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强度增加,在职人员的压力越来越大。一般人可能认为,年龄越大,需要处理的事务越多,责任越重,所以压力也就应该越大。但据中科院心理所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有人群中,压力最大的却是,20~30岁的年轻人。为什么这样呢?
主持这一调查项目的陈龙研究员从2000年起以“社会转型期不同职业群体主要社会应激源与心理健康研究”为科研项目,在4年时间里,该研究小组调查了企业员工、医疗卫生人员、教育工作者、农民、公务员等十几个职业群体,共7999人。结论是20~30岁的人压力最大。这个结论是针对在职人员的,并不包含大学生群体。
造成年轻人压力的几大原因
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压力最大,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他们在早年形成的价值观与现在社会的实际情况产生严重的不协调。在这个适应过程中,必然引起心理上的困惑、压抑、冲突,造成压力。
人的价值观一般在13岁时就确立了,调查对象中20~30岁的人价值观形成的时期正好是改革开放后不久,中国的经济形式从传统的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过渡,当时的社会楷模是企业家,强调人的创新性、个人价值、生产力、现代管理思想。而当他们成长起来以后,发现虽然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许多单位的文化还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烙印。各种管理手段良莠不齐,管理实践还处于摸索阶段。20~30岁人群的价值观,势必与这样的环境文化起冲突,从而产生困惑,形成压力。
20~30岁的人目前所处的时期,也是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时期,产生了许多以前没有过的事物、现象、问题。长辈们不可能给他们答案,他们只得靠自己思索。20~30岁的人接受的教育也比其他年龄段的人更多。他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价值观趋向多元化,遇到新问题时,思考得多,理解的深,追求也高,因而更容易产生压力。
相比之下,30~40岁的人价值观形成于文革时期,当时的行为准则是:一切行动听指挥就成了;50~60岁的人价值观形成于文革之前,当时社会经济形式是传统经济,遇到问题按长辈说的去做,也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年龄大的人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态度,反而比年轻人更自如;工作上的一些新问题,也可交给二三十岁的人去解决。
其次,20~30岁的人在学校时学的东西有许多根本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的需要,除少数人分配时专业对口外,大多数人都要跨专业就业,等于从头再来。因此刚参加工作时,他们的工作压力都比较大。另外,同行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干上几年后,他们还要成家、买房、生养子女、交际,由于缺少经验,也平添不少压力。
减压是个人的事,也是单位和社会的事
心理健康不仅是个人的事,也是单位的事、社会的事。现在年轻人在单位工作压力大,各单位领导要负重要责任。陈研究员说,以前,我们讲行政领导和公务员要追求效率,企业要追求利润,但现在提出科学的发展观,除了公平、效率外,还要保障工作人员的心身健康。在调查中发现,职场里许多20~30岁的人拿着高薪,却并不快乐。原因是企业缺少人文关怀,钱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因此,企业领导要创造宽松的环境,帮助员工减压,这样才能取得长远的企业效益。
当然,作为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也要适当地反思: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为了钱而丢掉了健康与快乐,那就把生活的目的与手段颠倒了。人之所以感到压力大,是没找到适合的环境、适合的生活与工作方式。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这样,压力就会大大减少。
年轻的上班族要多学习一些减压的技巧,像适当的运动、旅游、休息、倾诉、交友等等。压力感与一个人对压力的认识有密切关系,年轻人应正确看待压力,不要把压力一概视作坏事。事实上,压力大不是坏事,它是一种动力。有压力,说明人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要满足需求,就必须付出心智努力。社会就是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发展与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