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匹狼是孙儒和杨行密,一个吃人不吐骨头,另一个扮猪吃老虎。
钱镠缩在杭州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日子过得很郁闷。
这日,“择能院”的主事亲自送来了一封信。
钱镠喝过点墨汁,自学成才,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专门设立了“择能院”,开出丰厚资薪,网罗天下人才。
“禀大帅,今天早上,有位老者来择能院投了一封信,说一定要亲递您。”主事边说边将一封信呈现给钱镠。
“什么样的老者?”钱镠有点好奇。
“大概年过半百的样子,穿着打扮像个读书人。”主事想了想答道,“还有…长得很难看。”说完,主事好像做错什么事似的,有点不知所措的样子。
钱镠虽丑,心灵却很美,并不多介意,皱了皱眉头,喃喃道,“半百…读书人?”
边说,边拆开信。一看,信连同署名只有16个字:“一个祢衡容不得,思量黄祖漫英雄。昭谏。”
“一个祢衡容不得,思量黄祖漫英雄。”钱镠照着信的内容又读了一遍,心想这人谁啊,这话又是啥意思呢?
“足下可知昭谏大名?”钱镠问主事说。
“昭谏!?”主事明显让这名字给吓到了,嘴巴张得偌大,“禀大帅,昭谏就是罗隐,这是他的字啊。”作为择能院的主事,专业水平还是值得肯定的。
罗隐在那个时代名声很响,著有《谗书》和《太平两同书》两本奇书,提出了“太平匡济术”,属于治国平天下的大作,一般人看不懂,更不懂欣赏。
“哦。略有所闻。”钱镠答道,实际上他也不是很认识,随口敷衍了一下。
“大帅,罗隐有治国之才,他若来投,是大利啊。”主事说,言语中透着兴奋,“罗隐若投大帅,那大帅必获爱才美名,届时何愁天下人才不来?”
罗隐原名罗横,人如其名,虽然才学出众,却具有“喷青”属性,自负狂傲,喜不喜都“喷”。
26岁第一次上京考试,正遇上大旱,皇上下诏求雨做法,阿横兄便将试卷写成了给皇上的谏书。
在谏书中,他指出水旱灾害是和天地一样共存的,无法立即消除。意思就是说,皇上你这求雨除了心意值得赞扬外,其他都是废的。
又说,天灾之下,先皇和大臣们都不能为陛下出力,何况做法的又是几个无名之辈,阿横兄认为此法不可取。一句话打死了一船人,非常符合阿横兄个人风格。
就这么个人,领导驾驭不了,不敢用也不想用。
首次落榜,并没给阿横兄多少打击,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随后7年,阿横兄年年参加考试,将自己炼成了“考霸”,考卷文风依然是喷,依然还是“落榜”。
后来,阿横兄索性改名“隐”,有点要回归自然,做个隐者的意思。当然,也就是意思意思,阿横兄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
867年,他自编《谗书》,内容多述身世时政之感,发泄对社会的不满。时髦话说,是对黑暗社会和封建统治的控诉。彻底将唐廷的所有公务员都得罪了。
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成绩稳定在“落榜”,史称“十上不第”的人就是他。处处碰壁后,他回到家乡杭州,本年55岁。
“嗯…”钱镠点了点头,觉得有理,便把信递给主事,“你赶紧看看,这位高人写的是什么?”
“他这是以祢衡自比,想试探大帅是不是不能容人的黄祖?”主事知识面比较广,就将这两个历史人物的事情给钱镠将了一下。
祢衡是三国时期的狂人,个性恃才傲物。这点上看55岁的罗隐对自己已有深刻的认识。
真正的人生,是从认识自己开始的。
祢衡和孔融关系不错,孔融就向曹操推荐祢衡,但是祢衡看不起政治家,称病不去,后来还和曹操起了冲突;曹操怕套上杀才恶名,就把他遣送给刘表,祢衡对刘表也很轻慢,刘表又把他送去给江夏太守黄祖。
黄祖是个粗人,让祢衡一骂,二话不说就将他抹了脖子,时年26岁。
钱镠大笑,心想罗高人也太小看我了,当即回诗道:“仲宣远托刘荆州,都缘乱世;夫子辟为鲁司寇,只为故乡。”
翻译起来就是:王粲之远来荆州投靠刘表,是因为乱世;孔夫子乐意做鲁国司寇,只因为那是他的故土。
王粲之是建安七子之一,孔子是万世师表,名头都非常响,意思就是将罗隐提高这俩的高度,表达对他的仰慕。
“劳烦足下亲自走一趟,将这回信交给罗高人。”钱镠叮嘱主事说。
主事却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像罗隐此等高人,最好是让他把逼格装个够,他自己愿意来,心里才能舒舒服服,管理起来才服服帖帖。
“若罗隐再来,一定要将这信亲手交给他。”随后,钱镠又叮嘱主事,“另外,转告他,我钱镠随时在府上恭候他大驾光临!”
等了十来天,盼星星盼月亮,就是未见择能院有消息传来,钱镠稍稍有点失望。
一天晚上,已经是子时了,杭州总司令府来了一个不速之客,说要有要事面见钱镠。大概就是晚上12点多,快到1点钟的时候。
古人大概早上5—7点起床,晚上9—11点入睡。跟现在相比,古人最明显的特点是早睡早起:大约比我们早两小时睡觉,比我们早两小时起床。
这也是环境使然,形成的习惯,因为古人的娱乐设备和节目都不多,除了喝酒就是“造娃”,早睡就显得比较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