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47200000013

第13章 戏曲梅花群芳谱(3)

1997年许爱英担任临汾眉户剧团团长,先后排演了《凤凰岭》、《村官》、《祥林嫂》、《三醉酒》、《梨花情》等十多部大戏,把很多有潜力的年轻演员推上舞台,给他们创造成才的机会。剧团的很多演员都在全国、省、市戏曲调演中获奖。她个人也没有放弃艺术上的追求,依然活跃在舞台上。1997年主演的《月好妈妈》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和“优秀表演奖”;2000年主演的《祥林嫂》获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03年第九届“杏花奖”评比中获得新剧目奖,2008年在第十一届“杏花奖”评比中又获杏花大奖。2004年,《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赴常州参加中国现代戏优秀保留剧目展演时获“特殊贡献奖”和“优秀主角奖”。因她在各方面的突出贡献,被评为山西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从艺三十年来,先后塑造了二十多个个性鲜明、风格迥异的舞台形象。她演的多为悲剧性人物,在人物的塑造上,达到了以情感人、以腔动人,追求声情并茂酣畅淋漓的艺术韵味,尤其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见长。她的唱腔优美、深沉、大胆,借鉴京剧、秦腔、蒲剧的一些唱法来丰富自己,他用声音传递出的感情能够深深沁入人心,从而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艺术之美。

九、栗桂莲

当代著名晋剧演员,国家一级演员,第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1959年7月栗桂莲出生于山西定襄,12岁考入山西省戏曲学校晋剧表演班,主攻青衣,从此开始了她的戏剧人生。16岁时在学校演出《龙江颂》,她的出色表现引起了老师们的注意。她天生有一副清脆甜美的嗓子,再加上她的刻苦训练,勤奋好学,很快就在《见皇姑》、《断桥》等剧中展露了她的演唱才华。时任戏曲学校校长的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牛桂英发现了栗桂莲是个可塑之才,着意培养,亲自为她传授了自己的代表作《三击掌》。栗桂莲潜心苦学,初步掌握了“牛派”的演唱特色。1980年参加全省青年演员评比演出,以《三击掌》荣获优秀演员奖。这是她艺术人生中的第一个奖项,此后的舞台上她获奖无数,荣誉等身。

1981年栗桂莲毕业分配到山西省晋剧院青年团,在这个人才云集的晋剧最高学府,给她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她更加用功排练,广泛学习,学人之长,融会贯通,为己所用。相继荣获全省中青年演员评比优秀演员奖和全省“杏花奖”广播大赛优秀演员奖。之后,她又向以“咳咳腔”闻名的晋剧表演艺术家程玉英求教,程玉英为其亲传程派保留传统剧目《教子》,使她一跃登上山西省青年团调演主角金牌奖的领奖台。1986年赴港参加首届中国地方戏曲展,《教子》中王春娥的表演使她以“山西的小三娘”的美誉轰动香港艺坛。这出戏使栗桂莲的表演艺术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之后她又成功地塑造了《打金枝》中沈后、《桐叶记》中姜邑、《御碑记》中穆桂英、《六月雪》中窦娥、《金水桥》中银屏公主等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1990年栗桂莲进京夺取梅花奖,她演出的是《算粮登殿》中的王宝钏,《桐叶记》中的邑姜皇后,这是两个身份不同、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她凭着委婉酣畅的演唱,细腻大方的表演,从容自如的表现,一举摘得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奖归来后,栗桂莲又开始了她艺术道路上的新征程。她主演了《油灯灯开花》、《东宫扫雪》、《岁岁人不同》、《大脚皇后》等一个又一个舞台形象,分别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金三角”调演优秀表演奖、全国盒式磁带大赛“银杯奖”以及山西省杏花奖等各种比赛殊荣。她还应邀赴日本、新加坡、法国等国家演出,把晋剧艺术传播到异国他乡,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山西、了解源远流长的晋剧艺术。

多年的艺术积累,开拓创新,使她在晋剧表演风格和声腔艺术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她的唱腔行腔圆润、高低自如,嗓音清脆、俏丽悦耳,或悲或喜、分寸得当。她不仅吸收了牛桂英、程玉英、王爱爱等名家的唱腔之长,巧妙糅合,自出新径,而且大胆实践,引进民歌、流行歌曲及其他剧种的声腔和演唱技巧,经过融会贯通,为己所用,形成了自己高亢婉转、甜美明快的演唱风格,丰富了晋剧青衣唱腔。她以丰富的情感和惟妙惟肖的表演,在晋剧舞台上成功地塑造了各类人物形象,得到观众的青睐和喜爱,成为三晋大地广为大家熟知的表演艺术家。

十、宋转转

当代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第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她别具一格的唱腔被观众称为“转转腔”。

宋转转,1958年出生于山西省交城县广兴村一个贫苦的盲艺人家庭,父母都是唱交文书调的盲艺人,她从小就随父母走南闯北说书卖艺,耳濡目染,逐渐培养出一双敏锐辨析音调的耳朵和对音调的记忆能力,这对她后来的学习与成长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6岁上学后,她的音乐才能日渐显露,在学校、村里、公社的文艺活动中她都是响当当的小明星。十二岁那年她被选入交城县晋剧团,开始了她的艺术生涯。她在剧团演的第一个戏是《白毛女》中的喜儿,一唱就唱红了。之后又演了《龙江颂》、《渡口》等现代戏。

1978年古装戏开放后,宋转转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训练。不久剧团为她排了《杜十娘》,演出时剧场气氛异常热烈,宋转转那优美的唱腔像磁铁一样吸引着观众,观众不断报以热烈的掌声。1980年宋转转凭借该剧在山西省优秀青年演员评比中获得一等奖。1981年,山西人民广播电台举办晋剧青年演员杏花奖广播赛,她一枝独秀,荣获第一名;1982年,在山西省优秀中青年戏曲演员评比演出中,她成功演出了《玉蝉泪》,被评为最佳青年演员。中国唱片社灌制了她演唱的《花中君子》、《杜十娘》、《玉蝉泪》等剧;1984年,她又在四省市振兴晋剧调演中,以一出《杏花酒仙》获得一等奖;1985年,她在山西省晋剧青年演员杏花奖广播赛中独占鳌头;1988年她到了内蒙古呼和浩特晋剧团后,又连续获得两届昭君杯戏剧歌舞大赛最佳演员奖;1990年参加第二届中国戏剧节,并荣获第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连年的获奖而且屡居榜首,证明了宋转转的实力。那个时候,三晋大地乃至内蒙、河北等地风靡了一种圆润甜美、华彩多变、缠绵悱恻、婉转俏丽的“转转腔”。

宋转转之所以能形成她独特的唱腔风格,与她广泛吸取各流派诸名家、各艺术形式的营养是分不开的。她学习侯玉兰中声区浑厚丰满的唱腔,王爱爱的收放技巧,牛桂英的吐字,运腔与收韵,程玉英“嗨嗨腔”的跳动与脆利的演唱技巧,还学习了梁小云的“滚白”,程玲仙的倚音用法等等;不仅如此,她还学习京剧、评剧、豫剧、黄梅戏诸剧种唱腔及山陕、内蒙的民歌以及电视插曲等。此外,她曾和民歌手邢丑花学唱民歌发声基础,向上海歌剧院贾淑珍学习咽音练声法。她大量学习,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把各家之长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晋剧新腔时代声”。她的唱腔突破传统,音域宽广,音质纯净,音色美妙,节奏多变,收放自如,感情充沛,明亮圆润,婉转绮丽,尤其是那被发展了的精彩的“嗨嗨腔”,更是成为经典。

宋转转是继王爱爱的“爱爱腔”之后,对晋剧青衣唱腔改革比较大的演员,无论是突破传统板眼规律,还是对于演唱中气、声、字、腔的灵活运用,都丰富了晋剧青衣的唱腔表演。深受广大戏迷的赞赏。

十一、杜玉梅

当代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主工小旦。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被称为塞外艺苑“一枝梅”。

1945年5月,杜玉梅出生于山西省大同市怀仁县一个农民家庭。9岁时,父亲背着她去报考大同晋剧二团。一曲《小放牛》使俊俏秀丽的小玉梅被剧团破格录取了,从此开始了她的学艺生涯。她是随团学艺,在剧团的启蒙老师王素梅的严格要求下,她开始了艰苦的基本功训练。由于她聪明伶俐,刻苦好学,很快在《赐环》中饰演了貂蝉,她那美艳动人的扮相,稚嫩天真的表演,使观众大为喜爱。1957年,12岁的杜玉梅演出了《茶瓶记》中的丫环春红,她那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的形象使她一举成名。随后,她又拜著名艺人“水上漂”王玉山、康翠玲、张金元、著名表演艺术家冀美莲为师,在众多名师的指点传授下,杜玉梅的表演技艺大有长进。上世纪六十年代,年仅十六七岁的杜玉梅就已经成了大同市晋剧团的主要演员了。她相继演出了《杨门女将》、《打金枝》、《红灯记》、《红嫂》、《三上桃峰》、《刘胡兰》、《洪湖赤卫队》等几十本传统戏和现代戏,成功塑造了多个古今妇女的艺术形象。

1978年以后,文艺界的春天到来了,杜玉梅也迎来了自己艺术人生的花季。她排练演出了大量传统戏和新编历史剧,其中代表性的剧目有:《双蝴蝶》(又名《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孔雀东南飞》、《茶瓶记》、《梵王宫》、《贵妃醉酒》、《打金枝》、《卖妙郎》、《鲜卑骄子》、《北魏宏图》等十几出。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她演出的《双蝴蝶》、《孔雀东南飞》等剧目名扬三晋、驰誉塞外,曾在一度时期里几乎成了电台戏曲节目播出的主要内容,足见人们对这些剧目的喜爱程度。可以说,那一代人是听着“梁兄”和“贤妹”、“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对白对唱走过来的。

她演出的这些剧目先后获得了全国、省市各项奖励,1979年获山西省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演员一等奖;1982年获山西省中青年演员评比演出一级优秀演员奖;1984年获四省市振兴晋剧调演表演一等奖;1989年获山西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节演员金牌奖;1991年以饰演《卖妙郎》中的刘慧英、《茶瓶记》中的丫环春红而一举荣获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完成了她多年的心愿;2000年又主演《北魏宏图》获得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这也是她为自己的舞台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杜玉梅的一生是为广大观众奉献的一生,她的舞台大多数都在农村乡镇,常年下乡演出,全省各地的山庄窝铺都留下了她的艺术身影,即使是在她担任大同市晋剧团副团长、晋剧一团团长期间,农村简陋的草台也是她施展艺术才能的天地,她为广大农村观众带去了众多优秀的戏曲艺术精品,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杜玉梅的表演细腻,嗓音甜润,行腔舒展柔美,在广大晋剧爱好者中颇有影响,被广大观众亲切地誉为晋剧舞台上的“迎春花”、艺海中的“红珊树”、塞外艺苑“一枝梅”。

十二、张爱珍

当代著名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1959年5月7日,张爱珍出生于山西省高平市河西镇官庄村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是村里业余剧团的上党梆子票友。张爱珍从小就跟随父亲在业余剧团看戏,这成了她童年时最大的快乐。儿时的张爱珍喜欢唱歌,6、7岁就显露了她的音乐天赋。1972年,13岁的她考入高平县青年文艺培训班,苦涩而甜蜜的学艺生涯开始了。从此,培训班里多了一位高挑而瘦弱的女孩,踢腿、下腰、练声,日日勤学苦练。经过五年的艰苦训练,张爱珍打下深厚的唱功底子,她的声音更加悦耳动听,这为她以后走向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青训班”结业后,张爱珍进入高平县人民剧团。不久,团里准备移植上演京剧《蝶恋花》,由于嗓音条件好,张爱珍担任剧中的女主角杨开慧。为了演好这个人物,她亲赴北京观摩学习李维康在《蝶恋花》中的表演,并查阅资料,了解历史,加深对人物的理解,经过她的努力《蝶恋花》演出成功。1978年,剧团为她排《英台抗婚》,这是她第一次演传统戏,也是“文革”后上党梆子恢复上演的第一个传统剧目。为了演好祝英台,她从青衣的手指、台步、圆场开始,一招一式虚心向老艺人学习,并且在短时间内,就将此剧搬上了舞台。她也赢得了大家的赞赏与关注。学无止境,艺无终点。在艺术道路上,张爱珍始终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完善着自己的技艺。

1979年,张爱珍拜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吴婉芝为师,学习《皮秀英打虎》,吴老师精湛的唱腔及表演给了张爱珍极大的帮助,使她的艺术水平不断提高。1982年凭借此剧获山西省中青年演员评比演出一级优秀演员奖;1986年她调入晋城市上党梆子青年团,开始了艺术上的更高攀登。1986年山西戏曲青年团调演,她的《杀妻》获主演金牌奖;1988年山西省振兴上党梆子调演她在《两地家书》中饰卓文君,获主演金牌奖;1991年凭借《杀妻》、《两地家书》,获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5年中国戏曲第二届“金三角”演出自编现代戏《路魂》,获优秀表演奖;同年她获第三届中国唱片“金唱片奖”,这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奖项之一。在山西省,当时只有丁果仙、王爱爱和她三人获此殊荣。2001年自编剧目上党梆子音乐剧《塞北有个佘赛花》,获山西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中央电视台《名段欣赏》栏目曾分四期播放了她的表演专辑。

张爱珍善于向前辈艺人学习,在继承传统唱腔的基础上,又不拘泥于前人的框架,敢于大胆创新。她不仅注意吸取上党梆子旦角各流派的长处,还借鉴须生、花脸的唱法,用来丰富自己的唱腔。她善于吸取其他剧种、声乐等艺术门类的营养。因此,在她的唱腔里,常有新声,常有新法,常有新意。她有一副得天独厚的好嗓子,她的唱做都围绕着塑造、突出生动的典型形象。因此,她的唱腔能从剧情出发,从人物出发,充分表达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思想感情。张爱珍嗓音圆润甜美,行腔委婉缠绵,唱来神韵无穷,堪称上党梆子一绝,被观众亲切地称为“爱珍腔”。

十三、吴国华

当代著名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1958年10月,吴国华出生于山西省高平市一个梨园世家。爷爷是上党梆子名票,母亲吴婉芝、父亲郝同生和姑姑郝娉之都是著名的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在这种浓厚的艺术氛围中长大的她,自然少不了深厚的艺术潜质。1973年15岁的吴国华考入晋东南戏曲学校,由于年龄偏大,所以她入校以后的戏曲基本功训练比别人付出了更大的艰辛和代价。不服输的吴国华凭着自己的刻苦掌握了过硬的基功,加上她的艺术悟性,很快便在同学中出类拔萃了。1978年,在山西省教学剧目汇演中,吴国华在《三关排宴》中饰演萧银宗,捧回了汇演的头等奖。此后,她的得奖便如家常便饭,只要参加必能获奖。

同类推荐
  • 草原文明的见证.阿拉善左旗

    草原文明的见证.阿拉善左旗

    阿拉善盟地处祖国北部边疆,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3个旗,30个苏木镇。面积27万平方千米,沙漠、戈壁和绿洲各占三分之一。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先后有匈奴、鲜卑、突厥、党项、契丹、蒙古等众多北方游牧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他们在与中原文化的不断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中创造了精彩纷呈、独具特色的草原文明。从旧石器时代延续至清代的丰富的文物古迹见证了草原文明的源远流长,也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融合的伟大历史进程。
  • 中华语文大观园

    中华语文大观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言文字奥妙无穷。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为我们创造出了鲜活精彩的语言文字,每一个字,每一流传下来的语句,都有其形成的渊源,都与中华文化息息相通。
  • 回家

    回家

    本书以家庭为切入点,从饮食男女到四时祭祀,从乡愁乡思到祠堂家谱,从居住空间到民俗风情,从家风家教到家国情怀,涵盖了家庭的方方面面,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剖析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阐述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本书共分为七章,分别是:家居、家祭、家乡、家庭、家风、家教、家国。本书文字优雅,趣味横生,朴实无华,感人至深,既是一本中华传统文化的“浓缩读本”,也是一本家庭生活的“百科全书”。
  • 周立波评说——周立波研究与文化繁荣学术研讨会文集

    周立波评说——周立波研究与文化繁荣学术研讨会文集

    作为一位文学教育家,周立波在文艺教育战线上是革命文学新人的良师,是从延安走向全国的大批青年革命文艺战士的辛勤培育者之一,是包括著名诗人贺敬之在内的延安鲁艺同学们永久怀念的授业之师,是学识渊博、深谙艺术真谛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教育家。正是在周立波同志的帮助与带动下,上世纪60年代初,湖南文坛群星灿烂,佳作连连,出现了新中国文学流派——“茶子花派”享誉一时,至今绵延不绝。周立波由此被誉为当代湖南文学之父!
  • 春联对联大观(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春联对联大观(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九种对联类型:对联基础、春节对联、节日对联、婚嫁对联、贺寿对联、丧葬挽联、居家对联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早安,我的女友大人

    早安,我的女友大人

    失去母亲的女主身负师傅交代的计划来到了男主的身边,与男主纠结了的爱情史,可为坎坷,但因故事的真相,反目成仇……直至四年后,女主肩带萌娃回到开始的一切,与男主的偶遇,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再次紧紧相扣……
  • 豪门危情,莫少的出逃娇妻

    豪门危情,莫少的出逃娇妻

    在莫严锡的世界里,梦雪浅是他不择手段都必须要得到的人,即便她无数次的逃跑与反抗,他依旧把她当作这世上唯一能够得到他宠爱的女人。在梦雪浅的小脑袋里,莫严锡是这世上最靠不住的男人,所以她用尽一切方法,毫不气馁的一次次逃离恶魔的手掌。梦雪浅的口头禅是:“莫严锡,这世界上有一种爱叫放手!”莫严锡的口头禅是:“梦雪浅,在我的世界里爱只有一种——死都不放手!”
  • 回忆是块糖

    回忆是块糖

    生活就像咖啡,苦涩而浓郁;回忆就像糖果,清淡而甜蜜。咖啡润色了生活,却无法带给我们那丝清甜所给的感动。
  • 向沉望晞月

    向沉望晞月

    转过身便见莫向沉的脸醉的熏红,正目不转睛的看着她,沈晞月一下子被吓的连连往后退了好几步才站稳,有些生气道:"莫巡抚这是想做甚?到本昭仪面前耍酒疯吗!"莫向沉见她生气。有些心虚的咽了咽口水但依旧理直气壮道:"不准你自称本昭仪!"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在地球我想回家

    人在地球我想回家

    位面穿越者,环宇之灵未来议员,彼方的克星,特别管理局新人调查员,觉醒者学院新生,终极妹控杜川嘴里说着“我想要回家”之类含糊不清的话语,微笑着将自己的拳头击打在对手的脸上,左手握住的柴刀发出欢快的鸣叫。因为一块神秘原石,杜川意外从地球来到了另一个地球。—————————分割线—————————“觉醒者,外星人,修仙者,这个世界怎么到处都是奇奇怪怪的东西啊。小七,原石能量够我回家了么?”“还不够哟,请宿主继续努力吧!”【系统流,轻松快乐,有点热血,可能还不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那一年的星空璀璨:爱你一百次

    那一年的星空璀璨:爱你一百次

    一场交易她给了他第一夜,谁知他却开始了不停的纠缠。“乔皓远,我警告你离我三米,别碰我。”唐星月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男神宠上瘾,再来场结婚,可是结婚三天就零了离婚证。让唐星月忍无可忍,“喂,乔皓远,你干嘛赖着不走,我们离婚了!”“婚离了!我可要接着追你!”
  • 就当他是走丢的孩子

    就当他是走丢的孩子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