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卷是通称。”韩平道:“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兴起来的风气,取得省试资格的贡生都会把自己得意的文作和诗词歌赋形成一卷两卷的文集,送给长安高级的官吏或者有名的文人阅读,要是被哪个看上了,在宴请宾客的时候一宣扬,名气第二天就会传遍长安。这样无形中就会对科考的主考官和评卷官们形成外加的影响,省试也就容易高中了。为了表示尊敬,贡生们通常都要步行捧着书卷去到处拜访,所以又叫行卷。”
祝雪峰纳闷道:“那这不就等于作弊吗?”
晁盛道:“这可不能这么说,这是很风雅的事情,再说了,科考不过是给你一个资格,要是能在长安广扬名气,才是将来成功立业的资本。谁不想万人称颂啊?”
祝雪峰笑道:“难道你们三个都要去?”
杨沁兴致勃勃的道:“总要试一试的,或许真有伯乐呢?”
韩平道:“我也去,不过我不是投那些文人,我写了一些对行兵打仗的心得,想送给几名将帅,看看能不能对当前的战事有所帮助。”
祝雪峰舒服的躺在床上道:“要去你们自己去,我就不去了。”反正有历史书傍身,不怕皇帝不录取自己做状元。
不知不觉的一连五天过去了,科考开考的日子也越来越临近了。
杨沁和晁盛出动得越来越频繁,听杨沁说,当朝著名文人袁伯坚对他似乎颇为赏识,说要帮他推荐,但一直还没听到响动。
晁盛还没有遇见他的伯乐,于是更加紧张的到处行走。
下午太阳还没落山的时候,唯一一个没有去行卷的祝雪峰正在床上出于半梦半醒的赖床状态中,突然听见楼下传来一声很重的摔门的声音,把他给吓醒了。
祝雪峰以为出了什么事,赶着下来看时,只见杨沁一脸气恼的盘腿坐在几边,几上的茶杯也被他弄得东倒西歪,残留的茶水流了一地。
祝雪峰慢慢的走下楼来,察言观色道:“子青兄,出什么事了?”
杨沁见到祝雪峰下来,脸上也没有惯常的现出笑容,只是偏过头去,隐隐的咬住嘴唇,脸色雪白,眼中依稀有莹光闪动,似乎是受了极大的委屈。
祝雪峰一愣,打量起杨沁全身,见衣服还算整洁,没有受过拉扯,倒是一直带在身边当宝贝似的文集书卷不见了踪影。
祝雪峰立刻猜到了一些,在杨沁对面坐了下来,尽量放柔了语调道:“子青兄,你的文集呢?”
“扔了。”杨沁硬梆梆的回了一句。
祝雪峰浅浅一笑道:“是不是袁伯坚突然转变心意,不愿意帮你推荐了?”
“这个畜牲!”看似柔弱的杨沁突然用拳头狠狠地砸了一下桌面,吓了祝雪峰一跳:“我今日去找他,跟他挑明了说推荐的事,他居然跟我说,世上没有白吃的食,我一点好处都没给他,他凭什么帮我干活?”
“原来现在的大家名派也不过如此。”已经明白整件事的祝雪峰只好虚以安慰一句,心里暗暗的同情着杨沁:要怪就怪你没晚生个几十年,碰见李白他绝对不会这样。
杨沁气愤的用袖子擦了擦眼睛:“所以我把文集都丢了,反正也是虚名,要也要不来,要来了也没用。”
“子青兄何苦这样想。”祝雪峰只好慢慢解劝:“自古以来多少诗词名家,都是因为流连山水,偶起雅兴,随口赋诗,却每每成千古佳话,子青兄的文才也不是袁伯坚一人能够判定的,不如留给后人去评说吧。”
祝雪峰的话中含义本来是劝杨沁不要把这些诗词歌赋陶冶性情的东西看成是争权夺利的工具,而要回归自然平和的心态,但杨沁却错领了他的意思,仍然不无沮丧的道:“你说的也对,总有一天我要让袁伯坚此人后悔不迭,让天下的人都知道他看人的眼光是多么世俗肤浅。”
正在祝雪峰哭笑不得,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时候,大门“吱呀”一声又开了,却是韩平回来了。
祝雪峰见他双手也是光溜溜的,不禁笑道:“你的成果看来丰硕啊,去的时候手上捧得满满的,这会儿都给人抢光了。”
“你说的结果相同,不过过程不一样。”韩平脱下头上的斗笠,随手挂在墙上道:“这几天我去跑了禁卫、护府和六城总管那儿,还去了兵部一趟,书倒是都送完了,不过我后来兴致起来,在城里溜达了一圈,回来一看,书全都扔河边那堆垃圾里面了,我看臭得很,也没捡,就回来了。”
“达官贵人和文人名家的爱好取向看来差不多啊。”祝雪峰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话,虽然是对韩平说的,眼睛却看着杨沁。
杨沁看着韩平从容不迫的神态,奇怪道:“若澄兄,他们这样对你,你怎么不气不恼?”
韩平笑道:“气有何用?恼又有何用?况且本来男儿志成,是为了报效国家,这些东西人家赏识不赏识由得他们去,本来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东西,我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旁边的祝雪峰听得暗暗点头,只这一席话,韩平的胸襟已经略见一斑,杨沁此人就是太过较真死板,太过讲究公平正义,但这自古五千年的官场上哪里会有什么平等可言,讲究的全是权谋和利益,杨沁这种性格迟早要在官场上吃亏的。
不多时,晁盛也回来,他的表现算起来是三人当中最好的,送出去了两份,不要的有八份,倒也认识了一些贵人,不过都不怎么拿他上眼。
“都是命中注定的事情。”晁盛对科考是否高中也显得相对淡然:“官场之路那么多,不一定要靠科考才能进,说到底要看自己有没有本事,没有本事硬挤进去了,也是吃不开的。”
末了,祝雪峰一句玩笑话给这场行卷作了闭幕式:“还是我最有‘自知之明’,没去自取其辱。”
几十年后,祝雪峰每每回忆起这段夹杂哭笑,妙趣横生的谈话,总会忍不住潸然泪下,那是他第一次在命运的轨迹中品尝“一语成谶”这句宿命成语的可怕之处。
那些看似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话语里面,实则深含着每人日后前景吉凶的玄机,貌似深不可测,却又理所当然。
很多时候,祝雪峰常常会出神的想,或许有些东西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不能更改亦无可更改,无论你多么显赫权重,无论你多么落魄潦倒,命运不过跟你开了个玩笑。
而这个玩笑,足以左右一个人的生死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