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县崇兴寨小学系民国初年时任宁夏护军使马福祥倡建。数十年来,该学校“校舍湫隘,坍塌倾圮,既不敷用,又碍雅观”,当地名士何义江慷慨好义,热心公益,特捐巨款,兴工修葺,并躬亲监造。
工程自1943年夏动工,至翌年冬告竣,计建成大礼堂1座,教室6座,办公室2座,休息室、图书室、礼拜室各1座,宿舍30间,厨房3间,共建筑房屋七十余间。此外,建井1口,碑亭1座,校门1座。另外,增辟运动场1块,墙垣均予加高,根基打挖坚固,形式伟丽,校舍宽阔,设备周全,焕然一新。
当时,灵武县各界代表李鸣鹭等42人,联名在《宁夏民国日报》上登载《表扬何义江先生慨捐巨款兴修学校启事》,称此举“为全省所无,同仁等谊切休戚,无以为报,除请政府褒扬并树碑纪念外,特登报端,以资表扬,藉伸感谢,并以望之来者闻风兴起,乐襄善举,则宁夏教育前途发展可期矣”。
恩和高小女子班
苏忠深
1923年,中宁恩和高级小学堂第一届毕业生张自箴等回母校任教。次年,张自箴当了校长。他在学校宣传“五四”新文化,同时又以学校为阵地,在当地开展反帝反封建宣传活动。并决定首先由老师带头送自己的女孩子入学,随男生班上课,改变女孩缠足和不上学的传统,成为宁夏第一个男女生兼收、合班上课的学校。
1926年秋天,冯玉祥国民军参加北伐战争,入甘援陕路过恩和时,队列里的女兵们一个个斗志昂扬,歌声嘹亮,学校师生们受到很大鼓舞。为了扩大影响,学校首次运动会设有女子项目,还吸收校外十多名大足女孩参加。在3天运动会上,女生们和男生一样,光着脚赛跑、拔河、跳远、跳高……在每个女子项目比赛时,周围都站满乡亲和观众。发奖那天,盛况超过市集。学校的《大足歌》在这几天也唱得特别嘹亮:“女子也有天赋权,自为缠足自摧残,我女界同胞赶快起来把足展,莫教旧毒留传染。”
1927年春,张自箴和老师们决定成立女子班,以校西的娘娘庙作教室,聘请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孙展奎带班,在校的女生全部编入女子班。第二年,女子班发展到了30多个人。后来,由于每年招收女生较多,女子班与男生班合并,学校不再设新的女子班。
战区教师服务团
贾祝九
1941年下半年,我离开了陕南山区中学,加入了“教育部战区中小学教师服务团”驻汉中第二团,携同新老团员8名前来宁夏支援第十服务团。
战区教师服务团,是抗战前期政府收容沦陷区逃亡后方的知识分子组成的。全国共有10个团,其工作以协助地方教育为主。
战区教师服务团团员,分大专院校和高中师范毕业两种文化程度,前者以教中等学校为主,后者以教小学为主。如当地无中等学校,大专院校毕业的教小学或担任其他工作的,领中学教师薪水。高中师范毕业教小学的,领小学教师薪水,薪资皆出自国民政府中央,比省、县教师待遇高些。
到1942年末,全国各战区教师服务团团员基本上都有了工作。教育部令:自文到之日起,三个月后遣散。在第一个月申请离团者,发三个月遣散费;第二月申请离团者,发给两个月遣散费;第三个月申请离团者,发给1个月遣散费。三个月以后停发薪资。
战区教师服务团的实质,是对沦陷区逃亡后方的无业的知识分子一种救济。它既收容安置了流亡知识分子,也促进了后方的教育事业。
银川万慈学校的由来
贾祝九
1942年,宁夏省银行行长李云祥,欲为其母贺80寿辰。李老太太嘱曰:“你如为娘贺80寿辰,我不收礼物要收钱,我愿用收的钱办一个学校。收上钱来,给我存在你银行里作为学校基金。”李云祥说:“你老人家有这大的慈善心,不管收钱多少,儿子一定遵命,办一个‘万慈学校’。就在红万字会办,利用里面的部分房子。”
万慈学校乃一完小,校长由宁夏民国日报社总编辑张作舟兼任,所聘教师薪资高于宁夏省立城关小学。教师们本着李老太太慈心办学意图,认真负责,以慰李老太太办学之心。
一次学生成品展销活动
胡迅雷
1943年6月中旬,国立宁夏实用职业学校为适应社会对生产和生活日用品的需求,在宁夏省垣(今银川市)省立民众教育馆设“临时售品所”,举行学生实习产品展览与销售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该校校长徐梦麟先生介绍说:“这些都是学生的实习成品,一面展览,借此出售,以引起社会人士对职业教育的注意。”
当时,在展销活动场地的门口,悬挂着“提倡职业教育”的大字红色条幅。展销分两个展览室进行。第一展览室摆放着各种、各样、各色的布匹、衣料、毛毯、毛线以及皮革制品等。“毛毯花纹鲜丽,质料紧固,无怪乎订购者不绝。二尺宽的人字呢,定价20元,这也是引动人们订购的一大原因”。第二展览室为“金木器物及化工产品”,有铁钯、铁锹、镰刀、锄头、铁锅、铁勺、小铁铲等日常生产与生活用品,“不但样式精巧,而且都牢固适用”;还有精盐、纯碱、绿矾、牙粉、油墨、粉笔等成品,“都很精良”。
时人评论这次展销活动曰:“的确,职业教育在宁夏太需要了。生产建设是建国的根本,我们教学生实用职业技能,正是当前需要的教育。我们不要以为他们是在出售东西,要知道这是职业教育的成功。所以,我们应对该校寄予热情的希望外,对那些负责辛苦教育生产者的先生们也应致以敬意。”
强搬学校的一场风波
李陛堂,张照寰
1941年至1942年,惠农中学和国立绥宁师范先后在惠农县境的黄渠桥成立,从而结束了宁北地区没有中等学校的历史。
当时,惠农中学校长高尚信,教师谈尚彦、阎廷栋、贾崇道等平罗籍的人士和平罗耆绅认为,一个千年老县平罗,没有一所中等学校;一个成立未久的新县惠农,反而有两所中等学校,实属不平之至。于是他们决定,强行把惠中搬到平罗来。
经过一番秘密策划和动员,他们利用星期六,弄了一批老牛车,赶到黄渠桥惠中门前,带上学生装上桌凳就往回走。黄渠桥的地方人士早已闻讯,他们找了一批打手,准备强行阻拦。当牛车队走出黄渠桥大街南头时,打手们一拥而上,将学生们乱打一顿,并将桌凳原车拉回。
经此一折腾,事态扩大,闹到省教育厅,平罗人士慷慨陈词:“平罗古县,迄今无一所中等学校,无以教育子弟,愧对父老,上面不管,不得已而出此下策,请上面鉴谅,如得不到妥善处理,在惠中的平罗籍师生碍难返校。”弄得官方无法,允许在平罗县城建一所简易师范,始了此案。
宁夏中学的“急公好义”之风
胡迅雷
1940年11月,宁夏中学师生以“牺牲小我,拥护大我”为抗战建国最需要之精神,特以“急公好义”四字为该校校风,并组织成立了“风社”具体推行,以提倡“急公好义”之风气。
当时,参加“风社”的师生达150余人,带动全校师生自动整理学校教室、寝室、饭厅(食堂)、厕所以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整洁卫生,“争先恐后,唯恐义不在我”。因此,学校面貌为之一新,“急公好义”之风气充满了整个宁夏中学校园。
宁夏师范学校校歌
徐梦麟
1937年我由北平师范大学毕业后,立志从教,先在宁夏女中任教,1938年即调宁夏师范学校任校长,在众仁人的支持下,专心致志办学,力求革故鼎新。延聘优秀教师,积极筹备招生,还制定了校徽、校旗、校歌、校训,立创新风。学生在此新风鼓舞下,精神焕发,勤奋学习,学校面貌也为之一新。
当年正值“新安旅行团”来宁夏,驻师范隔壁的实验小学,他们经常来我校座谈联欢。语文教师张房山是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常常给学生宣传革命思想。时因马鸿逵坚持反共,大肆搜捕共产党员,党内的一些同志商定奔赴延安,有张房山、侯亦人(杨文海,当时是实验小学教务主任)、薛云亭等巧妙地回到革命圣地延安。还有学生赵生辉等4人,暗中请求我写信给张房山教师,介绍他们到延安参加革命。我给张房山写了介绍信,暗中送他们出境。
当时,宁夏师范学校校歌词曰:“听!晨钟鸣了!暮鼓响了!在西北角上,贺兰山下,我们加紧培育着文化滋长的根苗。励学砥行,如今我们正在受教,启迪发蒙,他日我们为人师表。什么是我们的目标?什么是我们的需要?%成千万小朋友在奔向我们的怀抱。记牢,记牢。复兴民族要厉行新生活的信条,菁莪乐育,集系群才,光大我们宁夏师范学校。”
海如学校校歌
周宪星
海如学校位于同心县西部喊叫水村的榆树台,由当地名绅周干臣于1940年倡导创办的,学校全称:“同心县平叔村私立海如完全小学。”“海如”是虎夫耶门宦教主洪寿林的“字”,1937年归真后为纪念他而取其名。首任校长聘请宁夏省政府秘书李士林(预旺籍)。校歌由校长李士林和董事长周干臣共同拟词,李士林谱曲。歌词共两段,内容是:
自古人才学校出,出来人才造幸福。海如,海如,海如学校是救渡,我们青年要加入。快读书,快读书,读书自有好出路。睁开了眼目,为国家服务,方不负主席(指马鸿逵)的爱护,军长(指马鸿宾)的捐助。
我们董事长周干臣,我们校长李士林。好人,好人,好人做事才认真,赶快促将学校成。不为己,专为人,苦口教育众学生。抗日的先锋,民族的英雄,这才尽聪明的才智,国家的一份。
这首校歌,自学校创办以来,激励着无数热血青年求知勤学,也唤醒了地方志士仁人兴学办教育。这所学校的兴办,为同心县西部文化教育开创了先河,树立了典范。后来附近的马家塘、油坊庄子、杨家庄子、五丰台、桃山、小川子等村也先后办起了小学。
海如学校抓学生上学
周宪星
海如学校位于同心县西部喊叫水村的榆树台,当地文化落后,群众对送子弟上学十分反感,视为徭役负担。学生不来校就读,董事会采取给乡保甲长摊派任务,要求每甲送学生2~3名。后来有些村庄也办起了小学,原在海如学校念书的学生就近在本村上学,也有的逃学不念书,影响了海如学校学生数量。
1947年秋,当时学校负责人费继廉(绥远人)决定到乡下抓一次学生。率领全校师生到周家段头、油坊庄子等村抓学生。事先拟编了口号,即:“我们的学校不让人瓜分,以武力抓学生,打死周满生(甲长),打倒马汉文(油坊庄子小学老师),抓不上学生羞死我们先人!”当师生队伍浩浩荡荡进入周家段头村,齐声呼喊口号,找到甲长周满生就抓住乱打一顿,质问:“为什么不催送学生?”那次抓回学生6人,甲长做出保证,三天后将所有逃学学生全部送回海如学校,这才罢休。
返校后,将抓来的学生,按倒在长条板凳上打尻板子,直到告饶不再逃学才停止。我当时很小,读一年级,也随队抓了一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