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52100000016

第16章 绚烂的端午风景(5)

如何斗草,最原始也是最常见的,就是两人对拉草茎,比试韧性,断者为输,北京人称为“拔根儿”,东北人称“勒筋儿”,金廷标在《群婴斗草图》上有生动的描绘,青花瓷器也常有这样的图案。斗草多为孩儿、女子游戏,前人吟咏甚多,白居易《观儿戏》有“龆龀七八岁,绮纨三四儿。弄尘复斗草,尽日乐嬉嬉”;魏野《春日述怀》有“妻喜栽花活,儿夸斗草赢”;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有“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陆游《初春出游》有“垆边女儿不解愁,斗草才罢还藏钩”。陆游还有一首《蔬圃绝句》,咏道:“懒随年少爱花狂,且伴群儿斗草忙。行遍山南山北路,归时新月浸横塘。”正是清和天气里的美好景象。但也有煞风景的事,唐中宗时,安乐公主将谢灵运的胡子拔下来,充草来斗,这部胡子是谢灵运死前施给南海只洹寺的,刘餗《隋唐嘉话》卷下记道:“晋谢灵运美须,临刑,施为南海只洹寺维摩诘须。寺人宝惜,初不亏损。中宗朝,安乐公主五日斗百草,欲广其物色,令驰驿取之。又恐为他人所得,因剪弃其馀,遂绝。”为了斗草,竟做出这样愚蠢的事来。

风雅的斗草,乃是闺中韵事,以数量、种类、品质为衡,也就是以植物学知识来作比斗。

如《红楼梦》第六十二回,说香菱、芳官、蕊官、藕官、荳官等人在红香圃里,“满园顽了一回,大家采了些花草来,兜着坐在花草堆中斗草。这一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个说:‘我有罗汉松。’那一个又说:‘我有君子竹。’这一个又说:‘我有美人蕉。’这个又说:‘我有星星翠。’那个又说:‘我有月月红。’这个又说:‘我有《牡丹亭》上的牡丹花。’那个又说:‘我有《琵琶记》里的枇杷果。’荳官便说:‘我有姊妹花。’众人没了,香菱便说:‘我有夫妻蕙。’荳官说:‘从没听见有个夫妻蕙。’香菱道:‘一个剪儿,一个花儿,叫做兰;一个剪儿几个花儿,叫做蕙。上下结花的为兄弟蕙,并头结花的为夫妻蕙。我这枝并头的,怎么不是夫妻蕙?’荳官没得说了”。以口语辞令来斗草,说明这一游戏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再如《镜花缘》第七十六回,说紫芝进了百药圃,“只见陈淑媛、窦耕烟、邺芳春、毕全贞、孟华芝、蒋春辉、掌浦珠、董宝细八人在那里采花折草,倒像斗草光景,连忙上前止住道:‘诸位姐姐且慢折草,都请台上坐了,有话奉告。’众人都停了手,齐到平台归坐。陈淑媛道:‘妹子刚才斗草,屡次大负,正要另出奇兵,不想姐姐走来,忽然止住,有何见教?’紫芝道:‘这斗草之戏虽是我们闺阁一件韵事,但今日姊妹如许之多,必须脱了旧套,另出新奇斗法,才觉有趣。’窦耕烟道:‘能脱旧套,那更妙了,何不就请姐姐发个号令?’紫芝道:‘若依妹子斗法,不在草之多寡,并且也不折草;况此地药苗都是数千里外移来的,甚至还有外国之种,若一齐乱折,亦甚可惜。莫若大家随便说一花草名或果木名,依着字面对去,倒觉生动。’毕全贞道:‘不知怎样对法,请姐姐说个样子。’紫芝道:‘古人有一对句对的最好,风吹不响铃儿草,雨打无声鼓字花。假如耕烟姐姐说了铃儿草,有人对了鼓子花,字面合式,并无牵强,接着再说一个,或写出亦可。如此对去,比旧日斗草岂不好顽?’”这种斗法,乃“随便说一花草名或果木名,依着字面对去”,就纯属文字游戏,不过是从斗草引出而已。

苏州斗草风俗悠久,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一记道:“吴王与西施尝作斗百草之戏,故刘禹锡诗云:‘若共吴王斗百草,不如应是欠西施。’”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也有“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之咏。袁学澜《吴郡岁华纪丽》卷三记道:“春时吴中儿童于田野采撷芳香,置之怀袖,呼群引类,赌斗输赢。闲闺彩伴亦复杂采名葩,审详品类,如以姊妹花对夫妻蕙,君子竹对人蕉。有而无对,则有者胜,无者负。青苔地上,狼藉红香,芍药栏边,喧闻笑语。”光绪时,《点石斋画报》刊出《斗草风清》一则:“斗百草之戏,本为春闺韵事,今人或于天中节行之。姑苏城内某大家有一女公子,绝世清才,别饶雅兴,是日约同姊妹花三五枝,遍觅异卉奇葩,陈列于庭,互争胜负,衣香鬓影掩映于花光草色间。或诩迎凉,或夸醒醉,或名标吉利,或美着合欢,或擅救穷之奇,或具独摇之态,或如郑康成之栽书带,或如谢惠连之呼仙人,十色五光,令人目眩,盖不止《石头记》所云观音柳、罗汉松、美人蕉、夫妻蕙已也,惟题红品绿,谁夺锦标,请还问之个中人。”这则文字乃是典型的点石斋式报道,拈取旧事,改写新闻,其实是向壁虚构,但其中也透露出消息,晚清闺阁已很少那种风雅的斗草了,如果仍很普遍,何必再在报上多此一举呢。

端午采药、合药,自古已然。吴自牧《梦粱录》卷三说:“此日采百草或修制药品,以为辟瘟疾等用藏之,果有灵验。”袁学澜《吴郡岁华纪丽》卷五说:“今吴俗,亦于午日,采百草之可疗疾者,以供药饵,合诸丸药,称草头方。药肆收虾蟆,刺取其沫,谓之蟾酥。又收蜈蚣蛇虺,皆以备攻毒之用。人家小儿女之未痘者,以水蓄虾蟆五七个,俟其吐沫,过午取水,煎汤浴之,云令出痘稀少。”其他地方的情形,也大致仿佛。

高濂《遵生八笺》卷四引录诸书,可知那天采药、合药有种种不同,真颇有意思,兹抄数节如下。《吕公岁时记》:“五日午时,韭菜地上,面东不语,取蚯蚓泥藏之。即蚯蚓粪也,圆如碎珠,粒粒成块,即此物也。遇鱼骨鲠喉,以此少许擦咽喉外皮,即消。”《广惠方》:“五日,取晚蚕蛾装一节竹筒内,开眼外封贮,待其干死。遇竹木刺伤者,以些少涂之,即出。更有别用,如此方可收得。”《养生杂忌》:“病目者以红绢盛榴花拭目,弃之,谓代其病。凡红物皆可。”《千金方》:“五日,取葵子微炒为末,患淋者食前温酒服一钱,立愈。”《本草》:“五日取露草百种,阴干,烧为灰,以井水炼成膏,再用严醋和为饼子,腋下挟之,干即换去,五遍,能治腋下臭气,又能抽出一身中疮积毒气。挟完,即以小便洗腋下干净,最效。”《救民方》:“中风紧,不能进药,用冰片、天南星,五日午时合起。遇病以指蘸药擦大牙,左右二三十擦,口自能开,方下别药治之。”《长生要录》:“五月五日有雨,急破竹一二株,内有神水沥,和獭肝为丸,治心腹积聚。”《万氏家钞》:“五日,取虾蟆晒干收起,纸包红绢袋盛,疟发早,男左女右臂上挂带,勿令知之,立愈。”《琐碎录》:“五日清晨,取白矾一块,自早晒至晚,收之。百虫咬伤,以些少涂之即止,又能消毒。取独蒜,不分瓣蒜也,捣烂涂面皮手脚,一年不生恶疮,及冬月不作冻疮,神验。不可多擦。”

那天还要将陈药焚毁,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十二引《岁时杂记》说:“端五午时,聚先所蓄时药,悉当庭焚之,辟疫气,或止烧术。”这是科学的办法,将失效的药悉数焚去,但又将它们最后再利用了一次。

对于生活在田野山乡的农民来说,天时最要紧,关系农业生产,即所谓“靠天吃饭”也。娄元礼《田家五行》说:“重五日,只宜薄阴,大晴主水,大风雨主田内无边带也。”有的地方则以为天晴主丰年,苏州有谚语“端午晴干,农人喜欢”,但又有谚语“端阳有雨是丰年”,说法是很不一样的。但全国大部分地方,都以端午下雨为不宜,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十二引《提要录》说:“五月五日晴,人曝药,岁无灾;雨则鬼曝药,人多病。此闽中谚语。”江西临川等地也说那天下雨是“鬼旺人灾”之象。

其实,就天时而言,端午并不可靠,夏至却是个关键。古人将夏至后的十五天,分成三段,称为“三时”,头时七天,中时五天,末时三天。娄元礼《田家五行》说:“夏至在月初主水,此说全然不应。雨,谓之‘淋时雨’,主久雨;最怕西南风,谚云:‘急风急没,慢风慢没’,往往立验。夏至风色,看交时最要紧,验。占风:西南,六月内水横流;西,秋大雨;北,山水暴;东北,雨。时雨最怕在中时前二日来,若到末时,纵有雨亦善。谚云:‘夏至未过,水袋未破;时内一日西南风,准过黄梅二日雨。’又云:‘时里西南,老龙奔潭。’皆主旱,全不应。连年试看,才有终日之西南风,略急便作雨,除是每晚转东南,必晴,此说却准。谚云:‘朝西暮东风,正是旱天公。’末时尽处得雷,谓之‘送时雷’,主久晴。谚云:迎梅雨,送时雷,送去了,并弗回。”顾禄《清嘉录》卷五说:“农人又以每时之末忌雨,谚云:‘三时三送,低田白弄。’中时而雷,谓之‘腰鼓报’,主大水,谚云:‘中时腰报没低田。’又以时中多雨及时尽而雷,皆主涝,谚云:‘时里寒,没竹竿。’又云‘低田只怕送时雷。’”此外,苏州农谚还有“时里一声雷,低田拆舍归”;“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高田只怕迎梅雨,低田只怕送时雷”。故蔡云《吴歈百绝》就有“惊听入时三送雨,恰闻小暑一声雷”之叹。其他地方也是如此,祁寯藻《马首农言》就录存两百多条农谚,关于夏至的,就有“夏至日得雨,一点值千金”;“夏至不种高山黍,还有两垧种糜子”;“得节不得节,夏至吃大麦”;“夏至不留秧”;“黑豆不识羞,夏至开花立了秋”等等,记录了清代山西农业生产的自然规律。天津的情形,张次溪在《天津游览志·风俗》里说:“以夏至日东风为水征,‘夏日东风摇,麦子水里飘’。”

由此可见,在端午节俗的整合过程中,将夏至在农耕社会的重要性给忽略了。

同类推荐
  • 兰州历史文化.1

    兰州历史文化.1

    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居南北之中,扼东西要塞,黄河横穿境内,地势沿河起伏。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化,形成了集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于一身的兰州历史文化。这种文化结构,不仅奠定了兰州人民纯厚朴实的文化基质,而且影响着一代代兰州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 王符《潜夫论》释读

    王符《潜夫论》释读

    本《释读》吸收了彭铎本对原著文字错讹的补正,在释注过程中,凡采用彭铎本注释者均标以“依彭铎注改之”或“依彭铎注补之”或“彭铎注云”等字样,并大量参考吸收了其他不同辞书和文献,择善而从,力求简明易懂。本《释读》每篇均由“题解”、”原文”和“注释”三部分构成。“题解”简要说明了该篇的主要观点及其意义;“注释”对有关句义字义、历史典故、引文出处、名物制度等作了较为详尽的注解,文字力求通畅达雅。同时,本《释读》还附录了高新民同志的两篇论文——《东汉思潮与工符思想》及《<周易>之学与王符思想》,以利于初学者认识和了解王符《潜夫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渊源。
  • 裨治文与早期中美文化交流

    裨治文与早期中美文化交流

    美国“中国皇后号”(EmpressofChina)商船抵达中国,拉开了早期中美贸易的序幕。中国与美国的交往是一个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古国与一个历史非常短的国家之间的交往,是拥有数亿人口的东方古文明与发展中的最新资本主义文明之间的接触。
  • 无华企盼 福禄寿喜(文化之美)

    无华企盼 福禄寿喜(文化之美)

    它是吉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结着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怀;他源远流长,博大情深……
  • 银河相会:七夕节(文化之美)

    银河相会:七夕节(文化之美)

    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一个十分浪漫的节日,那就是七夕节,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日子,常常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近年来也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本书中,编者全面整理了七夕节的起源与演变过程,它形式多变的“乞巧”方式,还有各地各民族不同的七夕节风俗,相信读者们将对七夕有不一样的了解。
热门推荐
  • 美男老公我的菜

    美男老公我的菜

    安雅,安氏集团总裁的宝贝千金,美丽,可爱,顽皮,狡猾,让人恼火却打不得骂不得;凌湮,凌氏集团的继承人,人人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白马王子,冷酷,无情,嗜血;可视人命如草芥的他,却偏偏对她撒娇无耻耍无赖!?是她失了心还是他动了情?一场狡猾女和腹黑男的较量,一场狼和狐狸的战争!
  • 一个小白的成长

    一个小白的成长

    国家进去高度科技发展,游戏也成为了选拔人才的方式
  • 都市龙神进化系统

    都市龙神进化系统

    “什么!你拥有神龙系统,可化神龙,我不是你对手?”凌风一笑,也不生气,下一刻!吟!江湖市第一人,凌风一口吞了!“哦,你说你有无敌满级属性系统,天赋999+,根骨999+,悟性999+,学什么修炼的都快,我是废物,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凌风摇了摇头,下一刻,吟!云东省第一人,凌风一口吞了!“很好,你说你有最强装逼系统,秒天秒地秒宇宙,我算个球?装逼装到我这里来,可以。”凌风轻笑一声,下一刻,吟!华东区第一人,凌风一口吞了!……大道三千系统,各路争锋。凌风背负双手:”跳出大道外,不在五行中,系统之王,我的龙神进化系统!““凌风哥哥,灵儿想你了。”“我的好灵儿,这就来了!”
  • 克苏鲁黄金赞歌

    克苏鲁黄金赞歌

    “如果邪神代表的是暗、是绝望,那么什么代表光?代表希望?”新神伸出食指,在左胸前比划,说出了使阿比他们激动不已的一番话。“是这里呀这里,是我们人类的黄金精神,是源自人性的心灵之光。”
  • 绝代老艄

    绝代老艄

    小说历来是虚构的。所谓的生活真实只能是文学意义上的真实。书中所提到的地名大多属虚撰,但也有不少用了实际生活中的真名,如柳林、碛口等等。这为的是加强作品生活的实感。正如《水浒传》中的水泊梁山绝不是实际生活中水泊梁山一样,不可以将其视以为真而去查证或对号。提及这一点可能是多余,权当蛇足吧!
  • 宅在随身世界

    宅在随身世界

    徐明有个随身世界。别人拿来种田、养宠物、开公司。每年赚个几十亿、几百亿。他却整天躺在随身世界里睡觉、上网、四处闲逛。别人开豪车买别墅,美女红颜,好不潇洒。他却说有了随身世界,房、车都不用买了,谈恋爱太麻烦,还要那么辛苦的赚钱干什么?难道不知道赚钱是个很累的过程?总之这是一个胸无大志的咸鱼宅男,如何宅在随身世界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空中的火烧云

    天空中的火烧云

    喜欢沉浸在自己生活中的高中生周小知,在他最好的年华遇到了他的朋友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故事。周小知认为,有这样一些人陪他走过自己的懵懂年代,这是一生中最幸运的事情
  • 斗罗大陆之龙武盛唐

    斗罗大陆之龙武盛唐

    草根少年意外穿越,在斗罗大陆会遇到什么样的奇艺遭遇。偶遇唐三,开启开挂人生。逆天少年,重走成神之路。
  • 大荒神尊

    大荒神尊

    天才少年周阳,刚成年就被妖姬迷惑,盗走元阳,修为不增反跌,沦为武修界的笑柄。但是,一遇风云便化龙,自获得古剑止戈后,他踏乱世,斩邪祟,除妖魔,一步一步杀出一条血路,为人族担起守护之责,重现武道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