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的“花儿”
安妮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无论是在盘山的羊肠小道上,还是在黄河激浪中的羊皮筏子上,或是在赶集的驴背上,抑或是在农家小院的炕头上,到处都能听到一种高亢、嘹亮、婉转动听的山歌,那就是回族人民喜爱的“花儿”。
花儿的曲调优美,形式灵活。有时山上唱、山下合,北山唱来南洼合。有单人漫(唱)的花儿,有两人问对的花儿,还有一领一合的花儿。由于它和甘肃、青海等地流行的花儿不同,因此又称做“山花儿”、“土花儿”。在甘肃、青海地区流行的“花儿”,习惯用“令”来命名。有些地区为令的,如《河州令》、《西宁令》、《临夏令》;有用民族为令的,如《撒拉令》、《保安令》;还有杂令,如《水红花令》、《呛啷啷令》、《白牡丹令》,《尕马令》等等。
宁夏的花儿则不用“令”,唱啥是啥,简明地把“花儿”作为所有花儿的总称。在唱词上,除具一般花儿的规律特征外,在曲调上,还有近似信天游和民歌的成分,甚至还把伊斯兰咏经的音调也加了进去,因此形成一种特殊的风格。在调式上多用商、角、征调,有时则用混合调,演唱起来别具一格。所唱内容非常广泛,多为即兴之作,想唱什么就唱什么,唱劳动,唱生活,唱爱情,唱哀思愁绪,唱美好的向往,唱动人的传说,想到哪唱到哪。演唱时,真声假声交换,音调忽高忽低,这就是所谓的“山花儿”、“土花儿”。民间的“花儿”多为“干花儿”,就是在演唱时不用任何乐器伴奏,把手往耳后一搭,张嘴就唱,音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完全由歌手依其自身条件和当时的情绪临场而定。
这种即兴演唱的高腔山歌,是回族人民劳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十来岁的小羊倌到七八十岁的打柴老翁、甩响鞭的车把式、背背篼的小姑娘,都是“营生(劳动)不离手,花儿不离口”。劳动时是“漫上花儿解心乏”,生活中更是“白日里不漫意不过,夜晚里不漫睡不着”,其道理就是“花儿本是心中歌,一日不漫不得活”。
回族的口弦
安妮
在宁夏山区静谧的山间小道和路旁的古老民居中,有时传出令人心醉的“叮叮咚咚”的声响,悠扬悦耳,这就是回族妇女所喜爱的一种小型弹拨乐器——“口弦”发出的声音。
“口弦”亦叫“口儿”或“口琴”。最常见的口弦有两种,一种是竹制的,长约三寸,扯线弹奏;一种是铁制的,长约二寸,拨钩弹奏。拨弹时,置于嘴边,用口腔做共鸣箱,用手形、口形气息的变幻,发出不同的音阶成为曲调。弹来随心所欲,轻松悦耳。曲调多较固定,有“廊檐滴水”、“骆驼铃”、“珍珠倒卷帘”等。口弦上拴有五彩穗子、珠子等装饰品,不弹时挂在衣服的扣子上作装饰品。
在旧社会,回族妇女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家女不见外男”,没有社交,遂用旧篦子做成一头窄、一头宽、中间安簧、两头拴线的口弦,悄悄弹奏心曲,倾诉情怀。
端阳游园“刁香包”
孙鸿书
塞上春迟,“五月方开二月花”。只是到了端阳左近,才芍药开、牡丹放,姹紫嫣红,就是那醉人的沙桂也开始四野飘香了。此际,银川附近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竞相进入市区“浪马营”(马营即今之中山公园),而灵武、吴忠、中卫、中宁一带城中居民则到乡间去游玩。
宁夏民风淳厚古朴,长期以来保存着一种端阳游园“刁香包”的习俗。“刁”为宁夏方言,意同抢。端阳这天,城中的青年男女梳妆打扮一番,纷纷向公园、果园中拥去。那些姑娘们穿上各色旗袍,打扮得花枝招展。在其右襟腋窝下的纽襻上还特意系上一个香包。香包大约寸许,多以颜色艳丽的绸缎为面料,制成桃、石榴、八宝等形状,上绣花鸟虫鱼、万字如意等图案,内实以中药铺购来的香料,或自采的艾蒿。香包之下再缀以丝线制成的小穗,甚是精致。在姑娘们顾盼笑语间,其所佩香包会突然被有意的青年“刁”去。姑娘们不但不恼,反以香包最先被刁为荣。貌丑姑娘的香包,很少有人去“刁”,那她只好悻悻而归了。这种习俗,在那男女社交不公开的时代还不失为男女交往的一个机会。有的香包真的就成了男女青年结合的定情之物。
香包,或称香囊,为古代佩饰之一种,称为“容臭”(读如秀)。在《礼记·内则》篇中,就有“男女未冠笄者……皆佩容臭”的记载。《晋书·谢安传》载:“(谢)玄少好佩紫罗香囊,(叔)安患之而不欲伤其意,因戏赌取即焚之,于此遂止。”由此看来,佩香包之俗很古老,只不知这种“刁”法始于何时。
抹铜牌与配钱诗
杨应林,雷震华
“抹(ma)铜牌”为宁夏旧时俗戏。铜牌即制钱,俗称麻钱子。清代十帝中,顺治、康熙、雍正三帝所铸方孔铜钱,其字面在孔的左侧有一汉字,表示该钱的铸地。如“陕”字,即表示该钱为陕西省所铸。这种表示铸地的汉字钱共有20种,可依韵合成一首五言诗“同福临东江,宣原苏蓟昌,宁河南广浙,台贵陕云漳”。在宁夏地区,以“同、临、东、宣、原、苏、蓟、昌、宁、浙”11种铜钱流通较多,其余9种流通很少。
玩耍时,有的读如本字,如东、宣、原、苏、河、宁、浙等;有的有特殊的读音,与本字读音相去甚远,如“同”读如“贯”,“临”读如“驴”,“蓟”读如“毛”,“昌”读如“窗”,为什么这样读,其含意如何,已不可知。
一副铜牌为60枚方孔铜钱。这60枚方孔铜钱,是上述20个汉字中的任意10个,每个汉字只选6枚。
抹铜牌以四人对局。玩法是先抓头,即每人闭眼从桌上散牌中任抓一张,以得“东”字或“原”字者为头家,以后依次轮流作头。开局,先由头家发牌,一家15枚,按逆时针方向发给。各自得牌后即在手中配牌,同字者配在一处,二张叫对子,三张叫副子,四张叫碰子,五张叫台子,六张叫神仙,只有一张者为孤牌。牌配好后,头家打出一张孤牌,二、三、四家可依次使牌或碰牌。使牌,即手中有与打出牌同字者二张或三张;碰牌,即相同者四张。使、碰牌后,打出一张孤牌,又轮流使、碰如前。当牌打到某人手中没有对子,只有副子和一张孤牌时,谓之“搁胡”。搁胡,即为一局之终结。
胡分上胡和屁胡。胡家,有一字满六张者为上胡。上胡加番。
输赢物一般为铜钱、铜元,间也有物,如蚕豆等,甚至有弹壳郎者(用手指弹额头)。
旧时,宁夏的在校学生中,还流行着配钱诗的三人游戏。玩时,依上述诗句再多加“漳”字制钱,共为21枚,每人各得7牧,按诗文顺序分大小,排次序。在诗句中相邻即为副。或单出,或成副出,以大吃小,以单赔副,五张相连成一句者为大,两个“漳”相合为最大,可以通吃。
对洋片
杨应林
解放前,洋片充斥中国市场,宁夏亦不例外。其中纸烟(即香烟)是最常见的一种。纸烟有哈德门(英国制造)、双刀、三炮台等多种品牌。
只有哈德门每盒夹层中附有约2寸×1寸大小立式硬纸洋片一张,上面彩印有狮、虎、象、河马、犀牛、羚羊、鳄鱼、豪猪、袋鼠、食蚁兽等十多种大型稀有动物的头、躯干、尾巴一段。如果从3盒烟中得到一种动物的3段,即可对接成一幅完整的动物图片,人们把它张贴在墙上,作为装饰品。这种活动特别受到孩子们的喜爱。记得上小学时,同学之间经常互相观摩或调换缺片,以求对接完整,很是有趣。而且为了广积洋片,还催促父母多买烟抽,因而纸烟畅销。
民间传统游戏“打岗”
杨应林
参赛者自备10厘米见方、2至3厘米厚的平板石块,在地上划两道横线。第一道线的长短因人数多寡而异,如有3家,须1.5米;第二道线距第一道线约六米。打之前,由各方出指头大压小确定先后次序。
参赛者一般为两对或三对,对象固定。打时人站线外,由下家先为上家支岗,打倒后再支起来,若打空换由上家为下家支岗,反之亦然。每个人须将8个项目全部打完,其他人不得代替。一方一人打完不算胜,须全体领先打完方为胜。处罚方法是由败方将胜方的每个对象背上转圈,然后再开下局。打岗的具体项目有8个:
(一)正打:是将迎面支立的岗打倒。
(二)里掏子:将手中的岗从腿内侧掷出,落于距支岗较近处,由一脚从另一腿下撒出将岗打倒,如未打倒算坏了,停打并换人。
(三)外掏子:与里掏子不同的是,掷出的岗须由腿外从腿内经过,撒法同里掏子。
(四)天花板:将岗顶在头上去打岗,如岗中途掉下或未打倒,即算坏了。
(五)里摸:背面掷岗于适当处,如里外掏子用脚撒击之,如掷于外即算坏了。
(六)平板板:将岗石平放,由对方击之。
(七)长溜子:将支岗侧立,由对方击之。
(八)羊蹄蹄:交岗平放在一脚面,另一脚跳着去打岗。
民间传统棋技“和尚打老虎”
杨应林
“和尚打老虎”,顾名思义,老虎进庙要吃和尚,众和尚自卫打虎决胜负,谁胜谁败则要看各自的棋技了。
棋盘的图形是:在纸上或地上划横竖相交的5道直线封口,形成16方格,南北中线延出,四对角相接,四边中线亦相连接,南北延出,再将延出三线头连接,中间加一横线即成。南北延出部分称庙,整个棋盘由40个三角形组成,形似顶天立地的大十字。又备大石子(其他器物均可)2个,为公母二虎;小石子24个,为和尚。
二人对弈,下前在庙门口置虎子,盘中四方交叉处置和尚子8个,中心不置。何人为虎抑或为和尚,可协商确定,或轮流为虎与和尚。开局和尚先走,横、竖、斜只许走一步,不走可添余子中的一子,躲躲闪闪不让老虎吃去,目的是把两只虎围困得无路可走而死。老虎后走,也只许走一步,横、竖、斜皆可,千方百计去吃和尚。吃法是必须从和尚身上跳过,方为有效,吃后将子收去,表示一个和尚已经死了。如此反反复复互相角逐,直到和尚无子可出,或老虎被围困得无路可走而死去,于是胜负相应决出。
旧时的娃娃赌博
杨应林
解放前,在中宁地区城乡,大致有四种娃娃赌博。他们赌的是麻钱或铜元,一般为2至4人,场地不限。
第一种叫跌满满子。玩时每人各摊出1至2枚,由头家将钱置于掌心,有汉字的一面在上,有满文或龙的一面在下,猛掷地面,满文或龙纹翻上者归己,未翻转者由二家等依次来跌,直到跌完,再摊钱开下局。
第二种叫撂卡(ka)子。在地面划一长约一米的横杠,两端下垂5寸为起点。每人撂1枚或2枚钱于前杠内,近杠者为头家,次者为二家,余类推,依次跌满满子。如钱撂过杠线,谓之荒了,取消资格。钱跌完后再开下局。
第三种叫打牢。以脚为规,在地面划一圆圈,在距圆圈3米和5米处各划一道横线,远者叫头道杠,近者叫二道杠。杠划好后,每人各摊出一二枚钱摞于圆圈中心。先后顺序的确定用撂卡子方式,依次用牢板从头道杠打至二道杠,若二道钱未打完时,再移至圈边打,直到钱打完终局。打出圈的钱归己。若牢板不出圈,叫死了,即停打并取消再打资格。牢板形似1枚无孔大铜钱,有小茶杯口大,1公分厚,重约三四两,是本地铜匠铸造的,市面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