很难的事也变得不难了!”
说到这儿,管理专家问甲和乙:“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两种工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两位学生一时摸不着头脑,乙问:“经理的工作和员工的工作,应该差别很大吧?”
管理专家说:“其实,他们的工作有一点是相通的,这也是所有工作的共同点,就是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工作,就是凭借人的能力、经验、智慧,凭借人的干劲、韧劲、钻劲,去克服困难,解决那些妨碍我们实现目标的问题。这就是工作的实质。”
其实,不仅仅是这些职场新手们对工作的意义一片迷茫,那些已经工作一年、两年、三年、十年甚至将要退休的人,他们也未必认真思考过,工作的实质到底是什么。
可能多数人会回答:工作不就是养家糊口吗?每天踩着时间的尾巴上班、下班,到了固定的日子领回自己的薪水,高兴一番或者抱怨一番之后,仍然在茫然中又去上班、下班,等待上司安排新任务。如果指令明确,条件具备,就像机器一样去执行。不时地,还允许自己偷点儿小懒,反正能保住饭碗就行。
可多数时候你并没有这么幸运,你在工作中总是碰到各种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这个时候,你也许要抱怨:公司的管理体制也太不完善了!缺少合理的规划,职责界限不明确,信息不充分。和自己有工作衔接的那些同事也是能力太差,一次没有提醒到就会出错误(而不少同事也这样评价你)。总之,工作的压力太大,这份工作几乎无法干下去了。
比如,你是一位销售业务员,你每天跑市场、签合同、下单、出单、收单、催款、为客户服务,这些事情有时顺利,有时困难重重。所以你抱怨个不停,有时嫌研发部门没有把产品设计得更有竞争力,有时抱怨老板规定的任务指标太高了,有时你觉得客户太难伺候,太不讲信用。你甚至想放弃,准备换一份工作。
在工作充满问题的时候,你是否想过,就算你换了一份工作,你能保证新工作中没有困难、没有问题吗?
俗话说得好,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假如问题都被别人解决掉了,你只需要做现成的、容易的事——这样一份工作,恐怕全世界也很难找到。
工作中有问题是正常的,正如人生中会遇到种种麻烦与不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听说过在工作中没有碰到问题的人,不论他是老板还是雇员。
逃避问题、把问题推给上司或者老板,并不能解决问题。相反,还会给上司、老板留下工作不负责任的印象。
怪老板不开明、怪条件不具备、怪同事不配合,这些怨气对问题本身的解决也没有任何好处。愚昧的人坐在一起互相抱怨,最后问题越来越严重;而明智的人总是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积极寻找改进的办法——因为他们明白,抱怨毫无意义,想改善现状,只能靠行动!
就算我们还可以继续应付差事、得过且过,我们仍然要把每天中除了吃饭、休息以外的绝大部分时间奉献给自己的工作。虚度光阴会坑害你的雇主,但更会害了你自己。
而我们想要成就自己的梦想和抱负,就必须从当前的工作做起,切实解决当前的问题。毕竟,所有的工作都是由大大小小的问题组成的,这就是工作的本质。
工作的实质就是解决问题,逃避问题、把问题推给上司或者老板,并不能解决问题。相反,还会给上司、老板留下工作不负责任的印象。
2.千万别把问题留给老板
老板是负责公司整体管理、为公司制定发展战略的人,而不是全体员工的“问题汇总站”。老板雇佣员工的目的就是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而员工也应该认识到,解决问题是自己的工作职责。能够解决问题,就有更多发挥潜能的机会,同时也能建立起自己的职场信誉和形象。
职场上,很多人会有这样一种错误认识,那就是老板应该比员工更积极,因为那是他自己的公司,而员工只不过是打工的。因此,解决问题是老板的事,员工要做的只是执行命令。
其实,在工作的过程中,不论级别、不分工种,所有人都免不了会遇上许多问题、挑战、压力,而解决这些问题,化解这些麻烦,也正是企业老板聘用员工的目的所在。所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定要知道如何及时处理问题,如何正确地解决问题,切记不能把问题都留给上司。
著名的出版家、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曾经说过:每个雇主总是在不断地寻找能够助自己一臂之力的人,同时也在抛弃那些不起作用、不能适应公司文化的人——那些到哪个岗位都无法发挥作用的人迟早都要被淘汰。
要令自己与众不同,要让上司感到你是一位出色的员工,就要处处表现出你可以独立处理问题、可以为公司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凸显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独当一面的卓越素质。
当你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如果你不正视它,不设法解决它,它往往会给你带来更大的压力。与其动心思琢磨怎么逃避问题,不如把这种心机和才智运用到寻找解决办法上。
不仅如此,躲避问题的做法,势必会影响到你的同事与上司。因此,你要做的就是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非等老板过来督促了才做。这个过程,能帮你提升自己的思维技巧,了解工作细节,吸收行业日新月异的知识,锻炼自己做决策的勇气,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信心。渐渐地,你会发现,工作上的问题很容易在你自己那里解决掉。
波恩在商场里上班,他自认为是一个好雇员,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记录顾客的购物款。然而有一天,当他正在和一个同事闲聊时,老板走了进来,他环顾四周,然后示意波恩跟着他。
老板一句话也没有说,就开始动手整理那些被订购出去的商品。然后他走到食品区,开始清理柜台,将购物车清空。
波恩惊讶地看着这一切,仿佛过了很久,才终于明白了:老板是在以行动告诉他,他应该像老板一样负责而主动地工作。老板望着发愣的波恩,告诉他:“你是商场的主人翁,你的工作应该是积极主动的!”
清理柜台、摆放商品,也许不是老板给予波恩的“命令”。但柜台空了、商品摆放乱了,这确实是波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存在,首先影响了商场的形象,其次影响了商场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从而影响了波恩的工作效率。波恩还能说这些问题与自己的工作职责无关吗?
解决问题是自己的职责,把问题留给上司和老板就意味着工作不力。我们要把问题看做自己的机会和发展空间,努力地借助问题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发掘出自己的潜能。
要令自己与众不同,要让上司感到你是一位出色的员工,就要处处表现出你可以独立处理问题、可以为公司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凸显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独当一面的卓越素质。
3.执行要到位,重在看结果
有一个人去外地旅游,他在逛街的时候发现两个很奇怪的人:一个人在前面挖坑,一个人在后面用铲子把挖出来的泥土填进去。这个人觉得很奇怪,就去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回答说在种树,这个人觉得更奇怪了,这两个人解释说,负责放树苗的那个人生病了,没有来。这个故事是说他们宁可白干,也不愿替合作者把树苗放入坑中。归根结底,个人在工作过程中不考虑团队执行力,不考虑整体后果,势必失败。
还有一个例子说的是日本松下电器某负责人谈到产品质量执行力问题时表明:只有100%的质量和0%的质量。松下电器在质量关上毫不含糊,严格把关,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话,但却反映出一个企业极强的执行力,因为不折不扣的执行,所以才有我们今天家喻户晓的松下电器。
有的员工就像那两个种树苗的人,在执行力上打百分之百的折扣。有人说执行力是领导的事情,领导率先垂范了,企业上下才能形成执行力强的良好风气。这话不错,像日本松下电器负责人那样百分百地执行,就会赢在执行力,让企业蒸蒸日上。可是领导的执行也需要员工的配合。
平安保险公司董事长******在谈到对执行力的体会时说:“核心竞争力就是所谓的执行力,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关于核心竞争力,他认为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什么是核心竞争力?第二,你的核心竞争力靠什么来保障?答案都是执行力。******还提到了这样一种“怪圈”现象:企业的高层怪中层,中层怪员工,员工怪中层,中层又反过来怪高层,大家相互埋怨,却没有一个人真正地负责,保质保量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所以,在企业里,无论是高层、中层还是基层,如果每一个人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就不会出现执行力不强的问题。一名执行力强的员工在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阶段都会做到一丝不苟,切实把任务执行下去,只有这样的员工才能成为优秀的员工,得到领导的提拔。
执行是否有力是事关企业生死的大事。因为一个企业即使有再好的战略、再详细的规划,如果不能将这些战略规划执行到底,那么所有的战略规划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现实。强生公司总裁拉尔夫·拉尔森表示:“如果不能付诸实施的话,再周密的计划也一文不值。”
国内曾经有一家企业因为经营不善导致破产,后来被德国一家大企业收购。刚开始公司所有的人都在翘首盼望德方能带来什么先进的管理办法。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德方只派了几个人来。制度没变,人没变,机器设备没变。德方就提了一个要求:把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结果不到一年,企业就扭亏为盈了。
德国企业的绝招是什么?仍然是执行力。可见战略与计划固然重要,但只有执行力才能使战略与计划体现出实质的价值,只有执行力才能将战略与计划落到实处,并进行有效的整合。而如果失去执行力,组织和个人也就失去了竞争力,同时也失去了长久生存和成功的必要条件。
李总是一家知名公司的总裁,有一次,他要到美国和另外一家公司进行商务谈判,并且要在一个国际性的商务会议上发表演说。为了能够圆满完成谈判任务,李总身边的两个秘书十分忙碌。小方负责演讲稿的草拟及一些相关文件,小张负责拟订一份与美国公司谈判的方案。
在李总出国的那天早上,各部门主管都提前来到公司为李总送行,其中一位主管问小方:“你负责的文件打印好了没有?”
小方睁着那惺忪睡眼说道:“今早只有4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我熬不住就睡了过去。反正我负责的文件是以英文撰写的,李总又看不懂英文,在飞机上不可能复读一遍。等他上飞机后,我再把文件打好,并把文件发送到他的邮箱里。”
谁知转眼之间,李总来到了公司。他首先就问小方:“你负责预备的那份文件和数据呢?”小方如实地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李总。李总闻言,脸色大变:“怎么会这样?我已经计划好利用在飞机上的时间与同行的外籍顾问研究一下自己的报告和数据,别白白浪费坐飞机的时间呢!”李总自然十分不满意小方的表现。
到了美国之后,李总与要员一起讨论了小张的谈判方案,整个方案既全面又有针对性,既包括了对方的背景调查,也包括了谈判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和策略,还包括如何选择谈判地点等很多细致的因素。小张的这份方案大大超出了老板和众人的期望,谁都没见到过这么完备而又有针对性的方案。后来的谈判虽然辛苦,但因为小张对各项问题都有细致的准备,李总最终赢得了谈判。
回国以后,李总不仅表扬了小张,还委以重任,而小方却受到了冷落。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小方因为执行力不强,导致对演讲稿和相关文件准备不足,给上司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使得上司在谈判中处于被动;而小张则认真周密地制定了谈判方案,使得上司在谈判中变被动为主动,最终取得了谈判的成功。
比尔·盖茨就曾坦言:“微软在未来10年内,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由此可见,执行力十分重要。因此,我们每一个员工都要牢记:执行力决定竞争力,对待自己的工作要坚决高效地执行,千万不能找借口推诿或打折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公司的竞争力,使公司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核心竞争力就是所谓的执行力,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只有执行力才能使战略与计划体现出实质的价值,只有执行力才能将战略与计划落到实处,并进行有效的整合。而如果失去执行力,组织和个人也就失去了竞争力,同时也失去了长久生存和成功的必要条件。
4.执行不盲目,动脑才高效
公司招聘会上,一个考官模样的人走进来,对等待应聘的人说:“请大家将这个大厅的面积、高度用最短的时间计算出来,第一位最接近正确答案的人,就将成为我们招聘的人。”说完,他还为应聘者们拿来一些尺、规、计算器之类的计量工具,甚至还有一把梯子。
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抢拿自己要用的工具,甚至有的还一起搭伙,测量的测量,计算的计算,每个人都忙得不亦乐乎。只有小林没有动,他静静地想了一会儿便起身离开了大厅。大厅里的每个人都用尽了浑身解数,无奈尺子太短、梯子不够高,要算出精确的结果,真是难上加难。
几分钟后,小林回来了,敲开了主考官的门,将“计算”出的结果告诉他。主考官大吃一惊:“这么快你就有答案了?”
小林一脸从容地笑着说:“我只是去了一趟公司工程部。我想他们在进行大厅装修和施工的时候一定测量过,且都是最确切的数据。”
主考官很是满意他的回答:“恭喜你,你被我们正式录用了。”
有的时候,人们常被外在的假象所迷惑,尤其是接受上司安排的任务时,习惯了盲目服从,从不花费时间仔细思考,走了不少弯路,最终也不一定达成预定目标。
在一次远征的动员大会上,道格尔休斯上校对新征进的兵员说过这样一句话:“诚不是愚忠,服从不是盲从,假如你的长官错了,你还盲目地忠诚于他,你就是愚昧的人,这样的人没有资格进入海军陆战队。”
职场如战场,上司和职员虽然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服从上司的命令也是职员的本分。但是,在服从之前也要仔细思考一下领导的真正意图,以免因误解而白费周折。
职场中,每一个卓越的经理人,都清楚地知道盲目行事会给自己惹来多大的麻烦,甚至让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付诸东流。那些接过工作就做的职场中人,往往会花费比原本多出40%甚至90%的时间来完成手头的工作。因此,他们总会在服从之前先思考,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所有的工作。
“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生都秉持“拿到任务先思考”的工作原则,每次,他都会先思考“任务”的目的和实施步骤,再一步一步把手头的工作顺利完成。
爱迪生的助手——阿普顿,一位出身名门的大学高才生,和当时的大多数上流社会的人一样,有着极深的门第观念,对家境贫寒、自学成才的爱迪生很是不以为然,对科研也是这样。
为了教训他一下,一天,爱迪生让他计算最新研发的几款灯泡的容积。阿普顿想都没想一脸蔑笑地拿起标尺和笔就进行测量和计算。他原本认为是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然而,忙了整整一下午也都没有找到准确的测量方法和计算公式。
傍晚时分,爱迪生回到实验室,看到阿普顿一脸愁容及满地丢弃的稿纸,立即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爱迪生笑了笑,走上前,往玻璃灯泡里注满水,然后把灯泡里的水倒进量杯里。
爱迪生拍了拍满脸羞愧的阿普顿说道:“接手任务后要先思考,切忌盲目地立即执行,花费比原本高出很多倍的时间和精力,最终还不能顺利完成。”从此,阿普顿打心底对爱迪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盲从”的人都是思维懒惰、习惯依赖他人的人。他们遇到问题只是求助别人,却不懂得自己去解决。表面上看起来,这样做是很忠实、很负责的,但是事实上,这却是最大的不忠实、不负责!
服从命令前先思考一番,既是对目标再一次认证,也是对任务开始着手的计划和决策。现实中,很多人领命就做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按老板吩咐的去做就没错,即使有什么差池也是老板的决策失误:“我是听老板的安排才做的!”可想而知,这样的人即使一时可以得到上司的认可,但是长期下来,也不会有好的前景!
当然,也有一些人觉察命令有误却没有提出,他们认为:上司不会采纳,何必给自己找麻烦?这样的员工比起那些思维懒惰的员工看起来要“高明”一些。但是,如果一个人连指出上司错误的勇气都没有,又怎么可能得到上司的信任和好感呢?
其实,大多数成功的企业家,对于盲目服从的人都是“讨厌”的。因为这样的下属并不能为自己的团体创造价值,相反,很多时候,他们还会投机取巧地走旁门左道,成为自己企业中的“蛀虫”。而对于那些勇于提出意见和错误的员工,他们非但不会怪罪,还十分器重。有了这些员工的监督,他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自己的错误!
每一个卓越的经理人,都清楚地知道盲目行事会给自己惹来多大的麻烦,甚至让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付诸东流。那些接过工作就做的职场中人,往往会花费比原本多出40%甚至90%的时间来完成手头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