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73700000011

第11章 困孤岛·被困孤岛,岛陷心不陷(2)

七月中匆匆返沪,不及告辞。疏简之罪知无可逭,亦以当时自意假满重来,侍教有日,故衣物书籍均在昆明。岂料人事推排,竟成为德不卒之小人哉。九月杪屡欲上书,而念负母校庇荫之德,吾师及芝生师栽植之恩,背汗面热,羞于启齿。不图大度包容,仍以电致。此电寒家未收到,今日得妇书,附茀斋先生电,方知斯事。六张五角,弥增罪戾,转益悚惶。生此来有难言之隐,老父多病,远游不能归,思子之心形于楮墨,遂毅然入湘,以便明年侍奉返沪,否则熊鱼取舍,有识共知,断无去滇之理。尚望原心谅迹是幸。书不尽意,专肃即叩钧安。

门人钱钟书顿首上

十二月五日

一九三九年,旅途劳顿后抵达蓝田国立师范学院的钱钟书还来不及收拾行李,就即刻提笔给梅贻琦校长写了这样一封信。其间言辞恳切,纠结挣扎之心跃然纸上。世事总是阴差阳错,或许差了一分、一秒,世人后来所看到的往事,就不再是当时模样。当时,万般无奈之下听从了家人的钱钟书,给叶公超写了一封信,将自己的事情告诉上司,然而,暑假都快到尽头,叶公超却还未回信。家中老父不断施压,蓝田国立师范学院的教职工们不断上门诚邀,钱钟书只好仓促动身。叶公超为何未回信给他,大约是因为两人私怨已深,他只当作没有过钱钟书这学生,不屑回信。但不屑回信的叶公超还是把此事告诉了梅贻琦。得知此事的梅贻琦连忙拍了两封电报给钱钟书,来挽留他。可钱钟书在临走之前,却并没有收到电报。反倒是他走后不久,家中的杨绛就收到了堂姐夫沈履的电报,以近乎责问的语气询问钱钟书为何不回梅校长的电报。

命运戏弄,阴差阳错之下,所有的追悔和挽留,都已付之一炬。钱钟书离开清华大学赴蓝田国立师范学院之事,已成定局。离开清华大学,钱钟书是黯然而去的,他并不知道,正是因为蓝田国立师范学院的出现,才为自己日后写下《围城》创造了契机,积累了素材。若是他始终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或许这部精彩绝艳的《围城》便不会问世,而《围城》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折射的是当时高校知识分子复杂的人际关系,而钱钟书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和蓝田国立师范学院的遭遇,显然被应用到了《围城》中。

一九四〇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吴宓斥责当时外文系主任陈福田"皆妄妇之道也",为的就是陈福田不聘请钱钟书一事,虽然钱钟书心里未必认可这位老师的一些做法,但在吴宓心中,钱钟书依旧是值得自己骄傲一生的学生。他舍不得自己的学生遭到众人的排挤,于是到处奔波,希望能够将钱钟书挽留下来,然而此时钟书已踏上了入湘的路途。

前尘往事如梦,那年十月,上海风烟漫漫,钱钟书偕同蓝田国立师范学院在上海聘请的数位教师,一同前往湘江水域。在这几位同伴当中,有一位叫邹文海的,是钱钟书的小学同学和大学同学,一九六二年他写过一篇名为《忆钱钟书》的文章,文章并不长,却对后人了解钱钟书其人帮助极大。还有一位叫徐燕谋的,是钱钟书在桃花坞中学时的同学,他写过一首叫《纪湘行》的长诗,记录了一行人入湘的艰难旅程。湘水曲折偏僻,穷山恶水险象环生,太平年间入湘亦不是寻常事,更何况当时战火离乱。当时上海出口被封锁,一行人直到十一月才得以离开上海辗转至宁波,到了宁波之后,又是汽油船又是黄包车,到溪口便用了一天的时间,此后交通都是长途汽车,每到一站就要停上三五天,颇是花费时间,刚开始他们还有点游玩的性质,可是随着时间渐久,交通情况毫无改善,任是谁都累得无法动弹。

旅途疲倦,青灯孤影徐徐拉长,映着微黄烛火,远处的山色空蒙,缥缈如幻境。奇秀山雾里,昏黄灯色中,不知是谁,心念一动:

天风吹海水,屹立作山势。

浪头飞碎白,积雪疑几世。

我尝观乎山,起伏有水致。

蜿蜒若没骨,皱具波涛意。

乃知水与山,思各出其位。

譬如豪杰人,异量美能备。

固哉鲁中叟,只解别仁智。

信纸被折了两度,轻轻放入信封,那样轻柔的动作,仿佛连信纸都能感知这份沉甸甸的思意。归国不过数年,同妻女的相聚时日却屈指可数,每一次都是那样短暂,妻子能够理解他的无奈,却不知年幼的阿圆能否在自己缺席的成长中,偶然记起父亲的模样,或许,下次相聚,她已记不得父亲。

辗转数月后,杨绛收到了丈夫从旅途中寄来的信,其中有四首古体诗《游雪窦山》。她喜欢的便是这第二首,将雪窦山的奇情美景,渲染得淋漓尽致,仿佛一抬眸,如水如雾的山色便嶙峋突兀于眼前,大开大合,心胸都瞬息开阔。

纵使疲惫不堪,钱钟书从未停止过读书。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到了钟书这里,是宁可食无肉,不可无书读。旅途中,钱钟书随身带着一本极厚的书,再怎么厌倦,怎么低落,只要打开这本书籍,轻轻踩在墨香的落叶间,文字拂去心间尘埃,点燃一支安神的香,再合上这卷厚厚的书时,笑意又重新荡漾在他唇边。

究竟是什么样的书,能够有这样大的魅力呢?有人好奇地问,他将封面示人。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竟然是一本字典!旁人不解,为何一本字典能够让博学的他这样着迷,他解释说:"字典是旅途中的良伴,上次去英国时,轮船上便有约翰生博士的字典相随,深得读字典的乐趣,现在已养成习惯。"名人常有怪癖,贝多芬脾气极坏,安徒生深惧死亡,苏曼殊酷爱吃糖,得了个绰号叫"糖僧"。相比之下,钱钟书爱看字典,也没啥不好的。

他时常说,在茫茫的旅途上没有旁的事情可以做,翻翻字典既可以打发时间,也能够从字典中学习几个生僻字,何况前人编纂的字典,大多有当时的痕迹,旧时口语,旧时风俗,信手翻来看到,格外有趣。是的,读书对于钱钟书来说,向来不是任务,纯然随心所至,被当成一样快活的事情,自得其乐地徜徉其中。浩渺人世,能够找到这样一件令自己喜悦的事情,亦是幸福至极。

围城,围城。城外的人想要进去,城中的人却想要出来。人世间千万种姿态,总是纠结挣扎在种种烦恼中,旁人看来轻若浮尘的惆怅,深陷其中时亦是伤心无状。许多人将这种心理叫作"围城心态",但写就《围城》的钱钟书本人却住在这座围城中,活得怡然自得,优游山水,笑看人世。他有一个清晰简洁的头脑,有一颗明净淡然的心,有一缕独立干脆的灵魂,所以他从未害怕过有一日自己会被困围城,苦苦挣扎亦不能解脱。俗话说:"既来之,则安之。"随际遇而安,随命运而漂泊,只要心安,未尝不能发现生活的美妙滋味,未尝不能做出一场酣然美梦。

《谈艺录》

读书读到一定境界,便如山水,当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心胸豁然至极,生平顿悟,便依旧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读得多了,想得多了,加上资质绝顶,便能够集大成。古来今往,莫不如此。三百六十行,到了顶端就可以是状元。

清代的袁枚是个顶尖的食客,吃到极致,便写了《随园食单》,酸甜苦辣百般滋味,随时光纵横流转;南朝萧统博学多才,博览群书,主编的《昭明文选》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而钱钟书,在人生的修炼中,写下了一部集传统诗话之大成的书,这也是中国第一部广采西方人文、社科新学来诠评中国古典诗学诗艺的书。

这本书的名字,叫作《谈艺录》。

《谈艺录》的创作是在蓝田国立师范学院时期开始的。在经历了三十四天的奔波劳顿后,钱钟书一行人终于抵达了蓝田国立师范学院。有人说当时从上海到蓝田就算是走路,也只要两个月,可钱钟书他们坐船搭汽车,居然走了一个多月,显然在旅途中耽搁的时间,比起正式行走的时间,要多很多。可见这次旅途实在是令人筋疲力尽。困顿之中,自然格外思念家乡。王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可或许在旅途中,不逢佳节圆月,也会时常想起家的平静温暖吧。

远在上海的杨绛,不断地收到钟书的家书。她展开这些信,读着读着,便不由心下酸甜交织。钱钟书的这些家书里,最精彩的当属他给杨绛写的古体诗了。始终没有半点情绪泛滥的伤春悲秋,真实的情感却呼之欲出,这一点,从他有限的诗作中都可以看到。生活里,他不仅是严肃的学者,也是柔情的丈夫,也有心酸的时候,也有因为离别而思念的片刻,这些真情实感都通过诗的形式表达出来,落在杨绛的心坎里。

他在信里,不曾提及一丝的不快活,总是挑路上最有趣的事娓娓道来,将情绪藏起来,仿佛每一分每一秒他都开心愉悦。可就算他不说,她也知道如今这样不太平的世道,哪里能够有如他信中所说那样纯粹美好的旅途,何况他刚刚离开清华大学,心中自然是苦的。自古被流放偏远之地的文人数不胜数:王维被贬谪桂州(桂林),东坡流放去过岭南(海南),在天涯间孑然飘零的文人更是多如繁星,李义山流浪了一生,李易安随国破家亡而自汴梁流落临安。那些作古的文人,虽然在浪迹天涯中写下了动人的诗篇,可当时的心情,自然惆怅如一壶苦酒。钱钟书,又岂不是如此呢?

只是他不说,她也不拆穿,乐得奉陪演一场岁月静好、彼此美满的戏码。这一厢,她为他牵肠挂肚,那一方,他终于渡过迢迢的千山万水,抵达蓝田,同老父相见。

后来,钱钟书给友人写信说:"十月中旬去沪入湘,道路阻艰,行李繁重,万苦千辛,非言可尽,行卅四日方抵师院,皮骨仅存,心神交瘁,因之卧病,遂阙音书。"三十多日的连续疲倦后,他曾生了场大病,可见连日的辗转,实在是十分劳顿的。仔细想来,两地之间若是步行,两个月已经足够。舟车却也行走了一个多月,可见旅途艰难。

钱钟书到蓝田的时候,蓝田国立师范学院才成立不过两年。钱基博到此任教,亦是因为有一位友人大力相邀。因为战时物质极度匮乏,资金有限,校长廖世承便将校址定在蓝田,只因这里的房子是现成的。学校建立伊始,在此执教的大多都是名不见经传的老师,钱钟书在这里难以寻到知音。这不是因为他清高,看不上这里的同事,而是因为人到底各有境界,他已经是学贯中西的集大成者,要是交流学术,这里的同事确实难以成为他的对手。可朋友还是有的,到底还有几个同事,如邹文海等,能够与钱钟书谈笑风生,闲时两三对酌,聊一聊,谈一谈,也让一颗疲倦的心逐流于落花间,放松片刻。

知交少,课又不多,日子难免有些苦闷。时间一长,连钟书自己都觉得十分冗闲。也正是因为这份冗闲,他才有更多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用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自然是读书。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虽然是刚建立的,藏书却也十分丰富,钱钟书仿佛是回到了在牛津大学的时候,书山书海,任他遨游。他向来口才极好,过目不忘,又幽默风趣,若是他想要将自己塑造成八面玲珑长袖善舞,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偏偏他性情甚是傲岸,轻易不将别人放在眼里,这就使得他说话直来直往,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从不妥协,他不在意别人是否会因此感到难堪,也不在意他们是否会就此怨恨憎恶自己。他的人生态度,便是如此,有点任性,却恣意无比。

《谈艺录》的序言里有这样一段话:"《谈艺录》一卷,虽赏析之作,而实忧患之书也。始属稿湘西,甫就其半。"很明显,《谈艺录》是在湘西时期开始写的,第一卷亦是在湘西完成了一半。后来他因病返沪,也将这部书稿带回了上海。写《谈艺录》的过程十分艰辛,战时物资实在短缺,他只能用附近镇上能买到的最粗糙的毛边纸来写,每天晚上下课回来,都要写上一章,然后在两三天后重新审视修改,如此周而复始,连夹缝中间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他的灵感太多,在写和修改的过程中不断生成,记在纸上,就显得十分凌乱,若不是他自己记性好,恐怕旁人来看《谈艺录》的草稿,都会觉得像是本天书,明明上面的字自己都认识,可是整章看下来,却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意思。

虽然钱钟书在生活上的自理能力欠佳,可在文学领域里,他却是天生的专家。所有书稿,他都保存得完好无损,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实在是一个爱书之人。在这片古老而苍凉如荒蛮的大地上,他笔耕不辍,孜孜不倦,思维跳跃奔腾,如同一汪浩瀚的碧海,仿佛时光奔流不息,永无沧海桑田。

《谈艺录》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古典诗话作品,这也是钱钟书除了后来的《管锥编》以外,最重要的学术著作。这部作品主要是对中国近体诗进行广泛的文学批评。他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诗话的长处,另一方面又广泛汲取了欧美文艺思想。行文如行云流水,十分优美,又因为深厚的学术积累,各种典故引文是信手拈来,其中有许多学术观点都十分脍炙人口,在学术界广为流传。并且,他的博学和睿智,也在这部作品当中可见一斑。这部作品还深刻体现了钱钟书的考据功力,其旁征博引,对典籍的独特理解,更是令人看到了一个善于思考、才思敏捷的钱钟书。

这是一部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的作品,它自湘西的氤氲山水间而生,浸润了那个伟大学者的心头热血,亦沾染了他的清高傲岸。这不是一本能够被轻松读懂的书,它的层次,决定了它的读者群必须是有一定知识水平和文学修养的高级知识分子,不管是对学养抑或思想,都有很高的要求。这正如钱钟书其人,他骄狂,他傲气,他可以不将等闲之人放在眼中,那是因为他有自恃的资本,谁都无法指责他的心高气傲。因为那是他的人生态度,他十分愿意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

悠悠岁月,聚散如同浮云,飞鸟从千山间零星掠过,仿佛掠去了尘世的茫茫时光。春去,秋来,小暑,白露。一部《谈艺录》,让我们看到了那样才华横溢的钱钟书,继而又有一部《围城》,让更多人发觉,原来这个骄傲的才子身上,还凝聚着这样耀眼的光彩──他不只是学富五车,可以写就一部载入史册的文学批评著作,他亦是流光溢彩般的存在,可以造就一座吸引无数后来人为之赴汤蹈火的城。

同类推荐
  • 胡同往事

    胡同往事

    《胡同往事》作者以胡同为坐标,用大量的照片和优美的文字,再现了诸多名人与胡同的不解渊源。作为北京街巷概称与代表的胡同,不仅构成了北京城的交通网络,关系到北京的城市格局,而且是北京的城市格局,而且是北京城市生活的依托,北京居民生息活动的场所,并从而成为北京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时代变迁,政局嬗替,世事沧桑,人情冷暖,风风雨雨,恩恩怨怨,几多生死,几多悲欢……既在这个舞台上不停顿地上演,又在这个舞台上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印记。
  • 黑暗时代三女哲:施泰因、阿伦特、韦伊评传

    黑暗时代三女哲:施泰因、阿伦特、韦伊评传

    1933—1943年,这十来年,就是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在一首诗中所说的“黑暗时代”。在这个时代,诺言受到嘲弄,条约遭到践踏,法西斯主义与种族观念合流,政治形势极度混乱。本书选取评述了三位女性——埃迪特·施泰因、汉娜·阿伦特和西蒙娜·韦伊,她们都是犹太人,也都是哲学家,都敢于批判她们的老师(胡塞尔、海德格尔和阿兰),并想超越他们。她们的著作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发生的悲剧性事件有密切的联系;她们自身也被卷入时代的漩涡,或流亡,或殒命。透过书写她们的生命经验、思想历程,观察她们如何解读现实,回应时代,西尔维·库尔廷-德纳米为这个黑暗时代绘制了一幅肖像。
  • 张国荣的影梦人生

    张国荣的影梦人生

    他用迷离的声线浅唱低吟,曼妙的身形翩翩起舞,从音乐到影视,从爱情到人生,皆倾尽桀骜不羁的孤芳自赏,有如带刺的蔷薇,旁若无人地绽放。尤其是他在电影中达到的“人戏合一”的境界,无人能及,令人赞叹唏嘘。他对人对物苛求般的完美主义,以及骨子里的孤独、伤感、狂野、幽冷、艳丽、痴迷……
  • 一口气读懂清朝12帝

    一口气读懂清朝12帝

    本书介绍了清朝的12位皇帝的生平趣事:包括:嗜血枭雄努尔哈赤,翩翩多情的权谋天子皇太极,不爱江山爱红颜的悲情帝僧顺治,完美君主康熙,最具争议的清帝雍正,文治武功的十全帝君乾隆,难享太平的嘉庆,苦命天子道光,无力挽狂澜的咸丰,自我放纵的薄命天子同治,傀儡皇帝光绪,西洋化的末代皇帝宣统。通过介绍十二位皇帝的人生经历,揭开尘封的清朝历史。
  • 凡尔纳

    凡尔纳

    儒勒·凡尔纳(JulesVerne,1828-1905)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他在构成市区一部分的劳阿尔河上的菲伊德岛生活学习到中学毕业。父亲是位颇为成功的律师,一心希望子承父业。但是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11岁时,他曾志愿上船当见习生,远航印度,结果被家人发现接回了家。为此凡尔纳挨了一顿狠揍,并躺在床上流着泪保证:“以后保证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也许正是由于这一童年的经历,客观上促使凡尔纳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如此众多的著名科幻作品。18岁时,他遵父嘱,去巴黎攻读法律,可是他对法律毫无兴趣,却爱上了文学和戏剧。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时光里虚惊一场

    时光里虚惊一场

    眉目如画的青春里,我们都需要一场刻骨铭心的波澜。
  • 糜荼花开

    糜荼花开

    周浩晨,为了你,我愿意倾尽所有。只要能保你一世平安,即使不在一起也没有关系。只要你好好的。
  • 那些年我们的倾城时光

    那些年我们的倾城时光

    也许在我们每个人懵懂的年纪里都遇到过一个穿着白衬衫,背着黑色书包,穿着最朴素的帆布鞋的清秀男孩;也许每个人对那个男孩的感触都不同,可能是暗恋,可能只是单纯的仰慕,也可能是嫉妒;但是在叶挽歌生命中的那个男孩也许是她一辈子以来所有孤独的总和遇到的爱情,自从第一次遇到他,就有一颗爱情的种子在她的心中种下……叶挽歌说:我从来不曾想过,他就那样在我的生命里扎根,再也走不出去薄谦廉说;我也没想过,就这样一个傻傻的女孩闯入我的心扉,搅乱了我的心湖
  • 落弦歌

    落弦歌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沫离莫离,但此不分别,但此梦长醉,人生亦不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病从脾胃生

    病从脾胃生

    本书内容包括:脾胃胜衰论、肺之脾胃虚论、君臣佐使法、分经随病制方、用药宜禁论、《内经》仲景所说脾胃、气运衰旺图说等。
  • 莫时诚景

    莫时诚景

    她是一个聪明而又坚韧的女孩,她也是一个为爱奋不顾身的女孩,遇见他,是她一生的幸运;他是一个冷漠严峻的人,他也是一个不畏艰险的人,遇见她,是他一生的感激。他们之间又该如何演绎这段相遇和情深呢?莫时,莫时,以为无时,奈何长情;等待,等待,以为无望,奈何情深。
  • 冷酷面具下的温暖

    冷酷面具下的温暖

    当高冷女王碰上了冷酷王子,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原本高高在上的洛晓颜,成长路上虽然充满了不幸,但也收获了友谊;爱情和亲情。她和朋友们一路哭过,笑过;被背叛过,也曾经绝望过。但终于拨开迷雾,真相背后却是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