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有多少种动物
动物界是一大类群,包括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等。截止到2005年,人类已知的动物有150多万种,遍布于世界各个角落。动物一般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以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为食物。因此,动物具有与植物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进行取食、消化、吸收、呼吸、循环、排泄、感觉、运动和繁殖等一系列生命活动。动物和人类关系十分密切。家畜、家禽、鱼类和皮毛兽等是人类的重要食物和工业、医药的重要原料,某些昆虫、蜱螨、啮齿类危害着农业和林业,许多低等动物是人和其他动物的寄生虫,有些动物能传播疾病,危害着人类和动、植物健康。
动物界分多少门
动物界作为动物分类中最高级的阶元,已发现的共37门70余纲约350目,150多万种。分布于地球上所有海洋、陆地,包括山地、草原、沙漠、森林、农田、水域以及两极在内的各种环境,成为自然环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动物界一共分为37门,分别是原生动物门、中生动物门、多孔动物门(称海绵动物门)、扁盘动物门、古杯动物门(已灭绝)、腔肠动物门、栉水母动物门(也有人把这个门归入腔肠动物门,作为栉水母纲)、扁形动物门、螠虫动物门、舌形动物门、奇怪动物门(在1994年新发现的一类动物,人类对它们所知甚少)、纽形动物门、颚胃动物门、线虫动物门、腹毛动物门、轮虫动物门、线形动物门、鳃曳动物门、动吻动物门、棘头虫动物门、铠甲动物门(1983年才发现的一个新门,目前没有准确分类)、内肛动物门、环节动物门、星虫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软舌螺动物门(已灭绝)、缓步动物门、有爪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腕足动物门、外肛动物门、帚虫动物门、棘皮动物门、须腕动物门、毛颚动物门、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动物界中最高等的动物,分五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原生动物门
原生动物又称单细胞动物,是动物界最低等和体形最小的类群。身体由单个细胞构成。生活机能由各种细胞器完成。群体的原生动物常由形态相同的个体聚合而成,少数种类的群体出现营养个体与生殖个体的区别,但彼此间并无密切的相互依赖关系,故不具有原生动物的组织分化。营养方式主要为动物性营养和腐生性营养,少数类群具色素体,通过光合作用进行植物性营养,植物学家称其为原生植物。
原生动物门的特点
原生动物以鞭毛、伪足及纤毛为运动器。繁殖方式包括无性生殖(二分生出牙和复分裂)及有性生殖(配子结合、接合生殖和孢子生殖)。环境不良时,许多种类能形成包囊。原生动物约有3万种,生活于淡水、海水或潮湿土壤中;不少种类寄生于人、畜体内引起寄主的严重疾病,如疟原虫、利什曼原虫、锥体虫等。多数原生动物是鱼类和其他无脊椎动物的食物。
中生动物门
中生动物门是构造十分简单的小型多细胞动物,寄生于海洋无脊椎动物体内,已知约50种。虫体由一层纤毛上皮包围一个或多个生殖细胞组成,无组织分化,被认为是构造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也有人认为是极退化的扁形动物。每个种的体壁细胞数目及其排列方式是固定的。生活史比较复杂,包括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中生动物是一类小型的内寄生动物,目前已报道过的只有50种左右。它的结构很简单,身体呈蠕虫形,体长不超过9毫米。
中生动物门的分类
中生动物门通常分两类:两胚虫类,寄生在头足纲软体动物的肾内,由生殖细胞的无性繁殖产生蠕虫状幼虫,以有性生殖产生有纤毛的滴虫状幼虫,随寄主尿液排至海水中。直游虫类,以多核的合胞体寄生于涡虫、纽虫及蛇尾类体内。用复分裂法产生雌雄个体,通常每一合胞体只产生一种性别的个体。雌大雄小,受精卵在雌体内形成有纤毛的幼虫,出母体后侵入另一寄主,幼虫的生殖细胞逸出,产生新的合胞体,如棒尾虫。
海绵动物
海绵动物是动物界中最低等的原生动物,约5000种,体形从微小至2米长不等,其中最大的物种分布于南极洲和加勒比海。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少数在淡水,营固着生活。单体或联成群体。体形多样,呈瓶形、块状、管状、树枝状。没有组织器官分化,没有口和消化腔。体壁由两层细胞构成,外层是多角形扁平细胞,少数细胞特化成“进水孔”;内层细胞为扁平细胞,其中一部分细胞特化成海绵动物所特有的具有鞭毛的领细胞,鞭毛摆动可促使水流从进水孔流入中央腔,再从出水口排出,水流中的食物颗粒被领细胞捕获,进行细胞内消化。体壁,层细胞之间为中胶层,其中含游走细胞、生殖细胞和造骨细胞。水流在身体内要经过复杂的水沟系统,对于不同种的海绵动物,水沟系统的复杂程度也不同,反映着进化的水平。
海绵动物的生殖方式
海绵动物的生殖方式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有性生殖的物种具有自由游泳的纤毛幼虫。胚胎发育时体壁内、外两层细胞的形成与其他多细胞动物的胚层分化不同。海绵动物可分为钙质海绵纲、六放海绵纲和寻常海绵纲3纲。
海绵动物的生存环境
在全球所有的海洋中,海绵动物的数量都十分巨大;在坚硬的基质上,它们更是多得惊人;相对而言,极少海绵动物能适应不稳定的沙地或泥沼的生存环境。它们的垂直生活领域从潮汐效应时水岸的最低处,向下延伸至8600米深的海洋深渊;硅质海绵中的淡水海绵科甚至能在全球的淡水湖泊和河流中生存。有些海绵动物一旦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略长就会死去,因此在大陆架的浅水域中,海绵动物的物种和个体数量都达到最大。
腔肠动物
腔肠动物是动物界中身体呈辐射对称的较低等的类群。全部为水生,大都生活在海水中,约9000种。体壁分为内胚层和外胚层。两个胚层之间是中胶层。细胞间的分化已高于海绵动物,具有神经细胞、肌细胞和本门动物所特有的刺细胞。刺细胞多集中在触手上。体壁之间为消化腔,只有一个开口,食物的摄入和食物残渣的排出都要通过这个口。神经细胞的突起彼此相连,均匀地分布全身,形成低等的网状神经系统。有固着生长的水螅型和浮游生长的水母型,均为辐射对称。可营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条件较好时,以出芽或袭体繁殖,条件不好时进行有性生殖,并有世代交替现象。
腔肠动物的特征
腔肠动物可分为水螅虫纲、钵水母纲和珊瑚虫纲。一般认为成体仍保持着原肠胚的形态。身体仅由外胚层和内胚层所构成,无中胚层。内外两胚层之间充有琼质样的胶质,称为胶质层(有人把散在其中的游走细胞看做中胚层性的细胞)。由内胚层形成的原肠即为腔肠。内胚层细胞有消化作用进行细胞内消化。腔肠动物中较有经济价值的是海蜇,可供食用,古代珊瑚可形成石油层,在石油勘探中具有重要价值,珊瑚还是制造工艺品的重要原料。
扁形动物
扁形动物是低等的3胚层动物,是动物界进化中的一个新阶段,体形转变成既能游泳又能爬行,背腹平扁两侧对称。身体明显地具有前、后、左、右及背、腹之分。主要特征是:身体背腹扁平,两侧对称,不分节;除内胚层、外胚层以外,还具中胚层;出现了器官和系统。消化管有口,无肛门,具原肾型的排泄系统、梯形神经系统和复杂的生殖系统,多数为雌雄同体;无体腔,器官之间充满了间质。部分扁形动物在海水、淡水和潮湿土壤中营自由生活,分种类寄生在其他动物体表或体内。
扁形动物的分布
扁形动物广泛分布在海水和淡水水域中,少数在陆地上潮湿土中生存。大部分种类为寄生生活。全世界约1.2万种,中国已发现近1000种。扁形动物可分为3纲:涡虫纲、吸虫纲和绦虫纲。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比较密切。寄生种类可对人、家畜、家禽和鱼类造成危害。
线形动物
线形动物是具有假体腔的动物,是动物界中较为复杂的一个类群,原包括线虫纲、线形纲、棘头纲、腹毛纲、动吻纲、轮虫纲等。本门动物包括蛔虫、钩虫、丝虫、轮虫、棘头虫等,是两侧对称、三胚层、有假体腔、有口有肛门(棘头虫无消化管)、身体不分节、无纤毛的动物(腹毛纲具纤毛)。全世界约有1万余种,除自由生活外,也有寄生于动物或植物体内。它们比腔肠动物进化,与扁形动物一样是一类特化的动物。
线形动物的特征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通常为圆柱状,两头尖,不分节;体壁表层具角质层,有发达的纵肌;具假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原肾型排泄,没有呼吸和循环系统;雌雄异体、异形;分布广泛,可水生、陆生或寄生,营寄生生活的种类,如蛔虫、钩虫、蛲虫、丝虫等,对人、家畜、家禽、鱼类、植物等有危害。
环节动物
环节动物是低等的真体腔动物,约9000多种。主要特征是:(1)体长圆或略扁平,左右对称,三胚层;(2)身体分节现象,躯干部的体节有同律分节或异律分节两种类型;(3)具成对的疣足,无疣足种类,身体着生刚毛。疣足和刚毛都是运动器官(蛭纲除外);(4)具有真体腔;(5)消化道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管壁有肌肉;循环系统发达,一般为闭管式;没有真正的呼吸器官,可通过体表、疣足、鳃进行;排泄器官是后肾管,一端开口于体腔,另一端开口于体表或肠中,按体节排列;(6)神经系统集中,呈链状,除前端脑神经节外,腹部有两条并合的腹神经索,并在腹神经索上于每一体节内有一只神经节;(7)生殖方式有无性(出芽或横裂)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雌雄可同体或异体;(8)分布广,水生、陆生或寄生。
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是没有体节的真体腔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仅次于节肢动物的最大类群。现存种类10多万种。主要特征是:身体柔软,无体节,两侧对称。某些种类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身体发生扭转而造成不对称;身体分为头、足、内脏团和皮肤扩张形成的外套膜四部分。由外套膜分泌形成贝壳1~2个或多个;口腔内有齿舌或颚片;出现了真体腔;血液循环多为开放式;神经系统集中为数对神经节(脑神经节、足神经节、侧神经节、脏神经节),各神经节间有神经相连接,并发出神经到全身。多具感受器;水生种类用鳃呼吸,陆生种类用“肺”呼吸;雌雄同体或异体;主要分布在海水、淡水或土壤中。
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们可供人类食用,许多种类具很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可用于工业或工艺品原料,还可作鱼类和禽类的饲料。有的种类为某些寄生虫的中间寄主,有害于人的健康;有的种类危害农作物和经济林木;有的种类给船舶码头造成损害,影响航行,堵塞管道。
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大的类群,现存种类约100多万种,占动物界150万种的80%以上。主要特征有:身体左右对称,分节,具明显异律分节现象,一般可分为头、胸、腹三部,或再愈合成头部、躯干部,或头胸部、腹部。原始种类每一体节有一对双肢型分节附肢,高等种类腹部附肢多退化。具几丁质外骨骼和独立的肌肉束;为混合体腔,腔内充满血液;消化道具由附肢特化成的口器;有呼吸器官如鳃、气管、肺;具开放式循环系统;水生种类以后肾排泄,陆生种类以马氏管排泄;具链状神经系统感官发达;以有性生殖为主,有些种类可孤雌生殖,但不进行封锁性生殖。直接发育或有复杂的变态;生活环境极其广泛,海水、淡水、土壤、空气,以及动植物体内都有其分布。
节肢动物包括哪些动物
节肢动物包括甲壳纲(如虾、蟹)、三叶虫纲、肢口纲(如鲎)、蛛形纲(如蜘蛛、蜱、螨)、原气管纲(如栉蚕)、多足纲(如马陆、蜈蚣)和昆虫纲等。
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们是人和动物的食品。有些种类的分泌物是工业、医药的重要原料。昆虫传粉可促进农业、林业增产。肉食性节肢动物是农林害虫的天敌。许多植食性昆虫危害农林业的发展。有些节肢动物直接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
棘皮动物
棘皮动物是无脊索的后口动物,现存种类约6000种,已记录的化石种类约2万种。主要特征是:身体为辐射对称,但在幼虫期为两侧对称;内骨骼由中胚层形成,起支持身体作用,也形成棘刺伸向体表,和原口动物由外胚层形成的外骨骼不同;有由体腔形成的水管系统,它有运动、呼吸、排泄、感觉等多种功能。棘皮动物全为海生。部分种类可食用(海澄),有的可入药,有的可做肥料,有些种类是海产养殖业的敌害。
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门。现存种类7万多种。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各不相同,差异非常显着。但具有下列共同的特征:(1)胚胎期或成体具有脊索作为支持身体的纵轴,有的低等种类脊索终生存在,许多高等种类仅胚胎时期出现,成体时即由分节的脊柱所代替;(2)具有背神经管,脊索动物的中枢神经呈管状,位于脊索的背面,故名背神经管;(3)咽部具有鳃裂;(4)低等种类成体的鳃裂,直接或间接同外界相通,当水流通过时,即在此进行气体交换,是重要的呼吸器官;(5)高等种类鳃裂仅在胚胎时期出现,成体时消失,或转变为其他结构。
脊索动物门的亚门
脊索动物门除上述三大特征外,尚有心脏位于消化道腹面,尾在肛门的后方,骨骼均由中胚层形成等特征。脊索动物门分为三个亚门,即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和脊椎动物亚门。尾索动物门至今尚无可靠的化石被发现。近来有些学者将棘皮动物门中已绝灭的海桩纲独立为尾索动物亚门,并认为它与脊索动物门中其他几个亚门的祖先有关。
脊椎动物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又称有头类,脊索动物门的一亚门。具有明显的头、脑及与其相连的感觉器官。本亚门是脊索动物门中数量最多、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的类群。尽管各自有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机能结构,但都具有下列共同特征:神经和感官发达,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分化为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等五部分,与脑相连的眼、耳、鼻等均发达;脊柱代替脊索成为身体的中轴,脊柱由若干脊椎骨连接形成,故名脊椎动物;除鱼类用鳃呼吸外均为肺呼吸,同时出现双循环;除圆口类外均有成对附肢作为运动器官。现生脊椎动物亚门包括,无颌纲(圆口纲)、软骨鱼纲、硬骨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已绝灭的有盾皮纲和棘鱼纲。
尾索动物亚门
尾索动物亚门又称被囊动物,脊索动物门的一亚门。体壁能分泌一种近似植物纤维的被囊素,形成被囊,将动物包裹在内,这是极为罕见的。尾索动物以单体或群体生活,海栖。大多数种类幼体期营自由生活,具有长尾,善于游泳,尾内有脊索和神经管,故名。经过变态发育,尾消失,成体营固着生活。本亚门有2000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