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自卑心理在儿童身上并不十分明显,而在青少年当中却相当普遍。这是因为,进入青春期以后,人的自我意识发展得很快,青少年开始独立地观察、分析社会,用自己的观点评价他人,也极其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非常关心“我”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青少年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用挑剔的眼光寻求自己的不足,并常常将其夸大。每个人都在自己心目中塑造了一个理想的、完美的自我形象,越是希望向“他”靠拢,越是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于是暗自滋生不满、失望和悲观。同时,如果儿童时代曾有过创伤,这时会愈加强烈地浮现出来,一并合成而加剧了自卑。
长期被自卑情绪笼罩的人,一方面感到自己处处不如人,一方面又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逐渐形成了敏感多疑、多愁善感、胆小孤僻等不良的个性特征。自卑使他们不敢主动与人交往,不敢在公共场合发言,消极应付工作和学习,不思进取。因为自认是弱者,所以无意争取成功,只是被动服从并尽力逃避责任。自卑不仅会使心理活动失去平衡,而且也会引起人的生理变化,最敏感的是对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生理上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心理变化,加重人的自卑心理。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打破自卑的枷锁呢?
客观全面地看待事物具有自卑心理的人,总是过多地看重自己不利和消极的一面,而看不到有利、积极的一面,缺乏客观全面地分析事物的能力和信心。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提高自己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客观地分析对自己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尤其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潜力,而不是妄自嗟叹、妄自菲薄。在积极进取中弥补自身的不足有自卑心理的人大都比较敏感,容易接受外界的消极暗示,从而越发陷入自卑中不能自拔。而如果能正确对待自身缺点,把压力变动力,奋发向上,就会取得一定的成绩和成功,从而增强自信、摆脱自卑。
建立自信的基本方法有四种:一是不断地获得成功;二是不断地想象成功;三是把自己在一个领域里取得的成功经历“移植”到你需要自信心的新领域中来。举一个例子来说,假如你的数学成绩差,你对学好数学缺乏信心;而你的语文学得不错,尤其是作文写得好,经常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或获奖。你不妨把作文获奖时的情景“移植”到数学课上,从而使它成为你自信的源泉;四是每天运用语言对自己进行自我暗示、自我肯定。你可以每天这样大声对自己说:“我是最棒的!”“我相信我能够成功,我一定要成功!”
另外,我还想告诉你一句名言,这是法国心理疗法专家艾米尔库埃的名言。在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和美国,这句话被成千上万的人反复念叨,这句名言就是:“每一天,在每一方面,我都越来越好。”
用自我暗示驱赶恐惧
大多数人认为,人的脆弱性在生活的各种磨难中得以反映,在人们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充满了挫折和不幸,以至于人们把挫败和失望当成了家常便饭。然而人的不安和自我否定并不主要来源于客观环境的挫败与身处不利的环境,而其根本在于人自身的态度和认知。其实质便是:人们将目标与需求都变成了强求与苛求。
珍妮特是一位非常年轻的天才歌唱家,她被唱片公司邀请出演一出歌剧。她非常看重这次机会,但是心中却一直惴惴不安。此前,她一共有三次在导演面前试唱失败的痛苦经历。每次失败都加重了她内心的恐惧,使得她在下一次试唱时背负更大的压力。珍妮特的嗓音棒极了,可是她每次都对自己说:“轮到我试唱时,我总是唱得一塌糊涂。我始终不能入戏,导演一点也不喜欢我。他们一定在想,这种破嗓子也好意思丢人现眼。我只好灰溜溜地独自回家。”
她的潜意识接受了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并把它当作命令一样地去执行。潜意识调控她的身体,让她在演唱时不知不觉地就把这种观念变成了现实。她的恐惧化成糟糕的表演情绪,主观设想变成了现实。
这位年轻的歌唱家最后终于克服了消极自我暗示带来的影响,她的方法就是: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来对抗消极的自我暗示。她每天三次把自己关在一间安静的小屋里,小屋的中央有一把非常舒服的椅子。她坐在上面,放松身体,闭上眼睛,身体和心灵都在这一刻归于平静。因为生理上的低兴奋水平可以让心灵更容易接受自我暗示。她对自己说道:“我的歌声优美而动听,我的仪态优雅而自信,我的心智机智又冷静。”她说这番话的时候,语速非常慢,语气也十分柔和,这样一共说上5~10次。
在正式去试唱前的一个星期时间里,她每天进行三次这样的自我暗示:两次是在白天,一次是在晚上入睡之前。不知不觉的,她就变得沉着而自信起来。关键的试唱中,她在导演面前展现了婉转动听的歌喉,并最终赢得了歌剧中的这个角色。
如果你的内心也有负面的自我暗示,那么立即开始制订一个纠正它的计划。绝不要对自己说“我不行”。当你恐惧的时候,你应该对自己说:“运用我潜意识的力量,我能够达成一切目标。”
当身体不适的时候不妨自我暗示
你现在已经认识到,你的意识是你潜意识的“守门人”,它主要防止潜意识受到错误观念的影响,你现在也知道了心理的一个基本规律:潜意识服从于暗示,它不做任何对比和判断,自己没有主张,而这些都是意识干的事。潜意识只做出反应,对任何暗示一律平等。
假定你在上船时见到一位看起来很胆怯的乘客,然后你就上去向他说:“你看起来气色不好,脸色发白,我担心你可能要晕船,让我来帮你去客舱。”
这位乘客听到你所讲的话,使他原本的担心更加重了;一想到晕船就使他脸色发白,他就不得不接受你的帮助了。这就是消极的暗示起到了作用。
但是,如果你见到一个健壮的船员也走上前去对他说:“噢,亲爱的兄弟,你看上去一定病得不轻,难道你不觉得吗?我看你肯定会晕船的。”他要么笑你在开玩笑,要么会显得有点生气。你的暗示在他身上没起作用,因为在他心里,他具有对晕船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会使他非常自信,毫无担忧。
不同的人对相同的暗示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因为他们潜意识中的意志和信仰不同,字典中对暗示或建议一词的解释是:劝服人心,去采取行动。但建议不能违背人的意愿,强加于人。换句话说,你的意识有权拒绝接受任何建议或暗示。
在这个例子中,船员不怕晕船,他对晕船有免疫力,消极的暗示无法引发他对晕船的恐惧。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着各种恐惧和担忧、不同的信仰、各种想法或假设,它们支配着我们的生活。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怕晕船,那么你的建议会起作用。
因此,只有当暗示被内心接受时才起作用。这就说明潜意识的动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每隔两三年,我都要去位于伦敦的卡克斯顿大厅参加真理论坛讲演。这个论坛是我创建的。主持论坛的伊夫林·费利特博士告诉我,有篇文章说的是有关暗示所产生的作用。
一个男子两年多来一直在向自己的潜意识暗示:“如果我女儿的病能治好,我宁愿失去我的右臂。”他的女儿患了一种关节炎和一种皮肤病,生活不能自理。长期的医药治疗不起作用。他非常希望女儿能够康复,所以他不断地为女儿默祷。
有一天他开车外出出了车祸,右臂真的掉了,而那天他女儿的关节炎和皮肤病也立刻就好了。所以,你在向潜意识示意的时候,一定要用些美好的暗示,像那些能治愈人的、能保佑人的、能激励和启迪人的话语。切记,你的潜意识不会识别“开玩笑”,它把什么都当成是真的来接受。
赫伯特帕金在他的手册中描述了一个自我暗示的例子:一个纽约人到芝加哥去,看看手表,他告诉他的芝加哥朋友已经12点了。这个朋友马上说他肚子饿了,要去吃午饭。其实这位芝加哥朋友根本没有意识到纽约同芝加哥时差1小时,纽约朋友的手表比他的要快1小时。
自我暗示可以用来消除恐慌和消极的心态。
一位妇女75岁了,她经常对自己唠叨:“我的记性不好。”在她听了我的课以后,就开始一天几次用积极的方式向自己暗示:“我的记忆力从今天开始逐步改善,我总可以记住我需要知道的事,不管何时何地,我脑中接收的印象越来越清楚和具体,我很轻松地就记住了,并且很自然。我想要回忆什么,马上就想起来了。真的,每天的记忆力都大大增强,很快我就同往日一样记忆力那么好了。”三个星期后,她的记忆力恢复了正常。
许多男人都常常抱怨自己的脾气不好,易怒。采用了以下自我暗示后(一天3~4次,早、中、晚及睡前),效果都非常好。“从今以后,我的脾气会越来越好。幸福,喜乐和平安常伴随着我。我变得越来越可爱,善解人意,我成了他人的快乐中心,我用幽默去影响我周围的人,美好的情绪成了我的自然心态,我真是要感谢上帝。”
你才是自身健康最大的敌人
古今历来不乏完全不依靠外界力量单凭自己的内在意志治愈疾病的例子。虽然他们用的方法不一,宗教信仰也各不相同,但其基本原理却是大同小异,殊途同归,直至今日依然如此。
那么,为什么今天我们不能像那些人一样具有超凡的能力呢?是因为规则改变了吗?当然不是,它在那里始终没有改变。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因为现代人只是从字面上肤浅地了解了规则的意义,并没有把它们同现实中的精神和力量联系在一起。字是死的,而字里行间蕴藏的意义却是充满活力的。只有打破字面上这些条条框框的限制,与真实的精神融合在一起才能获得超凡的能力。所有的人都是沿着这条道路前进的,但是有些人在他们前进的过程中还会自发地对其他人做出影响,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前进的速度会更快一些,说话也更具权威性。
今天我们发现新事物的速度已经大大加快。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人们差不多掌握了所有因不正当的精神状态和情绪所引发的疾病。我们的处世态度直接决定了外界对我们影响力的大小。若我们怀有抵触或恐惧的心理,那么邪气或病魔侵入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只有主动克服自己心理上的这些障碍人才能与周围的环境达到完美和谐。到了这个层次之后,人的躯体将拥有崇高的精神力量不再害怕受到伤害。
只有你自己才能打败自己,若你的心理没障碍,任何疾病都不能进入躯体之中对你造成伤害。同理,若你平日立身处事光明正大,中正公允,自然是邪不胜正,外邪不侵;反之若心怀不轨,自然容易滋生心魔而坠入魔道。因此,我们要尽快地学会如何从内部清楚地审视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完成脱胎换骨的步骤,让身体拥有自动区分正邪的能力。
上面所说的道理如果只是通过学习而掌握了字面上的含义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将它们用于实践并从中得到切实的体会,那么就不会有真正的意义。因为,即使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了自身所蕴涵的力量,能否操控它们却仍是未知之数,有的人成功地支配着自己体内的能量,另一些人则恰好相反受到反噬,成为欲望的奴隶。精神法则与自然界的法则是完全一致的,内在决定了外表,外表吸引着同类。
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因果循环,没有找不到因的果,也没有不结果的因。我们对自己的生命可曾感到满足?若有不满,则应努力筹谋,多种善因,以求善果,切不可怨天尤人一味推搪。
注 释
[1].洪堡:1769~1859年,德国探险家和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