煜祺的人生烦恼是越积越多了,有时甚至超出了他生命可承受的限度。他在努力支撑着,甚至人生已经出现了转机,令他心情舒畅。可是正当他享受着美好生活时,命运却又转了方向。
先是被他称为朕之第一子的皇四子离他而去,后是他心之所爱的皇贵妃董娥病亡。如此人生重创毁掉了他的美满幸福,令他痛苦地挣扎着寻找生命的方向。
沉重的打击使煜祺皇帝又回到了孤家寡人的状态,一蹶不振。瑾瑜皇太后看着儿子失魂落魄的样子,在陪他伤心的同时,也在想办法拯救痛苦中的儿子。
瑾瑜皇太后首先想到了感情之事。
太后召来懿荣皇后,亲切地说:“皇后,机会又摆在你的眼前了,就看你能否把握住了。”
“是!太后,臣妾会尽力照顾皇帝的。”懿荣皇后领旨直奔育阅殿而去,她告诉自己不管皇帝态度如何,她都要春风化雨,滋润皇帝的心田。
皇后走后,太后又把皇贵妃的小妹瑶妃召来,对她说:“孩子啊,哀家知道,皇贵妃去世,你很心疼,那毕竟是你的姐姐,可以理解你的痛苦。但是,除了皇贵妃外,现在,只有你能和皇帝多说说话,开导开导他了。哀家希望你先把你的不快放在一边,多去关心照顾皇帝。”
瑶妃知道,在皇贵妃去世后,看着萎靡不振的煜祺皇帝,大家都对她寄予厚望。可是,瑶妃也有自己的难处,她实事求是地对太后说:“母后,您放心,臣妾一定会按您说的做,多多劝说皇帝。但是,太后也要有思想准备,在皇帝眼里,只有姐姐,根本没有臣妾,所以,劝导有没有成效,臣妾毫无把握。”
“哀家知道,孩子,你尽全力吧,哀家也会做好其他的安排。”瑾瑜皇太后善解人意地说。
“是,太后。”瑶妃领旨回宫去了。
瑶妃走后,太后对蝶春说:“春儿,哀家这刚刚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对于皇帝来说,缺了董娥一个人就等于缺了一切,这以后的日子怎么过,我真替他犯愁啊。”
“是啊,太后,奴婢也担心皇帝,我们怎么才能帮他走过这一关呢?”蝶春同样心疼煜祺,可是也一时没有主意。
“春儿,外部的事情我们可以帮皇帝想办法解决,可是,他内心的不快只能靠他自己去化解,无人帮得了他。”太后也想不出妙计来应对儿子的心理问题了。
“那太后就放手不管了吗?”蝶春焦急起来。如果连太后都无法应对皇帝的萎靡状态,那别人就更办不到了。
“哀家不是不管,只能见机行事。皇帝沉浸在痛苦中,你若强去劝说,他肯定会认为你不理解他。有时候,越是强要去管越是管不了,你又不是不知道皇帝的个性。”瑾瑜皇太后满面愁容,她为儿子操碎了心,可还要继续下去。
太后拿起念珠,缓步去了佛堂。这次她不是去打坐,而是在蒲团上跪了下来。她双手合十,弯下腰去,以头触地,虔诚地求佛祖保佑儿子度过难关。
就在大家都为煜祺皇帝操心时,他自己也在寻找出路。随着年龄增长,阅历丰富,煜祺皇帝对佛法的研习越来越深入,领悟也越来越深刻。
早在煜祺十六年二月,董娥皇贵妃缠绵病榻,病情严重之时,煜祺皇帝心疼不已,又爱莫能助。他拥有天下,却无力使董娥拥有健康的身体,生命于他成了首要的难题。于是,煜祺皇帝便在极度困惑之中,开始向佛门求助了。
当时,正好有一位得道高僧圆通大师在佑国寺讲佛经,一时轰动。煜祺皇帝便把他召入宫来,请他向自己展示佛理禅机。两人谈禅悟道,经过一番探讨,煜祺皇帝颇有收获,圆通大师的理论很得煜祺皇帝赏识。
甚至,有时,煜祺皇帝一时兴起,会亲往圆通大师馆舍请教佛理,两人相谈甚欢。皇帝把自己心中所烦尽数告知大师,求他指点。大师给他答疑解惑,更是让他领悟到佛法的魅力无边。
煜祺皇帝感悟颇多,对人生有了新的见解,对佛法也更感兴趣。
一日,谈得兴起,煜祺皇帝便说:“大师,朕非常想成为佛家弟子,您能否为朕起个法名?朕想当个佛门的俗家弟子。”
圆通大师听后稍微一愣,然后,微笑着说:“陛下,佛门愿意接纳一心向佛之人,不论身份贵贱,一视同仁。但是,老衲不敢给皇帝起名。这样吧,我拟十个字给您挑选,陛下找个自己喜欢的字为名字就好。”
“好。”煜祺皇帝点头同意。
圆通大师让弟子取来纸笔,一挥而就,写下十个字递给煜祺皇帝挑选。皇帝从头至尾,一丝不苟,一字不落地仔细揣摩,把每个字的含义都想了个清楚,然后从其中选了一个字出来,递给圆通大师。
圆通大师一看,笑着说:“‘义’字,好啊,按辈份排皇帝应该是‘痴’字辈,那皇帝的法名就叫痴义了。”
煜祺皇帝对这个名字非常满意,也对圆通大师更加尊重。圆通大师的辈分比痴字辈高出一辈,所以,煜祺皇帝对圆通大师以禅门师长相待,并封他为国师。
佛门让煜祺皇帝享受到片刻出世的快乐,与圆通大师交谈时,他身心愉悦。但作为皇帝,还是要回到现实中来的,他必须面对他的国家、他的子民、他的母后以及后妃们。
当面对久病不愈的董娥皇贵妃时,煜祺皇帝深感心力交瘁,体力不支。她的痛便是他的烦,只有心向佛祖,用佛法来解释人生,他才能获得片刻的宁静。
渐渐地,煜祺皇帝陶醉于这种宁静中了。他真想和佛家师父们一起清静悟禅,再不理世间俗事。可是,他又不能把整个国家俗务扔给母后一人。他知道母后是历尽千难万险才保住了他的皇位,留下母后一人孤军奋战,他实在于心不忍。
可是,当董娥皇贵妃撒手人寰时,煜祺皇帝便心如死灰亦如释重负了。他已于生无念,也顾不得瑾瑜皇太后的意见,董娥的死成了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当他处理完董娥的后事,再把国家大事带上正规后,他竟公然提出自己要出家当和尚去了。
皇帝一言九鼎,他的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此消息一经传出,举朝震惊。王公大臣们纷纷劝谏,可是,煜祺皇帝根本不听,他心意已决,臣子们的劝谏只是耳旁风。
瑾瑜皇太后虽然听说了此事,可煜祺皇帝并没有当面给她说,所以,她就假装不知。因为太后十分了解自己儿子的独特个性,如果她去管,也许会适得其反。所以,事情刚开始时,太后没去阻止,她总觉得皇帝还不至于这么没有责任心,如果出家,对江山社稷,天下子民如何交待?
可是,事情的发展证明瑾瑜皇太后有些大意了。她没有充分估计董娥之死的分量,也忽视了自己儿子的性情之真。当瑾瑜皇太后得知煜祺皇帝已经安排好了剃度之事时,她捶胸顿足,老泪横流。
瑾瑜皇太后跌坐在椅子上,痛心地说:“哀家为了他的江山舍弃了一切,而他为了一个女人却要舍弃江山。哀家这是造了什么孽,生了这么个儿子。”
蝶春扶住太后,拍抚着她的后背,让她顺顺气,然后劝慰道:“太后,别伤心,皇帝只是对皇贵妃爱到深处,不能自拔。她这一走,皇帝一时难以解脱痛苦,不过是一时冲动,才会有这种想法。太后知道他向来我行我素,这肯定又是心血来潮才有的想法。”
瑾瑜皇太后哭泣了一会儿,感到蝶春说的在理,她逐渐冷静下来,说:“是啊,皇帝也真是让人同情,先是皇子夭折,后又痛失爱妃,这都是在摘他的心呢,也难怪他有出家的念头。”
“那太后就不要怪他了,皇帝还没出家呢,您赶紧想想办法,留住他才好啊。”蝶春一看太后已控制住了情绪,忙提醒她快点想主意,事不疑迟啊,如果生米煮成了熟饭,就更难办啦。
瑾瑜皇太后看着焦急的蝶春,自己更是上火,一时没了主意。她疑惑地自言自语道:“让他牵挂的人都不在了,如何才能留住他呢?”
“先阻止他剃度就行。”蝶春又提醒道。
一句话提醒了瑾瑜皇太后,她猛然清醒过来,问道:“皇帝现在在忙什么?”
“陛下已召佛门名僧清溪师父入宫,要让他为自己剃度。现在,他们正在育阅殿门外的空地上准备举行剃度仪式呢。”蝶春把自己了解的情况赶忙汇报给了太后。
“已经到了这一步了,”瑾瑜皇太后叹了口气,接着说道:“看来他是早有准备啊,怎么办呢?谁能来阻止这件事呢?”太后在宁安宫里来回踱着步,苦思冥想着。
“最好找个能管得了皇帝,也能管得了清溪的人。”蝶春焦急地看着太后,提醒道。
太后抬起头来,看着蝶春,冲着她点点头,非常赞同她的这个说法。她又低下头去,想了想,吩咐道:“春儿,你去找瑶妃,让她带上华康,去育阅殿前拦住皇帝。给他们拖延时间,无论如何不能让清溪给皇帝剃度。”
“是!”蝶春领旨去找瑶妃了。
太后又叫过来怀悦对她说:“你带人去佑国寺请圆通大师,快马加鞭,越快越好。现在,也许只有他能管得了这两个人了。”
“好,奴婢这就去。”说完,怀悦也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