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常见外科疾病
外科疾病通常是指需要以手术或手法为主要治疗方法的疾病。由此可见,手术是外科疾病所特有的一种治疗方法,但外科学并不等于手术学,手术只是外科疾病治疗方法中的一种。外科疾病可分为五大类,即创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功能障碍。
创伤:是指由暴力或其他致伤因子引起的人体组织破坏,如擦伤、割伤等。
感染:是指由致病的微生物或寄生虫侵袭人体而导致的组织、器官的炎症性损害,如阑尾炎、尿路感染、脓肿等。
肿瘤:是指人体正常细胞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异常增生而长出的肿物,有良恶性之分,如脑瘤、甲状腺肿瘤等。
畸形:是指人体结构的形态异常,可分为先天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等)和后天畸形(如烧伤后疤痕挛缩等)。
功能障碍:是指由于人体具有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而导致的疾病,如下肢静脉曲张、尿路结石等。
对大学生来说,常见的外科疾病有以下几种。
一、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
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通常为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常伴有组织化脓坏死等症状,需要外科处理。大学生常见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主要有疖、甲沟炎等。
(一)疖
疖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扩展到皮下组织。疖通常发生于毛囊和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颈、头、面部、背部、腋部、腹股沟部、会阴部和小腿等,多发于炎热季节。
1.临床表现
(1)开始为红肿的小结节,3~5天后结节变软,中央部突出,形成单头的黄白色脓栓,数日后脓栓破溃脱落,炎症消失而愈。
(2)严重时,患者可能出现全身不适,如畏寒、发热、头痛、厌食等。
(3)面部危险三角区(通常是指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的疖,脓栓可能进入内眦静脉和眼睛静脉,到颅内的海绵状静脉窦,导致脑炎。
2.预防
大学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疖病:
(1)注意皮肤清洁,特别是在盛夏时要勤洗澡、洗头、理发,勤换衣服,勤剪指甲。
(2)平时可用金银花、野菊花泡茶喝。
3.治疗
患有疖病的大学生,病情较轻时一般可自行或互助处理,病情较重时需入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休息,多补充维生素,并适当增加营养。
(2)保持疖周围皮肤的清洁,并用碘伏擦洗,以防止细菌感染扩散到附近的毛囊。
(3)不要随意挤压未成熟的疖和面部危险三角区的疖,以免引起感染扩散。
(二)甲沟炎
甲沟炎是甲(趾)周围软组织的化脓感染,可能发生于手指或足趾。
1.病因
甲沟炎主要由细菌通过甲(趾)旁皮肤的微创破损袭至皮下并生长繁殖引起。手指的甲沟炎多因刺伤、挫伤或修剪指甲过深等损伤引起;足趾的甲沟炎多因嵌甲或鞋子过紧引起,大多发生在拇指。
2.临床表现
开始时,指(趾)甲一侧的皮下组织发生红、肿、痛,有的可自行消退,有的却迅速化脓。脓液自甲沟一侧蔓延到甲根部的皮下及对侧甲沟,形成半环形脓肿。甲沟炎多无全身症状,如不切开引流,脓肿可向甲下蔓延,成为甲下脓肿,在指(趾)甲下可见到黄白色脓液,使指(趾)甲与甲床分离。
3.预防
大学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甲沟炎:
(1)平时爱护指(趾)甲周围的皮肤,不使其受到任何损伤,指(趾)甲不宜剪得过短,更不能用手拔“倒刺”。
(2)平时注意手指的养护,洗手后、睡觉前擦点儿凡士林或护手霜,可增强甲沟周围皮肤的抗病能力。
(3)手指或脚趾有微小损伤时,应清洗干净后用创可贴包扎,以免发生感染。
(4)选择大小合适、轻便的鞋。
(5)勤剪脚趾甲,甲沟两侧不留趾甲尖,不随便剪甲沟,感觉脚趾相互挤压时应用适量消毒棉、软物放入趾缝中隔开,使脚趾正常发育,防止趾甲扎入甲沟。
4.治疗
甲沟炎早期可用热敷、外涂药膏等方式治疗;如已化脓则应到医院及时切开,将脓液引流出来,以防止感染蔓延引起指骨骨髓炎;如果甲下积脓,则应将指甲拔去,以利于充分引流和彻底治愈。
二、急性阑尾炎
在需做手术的急性腹部疾病中,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其好发于青少年,在大学生中尤为多见。所以,每个大学生都应了解急性阑尾炎的相关常识,以利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
(一)阑尾的位置
阑尾又称蚓突,是细长弯曲的盲管,位于腹部的右下方,其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随盲肠位置而变异。
(二)病因
引起急性阑尾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阑尾管腔阻塞
据统计,60%青少年的急性阑尾炎是由于淋巴组织增生使阑尾管腔阻塞所致。管腔阻塞后,压力升高,当腔内压超出静脉压时,壁内小血管即形成血栓,导致组织缺血,粘膜产生溃疡,后又发展成坏死和穿孔。
2.细菌入侵
阑尾腔因与盲肠相通,因此具有与盲肠腔内相同的以大肠杆菌和厌氧菌为主的菌种。若阑尾黏膜稍有损伤,便可导致细菌侵入管壁,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
3.其他
胃肠道功能障碍(如腹泻、便秘等)可能引起内脏神经反射,导致阑尾肌肉和血管痉挛,从而引发急性阑尾炎。此外,急性阑尾炎发病还与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有关。
(三)分类
根据发病过程,急性阑尾炎可分为3种病理类型,即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和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为早期的阑尾炎。发病数小时内,炎症从粘膜和粘膜下层开始,逐渐向肌层和浆膜层扩散。阑尾肿胀充血,失去光泽,表面附少量纤维素渗出物,腔内有少量渗液。
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又称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常由单纯性阑尾炎发展而来。此时,炎症加剧,阑尾明显肿胀,浆膜高度充血,表面有脓性渗出物,腔内积脓,粘膜溃疡面加大,各层有小脓肿形成。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是一种重型的阑尾炎。阑尾因管腔阻塞、积脓、腔内压力升高及阑尾系膜静脉受炎症波及而发生血栓性静脉炎等,均可引起阑尾壁血液循环障碍,以致阑尾壁坏死。此时,阑尾呈暗红色或黑色,常导致穿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或阑尾周围脓肿。
(四)临床表现
大多数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都很相似,可通过主要症状和体征来诊断。
1.症状
急性阑尾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疼、胃肠道症状和全身症状。
腹痛:典型的腹痛发作始于上腹,逐渐移向脐部,数小时(一般为6~8小时)后转移并局限在右下腹。此过程的时间长短取决于病变发展的程度和阑尾位置。据统计,70%~80%的患者有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病史;少数患者的病情发展快,疼痛可一开始即局限于右下腹。
胃肠道症状:发病初期可能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
全身症状:发病初期可能出现全身疲乏、四肢无力、头痛、头晕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发热症状。
2.体征
急性阑尾炎腹部检查时,常出现的体征有右下腹压痛、腹肌紧张和反跳痛等,这些体征可作为诊断阑尾炎的主要依据。
右下腹压痛:病变早期,腹痛尚未转移至右下腹时,压痛就可能已固定于右下腹,但有时需深压才痛;炎症扩散后,压痛范围也随之扩大,但最痛点仍在右下腹。
腹肌紧张:一般认为腹肌紧张是由于感染扩散到阑尾壁以外,局部的壁层腹膜受到炎症刺激而引起,是机体的一种不受意识支配的防御性反应。腹肌紧张常与腹部压痛同时存在,范围和程度上两者也大体一致。
反跳痛:是指在痛处按压并停留一段时间后迅速抬手,在抬手的一瞬间有明显的痛感。反跳痛一般表示阑尾已化脓、坏疽或穿孔。
(五)预防
大学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急性阑尾炎:
(1)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及时治疗便秘及肠道寄生虫病。
(3)切忌饭后剧烈运动,盛夏酷暑切忌贪凉过度,尤其不宜过度饮冰啤酒和其他冷饮。
(4)如果有慢性阑尾炎病史,更应注意避免复发。
(六)治疗
急性阑尾炎若未得到及时治疗,脓汁和粪液排至腹腔,便会造成腹腔感染,使病情严重恶化。此外,阑尾的位置变化多端,而且与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类似的疾病很多,甚至有些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也有时难以诊断和鉴别,因此,大学生怀疑自己患有急性阑尾炎时,不要留在宿舍或家中,更不要自己乱用消炎药或止痛药。一般来说,腹痛持续超过6小时的,多为需要手术的腹部外科疾病,都应去医院诊治。
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方式可分为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急性阑尾炎早期时,可采用非手术治疗方式(如卧床休息、服用抗生素类药物或止痛药等),使炎症逐渐消退,阑尾恢复正常。然而,绝大多数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都应进行阑尾切除手术,以去除有可能反复发作的病灶,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三、痔疮
痔疮是直肠下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痔静脉扩大、曲张所形成的静脉团。痔疮是最常见的影响大学生健康的疾病之一,所谓“十人九痔”,就是指痔疮的发病率高。
(一)病因
大学生患痔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遗传关系。有些学生静脉壁先天性薄弱,不能耐受血管内压力,因而极易患痔疮。
(2)运动过少。久站或久坐且又运动不足时,肠蠕动减少,粪便下行迟缓,从而导致习惯性便秘,引发痔疮。
(3)局部刺激和饮食不节。肛门部受冷、受热、便秘、腹泻、过量饮酒和多吃辛辣食物等,都可刺激肛门和直肠,以致静脉壁抵抗力下降。
(4)肛门部感染。肛门感染发炎可能导致静脉壁弹性减弱,加上其他原因,使静脉曲张逐渐加重,生成痔块。
(二)分类
按生长位置的不同,痔疮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对于大学生来说,最常见的是内痔,外痔和混合痔较为少见。
内痔:表面由粘膜覆盖,位于齿线上方,由痔内静脉丛形成,常见于左侧正中、右前及右后3处,患者常有便血及脱垂史。
外痔:表面由皮肤覆盖,位于齿线下方,由痔外静脉丛形成,常见的有血栓性外痔、结缔组织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和炎性外痔等。
混合痔:在齿线附近,由皮肤粘膜交界组织覆盖,由痔内静脉丛和痔外静脉丛之间彼此吻合相通的静脉形成,有内痔和外痔两种特性。
(三)临床表现
痔疮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便血、痔块脱垂、疼痛、瘙痒等。
1.便血
便血是内痔和混合痔早期的常见症状。便血是由排便用力过猛或擦破粘膜,引起扩张血管破裂出血而致。轻者多为大便或便纸上带血,继而滴血,重者为喷射状出血,便血数日后常可自行停止。便秘、粪便干硬、饮酒及食刺激性食物等都是便血的诱因。
2.痔块脱垂
痔疮脱垂常是晚期症状,患者多先有便血后有脱垂,因晚期痔体增大,逐渐与肌层分离,排便时被推出肛门外。轻者只在大便时脱垂,便后可自行回纳,重者需用手推回,更严重者是腹压稍增(如咳嗽、行走时)时即脱出肛外,且回纳困难,无法参加劳动。
3.疼痛
单纯性内痔无疼痛,少数有坠胀感,当内痔或混合痔脱出嵌顿,出现水肿、感染、坏死时,则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4.瘙痒
晚期内痔、痔块脱垂及肛管括约肌松弛时,常有分泌物流出,由于分泌物刺激,肛门周围往往有瘙痒不适,甚至出现皮肤湿疹的症状。
(四)预防
大学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痔疮:
(1)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防止便秘和排便时间过长。
(2)多吃维生素含量较高的蔬菜水果,如红薯、芹菜、韭菜、香蕉、猕猴桃等;少喝浓茶和浓咖啡,不过量饮酒。
(3)少久坐、久站,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或做提肛运动。
(五)治疗
患有痔疮者,可根据病情的轻重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1)对于无症状的外痔可以置之不理,只需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即可。
(2)外痔引起疼痛时,可内服一些通便药(如牛黄解毒片、化痔丸、黄连上清片等),外用消炎止痛的药膏(如痔疮膏等),并进行热坐浴。
(3)内痔或混合痔出血时,应去医院检查确诊,并服一些通便药,同时使用痔疮栓或痔疮膏以修复出血部位的黏膜。出血较多时,可进行注射治疗,无效时应进行手术治疗。
四、尿路结石
尿路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多发于青壮年。结石主要由无机盐、有机盐和酸组成,大部分为晶体状态。
(一)病因
导致尿路结石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疾病因素
某些疾病会引发或加快尿路结石的生长。例如,输尿管先天狭窄致肾盂积水易成结石,同时结石梗阻尿路又使结石生长加快。此外,甲亢、皮质醇增多症、溶骨性骨肿瘤等疾病都可能诱发结石的形成。
2.环境因素
某些特定的环境中尿路结石发病率较高。例如,炎热地区的学生可因出汗过多导致尿液浓度升高,从而引发结石;水质中钙质成分较高地区的学生患尿路结石的概率较高。
3.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包括遗传因素、饮食习惯、机体的适应能力等。例如,结石病患者家族的尿路结石发病率高于非结石病患者家族;喝水较少的学生结石发病率较高。
(二)分类
根据结石所在部位的不同,尿路结石可分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前二者统称为上尿路结石,后二者统称为下尿路结石。
(三)临床表现
尿路结石的临床表现有疼痛、排尿困难、血尿、发热等。
1.疼痛
疼痛程度与结石的部位、大小、活动与否,以及有无并发症等因素有关。大的结石由于活动较少,多为钝痛或隐痛,钝痛常位于脊肋角、腰部或腹部,多数呈阵发性,亦可为持续性疼痛;小的结石在肾盂内或输尿管中移动时可引起腰部剧痛或绞痛,且疼痛常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股内侧,发作时间由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有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