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51800000041

第41章 大唐军事外交的强盛(6)

唐宪宗元和十三年(818)五月,相继被任命为义成节度的忠武节度使李光颜、棣州刺史的河阳都知兵马使曹华为、横海节度副使开始出征李师道。六月,宪宗又任命乌重胤领怀州刺史,让其坐镇河阳。七月,宪宗命宣武、魏博、义成、武宁、横海五道兵马共同率领各自部将集中出兵,历数李师道罪状。此时,当年在淮西之役中便已表明归顺的宣武节度使韩弘看到朝廷这次大兵举进,十分恐惧,九月便自动率部包围曹州,攻伐李师道。本年十一月,朝廷又任命河阳节度使乌重胤为横海节度使,领3000精兵赴镇;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带领魏博将士在郓州城外40里处筑垒,以此威震叛军。从上文可看,宪宗这次讨伐李师道的军队已经大大强大了许多。这么多年的努力毕竟还有对本国内部尚存的各个大大小小的藩镇有一些威慑力的。更何况,宪宗目前的政策是,优抚主动归顺的;而对于强硬抵抗的,则采取强悍的剿灭政策。而正式宪宗这一相对聪明人道的策略,为朝廷的战争争取到了很多藩镇的支持。而对于李师道的这场出征,据朝廷目前的力量,应该是没有任何悬念的。此外,在强硬的军事进攻之间,宪宗还采取优恤俘虏政策。十二月,魏博、义成军将俘获的李师道部将多人送京。对于这些将领的处置,宪宗采取的是不但不加诛杀,却将他们交付行营效劳。对于其中想要回家的士兵,则发给盘费释放回家。这一招事实上十分有效,不但这些士兵至此对朝廷感恩戴德,而且这些传到了李师道兵营中更是反响强烈。目前,李师道的兵营之中本来对于大兵压境的局面有些惶恐不安,但听到朝廷的优恤政策后更是无心继续作战。

交战的结果是,李师道步步退兵,而朝廷军队这步步压至李师道领土。李师道听说官军步步紧逼,发动民众整治郓州城堑,修守备。由于军队损失惨重,现在的劳役甚至派到妇人,民众对此越发恐惧怨恨。李师道看到官兵的气势,只能将自己最为得意的都知兵马使刘悟派到阳谷抗拒官军。这个刘悟对待部下宽容,将领军心稳固,对其十分尊重,兵众私下皆称其为“刘父”。但当田弘正渡河,刘悟军没及准备,因此吃了败仗。李师道得知此事后十分生气,准备将其杀掉。但转念一想,自己的能用的部队也就这么几个了,于是只好留刘悟达10天又送他回去,并赠金帛以示安慰。但这一次险遭杀戮的经历却让刘悟对李师道彻底失望。为其效命还不如直接归顺朝廷,最起码能落得个主动归顺的名义。不待他返回营地,刘悟便命令部下杀死师道派来的使官。随后,又发动兵变,反击李师道。而这是刘悟的这一次决定性的倒戈,彻底成就了宪宗的削藩大业。

至此,曾经轰轰烈烈的藩镇割据自此完结。无论如何,唐宪宗也为了自己的帝王霸业作出了很大一个贡献。毕竟,在他当政期间完成了他祖父当年至死遗憾的削藩大业。如今,大唐王朝已经结束了千年,而当年曾经轰轰烈烈的君王帝相、才子佳人抑或普通的平民百姓,都只能随着那些陈年旧事灰飞烟灭,无人能逃这天地人寰的宿命。历史给后人留下的只能是说不尽的盛衰成败,这千秋功罪自待未来人去评说。

一代名将李晟

唐朝将士

一代名将李晟去世之后,后人对其评价很高。李晟的神道碑,由裴度撰写文章、柳公权书写,被称为文绝、书绝、事绝的“三绝”碑。明人李梦阳也曾有诗云:“父子英雄古来少,天生李晟为社稷。”而后世的史家则如此称赞他,“桓桓大师,义勇天资。运钟霍乱,力拯颠危。愬事章武,诛蔡平齐,凌烟画图,父子为宜”,高度评价了李晟戎马一生的功劳成就。而两处文中所谓的“父子”,则指的是李晟和其儿子李愬。这李愬,便是后来宪宗时期出兵淮西生擒吴元济的勇将。李愬完全继承父亲的骁勇善战,当年正是李愬这一擒,奠定了淮西战役的胜利,为开创“元和中兴”局面奠定了基础。

李晟,字良器,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他出生于当时的世家大族,从其姓氏也看看出其来头必定不小,毕竟是跟天子同姓。李晟祖父李思恭、父亲李钦,都是陇右的大将,其实大唐高祖李渊即使出身陇右将军,可见其家族在大唐帝国地位之显赫。大唐帝国本由军功而得以开创,故向来崇尚军功,又十分重视门阀制度。李晟拥有如此显赫背景的青年才俊一举脱颖而出,凭借满腔忠诚和过人谋略,成为中国古代名垂青史的大唐将军。

李晟性强劲刚烈。由于生于军人家庭,除了遗产基因外,他从小在这种环境之下耳濡目染,也渐渐长成一名坚毅的将领。李晟体格健壮,据称,当他18岁效力于河西节度使王宗嗣麾下时,用当今的计量单位,身高已有1.80米,已经是个英武帅气的小伙子了。他从小喜欢读孙子兵法,十分善于骑射。据说,在当时整个军队当中,他的这个技能都是数一数二的。李晟的早年军事生涯主要在河西、凤翔一带,他为抵御吐蕃的进犯,保卫西北边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据说曾经有一次他跟随王宗嗣攻打吐蕃,这其中有一个吐蕃猛将誓死守城进行抵抗,大唐军队进攻了多次都未能拿下,一来二去的,唐军伤亡很大。带队将军王忠嗣大怒,召集军中善射的人,希望能将这将领直接在城墙上被射死。这时李晟应召,引弓而射,一发即将蕃将射死,三军为之欢呼、振奋。至此,王忠嗣对李晟十分赏识,拍着他的后背称他为“万人敌”。李晟的这一次表现,使他成为了军队中的红人,各个将领争相想将之收纳至自己的军队之中。此后,他有曾跟随凤翔节度使攻打反叛的羌人,并相当轻松地取得了胜利。此战之后李晟即被提升为左羽林大将军。关于李晟的作战传奇,其中还有大历四年那次战争经历。当时吐蕃又再一次进犯灵州,当时凤翔节度使李抱玉让他领五千兵前去攻打,李晟当时则言:“以众则不足,以谋则太多。”他仅率领一千士兵便将吐蕃将领掳掠而去。李晟的这一次胜利,更为后人流传至今。

但是,让整个大唐王朝真正记住李晟的,则是那年李晟勇猛勤王的壮举。

建中四年(783)十月,泾原之变发生。所谓“泾原兵变”指的是,当年德宗准备调往淮西前线平叛的泾原兵马途经长安时,因为没有得到梦寐以求的赏赐,加上供应的饭菜又都是糙米和素菜,而正值公主出嫁,排场很大。士兵觉得自己每日在外风餐露宿,为的是保卫这大唐的领土。而皇帝根本就不买他们的帐,只为给自己的子孙谋福利,不管百姓和士兵的死活,于是心理不平衡的士兵发生了哗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泾原兵变”。德宗在这些叛兵的包围下,只好仓皇逃往奉天。而乱军则趁机拥立朱泚为主帅,围攻奉天,形势紧急。等叛乱的消息传到魏博行营,李晟接到求援诏书,立即奔赴国难。他只好放弃攻打到一半的河北藩镇的战场上撤离,昼夜兼程而行。李晟在路上,一边加紧行军,一边尽力招募士兵。开始时仅有士兵4千,由于李晟善于抚慰士兵情绪,又能够与士卒共甘苦,旬月之间,队伍便发展到1万多人。此外,除了李晟的军队外,朔方、邠宁节度使李怀光也率领5万士兵从河北战场撤回赴援,并在礼泉彻底击败了朱泚的叛军。奉天的包围至此被瓦解,朱泚暂时退守长安。而德宗至今回想起来都有些后怕的出逃经历,在他忠心耿耿的臣子保卫下,又回复了昔日的宁静。

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德宗也没有想到,自己再一次的忽略或者说故意的疏忽,差一点又断送了他的帝王前程。古往今来,其实有时候有些事情的发生,只是因为某个平常的晚上一次可怕的“枕头风”而酿成一场大灾。过了几年之后,德宗却听信卢杞的话,没有给李怀光恰当的礼遇和安抚,致使李怀光心怀猜忌,以致和朱泚彼此勾结背叛朝廷,刚刚稍微平歇下来的德宗再一次面临险境。而这一次又是李晟的聪明周旋,挽救王室于危难之中。开始李怀光并没有暴露他的反叛野心,但只是在兵营中不断离间朝廷和军队之间的关系。但李晟却时时提防着这位拥兵自重的将领。李怀光为扩大自己的队伍规模,就不断向皇帝奏请说,李晟的神策军粮食给的太多,而自己军队给的粮食太少了,现在兵营中又又开始闹了。于是德宗没法只好派陆贽前去军中安抚。此后,李怀光想要瓦解李晟的军权,想要李晟自己请求减少粮食的供给,以达到破坏和阻止他在军事上取得成功的目的。聪颖的李晟意识到他的用意,便非常巧妙地回答说:“你是大元帅,我只是个普通的将领。要不要减少粮食的供给,应该是你大元帅说了算。”这么一来,便又将皮球踢还给了李怀光。李怀光无言以对,这件事只好作罢。但李晟知道,此处已经不能久待,就尽快找了个接口脱离了李怀光的军队。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个因缘际会,正是李晟的这一决定,却及时了挽救了德宗的帝王宝座。

不久,李怀光并吞二军,并正式亮出谋反旗号,德宗再一次仓皇逃奔。昔日只是一个朱泚便已让这岌岌可危的大唐惶恐不安,这次是两支大队强强联合,因此这一仗李晟打的很辛苦。当时李怀光、朱泚联合,气势极为嚣张。而李晟率领孤军处在两股反叛势力中间,内无资粮、外无救援。在这紧要关头,他以忠义激励全军,身先士卒,并运用各种军事谋略顽强、机智地与叛军周旋。关于如何攻打敌人的据点长安,李晟为了保护宫苑的完整以及长安百姓的安全,决定直捣敌人老巢。事实证明,这样的策略是很正确的。不久,李晟便已进入城中,当李晟率领一百多骑兵进攻时,左右的人呼喊:“相公(李晟)来了!”叛军一听李晟大名,全都弃战而逃,朱泚率领败兵逃离长安,其余叛军相继投降。朱泚逃到彭原西城被部将杀死。七月,德宗才得以回驾长安。这样,历时9个月的朱泚之乱,在李晟的又一次舍身抗敌下完全平息。据称,当时报捷书送到梁州时,唐德宗哭了。他的帝位已经经历了多少次的失而复得,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而他还是能够记住,这几次自己所经历过的九死一生。他自己也清除地知道,自己能够再次登上帝位,靠着是这些大唐将士的忠勇。皇帝感慨到,“天生李晟,是为了这大唐社稷,不单单是为了我呀!”

同类推荐
  • 魏雍策

    魏雍策

    如今三分天下统一于大魏已然二百二十一载。但是此时的大魏已然社会矛盾尖锐,门阀世家之间的斗争越发激烈。大魏已然极重难返。随着五胡蛮族的蠢蠢欲动,一个新的乱世即将开始,帝王、谋士、将军、侠士、红颜,他们都将如何面对这个残酷的时代。(闲时随笔作品,文风不喜勿喷。架空历史,请勿对号入座)
  • 江山无限醉

    江山无限醉

    这是梦境,也是现实!这是巍巍盛世!却危机四伏。有金戈铁马,有侠骨柔情!有庙堂阔论,也有幽默世情!我本来自异世,是适应,是迷茫,还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还是货与帝王家!一切都在一杯浊酒里!
  • 史记精编

    史记精编

    《史记》告诉我们,中国是具有五千年辉煌文明的古国,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她不仅博大精深,而且神奇瑰丽,历久弥新。《史记》翔实、严谨而生动地记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记述了我们祖先在创造文明过程中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读《史记》,会使我们对中国已往的历史、悠久的文明和伟大的祖先,怀有一种深深的温情与敬意。
  • 青歌赋

    青歌赋

    那年的花开,恰好遇见你,是否,在遇之前的每一个夏日,你一直在那里,不出声,不打扰,我不来,你不走?
  • 三生桃花源

    三生桃花源

    天元年167年,天界与魔妖界大战,最终魔妖败,从此后分成七界。而在三界大战时,天帝女许容献祭于阵魂锁,因使天界在大战中取胜,但她也元神消散,失去仙力,坠入汉朝……故事,从此开始!三生缘,桃花源。本书以穿越历史为主与都市,战争(空架古代),仙侠,都市,校园,神话等为体材而写的一部作品。 一位现代的少年,则是他的解缘人。 三生之缘,有幸全是你。 两世古代,一世现代。 两人同行,闯荡天下! 望诸位支持!求推荐票!求收藏!
热门推荐
  • 邪尊甜宠小丹妃

    邪尊甜宠小丹妃

    二十五世纪的毒医杀手意外魂穿修仙大陆——苍玄大陆。本以为山穷水尽,却豁然发现前世娘亲给她留下了空间至宝——魂玉空间,由此开始炼丹升级的开挂式人生。“该死!”本以为是个麻烦,却不想成为修仙之路上唯一能够并肩之人。“本君的女人,谁敢动来试试!”男人霸气维护,他的温柔只属于她一人!
  • 竹马不吃糖

    竹马不吃糖

    “陆之尧,你为什么会爱上我?”“大概是月老在我们出生的时候就悄悄绑好了一根贯穿你我的红线,让我们从此互相牵扯,直至消亡。”
  • 狂暴金身

    狂暴金身

    2012过去了,但是末日依旧来临!地球危在旦夕,普通高中生获得一滴神秘精血,肉身进化!打破宿命!超越一切!!!未来世界,地球的宿命是什么?人类的出路在何方?.............................................末日?!不过一场笑话而已.......且看大伟哥一路雄起,且战且歌,携美留下无尽传说!!!新人新作,求收藏!!!!求推荐!!!!
  • 我在江湖当反派

    我在江湖当反派

    “姜小万,你是正派。 ”“狗屁正派,我姜小万杀人越货无恶不作,哪个江湖正派敢让我与之为伍?”
  • 笙箫剑歌

    笙箫剑歌

    一首笙歌,一曲涅盘。荏苒俗世,谁是谁非,终有几人得以看清?风云变幻的灵州,各方势力争权夺斗。被无端卷进权力斗争中的少年,又该何去何从?曾经的情愫,未来的坎坷罹难交杂在一起,究竟谁才是最终的赢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她的爱至深至远

    她的爱至深至远

    十四岁时荆然亲眼看到霍明贤开车肇事撞死自己暗恋的学长,可最后出来顶罪的却是他的孪生弟弟霍明谦。五年后准备自杀的荆然突然发现真相,对她而言,肇事者和包庇者都该付出代价。悉心准备一年,潜伏仇敌的家,她要让他们也尝到绝望的滋味。“你知道当幸福就在眼前,但是却在一瞬间土崩瓦解的感觉吗?”荆然缓缓地说,“我是应该下地狱,但你们正适合与我同行。”可是随着另一层真相的解开,她发现最后自己深陷的不是仇恨,而是对爱的怯懦……
  • 丝方尽

    丝方尽

    情牵三世,他们相互依偎。为神时,他以真气注入、精血灌溉,供养她修身女体,用性命护她周全。为人时,她跋山涉水,寻他而来,为他孤寂昏暗的生命带来希望,为他正名,嫁他为妻,牵引他再升上神。温馨诙谐,小虐怡情……
  • 翻译名义集

    翻译名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寒窗梦全本

    寒窗梦全本

    一个天翻地覆的时代,治乱循环,白云苍狗,时代洪流裹挟一切冲刷而下~看个中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浮沉生死。是耶非耶?时也命也!是非纷纭留与后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