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是书写、绘画的黑色颜料,后亦包括朱墨和各种彩色墨。墨是古代书写中必不可缺的用品,借助这种独创的材料,中国书画奇幻美妙的艺术意境才得以实现。
墨的主要原料是烟料、胶以及中药等。制作时,首先要炼烟,将松枝、动植物油等不完全燃烧产生烟炱。松烟是在烟窖里烧炼而成,在制墨前还需过滤、洗烟。油烟通常在烟室的油槽、灯盏或瓷碗中烧炼而成,现代啊则使用专门的点烟机来抽取烟炱;制胶,胶可使分散的烟炱凝聚成块,墨的质量高低与胶的关系非常密切;和剂,将松烟漂洗过筛清除杂质后,与胶、药物、添加剂等制墨原料根据配方按一定的顺序添加拌和,制成墨坯,置于炕炉内保温备用;成型,将墨坯放在树桩制成的墨墩上用方锤反复捶打,万杵不厌,达到烟细胶匀。将捶好的墨坯分成墨丸并放入木雕的墨印中,挤压成形。脱模,取出挤压成型的墨锭;再经过晾墨、打磨、填字、制盒、包装,即可完工。
绛墨制作技艺
绛墨以优质皮胶,油烟冰片、麝香、朱砂为主要原料,相关工具有做墨锭用的铁板、铁锤、铁锅、秤等,压墨时用的长木橙、压杆,墨板等。其生产工艺仅捶打一项就要百遍,揉与压更是精益求精。绛州墨锭历为朝廷贡品,其墨锭选材优良,制作精湛,享有“落墨似漆,万年存真”的美称。
作为一种绵延千年的手工艺,其制作工艺历来无完整记载,全靠艺人代代相传。绛墨的代表性传承人为张永福,其祖上三代都是制作笔墨的艺人。张永福老人(91岁)1931年从事笔墨技术,1936年张永福老人立志创业,倾其所有,创建商号,取名为“積文斋笔墨莊”,并于1949年在天津注册。1956年公私合营后入“新绛笔墨社”,后归于“新绛县工艺美术厂”。退休后,为保护这一传统工艺,重新启用“積文斋笔墨”荘至今,并亲传技艺于女婿王中升。代表性墨锭作品有“龙门墨”、“朱子家训”、“新中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