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舞的历史,依民间艺人师承关系算,可追潮至清代。那时,活动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五至二月二。每村演出三至四天,轮流演出,是一种民间自发性的娱乐活动。由村里的人组成“纠首”,在其中推举德高望重的人当“灯官”,总管本年度的一切活动。再由“灯官”选择年轻精干的小伙子,担任“书班”、“背印架的”、和“背圣旨的”。活动仪式为:早饭后,灯官、背印架者、背圣旨者和书班4个人骑马前行,先后到村里的龙王庙、五道庙、观音庙行香敬纸;秧歌队随后,在锣鼓声中边舞边行边唱,依次至各庙院内进行歌舞表演;在各庙敬完神后,秧歌队就在街上跑小圈子歌舞。下午,秧歌队在街上摆开大圈子演唱,同时被邀请来的邻村秧歌队也在大圈内轮流交替歌舞献艺,这种活动一直持续到天黑。晚饭后,灯官便开始视察“旺火”,之后,各队秧歌就在街头宽阔的地方围圈,依次表演,尽情歌舞,一直唱到深夜。第一至三天,每天如此。最后一天,沿庙敬完神后,秧歌队便进院表演。有的表演短小的歌舞,有的唱几段吉祥的四六句子,表示祝福、请安、拜年之意,如:“这座大门盖得宽,两壁就把骡马拴,骡马成群人富贵,辈辈下来坐高官”等。秧歌队轮流在各户演完后,纠首、灯官、书班、背印架者等人骑马率领秧歌队及全村群众送瘟神到村外,届时烧黄表纸、鸣响铁炮、放爆竹等,结束四天的歌舞演唱及仪式活动。
“小秧歌”的角色有:头灯、老婆、老汉、愣小和女角。头灯,戴上宽下窄黑色方形帽,穿天蓝色镶绿边对襟衣,外套黄坎肩,系蓝腰带,穿灰色镶蓝边中式裤,蹬蓝靴,身上斜挎一串铃铛,右手持响环;老婆,包头梳篡,穿灰色大襟袄、蓝裤、蓝鞋,手持笤帚;姑娘,梳单辫,两鬓各饰扇形纸折,中间插绢花三朵,穿红大襟袄、绿裤,均缀蓝边,系蓝绸腰带,蹬红彩鞋,右手持折扇,左手拿绸绢;老汉,戴尖顶白毡帽,上缀短红缨,眼鼻间用白色涂石榴形,戴八字胡,蓝衣、蓝裤,蓝腰带,外罩黑对襟大褂,蹬黑靴,右手持折扇;愣小梳朝天辫,穿黑对襟袄、红裤,均缀蓝边,套蓝色镶绿条坎肩,两肩至裆系两根白绸带,蹬蓝靴,右手持鸡毛掸。
在锣鼓声中,头灯带领众角色上场表演,先环行绕场,成圆圈,接着,头灯至圈中,做“点势”,将1个女角点出场,2人开始对舞:头灯边走边做“绕须”、“山膀提袍襟”动作,膝盖上、下颤动,肩随之上、下耸动,女角做“跌籽儿”、“开扇搧风”、“合扇扭摆”动作,走轻俏的“圆场步”,胯随身体动律左右摆扭,2人时而面相对左右横移,时而对绕小圆圈,时而自绕“8”形,其间穿插双人的“前俯后仰势”和女角的“跌籽儿”,男左右搀扶等;接着,头灯相继点另1个女角、老婆、愣小上场表演,老婆走着“婆婆步”,愣小则欢快地做“吸腿跑跳步”、“后勾腿跑跳步”,表演形式大致相同,而整个表演则由2人对舞,继而递增成为3人、4人、5人共同起舞;最后头灯演唱《五峰山赶会》,众和唱,做相应的动作。此外,还有1男1女或1男2女演出的具有一定情节的小节目;有男角领唱上句,多名女角应和下句的对唱;还有本村秧歌队与外村秧歌队之间亮嗓竞赛的斗唱。
其唱词一般以上、下两句为一组,韵脚押在最后一个字上,如“一朵莲花靠山墙,响家养女有贤良。”唱词通俗易懂,节奏感强。有的唱词中运用了大量衬字,既舒展了音乐结构又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如“王(这个)老(外嗨地嘞哟嚎嗨唉哦这)汉(外来嗨嗨嗨来这唉嗨嗨嗨)我(外哟嚎)走(哦)来(嘛得儿)了(外呀嘛得儿告得儿嗄啦个咳)……”
伴奏乐器有大锣、小锣、水镲、铰子各一付,板鼓、堂鼓各一面。锣鼓点有四个,[打击乐一]为开场流水点,[打击乐二]为男角出场点,[打击乐三]为男角召女角时用的点,[打击乐四]为演唱前的收点。
伞秧歌
“伞秧歌”亦称“跑羊羔”,流行于山西芮城。
按民间艺人堂进财三辈家传的推算,清末民初时已有表演。活动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和喜庆丰收之时。
表演者5人,扮“羊羔头”者头戴凉帽,鼻梁上画白色三角或桃、石榴等图案,穿镶边白色对襟袄,系白围裙,右手举一把点缀花梢的油布雨伞;其余4人翻穿羊皮袄,头扎白毛巾,腰系白围裙扮作“羊羔”,他们身挎串铃,手持折扇。
在欢快的击乐声中,羊羔头持伞,走“圆场步”上场,绕场一周,分别从舞台的四个角将羊羔一个一个地接上场,众羊羔抖着扇花围着羊羔头,以连蹦带跳的“圆场步”、碎稳的“花梆步”轻捷地跑“圆圈”“十字形”“龙摆尾”的队形,在快速跑动过程中,身上的铜铃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响动,与抖动的彩扇、羊羔头挥舞的花伞配合起来,仿佛在牧童带领下,一群可爱的羊羔在奔跑,故群众称之为“跑羊羔”。
演唱时,由羊羔头领唱,众羊羔和之,采用当地小剧种“扬高戏”的曲调,歌词根据本地风土人情,新人新事及丰收景象等即兴编配,内容可随时变换。唱时,无伴奏,为清唱。
伴奏乐器为大钹两付,大锣一面,简单而单纯。
水船秧歌
“水船秧歌”也称“跑秧歌”。相传,起源于祭祀,是为祛瘟避邪,消灾免难,以祈求神灵保佑人丁兴旺而进行的民间习俗活动,因而,亦称“人口会会”,流传在山西柳林、离石、中阳县一带的黄河沿岸。
该舞的角色为“艄公”和“装身子的”(秧歌队员)两部分。男、女2位艄公不仅是主要表演者,而且是整个活动过程中的总指挥;装身子的人数少则10余人,多达200—300人。扮相既有传统剧目中的生、旦、净、末、丑,又有民间演唱(小会子)中的工、农、商、学、兵,还有傻小子,丑婆等。
它反映的是黄河船工的水上生活,其表演形式共分四个段落:
第一段为“拔船”,即行船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男、女艄公拿桨撑船、拗船,站在船头翘船,张起风帆,拉出船绳,拔出铁锚,准备启船。
第二段表现船在水上行进的情景。由全体人员表演“掏场子”。水面风平浪静,风景秀丽。在悠扬的唢呐声中,人们在男、女艄带领下,轻快地变换出各种队形图案。突然,音乐节奏加快了,狂风恶浪向小船袭来,在紧锣密鼓中,大家跑出“蛇盘九颗蛋”、“八卦船顶”、“十二连灯”、“天地牌子”等队形。不巧,又遇礁石、漩涡了,随着“牛牛窝”、“蛇退皮”的队形盘绕,船搁浅了。
第三段是“陷船”。它反映了人们不同的态度:男艄公脱掉衣服、解下腰带,进入水中,摇船,背船、杠船、撬船……乘客中有的磕头跪拜,有的插科打诨说幽默逗趣的话,也有的抓“傻小子”,欲擒他祭河神,一次、两次,在刚揪住“傻小子”的耳朵时,船缓缓摆动了。
最后是“尾声”。经过一番周折,终于,船顺利抵岸了。
其特色为:动中有静,形神兼备,层次清楚,节奏鲜明。“动中有静”是指在动作力度、速度和幅度上都体现出动与静的结合。老艺人白振亮反复强调,动作要做的“连文带打”,这里,“文”指的是静,“打”指的是动,“连文带打”即动中有静。如在“陷船”时,前十八拍是激烈的“撬船”动作,而后十六拍却是围船缓慢行走,思考的动作;又如“挖沙子”时,在一段急速的快跑后,做一个稳定的造型,使动与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形神兼备”是说表演者不仅要有外在形体的美,而且要通过舞蹈动作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男艄公在“行船”时轻松自在的感情,在“陷船”时又气又急的表情,以及在战狂风斗恶浪时,既庄严、又自若,既紧张、又沉着的情绪,使情与形得到了和谐的统一。“层次清楚”是指在队形变换上的图案美。该舞的场图变化多样,有45种,它在艺术处理上运用了“对称”的手法,使画面平稳协调规整,在形、体、点的布局上,要求每个舞者之间的距离均衡匀称,使整个场面层次井然,开合有序,花而不乱。“节奏分明”是说表演者的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须与锣鼓节奏丝丝入扣,紧密结合。老艺人们在谈到动作时,首先强调的则是锣鼓点。一个舞者,无论动作好坏,必须踩在鼓点上,否则就被认为是“凉棒”。
女艄动作的特点为:飘、摆、扭、娇。即:行如落叶水上飘,动则杨柳随风摆,腰胸连绵扭∞字,头微晃动含柔娇。
男艄的动作特点是:拖、曲、沿、稳。即:快起慢落踏稀泥,拖泥带水逶迤移,双膝微屈气下沉,刚中有柔健又稳。
众秧歌队员“掏场子”时的动作特点则是:身体松弛腿柔软,挺胸抬头肩膀晃,两臂左右来回甩,脚跟着地向前迈。
伴奏音乐由两部组成。“锣鼓点”以配合男女艄的舞蹈动作为主,也用于其它角色造型或做技巧动作;“唢呐曲牌”,用于街上行走和“掏场子”,有[得胜回营]、[拉兔子]、[狼吃瓜]等。
汾孝地秧歌
“汾孝地秧歌”流传在山西汾阳、孝义一带。早期,人们在节日期间围成一圈,敲锣、打鼓、击棒,自娱自乐,称“捣秧歌”(“捣”,当地方言,意为“敲打”)。后来逐步形成打鼓、击棒、敲锣的舞蹈动作,并走动起来,边敲边扭,形成简单的队形变化,称“掏场子”。以后在敲打走场的间隙又由一些歌手即兴演唱小调,编唱祝愿、庆贺之词,以取吉利,演变成以舞蹈为主的“武场秧歌”和以唱腔为主的“文场秧歌”。清末民初文场秧歌发展成地方小戏。武场秧歌仍流传于民间作为欢度元宵佳节的主要娱乐形式。
“汾孝地秧歌”由12人表演。舞棒者4人,戏曲武生装扮,双手各握一根30厘米长的枣木或杏木花棒,边击边舞,英姿勃发,基本动作有:狮子大张口、叫棒、马势、虎势、丁字七星步,杆子势、金鸡独立、旋风脚、坐盘、跳马势、饿虎扑羊势、燕式托掌、踹步、下叉、踢腿打虎势、并腿跳步、吸腿单跳、旁踹腿。击锣者4人,装扮似戏曲小旦,手拿小锣,扭腰摆胯,耸肩甩臂,似风摆柳,基本动作有:怀中抱月、踩方步、天女散花、坐盘,挑辫链、筛锣等。4个腰鼓手丑角扮相,面绘五毒图案或桃形,头戴毡帽、上插彩色绒球,着青服,背腰鼓,呈猴势,诙谐幽默地击鼓起舞,基本动作有:凤凰单展翅,凤凰双展翅、撩踹腿、升子底、硬翻身、马势、苏秦背剑、朝天一柱香、猴捅马蜂窝、勾步、黑虎拖鞭、左飞槌、右飞槌、煞鼓、缠头绕转、兔刨土土,野鸡串、弓步一柱香等。
该舞吸取了武术的“动静相生观”,“刚柔相济观”和“快慢相间观”等技术理论,舞时,技道并重,形、意、气并举,使舞蹈动作敏捷利索,刚劲有力,而又动静结合,刚柔相济。
伴奏乐器为大锣一面,亮锣一面,铙钹一副,与场上演员手中的道具共同击打出[引子]、[常用鼓点]和[专门鼓点]。表演时,演员只舞不唱。在鼓手的带领下,在自己击打出的鼓点节奏中,各自做自己的基本动作,共同变换出不同的队形图案,形成整体统一的演出气氛。常用的队形图案有:一条龙、两条龙、二龙出水、升子底、之字形、蒜辫子、天地牌、八角茴香、四见面、单十字花、双十字花、单勾心、卷垫席、宫灯、十二连勾。
踩街秧歌
“踩街秧歌”流传于山西古郊市。活动于元宵节和农历七月二十的“古节”。届时,秧歌队人多势众,鼓乐喧阗,踩踏于街巷,以镇邪祛魔,求得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秧歌队伍由28人组成:唱曲人1名,不化妆,手拿折扇;伞头2人,头戴毡帽,身穿青袍,左手打黄罗伞,右手摇响环,是舞队的指挥者;俊扮公子2人,手拿折扇;俊扮正鼓、正锣和丑扮花鼓、花锣各4人,各背腰鼓或执手锣;丑公子1人,歪戴相公帽,敞开道袍襟,手拿花折扇;花货郎、毛货郎各1人,身背褡裢,左手持弓形货杆,上挂各色小百货,右手摇拨浪鼓;正扮老汉1人,拄拐杖;丑扮老婆1人,摇大蒲扇;最后是金童、玉女各1人,双手持马鞭。伴奏乐队有小堂鼓、板鼓、马锣、铰子、铙钹、手锣和大小唢呐各1件。
踩街时,吹奏乐队在前,秧歌队各角色在唱曲人和伞头的带领下,列队成行,在乐队的演奏中,做简单的动作或扭秧歌步,行进于街巷。到了表演场地吹打乐和舞队便分两摊表演。吹打乐演奏[将军令]、[十四槌]、[抢亲]、[哪吒]、[拜花堂]、[闹洞房]、[耍娃娃]、[牛斗虎]等曲牌。舞队则打起花鼓、手锣,在伞头的指挥下跑“二龙出水”、“双开门”、“跑葫芦”、“八字麻花”、“参拜”、“八卦阵”、“十字梅”、“落地金钱”、“双环套”、“一条鞭”等场图,并由4名鼓手和4名花锣表演各种技巧。当响起一串鞭炮声时,表演停止,由唱曲者即兴编词进行演唱,多为四句小曲,唱完第四句后,众人再齐唱最后一句一遍。唱完曲后又到下一个点继续踩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