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黄所办社火中尤以高抬驰名,在家乡古老文化浸润下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浓郁的地方特色,宝贵的历史价值和切实的现实意义。它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前的杠抬、桌子抬演变而成的,高抬分三大部分组成,一是抬架用12根长约1米粗约2把的圆木做成方形框架,上下各钉着一块坚硬木板,用来支撑铁拐。二是用一根3至4米长的铁拐子作为高台的支柱主体,并配备1米高的铁倒车焊接一起,用以固定演员身躯。铁倒车分为竖卡、卧卡、坐卡、倒卡多种,根据演出节目来分别利用,但是在选料上要特别注意,拐子用的铁料要钢质好有韧性。三是服装和化妆品,并配一条5米长的绑布将演员固定,用彩遮住铁拐和倒车的纰漏部位。在选用演员方面,大多为七八岁的儿童,根据人的相貌,身材高低,身体轻重严格把关。每个小的细节都要认真装扮,高抬制作人必须对抬阁做到心中有数,各个部位的尺寸、角度大小怎样焊接,做彩颜色的搭配,拐子重心中心是否合适,拐架做好后,先试一试拐子是否能用,调试好后再做彩出抬。另外每抬还配有两根3至5米长的上部为丁字形的彩木杈手,在高抬起落,越过障碍物和行进前后悠闪时由演员抓住上部以起扶助安稳作用。
西中黄抬阁具备了一高二展三新四艳五精之要点。一高即高抬不低于4至5米,使观众远近都能看到;二展即演员衣服无凸凹折皱迹象,落落大方,走时潇洒自如,一式一摆活动灵捷;三新即年年有进展,岁岁出花样,节目推陈出新,脱颖而出;四艳即服装要美观鲜艳,给人以亮丽之感;五精是抬阁设计巧妙,实中有虚,假中乱真,抬拐无露彩罅隙。行进中前悠后闪,看时惊险异常,实则安全稳固。其整套表演惊险奇特,集武术、杂技、戏剧、舞蹈与一体,熔器乐、服装、道具与一炉,令人叹为观止。其抬阁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技艺之精,在民国时期早已誉满晋南大地。
中黄抬阁在多年演出中曾有过两次高峰期,一次是在1933年3月29日峰坡庙的迎神庙会办了48抬,一次是2004年临汾调演时办了50抬,高抬从设计、工艺、服装、剧目各方面都达到理想高度和较高水平。从临汾解放西路直至广场迤逦数里之长,观看者人群熙攘围得水泄不通,以至民警很难维持秩序。从1960年至2007年不少年份曾应邀赴临汾、运城、侯马、襄汾、乡宁、浮山、新绛、万荣、曲沃等地巡回演出,每到一处都深受好评,年年获奖。2000年村办社火,日本研究中国绣鞋大师一行曾慕名而至,来村广场将所扮抬阁逐一拍摄。2004年临汾调演,市药检局邀请中央电视台拍摄放映。同年在尧庙广场受到上海采风记者的采访拍摄。1986年9月11日,法国巴黎欧洲时报还做了题为“誉满晋南的中黄高抬”报道,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现在西中黄的高抬,从自娱自乐已发展到了产业文化,传统的高抬赋予了时代新的内容,使人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在历次演出中,精彩抬阁层出不穷。村西北院演的“哪吒闹海”一抬,在临汾广场上龙鼻射水,水珠直喷观礼台上,顿时一片欢呼雷动,人声鼎沸叫好不绝。
另一台大东院演的“假药致死人命”,台上演的公安人员,台下是卖假药的商贩。公安人员用假枪制裁药贩,枪声响处假药贩头歪眼斜帽落地,顿成死状,博得观众一片喝彩,有些好奇者还围台观看,难辨真假。
另外,西北片办了一抬内容是搞生产的抬阁。高抬铁拐塑着一支木楼,下边演员肩扛木楼,上边演员的手扶隐在提的竹篮上。它的妙处是利用楼辕作为道具,做彩逼真,利用袖拐出彩。楼身是主拐,下边塑一耕牛,演员身骑牛背十分险趣,这样的高抬虽做工复杂,但对观众来说却很实惠逼真。
2004年临汾市药监局特邀请我村高抬汇演,集上文艺队办了一抬古装戏“蝴蝶杯”,下边站着公子田玉川,手举折扇上书“蝴蝶杯”三字,上悬一只蝴蝶,蝶上站着女演员,字体用的得当,出彩巧妙,深受领导和观众的好评。
在高抬中,还有一抬杂技,叫“对花枪”,此抬上下演员各手执长矛对舞相斗,它是利用长矛在枪口对接处焊接,上边演员在枪杆上用倒卡固定,如在空中赴战,让旁观者观后目悸心跳,实则有惊无险。
另外一抬武术高抬是射雕英雄传的人物,这副抬相妙处是利用弓背作为主拐,雕塑在弓头之处,这两处均为出彩之处,化妆后使弓和雕接连都很恰当,观众实难悟出其中奥妙之理。
1997年香港回归大陆,为庆祝这一活动,村人举办的高抬中有一抬引人注目,高抬上下都站着一个演员,身穿礼服,手执鲜花喜迎回归。下边演员用右手高举金杯,这是利用袖拐所表演的,右袖口为出彩处。这种抬阁服装鲜艳,给人以亮丽之感,又结合时代政治,含义深广。要处是高抬所用拐铁粗细要求严格,主拐用料粗则很难出彩,太细则不安全稳固,粗细要根据道具和演员体重而定。拐铁高的要求钢质好又有韧性。
1979年,本村西南院制作了古装戏《拾玉镯》一抬,抬上有刘媒婆、付鹏和孙玉姣三人。抬架上木椅坐着刘媒婆,胳膊依在椅背上,手中拿着烟袋,付鹏立在烟袋杆上,手举合扇,扇顶上是玉镯,玉镯被一只公鸡两爪紧抓,公鸡背上立着孙玉姣,这一抬阁不下五米,又高又险,好就好在活公鸡会打鸣,鸡背上立着人,让人不得其解。玉镯彩化逼真,铁圈上的鸡腿是用另一只杀了鸡的鸡腿抽空套上去的,活鸡腿隐绷鸡肚羽毛中,看不出半纹破绽。是众多抬阁中扮得较满意的一抬。
西南院另一抬古装戏是三娘教子。下边是老薛保手拄拐杖,拐杖杆上撑着三娘用的一抬织布机。薛乙哥立在织布机吊君杆上,高抬高险而逼真,妙处是扮演三娘的演员在自塑织机上是真织布,动作自如,观众非常羡慕。险在吊君杆会上下闪动,织布机做的逼真,多次出演都得过奖。
还有一抬古装戏是包青天,包拯手拿着乌纱帽,尚方宝剑在帽翅上挂着,皇姑衣装华丽站立在宝剑上,随帽翅上下闪晃而摆动,险及逼真。此抬曾在临汾获奖,县上披红。
另外一抬是水漫金山寺。以虾兵蟹将和乌龟选做题材,抬上塑的龟与蟹、蟹与虾,接合巧妙,虾身上站立着黑蛇小青,古装五光十色,夺目耀人。险在虾腿上细而多,蟹钳夹住虾的细腿,高险而逼真。曾在乡宁、临汾披红得奖。
2004年西南片制作了一台五猴闹新春,曾在地区获奖。五猴神态各异,爬在一棵摇钱树上,顶端一猴,扮演的是孙悟空,身披红袈裟,头戴高翎子,手持金箍棒,舞起像猴王。观众嬉笑相看,喝彩不已。
1983年西南片还制作了一台古装戏穆柯寨。穆桂英手扬马鞭和长矛,威风凛凛,帅旗上顶锤头,穆瓜站在锤把上。此抬险字当先,行头耀眼,化装逗人,曾在汾城、襄汾披红得奖。
另一抬狸猫换太子。制作上道具精巧,狸猫是真的,太监郭淮和寇准衣着耀眼,此抬艺气赢人,也深为巧妙。
西南片制作的铁弓缘一抬,此抬巧在弓上,妙在险上,弓托上站立演员,弓臂看着单薄,会上下闪动,而演员却很自如,远看着干脆利索,能以险制胜。
社火中部分项目简介
扛抬用一根近2米长的圆铁棍,下边拍打成具有弯度的扁型铁挎在扛抬人腰里,竖铁上方拐弯在扛抬人右肩向上距头顶70厘米处,铁棍顶端插接扁铁可卡在上边演员腰里,上下人中间纰漏部位要用彩遮住,如扮演石秀杀嫂,中间彩可装饰成一面单刀,上边人站在刀刃上,让观众看着惊险,实则安全,不露丝毫破绽。
高跷由两根2至3米长的坚硬圆木制作而成。圆木粗细为两把,在距顶端40厘米处,插一与脚大小相仿固定木板,扮演者坐在高墙绑缚,以便起立行走。起站和演出停立时,都要用杈手扶住踩跷人手臂,以示安全。演员要化装肖像,走时脚步平稳,适度有序,各别高手还会有跳障碍打拐子难度较大动作。跳障碍物是在场地宽绰处设置障碍让演员跳越。有时还要行走上下坡度较大路道。打拐子是演员用一脚蹬地,另一只脚磕打蹬地一脚的拐子部位,以达哗众取宠之目的。
花鼓花鼓是在民间音乐器具敲打兼有歌舞的一种表演方式,其特点是音调谐美,欢快有力,有用人较少动作灵捷之优点,老人小孩尤为喜爱。传承多年的活动方式一般要十人左右参加,音具有锣鼓钹铛。花鼓队中打鼓须由一化装成老汉演员在场中表演,铜铛一般用4至5人,多由少男少女绕转敲打。过去中黄有两道习俗,每年正月十四至十六晚上,各院花鼓队都要走街入户敲打热闹,直至深夜不散。表演中兼有歌调唱词配当,连翻数次告一段落。演毕由主家敬烟捧茶拾油糕热情款待,寒暄问好,表示当年丰收幸福,稍息后又到另一家,这种风俗一直延续到现在。另一习俗是每年正月十六为村人游城节,各院花鼓都要登城游演一周,城东南墙角较宽地方还要打场子表演,解放前由于兵焚战火,人为肆意毁坏和砖城多年风雕雨蚀残缺失修,早已废止。
集上李三成是一个性格开朗,酷爱文艺的七旬老人,他擅长花鼓表演、演出时能身携五鼓,既两腿两臂下和头上各系一鼓,花样翻新,应付自如,鼓点能面面俱到,无一落空,每年过节都要走街穿巷,为村民登场献艺。农闲时身教青年习鼓传艺,使之不于失传。
锣鼓中黄锣鼓是社火音乐演奏的一种艺术形式,起源时间比抬阁要早,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解放前,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上庙敬神所用。全套锣鼓又分正牌路行两部分。这种大型乐器,除大型锣鼓外,乐具中还有铜铛、小钹、小鼓。几十人的演奏队伍阵容较大,乐行中插有彩旗旗伞,十分隆重。敲打人肩背大鼓,头戴绸帽,身着杏黄服,鼓槌上系有红绸,敲打时铿锵有力,威风凛凛,节律雄浑动感。解放后仍盛行不衰。其中路行锣鼓是在社火途中演出的,它与高抬配合谐调默契,井然有序,鼓点与办抬人步脚一致,节律显明,抬上演员动作潇洒,犹如神仙下界。正牌锣鼓是在围场时演奏的。分起鼓、前牌、后牌和煞鼓几个段落。全套锣鼓像一首激越慷慨战歌引人入胜,时而令人精神振奋如入战境,时而转入急促旋律如雨敲阶,疾缓中扬抑有序,最后在欢快紧张律调中收尾结束。
峰坡庙会是清末民初原太平县域各庙会中最大的一个庙会,由四周八村村民合资而建,位置在八村中间一土梁高垣上。北有南焦彭、东有西曹路、东曹路和薛庄、南有大小李果和南中黄、西边有西中黄和北中黄。庙会期间各种事宜均由八村各派一人负责管理,人们谓之管老。
解放前峰坡庙每年都要逢两次庙会,一次是农历三月二十六至二十九,一次是在九月二十四至二十九。
庙内正南是戏台,正门为神殿,内塑东岳大帝,庙内放有一个坐轿神龛,每年逢会敬神时由各村轮流接送。庙两边各有12间厢房,是八村供神楼接送所用之地。开始时先由西中黄送神,戏完由北中黄接回,依次是南焦彭、西曹路、东曹路、薛庄、李果和南中黄,最后再由西中黄接走。庙会规定:各村接神都要大办热闹隆重交接,大村接神人多势众,办的热闹最多,八村中唯西中黄村最大,每当西中黄接神时就最为热闹,前来赶会看社火的人就特别多。1933年3月29日,适逢峰坡庙庙会迎神之际,西中黄村为显示一下实力,一次就办了四十八抬,顿时名声大振。这次是本村以往办社火的最高峰,社火内容繁多,神马、细竹、院牌、花鼓、高跷、彩旗、社火、锣鼓、旗伞、高抬活动于庙前场所,人群熙攘热闹非常。总之这次活动用人特多,全村可用的人差不多都用上了。向峰坡庙进发时,前边领头的到了峰坡庙,后头的人还在村北集上,迤逦二里多长,此次活动高抬最为精彩,设计精心,办抬内容会当堂变,四十八抬去时是一回戏,回时又换成另一抬戏,高超的表演艺术使围观者眼花缭乱,赞不绝口。
(第三节)余剧团
从西中黄村北门外,原有戏台构建样式考证和流行于民间口碑所述,村内戏剧有始之时,可追溯到明末清初,活跃于民国,鼎盛期在解放后,所演剧种多为蒲剧,兼有眉户,小演唱。几百年来丰富着村民的文化生活,润泽着家乡地方特色。
相传,过去村内一些戏曲爱好者,他们利用年节农闲时间,自行组织在一起吹拉弹唱寻欢取乐以示庆祝,尽管设备简陋,唱词朴野,但很适合大众口味,村人谓之坐班戏,也可说是剧团的前身。随着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村民建起戏台,每年常有外地剧团来村演出,适逢庙会期间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1950年后,村内首次成立了业余剧团,团长张甲生,即是组织者又是表演者,全团人员包括前后场及勤杂人员共有30多名,是汾城地区有戏班村子中人数较多的一个,剧团的箱底靠全村各院摊派,或由富裕商号家资助,演员由村内戏剧爱好者参加,他们农忙种地,农闲演戏,逢会过节演戏连台,有时唱几天不重戏、不煞台,周围邻村百姓携亲带友闻讯而至,十分热闹,有些年月还邀请到外地演唱。
剧团武场方面有张和尚、李三成、张安安;文场方面是振升、吉星和张吉敏。大小衣箱均有专人保管,跑龙套是文静波。演员方面生旦净末丑行当俱全;须生有张景铭、张志贞、张允录,老生有张谋、张甲生,小生有里淑云、朱才旺、李秀英;正旦有郭林、张竹叶、张茂轩、张甲生、张翠萍;老旦有张宝玉;小旦有张三有、刘金娥、张志贞、郭引莲;花脸有张丑娃、张小旦;三花脸有贺德旺、张玉堂、李树林等人。演出古装折子戏有《斩子》、《双绑子》、《金水桥》、《明公断》、《二进宫》、《藏舟》、《杀庙》、《骂殿》、《舍饭》、《祭灵》、《走雪山》、《三击掌》、《空城计》、《三上轿》、《三娘教子》等剧目。
在所有演出人员中演唱功底较好的有张允录、张甲生和张丑娃。张允录外号称铁板嗓子,擅演须生,唱腔高昂洪亮,字正腔圆,拿手好戏有《舍饭》、《祭灵》、《斩子》,经常得到观众的喝彩。张甲生演老生,在演《走雪山》一折戏中为曹老夫的扮演者,他能把所演角色表现得淋漓尽致,情感动人。胡须功功底精深,吹须时如云絮翻飞,观众给他披红搁烟拍手叫好。张丑娃演出更是技艺高超,略胜一筹,他在办演《双绑子》一折戏中,即演生角又演旦角,即是戏折中郭子仪的扮演者,又是打金枝女主角银屏公主扮演者。戏台西边台口绑着郭爱,东边台中绑的秦英。张丑娃一脸化装两种肖像,半边脸画的花脸,半边脸画的正旦。他走到西边唱花脸腔,走到东边唱正旦腔。同时能唱两回戏,词调各异,却表演娴熟,台下掌声雷动经久不断,至今人们谈论起当年演出情景还是津津乐道。1958年后剧团解散。
为弘扬中华文化,演唱之余,剧团还将一些剧目内容编为快板在民间流传,今作以整理附后,以飨读者。
百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