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74700000015

第15章

天下有道

天下有道章所以次前者,前章舉靜躁兩行,勝負不同,故次此章,顯有道無道,優劣亦異。就此章內,文有四重,第一明有道之君,無為虛靜,第二明無道之主,躁競貪求,第三明廣顯躁競之心,咎釁深重,第四示知足之美,以勸修行人。

第一明有道之君,無為虛靜。

夫道體幽玄,神功不宰,天地得之而靜默,群聖契之而晏然。風不嗚條,帝堯稱之於邑穆,雨不破塊,虞舜致之於太平。是以周之克商,致華陽而牧馬,湯之勝桀,遂桃野以閑牛。五帝之與三皇,并風淳而化美,則知有凱還條邑之師。故有道之代,卻走馬以糞田,無道之年,競戎駒於郊野。大聖垂訓,豈虛言矣。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也。

御注:天下有道之主,無為化行,既不貪求,故無交戰,屏卻走馬之事,人得糞理田園。御疏:卻,屏去也。糞謂理田也。天下有道,謂以道為理,無為化行,守在四夷,疆場無事,不必多食土地,以困黎元。所以屏卻兵革走馬之事,人得俶載南畝以糞理田園也。河上公曰:天下有道,謂人主有道也。卻走馬以糞,糞者,糞田也。兵甲不用,卻走馬以治農田。治身者,卻陽精以糞其身。榮曰:君上有道,除奔命之馬,臣下無為,糞乘田之業,修真者去馳騁之浮情,糞身神以道德,務學者絕飄蕩之懈惰,糞心靈以藝文。成疏:言有道之君,往於天下,干戈靜息,偃武修文,宇內清夷,無為而治,故能卻馳走之馬,以糞農畝。治身者卻六根兵馬,以道糞心,故孟子云:人皆以糞糞其田,而莫知以學糞其心也。

第二明無道之主,躁競貪求。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御注:天下無道之君,縱欲攻取,故兵戎士馬寄生於郊境之上爾。御疏:郊者,交也,謂交境之際拒守之地也。言天下無用道之君,則荒塞有不賓之膚,故兵戎軍馬生育於郊境之上,謂久而不還也。河上公曰:天下無道,謂人主無道也。戎馬生於郊,戰伐不止,戎馬生於郊境之上,久不還也。嚴曰:人之生也,懸命於君,君之建也,懸命於人,君有道而萬姓昌,宗廟顯,君無道而宗廟傾,萬民喪,自然之應。榮曰:生,起也,不用道而修文,專飾兵而用武,四郊多壘,五兵斯起,戎馬生於郊也。理不內明,心王無道,馳六識之馬,遍萬境之中,得失紛紜,是非交爭。成疏:郭外日郊,無道之人,臨於海內,禽荒色荒,四方不靜,多貪境土,好行征伐,遂使軍戎兵馬出生郊外。治身者,言躁競之夫,心不懷道,縱於六根兵馬,馳騁塵境之中,內不覽真,恒緣外物,故云生郊也。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謂午也,正陽之精生於午,午者馬也,故心欲束則東,欲西則西,欲南則南,欲北則北。心有四門,能知四方,晝夜所見,夜寐則夢。心中有道,則正氣流行,支體滋潤,髮膚玄長,故卻走馬以糞之。心無道則生****,戎馬四走於郊,邪脉政以害身,故曰戎馬生於郊。

第三明廣顯躁競之心,咎釁彌重。

罪莫大於可欲,

御注:心見可欲,為罪大。御疏:犯法為罪,貪求為歌,言戎馬生郊之罪,由人君貪求土地,見土地可欲,欲心興動,將貪求,此罪之大者,故云罪莫大於可欲。河上公曰:好色淫也。榮曰: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甚於欲得,有道之人,遺情去欲,罪禍自除,無識之徒,縱性任心,殃咎斯至,善積成禍,幽顯咸亨,惡積成殃,存亡俱累,罰止一身,罪也,下及子孫,禍也。上侯祖先,答也。成疏:罪,摧也,言為苦之所摧逼也。可欲,境也,言前境美麗,稱可欲心,故言可欲也。然境能逼心,是起罪之綠,以戒修行人不可染境也。故云: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禍莫大於不知足,

御注:求取不已,為禍大也。御疏:禍,害也,神不祐也,夫亡敗之禍,綠何而來。由貪土地,求而無厭,不知止足,致神道不祐,而嬰禍害。人之有過,過非一途,貪之為禍,禍之大也。河上公曰:富貴不能自禁止也。成疏:禍即罪之深重者也,言心貪前境,不知厭足,害人損物,為罪日深,非唯灾及一身,亦乃禍延三族。

咎莫甚於欲得。

御注:殃咎之大,莫大於欲,必令皆得,則禍深故爾。御疏:咎,殃咎也。夫貪冒之雄,欲心增侈,得之不已,而又求之,非道得之,則不旋踵自招殃咎,不亦宜乎。可欲,謂欲而未得,初起貪心,罪輕於禍。不知足者,得而更須禍重於罪。莫甚於欲得者,謂已得,欲心尚無厭足,則咎之為過,斯甚於禍也。河上公曰:欲得人利物且貪也。成疏:咎,考責也,欲得之心,略無涯際,其為咎責,莫甚於此,校量深淺,禍重咎輕,欲備顯物情,故其彰三釁也。

第四示知足之美,以勸行人。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御注:物足者,非知足。心足者,乃知足也。心若知足,此足則常足矣。御疏:以結有道之君也。言有道之君,無欲廣大,不貪土地,故於本分而知足,則為天下樂推,身安國理,此知足之足,乃至交讓而常足也。注云物足者非知足,心足者乃知足也,謂足在於心,不在於物,循涯守分,雖少而多,有欲無厭,雖多亦少爾。河上公曰:故知足之足,守真根也。常足矣,無欲心也。榮曰:除可欲則外無所求,清本性則內無所之,故言知足。動皆合道,事無不足之足也,無不足之時,常足也。成疏:守分不貪,於行使足,恒無闕少,故言常足。欲明貪競之類,遭遇禍殃,知足之人,恒居安泰,先貧後樂,故迷此文。

不出戶章第四十七

不出戶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明正辨有道之人知足,不知足者無道,故次此章即明有道者照而不由於心,無道者由心而不能照。就此一章,義開三別,第一明聖人虛鑒,照不由心,第二明凡人由心,而不能照,第三重結虛照之人,寂而能動。

第一明聖人虛鑒,照不由心。

夫大聖不作,至人無心,產清濁之兩形,何曾有物,鼓山河之二炁,不見神功。歷衆口而無言,坐虛心而自得,故不出戶天下咸知,豈同周穆迎方,空射瑶池之宴,秦皇觀日,虛稱鞭石之威。足迹雖歷於九荒,控馭徒疲於八駿,廣窺戶牖,視聽增迷,我之大聖,不出而見也。

不出戶,知天下。

御注: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垂拱無為,不出教令於戶外,是知理天下之道,人事和則天象順,故不煩窺牖而天之道可知。御疏:有道聖君,無為而理,言教不出於戶外,淳風自洽於寰區,此可謂知理天下之道爾。又解云:人君善教,天下應之以善,則不煩出戶而天下可知,故《易》曰:君子出其言,善則#1千里之外應之,况其邇者乎,此之謂矣。河上公曰:聖人不出戶以知天下者,以己身知人身,以己家知人家,所以見天下也矣。榮曰:觀之以道,則理無不達,照之以智,則事無不知,所謂不行而知者也。成疏:戶者謂知覺,攀綠分別等門也。有道之人,虛懷內靜,不馳心於世境,而天下之事悉知,此以真照俗也。

不窺牖,見天道。

御疏:天人相應,精氣交通,人君為政以德,則象緯以之不迷,威侮五行,陰陽由其舛候。故《書》云:休徵則肅,時雨若咎,徵則蒙,恒風。若是知行發於己,象著于天,豈俟窺牖然後知哉。《易》曰: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河上公曰:天道與人道同,天人相通,精氣相貫,人君清靜,天氣自正,人君多欲,天氣煩濁,吉凶利害,皆由於己也。榮曰:二景麗天,五星耿漢,寧須窺牖方始見乎。內明窺牖者,穿鑿求解也。天道者,自然之理也,不假筌蹄得魚兔,無勞言教悟至理,此不窺牖見天道也。成疏:窺,峴視也。牖,根竅也。天道自然之理也,環體坐忘,不窺根竅,而真心內朗,睹見自然之道,此以智照真也。戶通來去,譬從真照俗,窗牖內明,喻返照真源也。

第二明凡人由心,而不能照。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御注:若不能無為,假使出令彌遠,其知理天下之道彌少也。御疏:此明失道之君也,不能處無為而恭己,將欲申教令以化人,令出彌遠,既失無為,所知政理,更為微少。河上公曰:謂去其家觀人家,去其身觀人身,所觀益遠,所知益少也。榮曰:迹周於宇宙,未識山川,覽遍於經籍,寧知至理,此謂無知也。成疏:顛倒之夫,不能照理,其出心逐境,彌遠而無厭,其知淺近,闇昧而少鑒。

第三重結虛寂照之人,寂而能動。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

御注:不出戶,故云不行,無為淳樸,而知為理之道。御疏:此覆釋不出戶而知天下也,無事無為,教令不出,故云不行。近取諸身,遠知來物,故我無為而人自化,豈待言教出戶,然後謂之知乎。河上公曰:聖人不上天,不入淵,能知天地者,以心知之也。榮曰:獨悟。成疏:不行者,心不綠歷前境,而知者,能體知者,法必竟空寂,譬懸鏡高堂,物來斯照,照而無心也,故《莊子》云:聖人不由心而照之乎。此一句解不出戶知天下。

不見而名,

御注:不窺牖,故云不見。人和天順,而能名其太平也。御疏:此覆釋不窺牖而見天道也。夫鶴嗚則子和,行感而天動,原小可以知大,審己可以知物,元吉所召,存乎其人,則太平之化可得而言爾,何必窺見然後名乎。故云不見而名。河上公曰:上好道,下好德,上好武,下好力,聖人原小以知大,察內以知外也。榮曰:玄覽也。成疏:不見者,了知諸法虛幻,無可見之物也。而名者,能正名百物,垂進顯教也。不見而名,不應而應,名而不見,應而不應也。此一句解不窺牖見天道也。

不為而成。

御注:不為言教,而天下化成也。御疏:此總結不出不窺之義也。夫以上有所為,下必有擾,今聖人凝神端康,玄默廟堂,君無為,人無事,百姓家給,萬化自成。河上公曰:上無所為則下無事,家給人足,萬物自化而成就也。榮曰:自然就也。成疏:不為者,凝神寂泊,妙絕於有為也。而成者,能施化群品,成就學人,此明寂而動也。

為學日益章第四十八

為學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正明凡聖二心,緣照差異,故次此章,即明道俗兩學,損益不同。就此一章,義分三別,第一明道俗兩學,損益有殊,第二辨次第虛妄,以階玄極,第三明有事無事,得失不同。

第一明道俗兩學,損益有殊。

夫希夷理靜,混沌義深,開妙鍵而難思,扇玄門而聽入。其旨博,其趣微,堂堂稱象帝之先,湛湛為大羅之士,天書照耀,見八角之垂芒,玉宇藏菠,總一乘之標榜,豈比俗學,日益奢浮。張芝墨池,不出樊籠之戶,揚雄書閣,終纏生死之津,不能日損有為,乃更牆面之甚也。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御注:為學者,日益見聞。為道者,日損功行。益見聞,為修學之漸,損功行,為悟道之門,是故因益以積功,忘功而體道矣。御疏:為,修為也。損,忘損也。言初修學者,日求聞見以為益,因益為道,則忘遺功行以為損,所以者何?夫為學者,無不初則因學以知道,修功而補過,終則悟理而忘言,遺功而去執。故注云:益聞見為修學之漸,蓋言其初。損功行,為悟道之門,蓋言其終也。曰河上公曰:為學日益,謂政教禮樂之學也,日益者,****文飾,日以益多也。為道日損,道謂自然之道,日損者,****文飾日以消損也。嚴曰:去知也,不知之知,知之祖也。不教之教,教之宗也。神明所因,天地之師也。榮曰:為學日益,增之以卷軸,長之以見聞,利之以名聲,加之以嗜欲也。為道日損,行不言之教,文理雙忘,體虛玄之道,物我同遣,為無為則百為兼喪,事無事則萬事都損,豈唯驕盈奢侈也。成疏:為學日益,為,修營也。學,俗學也。言修世俗學之人,銳情分別,故累欲日增也。為道日損,為道猶修道也。言修道之人,虛夷恬淡,所以智德漸明,累惑日損也。

第二辨次第虛妄,以階玄極。

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

御注: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為學者,積功行,為道者,忘損之,雖損功行,尚有欲損之心,兼忘此心,則至於泊然無為。方彼鏡象而無不應,故無不為爾。御疏:損之者,謂損為道者之功行也。又損之者,謂除忘功行之心也。斯則前損忘迹,後損忘心,心迹俱忘,可為造極,造極則至於無為。河上公曰:損之又損之,損****。又損之,所以漸去之也。以至於無為,當恬然如嬰兒,無所造為也。榮曰:合有歸無,損者也。有去無忘,又損之也。理冥真寂,至無為也。成疏:為學之人,執於有欲,為道之士,又滯無為,雖復深淺不同,而二俱有息。今欲治此兩執,故

有再損之文,既而前損損有,後損損無,二偏雙遣,以至於一中之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

御注:絕德與道合,則無所不施,無所不為。御疏:夫有為則有礙,有礙則有所不為,今既無為,無為則無礙,故能無所不為也。此謂契道,則應用而周普也,故上卷云: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也。榮曰:夫欲去有累,所以歸無為,而惑者聞無為,兀然常拱手,以死灰為大道,土塊為至心。恐其封執無為,不能懸解,故云無為而無不為也。無為而無不為,非無為也,有為而歸無為,非有為也。此則為學為道,道學皆志,唯動與寂,寂動俱息也。成疏:至寂而動,即體而用,故無所不為也。上卷云: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第三明有事無事,得失不同。

取天下常以無事。

御注:無為無事,天下歸懷,故可取天下。御疏:此勸人君行無為也。取猶攝化也,攝化天下,必須無為無事,無事則下人不擾,無為則百姓自安,以斯臨往,于何不可。所言常者,無事御物,不可斯須離也。河上公曰:取,治也。治天下常當以無事,不當勞煩也。榮曰: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取天下,取,攝也,忘則無合無不舍,用則有可有不可。若以無為攝天下,無有而不可,皆可也。若以有事取天下,無有而得可,皆不可也。成疏:取,攝化也。言攝取宇內蒼生,令其歸善者,常以無事無為而化之也。雖復應物施為,而心未嘗有事,此即動而寂也。故《莊子》云:孰弊弊焉,以物為事乎。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御注:有事則煩勞,勞煩則凋弊,故不足以取天下也。御疏:夫有事謂政令煩苛,禁網凝密,令苛則人擾,網密則刑煩,百姓不安,四方離散,欲求攝化,不亦難乎。故此有事則不足以取天下矣。河上公曰:及其好有事,則政教煩也,民不安,故不足以治天下也。取,治也。榮疏:取,攝也,忘則無合無不舍,用則有可有不可。若以無為攝天下,無有而不可,皆可也。若以有事取天下,無有而得可,皆不可也。成疏:及其心未虛忘,以事為事而有事者,斯則事異無事,無事異事,動異於寂,寂乖於動,如此之人,不足以攝化天下也。

聖人無常心章第四十九

聖人無常心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明即事無事,雖應無心,故次此章,即顯聖人無心,而能赴感。就此章內,文有三重,第一明聖人無常心,有感斯應,第二明善救蒼生,而無棄舍,第三顯衆生耽染,故聖起慈悲。

第一明聖人無常心,有感斯應。

夫太帝乘時,面離方而設教,真君御物,握乾軸而安民。鼓腹咸歌,不荷皇王之帝力,披衿自味,豈知天地之深功。十亂齊驅,見周家之化溢,八元斯事,酌堯代之風清。故曰聖人無心,股肱畢力,為理日亂,易節不傾,久自推移,任玄功之濟物,開赤心於天下,為欲化人,既同百姓之心,匪慄慄之云乎。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御注:聖人之心,物感而應,應在於感,故無常心。心雖無常,唯在化善,是常以化百姓心為心爾。御疏:聖人虛忘,物感斯應,應必緣感,感既不一,故應無常心。心雖無常,義存慈救,以百姓有不信不善之心,故混同用心,而以化導,故云無常心。河上公曰:聖人無常心,聖人重改更,貴因循,若自無心也。以百姓心之所便,因而從之。嚴曰:無心之心,心之主也。夫一人之身,去心則危者復寧,用心則安者復亡。若上含道德之化,下包萬人之心,物無大小,視心如身,去我****,取人所安,與人大同也。榮曰:君上無心於有為,任百姓之自化,聖人無情以分別,逐萬有而感通。成疏:體道凝淡,虛懷絕慮,心與太空均其寂泊,故無心也。百姓,衆生也。然聖人無心,有感斯應,應隨物感,故以百姓心為心。既無心而應,亦不應應也。

第二明善救蒼生,而無棄舍。

善者吾善之,

御注: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欲善信者,吾因而善信之。不信者,吾亦以善信教之,令百姓感吾德善信也。御疏:此應感之義也。吾者,聖人也。善者,回向正道之心,聖人獎之以進修,以果其行,使至夫吾善之大善也。河上公曰:百姓為善,聖人因而善之。嚴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信,誠實也,感德以變其情也。榮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若有心分別,有善有不善,有善有不善,不得以為善。今既無心分別,非唯善於善,亦善於不善,亦善則與不善皆善,是以謂之得善也。成疏: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善者為無欲修學之士,不善者謂有為滯境之人。普以平等勝善教之,令其得善,此則以百姓心為心義也。

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御注:不善者,謂習染增迷,信邪背道,聖人亦以善道而汲引之。德善者,令化聖德而為善也。河上公曰:百姓雖有不善者聖人化之使為善也。

信者吾信之,

御疏:信謂聞道勤行,心無凝執,聖人應之以至誠,贊成其善,以至於深信也。河上公曰:百姓為信,聖人因而信之。榮曰: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信,順也,物情既有可有不可,從事有順有不順,不得以俱順,今聖人無可無不可,皆可,無順無不順,皆順,是以右為大順也。成疏: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信謂聞經愛樂,不信謂不樂道聞,聖人以空行慈悲,平等救度,不問信與不信,皆令得益,而普發信心也。故紫微夫人曰:信者得失之闡鍵。又經云:信者學道之樞機也。問曰:聖人無心,有感必應,不應不感,不感不應者,故信者方教,不信者不教,而今信與不信,一種教之,亦應感與不感,一種皆應。答曰:應有通有別,如治在玄都玉京,而恒救三界,此則通應善信是也。至如胡人有感紫炁西浮,授尹生道德之徒,此則別應。若別應則待別感,通應則尋常慈照,故上卷云:常善救人而無棄人。

第三顯眾生耽染,聖起慈悲。

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御疏:不信謂強梁背教之人,聖人亦以平等正信而化導之,令化聖人之德,舍疑而歸信也。故云德信。河上公曰:百姓為不信,聖人化之使信也。

聖人在天下,惵惵為天下渾其心。

御注:聖人在理天下,化引百姓,常惵惵用心,令德善信,而聖心凝寂,德照圓明,渾同用心,皆為天下,故云為天下渾其心。御疏:此明聖人混迹用心也。惵惵,憂勤也。聖人在宥天下,統御寰區,懼衆生不歸善信,故惵惵憂勤。然聖人無心,復何憂喜,今所言惵惵者,皆為天下百姓未能信善,故聖人混同於物,而用其心也,故云為天下混其心爾。河上公曰:聖人在天下,怵怵常恐怖,富貴不敢驕奢也。為天下渾其心,言聖人為天下百姓渾濁其心,若愚闇不通。嚴曰:惵惵,若恢恢,言虛心以包萬方也。榮曰:惵惵,不住也。凡情分別,見善見不善,有信有不信,聖人惵惵不住,泛泛隨機,混其分別之心,齊其是非之意也。成疏:惵惵,動懼之貌也,言無心赴感之聖人,其在天下也,怛布大慈,拯救蒼生,恐其沒溺,故蝶喋而勤懼也。為天下混其心,混混沌沌,無分別也。言凡夫惑情滯境,妄生去取,聖人欲混沌其心,令無分別,勤懼之義,則斯謂乎。

百姓皆注其耳目,

御注:百姓化聖德為善,故傾注耳目,以觀聽聖人。御疏:百姓被聖德而歸善,仰淳化而觀風,故皆傾注耳目以觀聽,取則於聖人也。河上公曰:注,用也。百姓皆用其耳目,為聖人視聽。榮曰:百姓不能以性制情,而乃縱心逐欲,注耳目於聲色,專鼻口於香味,因玆婚惑,以此聾盲,聖人逐病行醫,隨機闡教,因心救物,說己化他,乃云我止如嬰孩赤子,不知聲色悅於耳目也。成疏:淫,染滯也,顛倒之徒,迷沒世境,縱恣耳目,滯著色聲,既而漂浪長流,望返無日,聖人愍其迷甚,故顯其病狀。而六根之中,偏舉兩者,欲明此二為息最深。故《西昇經》云:耳目色聲,為子留憐然,舉此二根,諸根可悉,為文略故也。

聖人皆孩之。

御注:聖人念彼蒼生,猶如慈母,故凡視百姓,皆如嬰孩爾。御疏:百姓既傾注耳目觀聽聖人,聖人視之,如慈母於赤子,故云皆孩之。又解云:百姓有分別之心,聖人化使從善,令如嬰孩,無所分別爾。河上公曰:聖人愛念百姓,如蠕蟲赤子,養之長之,而不責望其報也。成疏:衆生妄淫耳目,淪沒愛河,聖人勤懼慈救,義同赤子,哀其無識,如嬰兒之可愍。

1原文脫『則』字,據《周易》補。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没有你的世界好荒芜

    没有你的世界好荒芜

    指尖细沙滑落,岁月匆匆而过,我似乎走了很远很远,回过头却发现依然在原地。
  • 你好,亲爱的!

    你好,亲爱的!

    她从小便就喜欢上了他,只是从未见过,可如今却因一场剧而相遇!她便就对他展开了疯狂的追击!
  • 善恶的分界

    善恶的分界

    忍痛地改变,换来血洗仇怨的痛快。忍辱地离开,换来永垂不朽的辉煌。陷入沉痛的仇恨,发泄澎湃的怒火。陷入侮辱的矛盾,解脱万千的束缚。善恶,恩怨,或许仅在一念之间。崛起,沉沦,同样如此。
  • 这个女王有点毒

    这个女王有点毒

    庄颜曦和儿子冷帝司莫名其妙的被车撞死了,穿越到平行世界活了过来,还绑定了一个系统。从此她走上了为了被黑而拉黑的娱乐圈道路。最后系统告诉她,不但要拉黑,还要黑转粉庄颜曦:“……”系统:“宿主大人,我们来一起拯救世界吧!加油你是最棒哒(* ̄3 ̄)╭??小花花砸你”庄颜曦:“……”小柿子???:“拯救世界,为什么还要拉上我一个只有六岁的孩子?”每天要装长辈面前的乖宝宝,其他家长眼里的别人家的孩子,老师的好学生,心累不爱了,明明他只想和老妈一起环游世界,偶尔来个刺激运动,就没有其他的了呀。系统:“小孩子就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呀(*^ワ^*)”庄颜曦/冷帝司:打死它可以吗(▼ヘ▼#)
  • 你叫长安我叫故里

    你叫长安我叫故里

    从今天起我们隐姓埋名离开这个地方你叫长安我叫故里,白长安你好我叫司徒故里做我夫君可好...唯望来日纵不还,故里有长安。你是长安我是故里,因为长安归故里,故里有长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她的声音很甜

    她的声音很甜

    娱乐圈小明星苏西是一名大佬。画圈,她是鼎鼎有名的西瓜小姐国画素描画指绘厚涂样样精通,拥有几亿粉丝,画圈三大画神之一。文圈,她是众所周知的西苏苏出版了《时光依旧岁月静好》《你不要再喜欢我了》《爱我就要亲亲我》每本畅销榜南波万,拥有许多忠实书迷。在小游戏《贪吃蛇》中,排行第二。她不服气只在第二。有一天加了排名第一的好友。她说:“我一定会超过你的!”苏西天生一副好嗓子,如同百灵鸟清脆婉转的声音直达人的心底,泛起丝丝缕缕的甜。作为声控的杜柒沦陷了。她从未输过,却屡屡在他的面前碰壁。他突然闯进苏西的生活,让苏西猝不及防。玛丽苏小说无逻辑毒舌腹黑痴汉大少爷×好胜心强马甲多到爆炸爱吃醋的女大佬
  • 天谕传说

    天谕传说

    公元前7770年,诸神陨落的中原大地,神兽龙马突出洛水,背负石刻河图,神族后裔人族伏羲观之三载,一手画天,一指割地,遂创八卦奥义,开创了五帝盛世,石刻河图亦被后人称为天谕之石,从此,人、妖、鬼三族鼎立。人族在天谕之光的普照下,空前强大,出三圣,历三朝,直至公元前771年,鬼族联合人族奸细发动了战争,中华第三王朝西周灭亡。继诸神大战之后,人族迎来了长达550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221年,五帝后裔,大秦之子,突乱世崛起,横扫八百诸侯,统人族,联妖族,退鬼族,筑万里长城,开河西走廊,建立了中华第一帝国。庙堂阴谋不如饮马黄河,江湖大道怎比佳人倾城!乱世之后,故事才刚开始。
  • 逆命天狐

    逆命天狐

    上古幻灵界,九尾神君-命天圣狐白络因不满神界独裁,对神界发动界元之战,以妖族一族之力对阵人、神两界,生灵涂炭,死伤无数,最终以牺牲代价获得惨胜,然而妖族迟迟未有新的妖神带领,各方资源受到极大限制,逐渐走向低潮,千年过后,被视为“废物”的命天狐族子孙白宸凝为了妖族的未来进行的一系列的历练,然而在历练中他却发现,自己开始有了特殊的变化,而且千年前的界元之战远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 心之所原

    心之所原

    原本两个没有交集的人,在动荡得乱世中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