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95500000031

第31章

答。就譬而言。有形显现毒害义彰。是故前辨。无形鬼神为害不显。所以后说。就理而明者。有形鸟兽譬在家起爱众生。无形鬼神譬出家起见外道。故前有在家起爱。后方有出家起见也

问。何以知然

答。此譬之兴还譬方便品五浊文耳。方便品中两处皆前明起爱后辨起见。初文云深着于五欲痴爱故生恼谓起爱也。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谓起见也。后文云深着于五欲如牦牛爱尾谓起爱也。深入于邪见以苦欲舍苦谓起见也。方便品既前明于爱后辨于见。盖是法说明爱见前后。今此品中还譬上义。故前明怪鸟毒虫以譬于爱。夜叉恶鬼譬彼见也。是以此文不依断惑前后亦不依起惑次第。以此释文焕然可明也。第四同异门者

问。虫鸟鬼神与五百人等有何异耶

答。然诸法本性寂灭未曾生死之与涅槃。亦未曾有众生及与诸佛。但于颠倒妄情故有众生。约此众生便有五事。一者取其果报升沉故名三界。此三界同是无常不净。所栖之义如彼舍形。能栖三界之人数有五道名五百人。即此五百人起三毒烦恼名为毒虫。若起诸见称为恶鬼。具此爱见便感苦果烧恼身心故名火灾。故三界内有此五事也。次明则约此众生具足五义名出三界人。一者则此众生值佛菩萨闻说三乘教种三乘种子名三十子。渐次修行成三乘圣人故名罗汉辟支及以菩萨。即此三乘人若闻法华同悟一乘并名菩萨。即此菩萨修行满足故名为佛。然三界内五事谓生死河满涅槃河倾。三界外五事即生死河倾涅槃河满。然本对生死故有涅槃。生死既倾即涅槃亦净。故非生死亦非涅槃则本性寂灭。谓二河俱倾。如华严云生死非杂乱涅槃非寂静也。然非生死非涅槃故能示生死涅槃二种方便。谓二河俱满也。第五门明人不同者。略说此经譬意。明迷悟不同有四种人以为次第。一者在家起爱众生不知厌生死亦不知出。二者出家外道知厌老病迷于出路而不知出处。三者二乘之人知厌知出。但是曲出故于佛道迂回稽留。又住半路不更进求。四者菩萨之人知厌知出名为直出。故乘是宝车直至道场。今毒虫恶鬼则是前二人也。今昔两人即是后二人也。亦得一人具四四人具四。如恒河中七种众生自有七人具七一人具七也。就文为三。一者明毒虫。二辨恶鬼。三总结过患。初文又二。前别明毒虫二总结过患。就初文又开三双。第一明上有怪鸟下有毒虫则上下一双。二明所迷之不净能迷蜣螂。能所一双。三明贪兽食啖悭狗诤夺。悭贪一双

问。初何故前明怪鸟后明毒虫

答。据譬而言。宅有二事不可栖止。一者上有怪鸟。二者下有毒虫。即从上至下自外至内。为此义故前明怪鸟后辨毒虫。有人言。怪鸟以譬慢使。如鸟飞翔高举。譬众生起慢陵他举自高。慢非三毒之初又非五钝之首。但示起无定相故前明慢。又此经正斥增上慢人故前明也。有人言。既称怪鸟。取其发声为譬。然此诸鸟或哢怪声或吐和音。怪声即譬恶口两舌。和音以况妄言绮语也。今谓理实难明。但斯一宅内上有怪鸟下有毒虫。以此为譬者。上在怪鸟譬上二界爱使也。是故经云色染无色染。以爱为生死之本故命初说之。又诸外道皆言上二界是极乐涅槃。而贪着禅味。今偏破之故先明上二界爱也。蚖蛇蝮蝎此第二明下有毒虫以譬嗔使。爱唯在上不在下。譬同诸鸟。嗔唯在下不在于上。喻彼毒虫。盖是一往开七使门。毗昙释之于文相似也。蚖蛇备有两音。而形长一尺许世人呼为蛇师。重嗔如蚖蛇蝮蝎。轻嗔如蜈蚣蚰蜓。守宫者淫妒之譬也。古人取此虫缄置箱内以真朱食之令赤。若王行不在刺取血题内人臂。有私情者血沉入皮内。可以守宫人故以为名也。诸恶虫辈者总结众邪。万妒从嗔使支流生也。交横驰走者。众使乱起如交横。起必疾利如驰走。屎尿臭处者第二双也。初明所惑之法。谓欲界五欲犹如屎尿。上二界虽无外欲而有内欲故称流溢。皆为智人所恶名为不净。蜣螂诸虫而集其上者此明能迷之使。谓凡夫痴迷而乐着不舍。如蜣螂无识而集其上。此举爱以显痴也。前明爱嗔各在上下。故如彼虫鸟。今明三界悉是有漏不净无明烦恼通并迷之。故前明其别今说于通即是次第也。狐狼野干者第三明悭贪一双也

问。初明怪鸟喻爱毒虫譬嗔蜣螂譬痴。即是三毒具足。何故更说悭贪

答。贪爱是生死之本。宜开为二。轻者为上界之爱。重品为欲界之贪。初以明上界之爱。今次辨欲界之贪也

问。何故前说上界之爱次则辨欲界贪耶

答。就譬而言。上有怪鸟下有毒虫。明舍之可怖不可栖止。故前明上界之爱。下界之嗔为过患义甚。故前说爱次则说嗔。今欲广序悭贪过重故在后明之。故方便品云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今为化欲界之人故广彰欲界过患。故在后说之。就文为二前明贪过次辨悭失。狼兽多贪。是以经云贪狼于财色。狐兽亦贪而性多疑。是故经云狐疑。即借此兽以喻疑也。今正辨贪而明疑者。又多贪之人欲求名利前生疑心。为得与不得。是故就贪使则明有疑。野干亦贪而性复谄曲以贪求之人多好谄曲。是以明贪而复辨谄。咀嚼者正辨贪相。乃备贪五尘而贪味为主故偏说之。践蹋者贪无道理饕餐无厌义同践蹋也。[齒*齊]啮者六根起贪取境深重如[齒*齊]啮也。死尸者所贪五欲不净臭秽譬彼死尸也。骨肉狼籍者贪取积聚其事众多如狼籍也。由是群狗下第二明从贪起悭。悭者非一譬同群狗也。竞来搏撮者。悭心保吝义同搏撮。又多得名利处如骨肉狼籍竞于名利义同搏撮也。贪无饱厌如饥羸。惧不称意如慞惶。触境皆贪四方引取如处处求食也。斗诤摣掣者。前明从贪起悭。今辨因悭贪更起嗔使。贪性引取悭则吝保。二义相反。境不顺心则起嗔诤故言斗诤。竞牵向己故曰摣掣。啀喍嗥吠者。斗诤起于身业。今明起于口业。从悭贪二使故起身口两嗔也。此并序群狗之事。非前三兽譬也。其舍恐怖变状如是下第二半行总结其过患。其舍者三界舍也。恐怖者烦恼能害法身慧命可怖畏也。变状者变怪之壮貌也。心本清净起诸烦恼乖伤至理能感苦报如变怪也

问。何故此文不明疑使也

答。此正譬在家起爱众生。但明有于三毒。未是推获求理故不明疑使。疑使在后说之。事中之疑非使性摄故不说也.处处皆有下第二譬出家外道起迷理之使。如方便品已生起之。又前明天魔乐生死。今明外道着诸见。就文为二。初明疑使次明见使。要前生疑然后起见。故杂心云无知故犹预犹预故邪见。上已明无知今次明犹预。故初辨疑。疑通三界故云处处皆有也。魑魅魍魉者正明疑使。借魍魉魑魅之名喻疑之不决也。张平子西京赋注解云。山神为魑。虎形也。宅神为魅猪头人形身有尾。木石夭怪为魍魉。春秋第十卷云。铸鼎像物故有百兽之形。使人入山川不逢魑魅魍魉。注云魑是山神兽形。魅为怪物。魍魉者水神。夜叉恶鬼下第二明见使。就文为五。第一明邪见。第二明戒取。第三明身见。第四明见取。第五明边见也

问。五见门何故初说邪见耶

答。据譬而言。舍内有食人之鬼最可怖畏。邪见拨无因果能断善根。诸见中重故前说之。又杂心云犹预故邪见。则从疑生邪见。谓相生次第也。就文为三。初半行明拨善根邪见。一行半明拨恶邪见。后一行双结二种邪见也。夜叉恶鬼者释论云。帝释城有九百九十九门。门有六青衣夜叉。然夜叉有三。地住空住天住。释论举天住者耳。什师翻为轻捷。又云贵人亦名能啖也。食啖人肉者。上辨能拨之邪见。此明所拨之善法。人肉是肉中之贵。善法为众法之尊。欲明为过之甚故前明拨无善法也。毒虫之属下第二明拨不善邪见也。初一行明所拨之不善。上半辨不善之因。次一句明不善之因生不善之果。第三句明因果詶生各有理分也。孚乳者。鸟所生者名孚。兽所生者为乳。亦是卵者为孚。胎者为乳也。夜叉竞来下第二半行明能拨之邪见。起邪见者非一故言竞来也。然正食其子譬邪见正拨果也。食之既饱下第三一行总结邪见过也。至拨不善则邪见都成九品备足善根永断故云饱也。以九品备足邪见强盛故云转炽。因邪见起邪说如斗诤之声。邪见执无与有见相反义如斗诤。宣之于口称为恶声。邪见.能断善根得无间报如甚可怖畏也。鸠槃荼鬼下第二次明戒取。次邪见明戒取。邪见拨无因果。戒取立有因果。欲以有无相对故相次也。亦欲显外道执于有无悉乖至极故次说之.鸠槃荼鬼此云冬瓜鬼。形似冬瓜也。戒取有二种。有善法恶法。若执诸见为道是恶法戒取。故成论云。持牛戒若成则为牛。不成则堕地狱。非此中用也。今此中明执三界有漏善法以之为道名为戒取。依毗昙义。虽执善法为戒取。并属不善摄。故除身边二见余见悉不善。能持善戒得欲界人天升出四趣。如土埵少高于地。但欲界非安稳法譬蹲踞也。或时离地一尺二尺者。此执修禅绝欲以之为道名为戒取。计四禅为道如离地一尺。计四空为道如离地二尺。攀上为往。厌下为返。又生上为往。退下为返。周历三界为游行。乖至理为纵逸。不能克获圣道为嬉戏也。捉狗两足者此明戒取过。前明邪见拨无因果其过既重如食人及食诸鸟兽今明戒取立有因果其过即轻但如恐怖舍内之狗。故有此譬来也。计四禅四空为道乖损上二界因。如捉狗两足。以上二界因是有漏。望无漏圣道是下法。如狗是下贱兽也。计有漏非道为道乖损有漏。喻如扑狗。乖违事彰如狗声扬于外。故云失声。既迷有漏之因亦迷有漏之果。如以脚加颈。计有漏为圣道不拨于因果。如怖狗不死。作此执计谓为得理。故称自乐也。复有诸鬼其身长大下第三次明我见。次戒取后说我见者。就譬而言。初鬼俱害****其过最重故初说之。次鬼不害****但怖于狗故在第二。今此一鬼都不损人兽。可怖畏义微故在第三。邪见拨因果其过最重故在第一。戒取立有因果但乖有漏法故居第二。身见不妨行施戒。复是隐没无记法。比于戒取其过则轻故居第三也

问。如成论义明身见是不善。毗昙义明身见是隐没无记。此二云何得失耶

答。俱舍评之云。我见有二种。一者生得我见。谓随生三界地一切众生皆起我见心名为生得我。如此之我则是隐没无记。若如外道邪执之我名为不善也。其身长大者。若据多人者。三界众生皆有我为长。五道众生悉有我称之为大。若如僧佉等计我遍三界五道称为长大。计我之人谓为得理心无惭愧称为裸形。无明心中计我目之为黑。无有无我正观故名为瘦。一切凡夫常有我心故言常住其中。怀我在心。宣之于口故言发声。为我修福义如求食也。又此鬼恒欲食于****。如计我常拨于无我故名求食。复有诸鬼其咽如针下第四次明见取。但见取有二。一者独头二者足上。言独头者无乐净计乐净也。言足上者于我见上执是非也。如云自见是实以余妄语。今此文明执己见为是不受他见如细咽之鬼不受饮食也。复有诸鬼首如牛头下第五明边见。断常从身见生。如牛二角共在一头。而言牛者牛羊等愚痴。就譬而言可有三句。一者牛二者头三者头上有角。如由痴故计我由我故起断常也。或食人肉或复啖狗者。上明边见体。今明边见用。乖善法因果如食人肉。违恶法因果譬之啖狗也。又乖灭道为食人肉。伤苦集如啖狗也。头发蓬乱者。上略明从身见生断常二见。今广明从断常生六十二见。故方便品云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断常为众见之本。如头。从断常生六十二见无有絟绪。如发蓬乱也。残害凶险者。上明六十二见体。今明其用。诸见多所乖伤如残害凶险。无有定慧饮食。故言饥渴所逼也。又此鬼亦常食人兽。如计断常者恒欲破于中道宣诸见于口。其义显彰如叫唤。心行断常义如驰走也。夜叉饿鬼下第三一行半总结过患。初句牒迷理之使。次句牒迷事烦恼。起爱见二使众生并无定慧饮食如饥急。又常欲乖伤名饥渴。但有欲出之心而不修出之行。如此爱见众生受诸苦时亦有厌苦四向希心求出离义。如窥看窗牖。窗牖谓无苦处。而不正求出但窥之而已。如是诸难恐畏无量者。患累烦恼非可具列故言如是诸难恐畏无量。是朽故宅下第五次明火起。就文为二。初明火起之缘。二正明火起

问。何因缘故有火起譬耶

同类推荐
  • The Persians

    The Persia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辨言

    辨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菩提心义(海运)

    菩提心义(海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辨症汇编

    辨症汇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ncient Law

    Ancient Law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弑母

    弑母

    养子不教谁之过?有母不养谁之过?当一个人穷的只剩下钱的时候,还有活着的意义吗?是人改变了社会还是社会改变了人?答案在那里?不读此书无已知道,读了此书还是不一定知道,除非,你用心去品味......
  • 俩大佬的马甲掉了

    俩大佬的马甲掉了

    我懒,少写点,自己看!:Y国首都,维尔。某家老爷子:“你都多大了?!就不能找个孙女婿?你知道别人都怎么说吗?我不管!你自己看着办吧!”坐在沙发上的某个人:……另一家老爷子:“你老大不小了,该找媳妇了!你在大街上随便拉一个人带回家,我都没有意见!行了行了,这件事你自己看着办!”某男人:………————…自己看吧!
  • 忘川花未央

    忘川花未央

    忘川,我是未央。一世相约,三世痴恋。天界皇子爱上人界丑女?不要太奇怪。无论你是妖,是魔,是人,是仙,都是我此生唯一。上穷碧落下黄泉,我陪你。
  • 圣庭之主

    圣庭之主

    一个现代年轻人——周易,在一次旅行中莫名来到九州大陆,这里有修士,有上古秘辛,这里有异族,亦有厮杀。周易本只想找到回家的路,但是却卷入一场万古阴谋。在这个璀璨大世中,看一个普通的现代年轻人如何成为——圣庭之主。
  • 羽逆轩辕

    羽逆轩辕

    重生异界,是机缘巧合,还是冥冥注定?神秘玉佩,到底藏着怎样的玄机?血与火的磨练,情与恨的纠缠,现实与梦境的交织,宿命中的相遇,到底在暗示着什么?当天下苍生与一己私利,他会如何抉择?大陆将变,看他如何力挽狂澜,还大陆安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和曦岁月

    和曦岁月

    在天地制定新的秩序中,永生族作为超自然的存在是绝对不被允许的,但它们结束生命的方式就只能是被心爱的人杀死,于是谷奉命接近永生族的最后一支血脉叶,但杀死叶的时候,叶已经生下年与夕,之后会有怎样生离死别的故事......
  • 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让青少年学会感恩的故事

    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让青少年学会感恩的故事

    “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丛书是一套关于青少年素质培养的励志类书籍,本丛书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来启迪、教育青少年,帮助青少年养成一份必备的好素质。《让青少年学会感恩的故事》为丛书之一,由刘芳主编。《让青少年学会感恩的故事》分为:回报天下的父母心、感恩知识的引路人、易地以处学会感恩、爱让我们学会感恩、理解也是一种感恩。
  • 等你等了一千年

    等你等了一千年

    远古大战,女子牺牲自己封住恶灵。男子苦等千年轮回转世。终于在这一世遇见了她,此时世间是修行大盛,大宗林立。男子远古记忆化为碎片梦境,在修行坎坷之中找寻那记忆碎片和那失去之人。万物苍生只愿与你同行。境界分别为洪荒境,玄冥境,地灵境,紫天境,冥神境。每个境界分为七阶。
  • 唯武是途

    唯武是途

    传统武术日益没落,势不如前。不安于现状、酷爱武学的现代少年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的武学之梦。在学习上一无是处,唯武是途。专注于武学之道的他被师生们看成了“问题”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对武道演练、感悟中的他因为一次意外的雷击穿越到了陌生的大陆。力武和魔武是这个世界的两种修练体系,在这个武道的地位低微、没落还不如前世的世界,他仍想延续自己寻求武道巅峰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