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你才可能知道很多。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有力量。而要想将学习坚持下去,学的更有成效,那就离不开对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你的学习就会轻而易举,自然而然地取的成效。
1.知识就是力量
如果你想进步,就必须要有知识。我们需要知识,就像需要空气一样。
在聪明的犹太人家庭里,负责启蒙教育的父母都会问孩子这样一个问题“一旦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掉了,你的财产被敌人掠夺了,那么你剩下的还有什么宝贵的东西?”当孩子不能给出正确的答案时,他们会进一步追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东西,它就是你要带走的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大概是水吧!”孩子们不太肯定地回答。“它和水很像,都是人类维持生命所必须的东西,它就是知识。”父母们很严肃地回答,“而且你一旦获得了某种知识,任何人都抢不走的,只要你还活着,这宝贵的财富就会永远跟随着你。”犹太人在历史上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但这个种族依然顽强地生存到现在,并且产生了许多闻名于世的伟大人物,正是因为犹太人懂得“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当他们的孩子刚刚懂事,母亲们就会将蜂蜜滴在书上,让孩子舔书上的蜂密,她们想告诉孩子:书是甜的。他们懂得知识的重要作用,让孩子从小起就产生出对知识的渴望。
既然知识是可以改变一切、决定一切的伟大力量,你或许会问,我怎样才能获得这种力量呢?答案只有两个字:学习,坚持不断的学习,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学习中得来的。一个人从出生到这个世界就开始学习,学习说话、学习走路、学习做事、学习一切。如果不学习,他就不可能健康地成长,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歌德曾经说:“人不是靠他生下来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学生在学校时最应该培养的一种能力,就是熟悉各门学科的相关书籍的能力。在图书馆中,在汗牛充栋的藏书中,找出一些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书本来阅读,这种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人的一生都是非常有用的。
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渴望在一夜之间学得想要的一切知识,这是很不切实际的。古人常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其中的功利性虽不为我们提倡,但这“十年寒窗”却无疑体现了学习的寂寞与困难。很多人在学习时往往心态浮躁,而且有一种严重的功利倾向实用主义,其实这种态度对学习是非常不利的。任何事情都应该循序渐进,只有不断地读书,不断累积自己的知识储备,你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中充分发挥知识所蕴含的力量。
现在的时代是知识时代,知识经济已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而如果说人类的全部知识像太平洋,那么一个人所能掌握的,就只是太平洋中的一滴水。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而这有限的精力和时间也不可能全部都用在读书学习上。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你一定要有选择性。选择最需要掌握的知识、最应该掌握的知识,也是在学习过程中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此外,在迅速膨胀的知识海洋中,有许多消极,不健康的有毒物质,对此你一定要警惕,不要让这些垃圾占用和污染自己的大脑。
总之,无论在什么时候,你都一定要记住培根的那句话:知识就是力量。
悄悄话:
你有多少知识,就有多少力量,你的知识和力量永远是相等的。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积极的兴趣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有兴趣虽然不一定就能成功,但成功一定要有兴趣。
在学习中,你可能会有偏科的现象,不能在各方面均衡发展,老师还可能会因此批评你,但是你不需要为此担心,俗话说的好,人贵有所专。每个人都不可能在所有学科都具有丰富的知识,虽然,在求学阶段,你是应该在各方面都有所收获的,但坚持你的兴趣却是更重要的,只这样你才能为自己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找对自己的方向,爱因斯坦曾经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4岁的时候,他的父亲送给了他一个指南针当作生日礼物。指南针无论怎么摆放,那个指针总是指向正南方。爱因斯坦对这个现象产生了强烈的好奇,父亲正是通过引发孩子的好奇心而激发了爱因斯坦对科学的兴趣。爱因斯坦在自传中回忆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时,特别提到了这件事给他的生命带来的影响。他认为,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对好奇的不断摆脱的过程。兴趣是人类的创造力得以发挥的前提,是获取成功的最强大的动力。试问,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件事情不感兴趣,他怎么可能取得想要的成功。大多数的伟大成就都源于强烈的兴趣,因为要取得伟大的成就,一定要付出别人从来想象不到的努力。如果没有兴趣这一强大的动力支持,除非是一个不为自己而活的人,否则很难有人完成如此艰苦的任务。
提出“进化论”的伟大生物学家达尔文从童年时代就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中学时代,他对大自然的兴趣越来越强烈,开始搜集各种动物和植物,然后认真地制作成标本。中学毕业以后,达尔文应父亲的要求去了爱丁堡大学学习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医学,因实在没有兴趣而中断了学业,后来又转入剑桥大学学习神学。但达尔文仍然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阅读生物学书籍和采集动植物标本上。达尔文在自传中回忆说:“在剑桥的时候,没有一项工作比搜集甲虫使我更为热心,更感兴趣了。”后来也正是这种对生物学的强烈兴趣驱使他在1883年登上“贝格尔”号军舰,开始了举世闻名的环球考察,最终出版了他的巨著《物种起源》,这本书改变了人类对自我的认识,使人类知道了各种生物和人类的起源以及进化的过程。可以说,《物种起源》对人类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这里,可以看出,达尔文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与他对生物学的深厚兴趣是分不开的。
孩子,如果你能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兴趣,那么在艰苦的奋斗过程中,你不仅不会感到厌卷和疲惫,反而会从中体会到无限的快乐和巨大的动力。而这种积极的心态会让你激发出自身最巨大的潜能和毅力,通过这种良性的循环促进你最终会成就一生的辉煌。
孩子,不要过于注意你在学校的学习成绩,那是靠不住的,关键是你一定要在学生时代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努力去发展它,只有这样你才能取得成功;只有这样你才能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激发出自己身上的学习潜力和毅力。只要你找到了你的兴趣点,那么即使你的成绩是倒数第一,你最终取的成绩也会让那些真正的第一汗颜。在你学习的时候,强烈的兴趣会使你全身心地投入,集中全部精神,除了眼前正在做的这件事之外,别的什么都不要去想。一个人如果不能把精力集中在一个对象上,而是做一件事的同时心中又想着其他的事情,那么他的效率一定很低。
悄悄话:
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学科,然后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激发出你身上的全部潜能,最终在这一领城取得成功。那么你就是妈妈眼中最好的女儿。
3.要对所学的东西产生兴趣
兴趣是自发学习的推动器,也是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激发你对所学东西的兴趣往往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陈宇华,1972年生,原籍中国,1978~1984年就读于长沙市48所子弟小学。1984~1990年随父母由湖南到福建厦门就读厦门一中。1990年以厦门高考文科第一名的成绩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1990~1992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1992年以当年大陆惟一的本科生被录取到美国斯坦福大学。1992~1995年就读于美国斯坦福大学。1995~1997年就职于美国科尔尼咨询公司香港分公司。1997~1999年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1998年就职于美国高盛投资银行香港亚太区总部。1999年就职于默多克新闻集团北京分公司。2000年1月创办华有德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和其他的孩子一样,陈宇华小时候也并不是特别爱好学习,陈宇华的父母后来回忆说。大家都夸宇华聪明,父母倒觉得,小时候她和其他孩子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无论从智力上,还是对学习的兴趣上。
像大多数家长一样,在宇华一两岁的时候,父母就给她买了许多的书,像什么《唐诗300首》,《幼儿数学》,《十万个为什么》等等,一有空闲的时候,就给她灌输,但是她并没有表现出多么大的兴趣。往往是父母一边讲,他一边玩,东张西望,心不在焉的,根本不感兴趣。“宇华,给爸爸背背昨天教你的那首诗,好吗?”“……”宇华摆弄着玩具。“鹅,鹅,鹅……”爸爸提醒道。“……”宇华还是不理,把玩具举起来,突然说:“爸爸,我要好多好多的玩具!”
父母也没办法。看看人家小孩,说:“来,给叔叔阿姨背首诗!”小家伙就摇头晃脑地背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父母听着,十分羡慕。宇华连“鹅鹅鹅”都不会背。父母也不知道该如何办,甚至有时候想,这孩子是不是有点笨呀?
那时候,他邻居家有个小孩,就是爱玩,学习成绩非常差。虽然管得特别严,但成绩一直就是上不去。她的父母气极了,就逼她学习,结果逼也不行,照样地玩,就打她,谁知道打也不行,那小孩还挺倔,一边嚎叫,一边一个劲地喊:“我就不爱学!我就不爱学!打死我我也不学!”听了这小孩的话,不光她爸妈生气,宇华的父母也生气:现在这些小孩,到底想干什么?学习条件这么好,还不爱学,他们爱什么!
宇华倒是挺喜欢小汽车的,整天拿着个小汽车摆弄,可这有什么用?“爸爸,汽车为什么4个轮子?”一天,宇华举着小汽车问。“4个轮子才稳当呀。”爸爸一边看报纸,一边随口说道。“那,三轮车为什么是3个轮子?”“……有3个轮子,也就稳当了……”爸爸有些不耐烦,因为他正在看一条重要新闻。“那,自行车怎么只有两个轮子?”爸爸放下了报纸,有些吃惊又有些尴尬地看着宇华,宇华正睁大眼睛看着他。父女对视了一分钟,爸爸才缓过神来。
从宇华乌黑但充满了疑问的大眼睛里,爸爸像是看到了什么!“这不就是几何的几个基本原理么?”爸爸的脑子里像有个小火花跳跃了一下,当然,这只是实际生活中的几个小小的疑问而已,但正因为是实际的,不是比教学上的理论更鲜明、更活泼吗!爸爸知道该如何做了,像是大梦初醒一般!“好孩子,”爸爸一把把宇华扯到怀里。“来,爸爸给你讲!”爸爸就用最浅显的话,认认真真地给宇华讲着。令爸爸感到特别高兴的是:这次宇华竟然一动不动,昂着脑袋,老老实实地听着爸爸的话,既不乱讲话,也不做小动作了。调皮、不爱学习、不会背“鹅鹅鹅”的宇华,现在多么像一个好学生啊!
这件事情给父母很大的启发,那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前听这句话,父母还不太相信,兴趣?她根本不去学习,哪里来的兴趣?她哪里知道学习的兴趣?难道,只是吃啊,玩啊这些兴趣?现在,父母明白了,兴趣不仅仅存在于课本中,课堂上,更多的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从此,父母也开始发现,宇华原来是个非常爱学习的孩子:她老是在不停的提问。“爸爸,为什么天是蓝的?”“妈妈,为什么海水也是蓝的?”“为什么喝的水,洗脸的水,却没有颜色?”以前,父母会觉得烦,总是要么胡乱说说,要么搪塞不理——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有的东西父母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大人的虚荣心在作祟呢?看来得好好看看《十万个为什么》了。后来,父母就把一切地方,都当作了宇华的大教室。
就这样,父母认真地对待宇华的各种问题,能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一面让她自己考虑,一面自己补习各种知识,然后再告诉她。宇华的“求知态度”得到了认真地回答,求知热情也就更加高涨起来,不断地提问,也在不断地获得知识。
怎样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呢?父母可以从以下建议中去掌握:
1.让孩子从学习中不断感受到乐趣。对未知的探索、对新知识的渴求,和我们旅游爬山一样,登得越高就看得越多越远,从而充满着获得知识的愉快。当孩子尝到这种乐趣之后,即使管得严些,孩子也容易接受了,因为孩子从中感到了快乐。
2.让孩子从努力中不断体验到成功。学习是一个苦差事,如果只是一味地苦读,尝不到一点收获成功的回报,时间长了势必会厌倦。因此,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和成功,我们都应看到并给予适当的表扬或鼓励,哪怕是一句“今天很不错”的话。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自己激励自己再下苦功夫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3.要帮助孩子在奋斗中不断瞄准新的目标。带孩子登山,我们总会常常指着前面某一处说,加把劲爬到那里歇一会儿。每次作业,每次考试,每次寒暑假,父母都应该帮助孩子定出应完成并且努力后能完成的目标来。如今天作业争取8点前做完,这次考试力争平均分数达到80分,比上次高2分等。让孩子学习有目标,有奔头,这样不仅让孩子从目标完成上感到的压力而转为动力,更能让孩子从努力超前或超质量完成目标中常常体验到成功,为以后攀登更高的人生目标打好基础。不过在目标设置中一要防止要求过高,孩子努力了也完不成,他又何必去努力呢;二是不能随意在孩子已完成目标后再加码,让孩子感到我努力了反而会有更多的作业在等着我,与其如此,不如慢慢做。
4.鼓励孩子参加课外活动小组。课外活动的实践,可以使孩子切身感受到知识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学习。如孩子对数学没有兴趣,鼓励孩子参加数学兴趣小组,多做数学趣味题,就会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悄悄话:
选择你感兴趣的事情去学习吧!妈妈一定会支持你的。
4.勤奋刻苦是最能决定学习效果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助产婆。”
吴静贤,一个普通的中国女孩子,从北京大学毕业,拿到剑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她拥有一个光明灿烂的未来。这与她的父母从小培养其勤奋学习的习惯分不开的。
吴静贤是一个勤奋的女孩。她看不起那些守株待兔,凡事总想不劳而获的人。她信奉一条原则:99%的汗水加1%的天分才会成功。小时候,父母就用“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来教育她。上高中后,她制定了自己的学习计划。
静贤上学时每节课都上得心惊胆战的,总怕老师叫自己回答问题,要是自己回答不上来,挨一顿骂可是太丢人了。
于是,静贤和同学们就都在这种状态下存活着,像一头头勤奋的牛,没有思想。惟一的特点就是整天忙忙碌碌,晚上回想一天的收获时,却发现是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