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鬼类是以神仙、精灵、妖魔、鬼怪的面目出现,曲折地反映人们的意愿、向往、爱憎情感的宗教祭祀舞蹈。有《八仙庆寿》、《跑鬼》、《上马脚》、《神汉》、《神婆舞》、《毛女舞》、《海螺扣妖精》、《五鬼盘叉》、《五鬼闹判》等,其内容多出自神话传说,表演形式简单古朴。表演时,舞者戴着各式面具,有的伴着古老的祭礼。这些舞蹈对研究舞蹈的历史演变、民族信仰及民间风俗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
爱社
“爱社”也称“耍鬼”。流传在山西寿阳县平头沟北一带。据说是表现黄帝战蚩尤的民间舞蹈艺术。黄帝为了战胜蚩尤部落,以智取胜,命将士扮作24家“魂头鬼”迷惑蚩尤,果真取得了胜利。黄帝为纪念这次战争的胜利,表彰将士爱护社稷的勇敢行为,就称之为“爱社”。由此可见,该舞的起源历史久远,表演形式古老。《述异记》载:“秦汉间说蚩尤牛耳,须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又说:“其民两两三三,头带角而相抵”作乐曰“蚩尤戏”。在民间,人们将蚩尤作为神来供奉,在祭他的时候,要表演蚩尤戏。此外还有“太原村落间祭蚩尤神,向不用牛头”的记载。
角色有:大鬼6个,小鬼18个。大鬼,头戴纸浆制作的鬼脸面具,身穿黑色打衣,扎十字丝绦,宽片腰带,系靠腿,穿快靴,背一个象征古代将士打仗时穿的铠甲背架,右手执双鱼护身符,左手缠白毛巾。小鬼,不戴面具,头扎白毛巾,服装与大鬼相同,右肩斜挎镶红绸花的宽绫带,手持铛锣和锣板。
表演时,全体演员站于庙院中,18个小鬼站成马蹄形,标志城廓,敲击铜锣,时而发出“嗷——,嗷——”的叫声。6个大鬼居中为主要表演者。全舞分六段:1、武势。即战前演练;2、倒上墙。表示兵临城下,摆阵对垒;3、直墙。表现勇士们攻克城堡时的前赴后继;4、小场。表现失败后重摆阵势,迷惑敌人的情景;5、过关。表现勇士们越墙偷袭,攻破关卡;6、耍桌。攻城胜利,大破蚩尤,犒赏众将士。
其动作原始纯朴,有:抱势,摆动势、搂抛、亮势、斜势、软势、跨猴势、推门、抬腿护胸、挽半页,拍腿扬手等多种,还有2人对舞的组合动作,如:搭脑,珍珠倒卷帘、抹壳等。在动作过程中,站立的姿势以“八字步半蹲”为主,两手经常向左摆动、拧身,是其特点。“手打脚不跟,也是一场空”的艺诀,是对动作要领的概括。
舞蹈由打击乐伴奏,有大鼓、大锣和铛锣。鼓点有[起点]、[碎点]、[摆动点]、[收点]等,节奏平稳,鼓点简明,保留了古傩舞的遗迹。
跑鬼
“跑鬼”也叫“捉旱怪”,“捉赵万牛”,流传于山西应县、潞城县等地。系古傩遗迹,是当地迎神赛社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应县关王庙乐楼建成后举行赛会的碑文记载来看,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已经形成。活动时间在正月十五、十六、十八和二十三的上午,也有在农历六月十八和七月十二的下午,表演于当地的迎神赛会期间,是整个活动的开台节目之一。
共13个角色。说文1人,戏曲丑角扮相,手拿扫帚或干草;小鬼5名,均戴面具,穿戏装,手执钢鞭;判官1人,戴面具,穿黑蟒,持笏板;毛女2人,侍女装扮;探司1人,戴面具,娃娃生打扮,持令旗、马鞭;真武大帝1人,戴面具,道人装饰,手持七星宝剑;角角鬼1人,头扎毛巾,插一牛角,画鬼脸,穿武生服;旱怪1人,身披羊皮,系红腰带,穿红裤衩,头、腰部缠羊肠(象征旱肠、旱肚)。
活动时,选择一块平地,设香案。先由说文念白,介绍各个角色的相貌和特征,接着5个小鬼和判官依次上场,轮流表演,并同舞闹判,继而真武大帝出场降服众鬼,令他们捉拿旱怪,众鬼领命直奔村外。旱怪事先隐于村外盐碱地(意为盐猴化身),届时出现,沿街巷奔跑,边跑边抢夺路旁的食物,众鬼在后追赶,旱怪跑至表演区,跪地被擒。众鬼举刀搭成“人”字架,探司押旱怪“过刀”然后旱怪端一碗羊血,洒向人群,夺路又逃,众鬼再追,旱怪再次被擒。最后,角角鬼割断旱怪身上的羊肠,斩杀旱怪。
其动作有“飞脚”、“趟刀”、“翻身”、“跌叉”、“单头枪”等,步法以“跑跳步”、“圆场步”、“矮子步”等为主。
伴奏乐器有大鼓、大锣、云锣、铙、钹、鼓板、手锣、小镲。
调鬼
“调鬼”流行于山西五台等县。系古傩遗迹,是当地迎神赛社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活动时间多为固定的赛日。如五台县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十七,而西天和村则在七月十七。演出地点一般在“赛台”、“赛场”或龙王庙、水圣堂。演出前,先由班社派人到演出地点敲锣打鼓,俗称“响鼓”,也叫“报赛”,第二天,班主领化妆好的演员入村,当地群众列于道旁道接,叫“接喜迎神”,“接忘八”。入村后,演出班社先敲锣打鼓走街串巷,意为驱赶鬼怪,然后参拜龙神或其它神家,接着便开始演出。
“调鬼”为迎神赛社的开台节目之一,由当地赛赛班艺人演出,据清康熙版《五台县志》载:“赛赛班艺人乃是地方上的乐户,明洪武年间五台有乐户十五家,建文末年又有京城官绅被贬为乐户,逐于五台。自晚清以来,松台村尚有褚姓乐户一族。”五台境内的乐户旧称“忘八家”,既不能与他人通婚,也不准参加科举考试,只许操贱业谋生,专门演赛,并为民间婚丧之家吹打作乐。赛班属家班,且是“父死子承”。到民国初年,褚家人丁稀少,不能演出,便将面具典当,不料当票丢失,被本县西天和村人拾到,将面具赎回,组成西天和赛班,在当地赛日模仿褚家演赛,直至抗战爆发。
演出时,台上摆1桌4椅,将赛社所用的旗伞执事,鬼脸面具等置于台上,搭成“神棚”。由8人表演,角色有城隍(也叫“调鬼师”)1人,戴金雕盔,挂三络髯,穿红蟒袍,围玉带,脚蹬靴,持响刷;探鬼2人,戴白色面具,穿长袍,披云肩,执马鞭;棒鬼2人,戴面具,穿夸衣,披云肩,握钢锏;判鬼2人,戴面具,穿长袍官衣,抱笏板;中神1人,戴面具,穿靠衣,插靠旗。内容为:城隍奉玉帝旨意,将众鬼神一个个调来,告诫他们不要作乱,要保护百姓的安宁。
其动作有:探鬼的骑马组合、舞旗组合,棒鬼的舞锏组合,判鬼的撩袖、摆袖组合。动作风格各异,探鬼跳跃活泼,棒鬼刚劲粗犷,判鬼沉稳缓慢,中神威武端庄。其表演形式原始古朴,众登场人物,依次表演,一人至场中表演,余者皆坐在椅子上。表演者至台前时,将面具拉下来戴在脸上,坐在台后时,则将面具顶在头上。
该舞由打击乐伴奏,朗诵念白时,由锣鼓击乐断句。乐器有大锣、大鼓、大镲、小锣。
五鬼闹判
“五鬼闹判”流传在阳泉市牵牛镇一带。阳泉地处太行山区,冬春少雨雪,地下水源也非常贫乏。多少年代,人畜吃水,浇地灌溉,均须依仗雨水。于是,每值大旱,就有人趁黑夜从远处的庙中搬来一尊龙王塑像,俗称“偷爷爷”。第二天清晨,村里的主事者派人扫出一处庙宇,清水洒扫,门外置两口盛满水的大缸,内插柳枝,然后,将“爷爷”请入正堂,焚香、跪拜。偶而得雨,秋后便动用全副仪仗,扮各种“杂剧”,恭送“爷爷”回原邸。“五鬼闹判”便是杂剧行列中最有特色的一出。
清代,姚燮《今乐考证》,在“著述二、元杂剧”中附录“也是园”所藏教坊编演本目二十种,其中有《庆丰年五鬼闹钟馗》一目,从其名目,角色配备及活动时间来看,二者颇为相似,也可能是截取其中一段,独立发展而来的。
该舞有7个角色,判官1名,地方鬼1名,小鬼5名。均带面具,由纸桨制成脸壳,彩绘,两侧穿绳,系在脑后。判官穿红色官袍,红彩裤,腰围玉带,黑色高底靴,手执笏板;众鬼均穿彩色衣裤,系胯片,披肩,腰带,黑鞋。
舞蹈表现的是判官断案不公,引起众鬼不服,一起哄闹戏弄判官的故事。舞蹈分五个段落:第一段,地方鬼引众小鬼来到地府;第二段,五鬼请判官;第三段,判官开四门;第四段,五鬼相戏;第五段,五鬼闹判。
表演时,判官或席地“盘坐”,或走“八字步”;而小鬼却动作多样,有“鬼步”、“探头”、“漫脑花”、“金鸡独立”、“金刚式”、“白蛇吐蕊”、“仙人盘坐”、“扑风扫地”、“跨腿”、“五子登空”等。变换动作前,以“金刚式”为统一动作;转移地位、变换方向时,则要靠“漫脑花”、“跨腿”来连接。艺人说,此舞动作来自“小洪拳”。他们在讲解“漫脑花”的动作要领时讲道,一手扪胸是护胸,一手前指,力在指端。强调其武术特征。舞时,众鬼屈膝、佝胸,身前俯,两手时而扪胸,时而勾手,忽而握拳,继而前指,头则摇摇晃晃,宛若颈不能支的状态,来突出其飘忽中僵硬梗直的特性。也可根据不同人物性格自由发挥,以夸张诙谐的喜剧手法,突出一个“闹”字,来刻画判官的虚张声势和众鬼专揭隐私和主持公正的行为。
据王玉荣、韩根深两位艺人说,“五鬼闹判”原有“单挂角”、“双挂角”、“搬泥胎”等多种套路,他们只学得其中一种“单挂角”。
该舞用打击乐伴奏,乐谱只有一小节,共两拍,无限反复。音色要求沉稳厚重。
五鬼盘叉
“五鬼盘叉”也叫“小鬼提刘氏”,流传于晋城市陵川县冶头乡赵活池村。
谈及它的起源,众人皆说,这是祖传下来的,从光绪年间,祖先从洪洞大槐树下迁徙至此,这舞就世代相传,流传到今。相传,古时有一位刘氏,作恶多端,虐待公婆。人们说她罪孽深重,必有报应。果然,“阴间地府”判定她阳寿已终。于是小阎王带领众小鬼来捉拿刘氏,他们先找到“地方”(土地爷),查看了生死薄,来到刘氏家,刘氏不服,竭力抗争,终究被缚。
此舞属广场艺术。除每年正月初四,民间俗称“接香客”时,在本村佛爷庙门外的广场表演外,还在六月初一、初六,赶庙会时,俗称“行香走会”之际,为邻村表演。
该舞由8人表演。小阎王1人,画半面红、半面白的阴阳脸谱,两鬂垂长发,挂白纸花,黑巾包头,黑灯笼裤,白衬衣,外套绣有“率”字的红坎肩;小鬼5人,画黑、白、黄、绿等不同脸谱,其余装束与小阎王相同;土地爷1人,戴白毡帽,穿长袍,腰带上插生死薄;刘氏1人,头顶披一绺长发,插花,穿彩衣,系长绸腰带。
鞭炮响时,阴风起处,小阎王手执铁链、提命牌,带领手执三股钢叉的小鬼,像一股幽灵似地上场,只见他们舞动手中钢叉,做“撩叉”、“滚叉”、“拖叉”、“传叉”、“绕叉花”、“背叉勾腿”、“跳叉钻叉”、“扑步斜叉”“转身倒地”等动作,技艺精湛,技巧娴熟,集武术、舞蹈、戏曲动作为一体。刘氏不仅有四处逃窜的奔走、小跑,还有“虎条”、“跌叉”及双手握叉前翻360度的技巧动作。土地爷却手摇羽毛扇,忽紧忽慢,碎步拖地前行,显示了墩厚朴实的个性。众小阎王以一阵风似的“圆场步”和左右颠拐、飘忽不定的“足尖步”既表现了他们耀武扬威的气势,又增加了鬼魅怪异的神秘色彩。刘氏与众鬼的搏斗是全舞的高潮,她由惊恐躲藏,到力冲四门,仓惶逃窜,而众鬼则穷追不舍,互相展开了激烈的搏斗,他们做“钢叉漫头”、“跪蹲抛叉”、“叉刺刘氏”、“刘氏翻背”、“抓叉蹉步”、“夺叉”、“翻叉”的动作,最后,刘氏终被捉拿,众小鬼将她挑于叉上,托至空中,带回阴间。
此舞只用打击乐伴奏,大墩鼓3面,大镲6付,铜锣12面。音乐伴奏和舞蹈只作大体配合,以烘托情绪,演染气氛。在演奏时,其鼓点不规则的节拍与不对称的乐句连续演奏,更加渲染了场上阴森、恐慌、急促的气氛。
神鞭
“神鞭”流传在运城地区绛县的安峪镇和大交镇一带。
据北晋峪村民间艺人陈应世(1903年生)讲,他在十五六岁时,就跟爷爷学舞神鞭。那时,每到农历三月十六日,北林坡举行的娘娘庙会上都演出此舞。
神鞭的道具,用麻绳拧成上粗下细的鞭身,固定于木柄上,再扎红缨;响环令箭的道具,用熟铁制成,顶端为三岔头令箭形,中端杆长22厘米,尾部呈三角形,套铁环,饰红缨。
表演者身穿绘有阴阳太极图的八卦道袍,黑纱包头,红绸带系结,脑门处插3支黄色令箭,扮作武士。手持象征护神符的神鞭和令箭式响环。舞者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由一位德高望众、鞭技高超的老者任首领(即领舞)。表演前,先举行拜神仪式:众武士在庙门前摆成正方形,首领进入殿内,在娘娘面前点香焚表,跪拜三次,意为取得娘娘的法旨,用神鞭来威震八方,降妖驱魔,众随之三叩头,接着首领为每个武士“开面”,即用响环的令箭头刺破武士的印堂或脸颊,表示虔诚受旨。时值正午,首领发令,表演开始。众武士在庙门前、长街上,列二路纵队,首领以“抖威势”发出信号,众武士昂首挺胸,迈开八字方步沿街行进,令箭响环哗哗作响,长鞭一步一甩,一鞭两响,劈劈叭叭,上响敬天,下响祭地,然后祛瘟避邪,降妖除恶,以显神灵的威风。最后,队伍再回到庙门前,摆各种阵势,如“八卦阵”、“梅花阵”及“天下太平”方收场。整个表演威严肃穆,气势飞扬,有强烈的震撼力、穿透力。舞鞭者须身体壮,臂力强、腕力硬,使巧劲。
建国后,娘娘庙会已经停止了,但这一民间舞蹈仍在流传,它保留了长街表演的传统形式,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