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你将自己的秘密透露给对方前,一定要先问问自己,对方是否是可以为自己保守一切秘密的人。但是倘若每个问题都去分清哪些是秘密,哪些不是秘密,谈话肯定会很累,麻烦而无趣。
所以与人分享秘密时,要先得到对方的首肯,确定他可以为你保守秘密,那样谈话就比较轻松,自然也就可以直奔主题。
在分享别人秘密的时候,更要守护好他人的秘密。作为“死党”的朋友也好,投缘的朋友也罢,可能那个跟你一起分享秘密的人,只是想自己找个说话的机会,找个宣泄口,而正好就选择你了,你最好的选择就是让秘密到你这里就终止。
张先生是一个很看重信誉的人,所以每当朋友告诉他不要透露其秘密的时候,张先生总是守口如瓶。即便最后朋友已经把整个秘密都传遍天下了,张先生也只是付诸一笑。
张先生说:“除了工作,一般个人的秘密就是个人的隐私,为了个人的安全着想,隐私是不可与人随意分享的。朋友之间有事情了想诉说一下,就找到你倾诉一下他的隐私,那么你就要为他保守秘密。在这个过程中,你的保守其实就是在为他分担压力。直到有一天他的这个秘密可以公之于众了,你就可以成为他最好的朋友,这也是你最大的快乐。”
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独立的精神空间,如果一个人泄露了他人不想让人知道的秘密,肯定会使人对他失去信任。
如果在一个大会场中有一排10个依次排列的座位,在6号和10号位子上已经坐上了两个人,这时,如果你走进了会场,你与已经落座的人互不相识,你最有可能选择的是哪个位子呢?
专家通过实验发现,第3个入场者一般选择第8号位子,第4位进会场者一般选择3号或4号位子。专家进一步研究后发现,陌生人之间自由选择座位时一般都会不由自主地遵循这样的法则:既不会主动去紧紧地挨着一个陌生人坐下,也不会坐得离陌生人太远。如果一个人不得已紧挨着一个陌生人坐下,那么他就会十分急迫地把身子挪向另一边。有空位子出现的时候,他肯定会迅速移到另一个空位子上去,很多人为此感到很尴尬。
这是因为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的个人空间。当然,你和陌生人坐得太远也不行,因为这种行为会在无意中伤害那个陌生人,他可能会认为你是在嫌恶地躲避他。因此,在挑选位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尊重他人的个人区域,二是要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避免矛盾的氛围出现。
这其实是一种适当疏远的理性原则。当然,在人数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每个人的个人区域就会慢慢变得很小,使得每个人都不得不紧紧地挨着身边的陌生人坐下,这谈不上彼此间的伤害,大家都不会有别扭的感觉,这是一种可以预测的、无声的空间选择规律。
某电视台的一个栏目曾经播放过一个节目,请一位男同志在上海比较繁华的地段有意地去紧跟着一个人走或者与一个路人并排挨着走。摄影师在路旁偷偷地拍下这些路人的反应。结果,拍到的镜头上显示的全部都是那些被这个男同志紧挨过的路人因为被侵犯了个人空间而表现出的种种紧张以及手足无措的样子。所有被跟随的路人都很奇怪或者困惑地看着这个人,有的路人甚至慌不择路地跑进了附近的商店躲起来。
因此,在与陌生人相处时,为了使彼此间的关系协调,请不要侵犯对方的个人空间。
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间,如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它能够催人奋进,成为密切人际关系的黏合剂。它常常与真诚、谦虚、宽容、赞赏、善良、友爱相得益彰,与虚伪、狂妄、苛刻、嘲讽、势利水火不容。
拜神进对门,办事找对人
办什么事儿,求什么人。求对了人,说准了话,就可使成功几率增大。求人如同拜神,你要拜什么神,就得进什么庙。
人这一辈子常有的关系不外乎上下级间的关系、同事间的关系、邻里间的关系、亲戚老乡间的关系这几类。而这几类人正是你常求的人。求这些人应该求什么事、说什么话是你要牢牢把握的。
领导
身为下属,与领导交际尤其要慎重对待,即使与领导之间有深厚的交情,也不可大意。
就拿邀请领导吃饭来说,首先要选择时机,如很重要的工作告一段落,最好是大功告成,任务圆满完成半个月之内,或者你刚得到提升或者想给领导一个很重要的建议时,可宴请领导。
如果你从小跟领导毗邻而居,或你们是同学,那么,你可随时请他,他也可随时请你。
新上任的经理可以请老总吃午餐,因为会有很多事可以谈,但总有点儿勉强。邀请领导到家做客,则显得不合适了,除非你们有非常亲近的亲戚关系。
你与领导进餐时要注意的事项也有很多。
在工作酒会、宴会中,一定要等到领导举杯了,你才能举杯,或者你可以举杯敬领导,但千万不要拿起杯一句话不说一饮而尽,领导会以为你对工作有不满情绪,更不要在领导面前喝醉失态。邀请领导携配偶用餐,其他人的配偶也应参加。当然,也有例外,若客人的配偶有合适的理由未赴约并不失礼。
只有懂得这些与领导交际的方式,以后你的工作才会更加顺利。
同事
工作单位里,除了领导就是同事。大事要求领导,一些琐事、碎事少不了要麻烦同事。如果说求领导是以工作上的事为主,那么求同事的事,既有工作方面的,又有生活方面的。同事是个宝,求他少不了。我们请同事帮忙,要把握好恰当的时机,对方时间富裕、心情舒畅时,我们出言相求,得到他答应的可能性非常大。相反,对方在为某事心烦、情绪不佳时,你即便是婉言相求,也常常吃个闭门羹。
你们是同事,工作上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的伙伴。求他帮忙时,他会考虑周全。如果你不真心诚意地去说话求人,对方势必不会很痛快地应允你的所求。
用一句充满人情味的话来请求同事,远胜过通盘大道理和无休无止的唠叨。人还是比较重情义的,更何况大部分时间要和你“同舟共济”的同事。所以,托同事办事时,说话一定要诚恳,动之以情,晓之以义。
同事和你在一起工作,对你了解得比较清楚,知根知底。托他们办的事要有的放矢,要明确。不要托他们一些目的不明确、比较笼统的事,你应该把一些难度不大、目标明确、效果显著、彼此没有利害冲突的事求同事来办。这种事也有利于你向他表示谢意。
求同事的最低要求是不说谎,不欺骗对方。同事是和你天天打交道的人,谎言一旦拆穿,会令你以后在单位、公司里的同事面前抬不起头,直不起腰来。因此,你在求同事帮忙时,尽量不说或者少说谎。
求同事办事,一定要注重礼貌,谈话要用词考究,谈话的语言要视对方的修养而选择,做到雅俗共赏,能雅能俗,收放自如。托人办事时只一味地谈自己的事,并老不停地说“请你帮忙,请你帮忙”这类的话,会让人感到万分的嫌恶。因此,求同事一定要注重礼节。
邻居
生活上的事、日常的琐事离不开你的邻居。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作为邻居,彼此间的一些事更是相求不断。今天你求我,明天我可能会去求你。因此和邻居搞好关系,做到和睦相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显得格外重要。如果你和领导关系搞得很僵,或者“邻里间不和”,一三五小吵,二四六大闹,礼拜天又吵又闹,战火连绵,外人笑话不说,还会影响情绪,给小人造成可乘之机。
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做到和邻居和睦相处呢?这也要靠口才。好口才是联系邻里关系的一条红丝带。求邻居办事,你要大度,不要斤斤计较,利用“软交换”法。
当邻居有难时,尽量帮助他,这样当你有事相求时,他也会竭力帮助你。如果他有难时,你未曾帮助过他,只是作壁上观,相信你有难时,口才再好,他也不会伸出援助的手。
“尽力照顾别人,我们自己也就更加充实。尽力给予别人,我们自己反而更丰富。”这句话对我们处理与邻居间的关系来说最恰当不过。
亲戚
我们在生活当中少不了亲戚。因血缘的关系,我们便与许多人有了共同点,形成了三亲六戚。与这些亲戚交往是交际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这种特定关系也确定了彼此间的联系的亲密性。当我们有困难时,大概先想到的就是找亲戚帮忙。作为你的亲戚,对方也都会很热情地向你伸出援助的双手。
求亲戚帮忙,口才好是一个方面,平日多联系也是一个方面。如果你们平时之间鲜有往来,只是到了有事相求时才登门造访,久而久之会使亲戚心里很烦,产生被利用的感觉,觉得你这亲戚只会添麻烦。
由于彼此是亲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你有事相求时,如何说话也是一门技巧。你不能因为彼此之间存在着亲情,说话太随便,毫不懂得运用技巧。这是求亲戚帮忙时口才上的一大误区。
相对来说,如果你的某个亲戚发迹了,当你去求他时,他念在彼此的亲情关系上,会照顾你,不会太令你难堪。大谈亲情,这是你和他谈话的要诀。找到亲情这个共同点,巧作文章,巧说话,是你成功的基础。
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会让对方觉得你和自己是站在一边的,或者是感到你提议的中肯和真诚,而这些往往是最能打动人的。只有打动别人,你才能既帮助了别人,同时也成全了自己。如果你要别人信服你,就必须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
李嘉诚有一句话:“人要到处去求生意就比较难。生意跑来找你,你就容易做。”如何才能让生意来找你?那就要靠朋友。如何结交朋友?那就要善待他人,充分考虑到对方的利益。
从前有这样一个盲人。他有一个奇怪的习惯,那就是在夜间出门时,常爱提着一盏明晃晃的灯笼。
开始的时候,人们皆迷惑不解。终于有一天,一个年轻人忍不住上前问道:“大哥,您眼睛看不见,打这个灯笼有用吗?”
“有用!”盲人道,“我是让你们看到我,以免在黑暗中把我撞倒了。”
而由上面这位盲人的话里,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生活的道理。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总是以自己为中心,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别人,却很少从别人的角度去想,顾及别人的感受。我们总是要求别人太多,反思自己太少,苛责的多,宽容的少,结果却是自己获得的越来越少。为什么我们初衷是想让自己获得更多,可结果却让我们获得的却越来越少?
事实上,我们更需要一种换位思考的能力,一种将心比心的理解。毕竟,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宽容了别人,也就是解脱了自己。
有一位少年去拜访一位长老,向他请教生活与成功之道:“我怎样才能让自己得到幸福,同时又能带给别人快乐呢?”
长老看了看他说:“我送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把自己当成别人。”少年想了想,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把自己当成别人,痛苦就自然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一些,是这样的吗?”
长老点点头,说出了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
“在别人不幸的时候,”少年皱着眉头道,“真正用心去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难处,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及时地给予帮助。”
长老微微一笑,又说出一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
少年说:“你的意思是让我充分地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要根据别人的特点和需要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说得很好!”长老眼中流露出赞许的目光,说出了第四句话,“把自己当成自己。”
想了一会儿,少年遗憾地说:“这句话的意思,我一时还悟不出来。而且这四句话之间也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我用什么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
“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长老说道。
少年沉思良久,叩谢而去。
无论面对挫折、失意、沮丧,还是面对成功、高兴、舒心,我们时刻都不要忘了换位思考,想想别人,反思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理解和宽容对待每一个人,才能把敌人变成朋友,把朋友变成手足。
智者明了:“成人,才能达己。”
有位作家也讲过:“肯替别人想,是第一等学问。”假如对自己说:“如果我处在他当时的困难中,我将有何感受,有何反应?”这样你就可以省去许多烦恼,也可以增加许多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了解别人的态度和观点,因为这样能得到你与对方的沟通和谅解。
不是每个人都能学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总是会比较自我。但《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你才能找出制胜的法宝。
创建了著名的松下电器公司的松下幸之助先生,在做生意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条重要的人生经验——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
人们交往之时,总有许多分歧。松下幸之助总希望缩短与对方沟通的时间,提高会谈的效率,但却一直因为双方存在不同意见、说不到一块儿而浪费掉大量时间。他知道,对方也是善良的生意人,彼此并不想坑害对方。在23岁那年,有人给他讲了一则故事《犯人的权利》。他终于从中领悟到这条人生哲学。凭借这条哲学,他与合作伙伴的谈判突飞猛进,人人都愿意与他合作,也愿意做他的朋友。
松下电器公司能在一个小学没读完的农村少年手上,迅速成长为世界著名的大公司,就与这条人生哲学有很大关系。这条哲学很简单: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