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常乐,即是福乐安稳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居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
这是佛教经典《佛遗教经解》中记载修“八功德”之一的“知足功德”里所提出的劝戒,这也可以成为人们的处世原则。
《智慧书——永恒的处世经典》的作者巴尔塔沙·葛拉西安从人的需要角度,也劝戒人们要功成身退,见好就收,切不可过于贪心,踏着欲望攀升的阶梯,无止境地被欲壑所累。他写道:“所有高明的赌徒均行此策。退得妙恰如进得巧。一旦获得足够的成功——即使尚有更多的成功,都要见好就收。联袂而来的好运总是可疑的,最好是好运和厄运交错而来,这样还可以使人享受苦中带甜之乐。当运气来得太猛烈时,它很可能会摔倒并把什么东西都撞得七零八落。幸运女神有时候也给我们补偿,拿持续性来换取我们的紧张感。如果她必须把某个人长期背在背上,她一定会感到疲倦不堪。”
是的,一个人如果利欲熏心,将个人欲望无休止地延伸,就必然会碰得头破血流;一个人如果正确地对待人的需要和欲望,正确地处理人的情感、欲望和现实的矛盾,并进行合理调节,就能够活得自在潇洒。“知足为幸福快乐的源泉。”
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典型事例,也证明着这个道理。
公元223年,刘备进攻东吴兵败,结果损兵折将,悔恨交加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害起病来了。起初,病势尚轻,不久便愈来愈重了,于是决定请诸葛亮到永安(东征的大本营)来。接到刘备的诏书,诸葛亮叫益州治中从事杨洪在小心辅助太子刘禅的同时,要特别注意汉嘉那一头,不可马虎。诸多军机大事安排妥当后,他便和尚书令李严一同到永安去。
刘备见了诸葛亮,原本想隐藏内心的痛苦,不让别人看出,但是悔恨交加的泪水仍不断地沿着他的双颊涌流。他一面流着眼泪,一面对诸葛亮说:“我没能听从丞相的话,执意去东征,在虢亭打了败仗,兵将损失过半,现在后悔已晚。”说到这里,他注视诸葛亮:“近来,我时常想起我们当年在隆中初次见面的情形,好像还在眼前。想不到这次兵败,又患了重疾,我怕寿命不会久长,不能再跟丞相共事了。”说罢,禁不住恸哭流涕。
诸葛亮也难过得落下泪来,他安慰刘备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切莫再去想它,以免再添烦恼和忧愁。请陛下好好安心休养,恢复圣体健康要紧。”
刘备点点头。但是不久后,他的病更重了。临死之前,刘备托诸葛亮帮助自己的儿子刘禅治理好天下,并且语重心长地说:“你的才能比曹丕高出十倍,必定能够把国家治理好。要是嗣子可辅,你就辅佐他;如果他没有治国的才能,就请你自己在西蜀称王。”诸葛亮听了,汗流遍体,手足无措,泣拜于地说:“臣怎么敢不鞠躬尽瘁?我情愿拿死来报答陛下。”说罢,叩头流血,涂了一地。刘备注视着诸葛亮,又是感激又是难过。他吩咐李严代写遗诏,留给太子。遗诏上写道:
我起初得病,只是下痢,后来又加了其他的病症,就严重起来,怕不能治愈。一个人活到50岁,已不算短命,我已经60多了,还有什么可恨的呢?我只是放心不下你们几个弟兄。你们必须自己勉励自己。凡是坏事,别以为小就去做;好事,别以为小就不去做!只有德行好,才能让别人信服。你父亲德行不是很好,不能立个榜样。你跟丞相共事,要像伺候你父亲那样伺候他。你和你兄弟必须努力向上,切记切记!
刘备过世前虽把太子托付给诸葛亮,甚至明示在太子不才的情况下,允许他“在西蜀称王”,但是,刘备再胸怀宽广,再依赖诸葛亮,也不可能有把王位让给丞相的雅量吧!毕竟,太子刘禅已经17岁了,而且还有刘承和刘理两个儿子,怎么会把自己辛苦打的天下拱手让给臣子呢?当他说让诸葛亮自为主子时,其实是暗示他以后不要夺权。因此,诸葛亮泪落涕零,发誓要一辈子帮助刘禅治理国家,即尽他全部精力去工作、奋斗,直至死亡。他在《前出师表》中写下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两句话,就是他忠心耿耿的表现。
诸葛亮可谓文武全才,也深知“知足,不失为幸福、快乐之本”的真谛,所以,他是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辅助刘备。刘备死后,他不仅丝毫没有凭借刘备的言语趁机称帝,而且还“竭股肱之力”辅助后主刘禅。后来,东吴和曹魏都想趁着刘备归天的机会向蜀汉进攻,诸葛亮带兵顽强抵抗,结果累垮了身体,死在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的军营中,当时只有54岁。一直到死,他还在为国家的事务操劳,却从未有过霸权的私心。因此为后世所称颂!所以,他活着的时候,一直受到刘备和后主刘禅的尊敬、信赖和爱戴,他死后,其言行都流传下来,其智慧和品德成了后人学习的榜样。相反,如果当时他权欲太大,有野心,那就毁了一世的英明。俗话说:“一山岂可容得二虎?”当你挖空心思玩弄诡计时,也就埋伏下深深的危机。很多聪明人在成功时见好就收,就是避免祸殃的明智之举,倘若成功后还不知足,那就会遭人之忌,甚至遭人之害了。所以,知足是诸葛亮的智慧之一。
别让贪心害了你(2)
“知足,不失为幸福、快乐之本”作为一种生存策略,一种为人处事态度,是许多名人伟人的座右铭,宋朝的有功之臣石守信、王审琦等人也深知其中真味,杯酒释兵权让人感慨万千。
宋太祖平了天下不久,便宴请手下的大将石守信、王审琦等。皇上请喝酒,大家都显得很高兴。三杯酒下肚,宋太祖把大手一挥,让左右侍奉的太监全部退下,然后端起酒杯,对相聚的功臣们说:“今天在座的都是我的好兄弟!各位一定要尽情吃喝。”说完,蓦地一仰脖,喝个底朝天。但谁也没有料到,正当大家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得意时,宋太祖却突然叹了口气,满腹心事的样子,说:“你们帮我打下天下,取代后周即了皇帝位,真是劳苦功高,快活无比,实在令人羡慕!如今,我做了皇帝,国家的事情实在太多,难处也实在太大,还不如做个节度使呢!你们知道吗?做皇帝这一年多来,我是夜不甘寐啊!”石守信等人一听,感到迷惑不解,忙问:“这是为什么呢?”
宋太祖说:“这不难知道,皇帝的位置只有一个,谁不想取而代之呀,我能不担心吗?”
石守信等人听罢,都诚惶诚恐起来,立即跪在地上向宋太祖叩头道:“陛下,为何说出这样的话,如今大局已定,谁还敢对皇上起异心?”
宋太祖忧心忡忡地说:“你们虽然没有这个野心,但你们的部下将士中不一定没有一些贪图富贵的人啊!或许有一天把黄袍硬披在你们身上,你们不想干也不行啊!”石守信等人听得战战兢兢,浑身冒汗,都叩首哭泣道:“我们真是愚蠢,从来没想到这一点,请皇上怜悯我们,给我们指出一条生路吧。”
宋太祖点点头说:“人生一世,太过匆忙,稍纵即逝。所以,那些想求富贵者,不过是想多聚敛钱财,到地方上去做个节度使,惠及子孙,不受贫困之苦。你们不如放下兵权,到地方上去做个节度使,多置办些良田美宅,为子孙创立永久的基业。你们自己可以天天歌舞升平,饮酒作乐,快快活活安度晚年。我们君臣之间,彼此亲密无间,互不相疑,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吗?”石守信等人俯首称是,异口同声道:“皇上真是为我们想得太周到了。”
第二天一上朝,石守信等一大批武将都向宋太祖递上了辞呈。他们没有被权力所奴役,篡夺王位,掌握天下,而是在辉煌时不露锋芒,不发兵闹事,甘愿退向平淡,过自己快乐的生活。这是表示自己激流勇退,免得从高处摔下来,碰得头破血流。此举,不也是实践着知足常乐的至理名言吗?!在中国这样一种特有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从古至今有许许多多的著名人物采用“知足,不失为幸福、快乐之本”的人生哲学和处世原则,在西方那种充满竞争意识的文化氛围中,同样有许许多多志士仁人采用这种宽广心怀的原则。这方面,美国开国元勋、第一位总统乔治·华盛顿就是一个绝好的代表。
1782年,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一些阶层和集团的领导人都认为,美国出现一位新君主的时刻已经到来,这位君主非华盛顿莫属。华盛顿是最合适的统帅和统治者,他具备君主所需要的才能和手段,是仿效英国政体——君主制的最理想君主。华盛顿统帅的军队也表示支持他,做美利坚合众国的“国王”。对此,华盛顿却不以为然,他不仅不当什么国王,还主动辞去陆军总司令职务,回到家乡蒙特维尔农庄当农夫,重新“在葡萄树和无花果树的绿荫下享受宁静的生活”。3年后,即1786年秋,在麻萨诸塞州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果实即将被吞噬的情况下,华盛顿才不得不再度出山。1789年,他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但连任两届后,他于1796年11月发表了不搞终身制的《告别书》,再一次回到了他的宁静生活。
人生就像花朵一样,不可能永远怒放。当你志得意满或功成名就时,切不可欲壑难填,没有止境,不然你不当众矢之的才怪呢!所以,在自己的事业获得一定成功的时候,要适可而止,自知满足。有道是知足者,常乐。保持人生完美,得以善终之道,奥妙即在此。明智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让一匹赛马退役,他们不会坐等它在比赛的中途颓然倒下,成为众人的笑柄。千言万语一句话:“只有能够好好地把握自我,不求全,不做得陇望蜀的人,才会有幸福和快乐的人生啊!”
万事皆有度(1)
人所共知,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保持液体状态的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必须让温度保持在0℃~100℃之间。如果温度低于0℃,就会凝冰;如果温度高于100℃,则成蒸汽。
由此可见,事物的质和量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有一种界限,一种限度。在这个限度内,量变不会引起质变。反之,超过了这个限度,事物就会发生质的改变。
不只水,世间万事万物也都如此。也就是说,世间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度”。因此,我们在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把持一个度,做到适可而止,方能超然物外。这话说来易,做起来却难。君不见,那些贪权、贪财、贪色的人,并不是不知道权力、钱财和美色等的占有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可是他们超越了,结果弄得家破人亡。原因何在?就在于他们只是将“度”字挂在嘴上,并不去实践。如此,怎能不走向反面呢?
这里,特别应该提示的是:自然事物的“度”的把握,与社会的人生之“度”的把握相较,后者更难把握。特别是涉及功名利禄之类的“度”,人们往往很难做到“旁观者清”。对有些人而言,权力、钱财、美色,是他们永无止境的欲望和追求,结果往往自食苦果。而另一些人则对这些东西敬而远之,不忘用谨慎小心与自我反思的武器来羁束它,结果快乐常伴身边。前者没有辨清孰重孰轻,后者乃大智之人,因而他们得以保持人生完美,令人仰慕。春秋时期的齐国人晏子,就是这样一位在钱财等方面善于把握“度”的人,所以他给后代留下了“大智者”的美名。
晏子名晏婴,足智多谋,是春秋时齐国有名的大臣。
那时候,陈国和蔡国日趋没落,朝不保夕,晋国也是危在旦夕。而齐国靠着晏子的智谋,国力渐渐强盛起来,经济繁茂,物资充足。在这种背景下,齐景公就想称霸各诸侯国,但要让美梦成真并非易事,首先必须要使强大的楚国俯首称臣,听命于自己。但须如何才能如愿呢?
于是齐景公派晏子到楚国去,打探楚国的虚实,摸清楚国的底细,以便瞅准机会对其实施攻击,一举成功。
楚灵王并不重视齐国,自然也就不把他的使臣放在眼里。他听说晏子要来楚国,就对大臣们说:“晏子在齐国名气不小,胆识过人,天资聪明,但是他长得很矮,只有三尺多高,你们何不动动脑筋,想点法儿出出他的丑,也好灭灭他们齐国的威风。”
于是,有的大臣让士卒在城门边挖了一个三尺多高的洞,把城门关了准备让晏子钻洞入城。
而意想不到的是,当守城侍卫要晏子从这个小门进去的当口,晏子却冷冷一笑说:“这不是城门,而是狗洞,出使狗国的人,才会钻狗洞。我是来楚国呢,还是来到狗国?请你们说说吧!”
晏子的这番话说得那些卫士面红耳赤,而那些在城墙上等着看笑话的大臣们,都感觉无地自容,只好命令卫士打开城门,请晏子进去。
楚灵王借晏子拜见之机,还企图想羞辱他,就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齐国没有能人似的,十分轻蔑地哈哈笑道:“我怎么也弄不明白,你们齐国为什么派你这样的人来当使者呢?”
晏子听了这句挑衅性的话,丝毫没有感到窘迫,仍是那样镇定自如,定定地望着楚灵王,说:“我们齐国派遣使者有一个规矩,才华横溢的人,出使那些仁义的国家,平庸无为的人,派到那些昏庸无道的国家。所以,我就被派到贵国来了。”
楚灵王被其貌不扬、却充满智慧风采的晏子弄得十分尴尬,但是他依然想挖空心思捉弄这个伶牙俐齿的使者,于是又导演了一幕滑稽可笑的丑剧。
楚灵王与晏子对饮之际,两个武士突然押着一个囚犯进来。
楚灵王佯装不知其故,厉声喝道:“你们真是大胆,竟敢把犯人送到这里来,究竟想干什么呢?”
一个武士战战兢兢道:“我们抓了一个闯进宫廷的罪犯。”
楚灵王喝问:“犯人是哪个国家的?”
那武士答道:“这犯人是齐国人,偷了我们楚国皇宫的东西,被我们当场捉住了。”
楚灵王一阵大笑,早忘了先前的难堪,也忘了晏子的厉害,似乎对于今天的一切难堪都报复了一样,于是怪腔怪调地向晏子问道:“请问名不虚传的使臣,你们齐国人都很善于偷东西吗?”
晏子的心里早有应对的计策。他以一种有力而幽默的语气说道:“大王,你没有听人说过吗?橘树种在淮南,结出来的橘子又大又甜,可是种到淮北,就会结出又小又酸的果子。原因何在?这是因为两地的水土不同啊。人也是如此,我们齐国人在齐国好好的,个个知书达理,一到你们楚国就变成了盗窃者,这也许是我们两国水土不同的缘故吧!”
三番五次企图捉弄晏子的楚灵王,到头来却是弄得自己灰头土脸,不得不对晏子另眼相看。
在楚国,晏子通过耳闻目睹,对楚灵王的狂妄自大以及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虚弱一清二楚,从而为齐攻楚提供了准确的情报。
晏子回到齐国,向齐景公汇报了楚国的状况以及自己对楚国目前形势的看法和策略建议。他认为,趁楚灵王万般骄横、目中无人,朝中又没有头脑清醒、才能出众的大臣之绝好时机攻楚,必定能稳操胜券。
万事皆有度(2)
齐景公认为晏子所言极是,于是很快发兵征讨楚国,几乎屡战屡胜,夺取了楚国许多城池,最终达到了削弱楚国国力、称霸诸侯的目的。
这就是中国古代史上晏子使楚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