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即土地神,后演为地域意义的村社。人们以社为单位在春秋祭社神,于是又有了专门的社日。晚唐诗人王驾写有《社日》一首:“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火,即伙,伴之意也。《通典》:“十人为一火,引为同伴。”社火,最初当是在社日举行的一般以社为群体单位的祭祀娱乐活动,后来演变为春节期间民间自发组织的大型群众娱乐活动。
地摊子多为夜社火。夜社火以地摊子为主,不用舞台,选择适当空地,擎灯笼举火把,观众围成一圈,演员就地表演。有小演唱,有曲子戏。用锣、鼓、钹伴舞,笛子、胡琴、板胡、三弦等伴奏的叫文地摊;不唱,只有龙、狮、旱船、竹马、毛驴舞蹈、跑动,或传说故事中人物列阵变换,伴以锣、鼓、钹的,叫武地摊。文地摊演出各种剧目,特别是根据现实素材随机表演的“笑摊”,针砭时弊,讽刺丑恶,深受群众喜爱。武地摊非常讲究队列变化,常见的有“跑四门”、“串花”、“剪子股”、“双套环”、“卷白菜”、“龙摆尾”、“梅花阵”、“挂四斗”、“八卦阵”、“五雷阵”、“龙门阵”、“诸仙阵”等,看得人眼花缭乱。节目有的来自民间传说,有的来自历史典故,有来自传统戏的精彩片断,多达上百个节目。常见的有《三英战吕布》《保皇嫂》《刘海撒金钱》《黑虎搬三肖》《孙武子挥麻鞭》《千里送京娘》《秦琼观阵》等。
地摊子演出之前,先需打开场子。在锣鼓声中社火队员高擎灯笼围一个圆圈,然后一人手抡火球(将烧红的炭火装在一个拳头大小的铁网里,网上有绳链)轰开场子。紧接着,鼓点一变,跑马队急速入场,时而疾驰,时而慢步翻转,生动地再现出古战场上金戈铁马的战斗场景,观众顿时安静下来。跑马队上场,既是精彩的社火表演,同场又起到了“打场子”的作用。在平凉一带,社火开场多为“上五福堂”,取五福临门之意。接着地摊子演出有故事情节的节目。
曲子戏
甘肃有影响的曲子戏如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庄浪曲子戏、平凉曲子戏、静宁曲子戏等。曲子戏的唱腔属联腔体,由众多的曲牌连缀而成,在发展过程中又吸取了秦腔、眉户的艺术成分。
敦煌曲子戏
是敦煌独有的地方戏种,亦称“小曲戏”、“小调戏”。它源于明清时期的民间俗曲,清末民初在当地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的地方小戏。
敦煌古称沙州,地处甘肃河西走廊最西端,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自汉代以来,长期成为中原文化、西域文化和欧亚文化传播、交流、融汇之地,为内地文化在河西走廊和敦煌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敦煌曲子戏起源可追溯至唐、宋时期。曲子戏最早来自曲子词,敦煌藏经洞出土的遗书里保存的曲子词有500多首,涉及曲调80多种。学术界将其统称为“敦煌曲子”、“敦煌曲子词”。清代雍正年间向敦煌的大批移民,使敦煌曲子戏吸收了异地曲调营养,逐渐发展成了独有的地方戏种。清末至民国是敦煌曲子戏最为盛行的时期,村村都有自发组织的曲子戏班,并产生了较有影响的曲子戏演员。
敦煌曲子戏的演出形式有舞台演出和地摊坐唱两种,其中舞台演出俗称“彩唱”,有文武场和服装道具,道白用当地方言,表演要求旦角扭得欢,走得漂,舞蹈轻盈活泼,形象生动,丑角则需幽默诙谐,滑稽伶俐。地摊坐唱俗称清唱,不受演出场地的限制,不需服装道具,只要唱者嗓子好、唱调准、曲调多、板路稳就可以入座献唱。曲子戏剧目题材广泛,多表现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及民间社会生活等。
敦煌曲子戏的音乐唱腔吸收了陕西秦腔、眉户及甘肃各地曲子戏的多种曲调,是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曲牌体戏曲音乐。它包容了文学、音乐、舞蹈、曲艺、特技等各种艺术成分,主要由剧本、曲调、曲牌三部分组成,其伴奏乐器文武兼备,剧本短小、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幽默滑稽。曲调非常丰富,欢调使人兴奋无比,悲调能够催人泪下,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作为敦煌地区民间一度繁荣的地方戏曲,敦煌曲子戏已经在民间流传了上千年,至今逢年过节,民间仍有小规模演出。有研究表明,尽管在内容上有所演变,并增加了民间新创作和新的艺术形式,仍保留有敦煌遗书中的曲子词和曲调,这使敦煌文化的余脉在民间得到了延续。
静宁曲子戏
清乾隆十一年续修的《静宁州志》记载:“静宁民性刚直,好施尚义、业农颇勤……亦好音乐歌谣。”流传甚广的民间小曲,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静宁文化艺术的历史渊源。
静宁乡村,群众的文化娱乐十分活跃,形式多样,有“大戏”(秦腔)、小戏(小曲)、牛皮灯影、马社火、纸社火、高台、高跷、旱船、旱龙、狮子、跑驴、花棍、秧歌……其中,小曲的演唱,基本上形成了静宁独特的地方风格。小曲的音乐可塑性大,旋律优美动听,通俗古雅,带一股清香的泥土味。加之民间乐器二胡三弦伴奏,韵味更是美妙。曲子每一段都有过门,沉闷、凄凉、如临乌云掩月,秋虫啼鸣之境;落尾曲调转为欢快,激越,仿佛江水奔流,万马驰骋。每一段曲子,几乎皆以同样的形式出现。
小曲的唱词都使用静宁的方言土语,亲切熟悉,如《五劝人心》中的“三劝人心先后们听”,“先后”即“妯娌”;《板凳子开花》中的“馍馍拿着来可睡着”,“可”即“又”;诸如“曹”(咱们)、“大汉”(大人)、“照”(看)、“然”(爬)、“习”(朝)等等方言土语。
小曲的内容涉猎极广,国事家事皆有,大多取材于传统戏剧,或民间的传说、典故、神话等等。现在,几乎每个庄子都有小曲演唱队,亦称“地摊子”。文武场面左右摆开,观众围上一圈听或看。
静宁小曲有300出小曲子。曹务乡张洼村社火队如今还收藏着清代光绪年间的小曲手抄本,较全面地保留了那个时期广泛流传的小曲名目、曲调,是一份珍贵的戏曲资料,为探讨、研究静宁戏曲艺术之源,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
秦安老调(小曲)
作为中华民族远古文明大地湾文化的发祥地。始见于明代、盛行于清代的秦安老调就是其中一枝独具文化特色和鲜明个性的民间艺术之花。秦安老调(小曲),始于明而盛行于清,有花调和老调之分。花调是清朝末年由陕西传入的,词曲格调等很像眉户剧。在流行过程中,受方言和民歌的影响,花调的曲调风格略有变化,但仍保留了“眉户”调的基本面貌,故又称“土眉户”,流传范围较广,至今仍活跃在部分乡村。老调产生于明朝,已有500年的历史。明弘治年间,胡缵宗首创秦安小曲“四六越调”,流传至今,至清代,曲调和内容都有所增加,老调在民国后期得到普及,其节奏抑扬顿挫,旋律迂回曲折,音域宽广纯厚,韵脚幽雅细腻,形成了秦安小曲的独特风格,多为蜡花舞的伴奏曲,被称为“含苞待放的戏曲新花”。
关于秦安老调的诞生,可以从一个故事中寻找到根据:相传明嘉靖年间,秦安县有一位名叫胡缵宗的进士,多才多艺的他喜欢唱歌、写作。胡缵宗曾在江浙任过督堂,他很喜欢当地的民间曲艺。后来胡缵宗告老还乡,不甘寂寞的他依然喜欢创作一些东西,还经常和朋友谈词谱歌,不知不觉中,糅合了江南的细腻、北方的豪爽的秦安老调就这样诞生了。此后,秦安县的一些文人和艺人相继编创了许多曲目进行演唱,秦安老调也就成了文人墨客在一起聚会时的保留节目。文士秀才的垂青,让秦安小曲在明清和民国时期出尽了风头。清代张思诚创作的《小登科》,李文赞创作的《闺怨》《想情郎》等,都是当时红了又红的剧目。秦安小曲还有一种不同于上面所述的这些“老调”的流派,叫“花调”,是清末传入秦安的,俗称“土眉户”。它融进了秦安方言和当地民歌的曲调,适宜抒情,不强调剧情,所以更像是秦安的民歌,流行在村头道口,是普通老百姓抒唱悲欢、传情达意的喉嗓。
秦安小曲原系牌子曲类的民间曲艺。早期形成于明代万历年间,清末已达兴盛时期,主要流行于天水的秦安、清水一带。小曲主要分花腔与老腔两大类。花腔的词曲格式、演唱与演奏形式以及调式与甘肃广大山区眉户十分相近,老腔明显地保留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小曲以当地民间方言演唱,只唱无白;器乐主要以水梆子敲击节奏,以三弦随腔伴奏,既可演唱情节简单的散曲小段,又能演唱内容比较复杂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小调所歌唱的题材十分广泛,城市社会不同阶层的婚姻情爱、离愁别绪、风土民俗、世态人情、娱乐游玩以至自然常识、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几乎无所不包。现存传统曲目有《皇姑出家》《八仙庆寿》《白猿盗桃》《荐诸葛》《打樱桃》等60余首。
青城小调
青城小调以其独特魅力而著名。小调流传了百年。清光绪年间,青城本地曲艺爱好者张晓霞,编创了青城小调,又称“西厢调”。小调共创作唱腔二十四个曲调,剧本二十七折,当时用该调排演了八折《西厢记》,因此,将该剧定名为“西厢调”。该调音乐唱腔优美动听、曲折委婉,情真韵雅,剧情简单,出场人物少,容易排练,一时间便迅速在青城地区流传开来,老幼皆爱听。青城小调著名的剧目有《渔舟》《富贵图》《卖货》《写扇》等。西厢曲调有越调、洛江岸、风筝调、三朵花、渐渐高、甘凉调等,融合了秦腔、眉户戏、陇剧、江南采茶调、陇东道情、花儿等的特点,独具风格,反映出首创者雄厚的艺术功底和本地移民杂居的文化特色。这是一个介于大众和地摊艺术之间的过渡产品,非常适合于自娱自乐。民国十八年,由于受饥荒、瘟疫等影响而逐渐衰落。民国三十七年,青城本地的又一位曲艺爱好者刘自重,挑头重新发起搜集整理了青城小调,并将民间口头流传的“西厢调”通过请教老艺人口授,整理成册而记录下来,并组织演唱,曲调也一直口头流传至今。“文革”期间,青城小调不可避免地被列为“四旧”再次停演,大部分的青城小调也随之流失。新时期以来,青城小调再度复兴。特别滕海文和陶明宗两位传唱者,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搜集整理并向爱好者传授技艺,使青城小调的传唱队伍日益壮大。近年,挖掘抢救“西厢调”的到政府的重视,发展势头很好。
马社火
是流行于甘肃广大山区最普遍规模最大的一种社火形式,由锣鼓队前列,按历史戏剧故事装扮成各个角色,骑骡马列队成行,于进行间变化动作姿势,叙述故事内容。
“马社火”以扮演角色的演员骑在马背上而得名。用于耍社火的马和骡子,除对鞍辔进行装饰外,还要在马头上挂红,有的马额上扎饰“圆镜”。马背上的角色脸谱,按传说中的故事人物脸谱来化妆,称为“搭脸”;手中再拿上角色人物该拿的兵器,俗称“把杖”。
马社火表演,地方特色浓厚,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它在古老的陇原大地传送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和灿烂的古文化。作为民间周秦文化之一的马社火,至今仍在甘肃山区盛行。
马社火在每年的大年三天后开始表演,表演者全是男性村民,他们身穿古装戏剧服饰,手执各种道具,一本戏或数折,扮演成传统历史剧目中的戏剧人物,骑上披红挂彩的骡马毛驴,由锣鼓彩旗队开道,先绕村慢慢转一圈,然后再到各个碾麦场里转圈表演。马社火经过谁家门口,主人便燃放爆竹,焚烧纸钱,作揖迎接。从整个表演到结束,锣鼓喧天,爆竹声声,人欢马叫,热闹非凡。马社火还讲究出庄到邻村表演。有时去一村,有时走数村,村村锣鼓爆竹迎送,家家烟茶酒菜招待,形成一村耍社火,另一村接送,沿途村庄都看社火的热闹场面。
马社火表演的节目,都是古代的传统故事和戏剧,如《黄河阵》《回荆州》《花亭相会》等。如果耍几天社火,每天翻新变样,更换剧目。而唯独每天不变的是探马和两位开道的神仙。探马的扮演者画一丑角脸,反穿羊皮袄,头戴一顶毡帽,一副长途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十万火急的探子样。两位神仙则是神话传说里的两位先锋官,一位是红花脸的王灵官元帅,一位是黑花脸的赵灵官元帅,他们俩驱邪除害,惩恶扬善,专管天地三界的不平之事。社火的最后一天,又多一位手执杏黄旗、打神鞭,肩背封神榜,各位神仙都畏惧的姜子牙。社火一般在三天大年后开始,元宵节前后结束。马社火这种习俗,体现了秦人“好马及畜”之风,也体现了甘肃山区民众崇尚历史英烈,不畏强暴勇往直前之风。
高台(铁芯子)
甘肃春节闹社火,高台(亦称“高架”)尤为盛行。早在200多年前,庆阳、平凉一带地方就出现了高台社火。当时,村民们为喜迎新春,庆祝一年获得丰收,感谢老天厚赐,便将用新面捏成骡、马、牛、羊、猪,狗、鸡,鸭等动物形象,供置在高桌之上,香烟氤氲,顶礼膜拜,并请阴阳巫师,念经祈祷,热闹数日。人们把这种活动称为“献天神”或“敬天神”。后来,一村人或几村人结团聚群,抬上供桌敲锣打鼓,走村串巷。所过村社家门,都要鸣炮焚香,恭而迎之,人们称为“迎神”。到了清代末年,乡间好耍者将供桌改制成“高架”,以五六岁小孩扮成戏剧人物代替面捏的人物。在供桌之间凿六七厘米的圆孔,穿一铁芯,铁芯下端结拽石磨盘或石碌碡之类重物固定结实。上部曲折成形,把扮成戏剧人物的小孩分别固定在铁芯上,再根据剧情,用道具或花卉、草木、动物、亭榭及瓶镜诸物巧妙装饰遮掩,给人以真实玄妙之感。后来,经过一代代民间艺人的精心设计,就成了现在的铁芯子,也叫高台。
关于高台,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呢!相传乾隆年间,关陇冬暖如春,树木吐翠,百花盛开,麦长豆绿,人们穿着单衣还热得难受。反常的气候现象,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果然有一天,狂风夹着鸡头大的雪片袭来,霎时,天白地白,房倒屋塌,树断枝折,人和牲畜禽兽埋在雪里冻死了。巡游天空的福禄寿三星看到人间如此惨景,知道是谁个作孽,他们急回天宫,冒死反映了玉皇长子春神和四子冬神捣乱季节、荼毒生灵的罪行。玉帝不明真相,将三星无辜打进天牢。之后,他暗中派人到凡世察究,果真世间冬春颠倒,冷暖不分,殃及人类。玉皇大怒,将两个贼子推上断头台斩了,马上宣旨释放了三星,命他们赶快下界拯救黎民百姓,赐福关陇。三星受命来到人间,寿星用拨死拨活棍救活众生,福星布散五福祥气,禄星俸赐高位厚禄,一夜间,人间时序如常,瑞雪银辉,普天紫气。人们遭受了一场劫难之后,为感谢上天复活生灵之恩,关陇千家万户用面捏上人及飞禽走兽,置于供桌之上,敲锣击鼓纪念再生之日,并定这个再生之日为“年”。从那以后,年年瑞雪纷飞新年来到的时候,人们都要装起高台,锣鼓喧天的来庆贺神灵再造人类的这个“年”节。民间耍高台的习俗就这样形成了。
在陇东,高台是春节社火的重头戏,上街表演时前面拥以浩浩荡荡的仪仗队。仪仗队以各种形式的社火组成:狮子开路,锣鼓、钹、铜号组成乐队随后;驿臣官、彩车、旱船、跑驴、高跷、旱龙、妖婆和小曲队等紧跟,庄重严肃,滑稽幽默,雅俗并赏,把春节文艺活动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