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鱼池,便是大院,北有正殿三间,内塑三官神像,东西各建厢房五间,院中放铁铸教盆两个。西房北头有一小门直通西院,内有北房三间,为三官寝室,接建窑洞一孔住人,上建财神小庙。
三官庙奉祀的是尧、舜、禹三神,分称天官、地官、水官。
民间传说,尧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大帝”,又称“紫微帝君”、曜灵元阳大帝”。其像如沐春圣仙,头戴旒冕,身穿黄色龙袍,手执朝天笏,高坐檀香龙椅。天官主宰人间善恶之籍,随福授报。每年正月十五(上元节)之夜尧帝下凡赐福,孩童提灯串巷以迎接赐福神的来临,妇女到庙拈香叩拜,求神保佑赐福。
舜为“中元二品赦罪大帝”,也称“清虚大帝”、清灵帝君”。每年七月十五(中元节),舜帝派监祭神下凡巡游,听三尸神呈报人间罪状,以期补过,赦罪。故在此日有到“三官庙”地官像前祈神超度的习俗。其像凤眼柳须,头戴旒冕,身穿红色龙袍,手执玉笏,坐于清虚宫上。
禹为“水官大帝解厄神”,也称“下元三品解厄水官大帝”。其像青须凤眼,头戴旒冕,身穿紫色龙袍,手执玉笏,高坐清华宫上。相传十月十五(下元节)是禹帝下凡为民解厄的日子,此日也称“消灾节”。人们为了消灾避难,常于此日在水官神前烧香,以祈祷平安。有的用纸剪成凶煞神、天狗、白马诸像,祭闭焚烧,默念:送走凶神万事安,恶煞归宿求太平”之类的俗语。
据说敬奉三官是由道教兴起的,始于汉代。唐朝规定三官大帝诞辰日前后三天不许宰牲和渔猎,宋朝规定停止对犯人审讯和执刑。这些都体现了“三官”赐福、普度、解厄的精神。到了清代,民间对“天官赐福”的信仰更为普遍,并贯穿于整个春节之中,在年画与祭神活动中更为充分地表现出来。至今民间门额常有“天赐百福”的字样,流传着“糊里糊涂,天官赐福”的口语。
因“三官”分别在上、中、下三元节下凡办事,故称三官为三元大帝。
(四)峰坡庙
西中黄村东北三里处,有座古老的东岳庙,在峰坡之端依势而建,故称峰坡庙。
早在元代,此处建一寺院,住和尚多人,为非作歹,拦路劫持,刁抢民女,周围群众痛恨万分,但无可奈何。后于万历年间由勇士暗中发动,约集中黄、焦彭、曹路、薛庄八社群众,携带刀、枪、剑、棒将其尽灭,埋于庙后,成一土堆,称和尚坟。为庆祝此事众人提议,在此山岗重建东岳庙,并推西中黄村张诲董为首,募化修建。庙宇宽大雄伟,占地五十余亩。内建大殿三座,过厅九间,东西牌楼各一座,东西厢房各九间,南有戏台一座。中殿塑东岳大帝黄飞虎像。西殿为“张公祠”,内塑募化建庙,有功八社的张诲董坐像,并立碑纪念。此碑尚存,系大明天启年间所立,称《峰坡庙纪胜碑》,书写者是西中黄张化。因风雨侵蚀,字迹漫漶,断续可见“太平治北十里许,有地曰峰坡,有庙翼然,虎居其中,迎神赛会,各社出奇……”字样。
庙建成后,由八村组成庙社,推选管老管理,西中黄司吉生的祖父人称八爷,曾管理多年。每年逢会三次,即三月二十六至二十九,九月二十四至二十九,十月十八至二十一。这是汾城县一年逢会次数最多的庙会,也是唯一由多村联合,在野外庙宇举办的庙会。庙会期间,照例迎神赛会,共同欢乐。有锣鼓旗伞,高跷抬阁,竹马旱船、秧歌社火,并有大戏、杂技助兴演出,人山人海,异常热闹。庙会也是物资交流的好形式,庙外左右,摊点成行,庙内东西铺店林立。远自北京、天津、石家庄的京货铺,在会前几天就到会搭棚摆设,近有临汾、洪洞、曲沃、新绛及东西两山的乡宁、吉县、安泽、浮山、蒲县、大宁等地商客,每会必到,运送货物,参加贸易,货物齐全,商旅云集,赶会群众,辐射百村,男女老少,络绎不绝,人数常达数万,盛况堪称空前。遗憾的是在抗日战争中,庙被日寇毁于一炬,自此会绝,令人痛惜。
为了说明庙会盛况,现将西中黄郭惠芳、薛庄翟秋成提供的当时流传干板整理于下,以飨读者。
峰坡庙锣鼓抬,留头女子丢了鞋。
峰坡庙真热闹,山上山下人都到。
峰坡庙会实在好,赶会的人儿真不少。
老汉赶会不中用,腰弯低头走不动。
老婆赶会更不行,离了拐拐走不成。
小伙子赶会好热闹,不看高低一个劲跳。
小娃家赶会一股烟,好比牛犊子撒了欢。
男的跑,女的扭,挤挤蹭蹭庙里走。
进了庙门往西看,鞍韂、麻铺、铁活店。
皮条、皮绳、皮大鞭,还有搭腰和小鞍。
麻铺摆得也不丑,粗细麻绳都打扭。
笼盖、箅子、蒸馍圈,垒的犁铧尖了个尖。
架布棚,搭布院,京货铺里看稀罕。布棚,搭布院,京货铺里看稀罕。
自鸣钟,时辰表,各样奇货真不少。
礼服呢可不贱,还有那时兴闪花缎。
美人镜子在上悬,一对就要五块钱。
正殿三座好威风,东岳大帝坐当中。
东岳大帝中间坐,侍女童子站两行。
正殿之内好红火,神台供桌摆馍馍。
信男、善女一大片,烧香叩头排成串。
殿门处边人不多,劝善的老汉四五个。
有的劝的宣讲事,有的劝的忠义和。
不听劝善往东转,古衣铺里看一看。
古衣铺掌柜是老尉,在他铺前立一立。
又有裤子又有袄,绣花裙子真不少。
有袍子有马褂,还有桌裙和椅搭。
夹袄夹裤挂得低,褂褂套裤不算衣。
抬起头用眼看,上边有幅好上(che)檐①。
这条上檐真不错,定是当铺折出的货。
牌楼底下摆的啥?银楼摆了好几架。
银镯子、银卡子,三稳五稳耳刮子。
纹银胸壶带麒麟,兜肚子绳儿挂几根。
耳环戒指式样新,还有梅花泡涡针。
戏台下边真热闹,你拥我挤往前靠。
三狗的乱弹广胜的走,存才的挂画再没有。
小旦的教子唱得好,小娃家哭得把人搅。
“小狼吃的真没福,人正看戏你偏哭。小狼吃的真没福,人正看戏你偏哭。
你要吃你要喝?你狼吃的言语着。”
铜钱掏出七八个,给娃冲碗醪糟喝。
喝了醪糟还不行,给娃再买两曲②糖。
吃了糖还不中,再买几两落花生。
这个娃不听话,他倒越哭声越大。
挟娃的媳妇没有法,抱着孩子出庙啦。
有娃的媳妇咱已表,留头女子也不少。
脸擦得白头梳得光,乌黑的头发红头绳。
宽腿裤子穿旗袍,项脖里戴的镀金桃。
皮底鞋洋袜子,头上别的洋卡子。
时兴打扮就是好,财主女子戴手表。
出了庙往西看,叮叮当当拉洋片。
顺手掏了两文钱,占了个镜口往里看。
又照哭又照笑,还有照的杀子报。
照南京照北京,还有照的大姑娘。
照汽车照火车,照的打仗人真惊(jie)。
看了洋片朝前走,道路两旁瞅一瞅。
推车的担担的,补漏锅的卖蒜的。
抽签的打卦的,套圈圈的理发的。
跑马的耍猴的,卖骡子卖马卖牛的。
锨把、钁把、鞭干、棍,盔盔罐罐碗和瓮。
条子山货垒成垛,笼驮耙片和柴耱。
双栖笮单栖笮,修地整堰用得着。
看罢山货往东转,还有几家好茶馆。
这些茶馆都不错,十个铜钱管饱喝。
没钱不能下茶馆,神棚底下转一圈。
神棚搭下七八座,神前供品摆成垛。
各社供桌都把花献,薜庄献的真牡丹。
牡丹闻着喷喷香,想拿一朵可不中。
过了神棚往前瞅,卖吃食的样样有。
蒸馍麻花和火烧,点心煮饼泡油糕。
丸子杂乱臊子面,醪糟里面冲鸡蛋。
拉面削面剥刀面,凉皮凉粉素菜摊。
曹路人卖的枣粽子,黄墩的散子车轮子。
二十六是开头,红火热闹在二十九。
二十九你再来,薜庄的锣鼓黄墩的抬。
曹路的社火有盔甲,南黄墩娘娘把疯发。
二十九人更多,闭门锁户把会上(she)。
轿车大车排成队,占满路南和路北。
二十九你再来,千万不敢丢了鞋(hai)。
注:①上檐是一种装饰品,即用布做成的挂在上房或舞台檐下的横幅。②当地一种沾芝麻的曲型糖,叫曲子糖。
(五)春秋楼
“膏腴塔,黄墩楼,尉村台子把了头”。西中黄高楼虽多,但最具代表性的还数春秋楼。此楼建于清代道光戊戌年间,迄今已达180年,解放后保存完好,1961年被列为县级文物古迹。由于年久失修,一节房顶坍塌,仅存西南一角和部分石柱搭挂,摇摇欲坠,亟待复修。
春秋楼建在关帝庙北制高点上,占地91.16平方米,楼高22.43米,登楼俯视,全村风光尽收眼底。
此楼由楼基、楼梯和楼身三部分组成。楼基呈正方形,边长7.66米,下砌过錾条石,上以砖砌,顶以砖角出棱,上筑花墙,高约7米。楼梯在南边,梯口始于大庙正殿之北三米处,内宽2米,共18个青石台阶,旁建6堵手扶墙壁,一墙管三阶,依次而上,阶顶有一4米见方的平面,旁有花墙护栏。上三个台阶即到楼的头节。中空窑洞,外砌以砖,内筑神台,台上塑关公坐像。门框木板上刻“威震华夏”四个大字。门外左右墙壁嵌石上有篆字对联,上为“精忠殉贯日”,下为“大义直参天”。东西墙上有字板四块,上记各院修楼捐款人名单。北墙有圆孔两个,正对登二节楼梯的拐弯处,即可为上楼照明,又可向北眺望。周围是走廊,外砌砖台,上立方形石柱12根,上与方木、斗子、横梁相接,梁插楼体、搭檩钉椽、盖瓦成廊,角挑龙头,下垂风铃。前面四柱刻联两幅。第一幅是“至大至刚是集义所生者;宜兄宜弟其为仁之本典”;第二幅是“帝德难名玉宇日星昭大义;圣威广被琼宫咫尺近诸天”。檐下悬匾六块,南面三块是“正大光明”、三道尼姑”和“德配尼山”。西面、北面两块早已丢失,内容不清。东面一块是“法宗三教”。坐像两旁是上二节的台阶,共28个,拐三个弯即到二节。二节木架结构,中立方柱四根,在东、西、北三面沿柱砌八尺高墙壁,构成一坐北向南神楼,楼内砌台,以木相框,内塑关公卧像。边竖12根圆木柱子,与横梁、通替、斗子连接在方柱之上,共同支撑楼顶。柱间建有花墙,在神楼前方柱与圆柱间上悬一匾,以行书写“春秋楼”三字。八卦之上可通楼顶。楼顶中间为四角八坡,旁有护板,坡中有两米高的石葫芦,上盖白铁圆帽。旁为挑角,扇坡,均盖琉璃筒瓦,脊有龙头,下垂风铃。
我家住在春秋楼下,童年常上楼玩耍、乘凉、钻八卦、掏雀蛋、揽葫芦。如遇晴朗天气,东可见汾水南流,南可望中条横卧,近可见本村全境,可谓一览众物小,风光无限好。写至此处,不禁心潮涌动,遂赋诗一首聊表心意:
幼时常上春秋楼,长大离乡梦不休。
朝看云霞飞天外,暮观麻燕绕楼周。
晴日一层避暑热,雨天二节看洪流。
而今痛见楼损坏,倡导捐资再复修。
三、典型民居
西中黄村有古代民居二百来座,其中砖包四合院一百余座。因地处洪灌区,并经历过元代大德七年(1303年)和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两次八级地震,又因封建时代社会动荡和小农经济,故建筑特点是间口小、入深浅、地基深、围墙高、大立木、有拐铁、设施完善、坚固方便。
(一)城里院
在村中心官道以西,有座占地2030平方米的高楼大院,这就是西中黄村的城中城,俗称城里院,现为村委会所在地。此院系关西副使张化于崇祯六年(1633年)建。城高9米,宽1.42米。外筑垛台,高1.52米,垛口高0.32米,宽0.3米;内建女儿墙,高0.4米。城墙与村城墙相似,西南有一东西14米南北17米的缺角,周长192米。东南、东北建有20米高的四明望楼,西北、西南有低小坚固的岗楼。垛台林立,楼楼相通,望射兼备,堪称坞堡。
城里院的正门开在南城偏西,门额石刻“进士第”。门前树碑两通,左为“百寿”,右为“百福”,高2.12米,宽0.86米。碑文系张化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为其父承翼八十大寿时亲书。此碑于1961年列为文物加以保护,后由县博物馆收藏,现存于汾城明伦堂内,所谓百福百寿碑,是在两块碑上各刻一百个不同写法的“福”字和“寿”字。其字有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战国时期的石鼓文、秦汉时期的小篆和隶书,还有十来个被称为虫书、鸟书、龙书、凤书的特殊字形,也有用虫、鸟、龙、凤之形作笔画,点缀字里行间,予以装饰,使之造型美观,耐人寻味。每个字都标明出处,十分考究。它是集百福百寿各于一石的艺术珍品,为研究我国文字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金石资料。在大门东边的巷口有皇上建的牌楼,上书“一鹗横秋”四字。牌楼西的路南是迎宾院,也称书房院,土改时留给本家张国栋,现已改建。
城里院为三进院,前院较小,在南墙下由西向东建插廊门房五间,接为高楼。前院左右砌墙留门,西为茅房院,东为厨房院。二门为扇屏门,上建门楼,下筑木架,插金瓜、钺斧、朝天蹬。二门内为正院,有正厅5间和东西厢房各3间。正厅称“孝友堂”,堂下有门,直通后院。大厅宽20米,进深17米,有28根直径为57厘米的通天脚柱支撑。前檐檩内又施双檩,以脚柱插木相撑,构成卷棚顶,起到了加宽、减压和审美的作用。在正厅前廊下,东西墙壁各开一小门,东门额书“拥和”二字,门内有小院,建北房三间,南通望楼。西门额书“护祥”二字,门内为西院。后院东西北三面建房,均为两层,北房尽西一间为北大门,额书“苞竹居”三字。东房北山墙有门可通望楼,西房北间留小门通西院。西院东西北三面建房均有插廊。土改时分给本家张利荣所有。后院在清末卖给南高刘家,开了“永诚当”,故称当铺院,后被日寇烧毁,现为保健站占用。
1961年县政府将此院列为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国家文物局局长孙轶青和中国古建大师罗哲文、郑孝燮曾来考察,并给予极高评价:坞堡是建筑学上一种艺术语言和型制,它是封建地主的一种防御制度,这一制度一直沿袭到清末。1959年10月甘肃威雷东汉墓出土了一座五层陶制楼院,院墙四角建有望楼,之间以跨桥相通,桥身两侧以障墙防止外来射击,这些望楼、跨桥、院墙等设施表示了该院是一座堡垒式防御建筑,是我国最早的院堡雏形。它没有西中黄这么宏大的砖石城墙来配合,西中黄是我国极少的建筑典型,可称‘华夏第一坞堡’。”(注:引自襄汾博物馆长李学文《坞堡西中黄》一文。)
(二)七椽院
在南斗巷与古中巷之间,东起赵承志院,西到张福水院,中间有一片占地十来亩、建筑别致典雅、排列规则有序的古院落,人们称作七串院。叫七串院,实际除祠堂和牛院外还有13个院,并无直接相串的七个院。所以在问到哪七个院落为七串院时,则各执一词,谁也说不清。后到临汾找到院主张志骞,他说:七串院起初叫七椽院,后因多院相通,并为一业,便误传为七串院。至于为什么叫七椽院,据说是主巷中间有个抱亭,四面有坡,坡椽均为七根,故将亭周围院落称七椽院。”
七椽院有一条南北巷和穿越巷的两条东西胡同,分称前胡同和后胡同,其院门均朝胡同而开。前胡同与巷的交叉处建有抱亭,亭北有一牌坊,坊北为后胡同。抱亭西,胡同北自东向西有三院,依次叫东院、窑院、新院。窑院是主院,是个四面有廊的四合院。因此房为两层,下窑上房,故称窑院。西北角建有20多米的高楼。经查高楼建于天启二年,窑洞建于崇祯三年,房屋建于崇祯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主建人是七世祖张冲元。新院后墙有门,穿过后胡同可到书房院。三院有旁门可以互相串通。东西两院和书房院的建筑时跨两个朝代,故明清风格兼而有之。书房院即现在梁若蔼的院子,门朝南开,门内为一小院,南北有房,东开园门为二门,旁墙留窗,以砖填心,门上有书状匾额,用隶体书写“映读”二字,门内为正院,有插廊北房三间作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