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51800000026

第26章 大唐“进行时”(13)

走在藩镇割据时代大潮前列的是安史旧部。在安史之乱末期,以李怀仙、李宝臣、田承嗣等为代表的安史旧部依然手握重兵,他们看到“安史”气数已尽,就利用手里还有军队这一优势,纷纷打起了反正降唐的牌。而此时的唐朝政府,也已经无力征讨这些叛军余孽,趁此机会招降叛党,是他们重归大统,落个两边都安宁,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就有了“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的一幕,广德元年(763),也就是唐代宗即位的第二年,他就以赏功为名,任命李怀仙为平卢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节度使,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让他们分统安史旧地。在这次交易中,河北的安史旧部是最大的赢家,他们不但得到了弃暗投明的名声,还在实际上保住了自己在河北的实力,依然重兵在手,独揽地方军、政、财大权,而且这种状态在实际上也得到了中央政府的承认;唐朝政府的这步棋走的却很有些阿Q的味道,河北地区实际的独立状态没有得到解决,只是在名义上又重新回到了帝国的怀抱,满足了一下帝国统一的虚荣心。就这样,这些藩镇名为唐朝藩臣,实则处于独立状态,成为了日后实力最为强大的“河朔三镇”。

令唐朝政府不曾想到的是,对安史旧部这种姑息养奸的作法,给了还在迷途之中的关中、江淮的藩镇指明了奋斗的方向,他们紧随河北藩镇之后,走上了割据的道路。节度使初建时一般都设在边远冲要地区,安史乱起,为了当时军事形势的需要,唐廷对内地掌兵的刺史也多加节度使的称号,使中原地区也出现了不少的节度使等大小军镇,军镇制度便扩展到黄河以南及江淮地带,后又发展到全国各地军镇。《新唐书·兵志》说“自国门以外,皆分裂于藩镇”,除了国门以外的土地都被分割到一个个军镇之下,可见藩镇割据数量之多,问题之严重。这些藩镇在安史之乱结束以后都被保留下来,唐朝政府的这种做法除了它没有勒令藩镇交出兵权的无奈之外,也许更有深层次的考虑,即在河北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之前,保留大部分的藩镇用来平衡局势,毕竟这时统治者的心腹大患是河北问题,而后来的事实也验证了这一点,无论是代宗还是德宗,都采取了“以藩镇制藩镇”的策略。

而这些新兴的节度使们更是深知自己的尴尬地位,他们是在平叛的过程中,凭借手中的军权而上位的,也许在最开始的时候,他们是忠诚于唐朝政府的,但是一旦坐上了节度使的宝座,他们便同河北藩镇走上了同一起跑线,甚至面对的问题比河北还多。他们一方面肩负着压制河北的任务,另一方面却也同河北一样有着被中央消灭的危机。为了保住自己地方老大的位置,这些新兴的节度使无一例外地开始了大张旗鼓地扩军行动,因为他们明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军队是藩镇的核心,只有拥用有强大的武装力量,才能使自己在中央政权面前更有底气,在早晚会来的削藩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种拥兵自保的心态,从他们大量使用地方的民兵中可以得到验证。民兵没有节度使手下那些毕生都在行伍中度过的正规军训练有素,甚至在本藩镇之外作战的无能是有名的,但他们费用低,能够很快地被动员起来,守卫自己的领土时却打得很顽强。在保卫节度使的老巢方面,他们是一支足以依靠的队伍。

在节度使支庞大的正规军中,他们还极力培养一支可以为自己出死力的精锐部队——牙军,他们“父子相袭,亲党胶固”,有着共同一致的利益,节度使对牙兵供给丰厚,往往能得他们的死力,是藩镇与中央抗衡的主要工具。牙军主要集结地在镇治之州,能够镇压境内的任何反对力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牙军是藩镇唯一具有强大打击力量的军队。牙军的核心是亲卫军精英集团,负责节度使的安全,同时无疑地也被用作保卫节度使驻节之地的总的安全力量,在更好战和更独立的节度使麾下,这种军队通常称牙内军,他们常常由以下几种有特殊地位的士兵组成:从节度使私囊出资维持的私人士兵;名义上的养子,为节度使效劳并随他从一地调到另一地的侍从。由于精英侍卫都是节度使的贴身保镖,他们在地方的政治中常起关键性的作用。但讽刺的是,也正是因为牙兵多父子相袭、亲党胶固,但这也使牙兵十分骄横,只要节度使对他们稍不如意,他们就或杀或逐,另立新主,“变易主帅,如同儿戏”。所以,唐朝的藩镇之乱,除了藩镇与中央的对抗外,还有藩镇内将校之间、将校与牙兵之间的相互厮杀,为大唐乱世这道大餐添加了几道配菜。

藩镇的其余军队则驻守在州县的治地和其他战略要地。它们被恰当地称为“外镇”,其部署取决于不同的情况:本镇的地方防务(特别在自治的和边境的藩镇);境内的安全;对资源和收入的控制(如对商业中心和盐池)。这些外镇军的规模差别很大,从数百人至数千人。

前面说过,早在天宝年间,节度使就已经兼任辖区内负责军需调度的度支使、管理屯田事务的营田使、所在道负责监察的采访使,集地方军、政、财、监大权于一身。新兴的节度使们也拥有这种权利,他们是地方的军政长官,是州以上一级权力机构,兼任度支使和营田使之职,专擅财权,甚至不向国家缴纳赋税,在为数众多的藩镇之中,除了在今陕西、四川以及江淮以南的藩镇大多依旧服从中央政府,向中央缴纳赋税以外,在河北、山东、河南、湖北、山西一带的藩镇,则“征赋所入,尽留赡军,贯缗尺帛,不入王府”。据元和三年(807)宰相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统计,山东、河北、河南的15道、71州之地,长期沦于藩镇,全国三分之二的人口,二分之一的仓储谷物,为藩镇所霸占。唐政府每年的财政来源,仅靠浙江、宣州、歙州、淮南、江西、鄂州、岳州、福建、湖南等8道、49州的赋税,入不敷出。对于要维持地方独立的节度使来说,拥有地方的财政大权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在满足自身贪欲的同时,供养庞大的军队。

有了军事和经济上的保证,新兴节度使们可以向他们的老大哥——河朔看齐了,专横跋扈,割据称雄。在自己的辖区内,对自己的行政人员和军官,节度使实际上拥有任命全权。这意味着这类人员取得官职的途径不同于和独立于中央吏部任用的人员。吏部重视出身,有相当明确的界限,即靠贵族门第、荫庇、科举中式或从胥吏工作提升而取得当官资格,而在各镇任职的人员来源的界限则远为不清和多样化。这类人包括未中举或者虽中举但未得到职事官的文人、转搞行政专业的军人和社会出身低贱但有一定程度的文才足以胜任一般行政工作的人。事实上,在这些藩镇当局下的晋升在唐朝后半期成为社会人才流动的最重要的途径,因为这时许多以前没有当官机会的人能取得官员的地位而升入各级行政机构之中。这样,在地方上,州县组织和藩镇的行政组织这两类平行机构不但在它们基本的政治和行政归属方面,而且在总的社会成分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根据中央政府的观点,那些通过藩镇非正式任用而进入仕途的人不全是正式官员,按理说依然是属于“流外”官,并对他们的提升和任期作了种种限制,试图在他们和有正式资格的官员之间保持一条严格的界线。但实际上与正式的地方官员相比,在藩镇机构中任职的官员人数更多,待遇更高,由此可以想象地方当局掌握的财政资源有多少了。除了自置官吏以外,节度使们还擅定留后,父死子继。

就这样,在唐德宗的万里江山上,“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梁、徐、陈、汝、白马津、盟津、襄、邓、安、黄、寿春,皆戍重兵”,形成了复杂的割据局面。为了中兴大唐,削藩势在必行,而成为导火索的,就是中央政府最不能容忍的节度使世袭,于是就有了后面德宗强势出击,否定世袭的故事。

李唐一朝的宦官专权

宦官俑

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因为皇室的特殊需要,所以整个历史进程中始终有那么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因为特殊的生理结构,所以能够自由穿梭于皇家禁苑,并能够随时服侍在皇帝和众多妃嫔左右,而不用考虑男女大防、授受不亲;他们说话尖细,油头粉面,凭借自己的特殊身份在宫廷宦海中沉浮自如。他们因自小便服侍皇帝左右,善于揣摩皇帝心思,对皇帝百依百顺甚至是媚态十足,深得皇帝喜爱;他们对下凭借能够最接近皇帝的特权,狐假虎威、趾高气昂。他们便是充斥在封建后宫中除了皇帝以及他的妃嫔奴婢之外的第三类人,他们有一个至今让人不齿却饶有兴趣的俗称:太监。

据考证,其实宦官也并不是只有古代中国才有,埃及、希腊、罗马、土耳其等国都曾在宫廷中大量使用宦官,亚洲大多数国家也曾使用宦官。但是中国宦官的历史是最早也是最长的,据说早在商朝周朝时,宦官就已经存在了。当时,宦官被称为“寺人”、“奄人”,只是泛指经过特殊处理的服侍王室的奴隶。秦汉以后,开始统称君主身旁的阉人为宦官。不过那时充当宦官的并非都是阉人。凡是得宠于君主,并在君主周围做事的官员,都称宦官。直到东汉,宦官才成为阉人的专有名词。

但要单论起中国的太监历史,又独独不能漏掉这个太监权势最最膨胀的大唐帝国。当历史的脚步跨入到唐朝后期,宦官的权势得到了最高度的膨胀,他们不但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更有甚者,连堂堂大唐王朝继嗣的废立也被他们所掌控,致使皇帝也无可奈何。唐文宗曾经无比伤感的自我调侃到,自己连历史上受制于诸侯和权臣的周赧王、汉献帝也不如,他们毕竟是掌握在还算有些权谋的臣子手中,自己却是受制在家养的奴婢手中,何等悲惨?宦官本该是依附皇帝而存在的奴婢,他们本应老老实实的照顾皇帝的生活起居,服侍后宫的妃嫔佳丽。现在可好,他们不但越权管理王朝的最重要的禁卫部队,甚至还将本该上天钦定的“圣上”即位也要横加插上一脚。据统计,自唐宪宗以后的10个皇帝,有7个是宦官立的。事实上,早在太监出现的那一日开始,皇帝对他们的存在已经早已有所提防。因此对于他们的行动等出台了众多的规章条例,其中最重要也是最为皇帝所忌讳的一条便是,禁止太监干预朝政。因此,唐代宦官的嚣张,要搁在别的朝代,本已罪当该诛,况且这泱泱大国的王储废立,其实被这样一群家奴所操纵。可是,实际上,这样的事实,在唐朝却一次次上演。皇帝即位了,这些拥立他的太监便是有功之臣,理应受到皇帝的恩赏眷顾,宦官的特权便在这样的情势下一次次被加强。而在大唐帝国,特别是到了后期之后,由于皇帝即为很多都依赖宦官才得以登基,此外,当时最为困扰皇帝的除了宦官之外,还有藩镇割据,朝臣的朋党之争。无论哪一桩都让皇帝十分头疼。于是万般无奈之下,皇帝只能选择一个利益最优化的方式来解决这几个心头的恶疾。但是,事实上,由于大唐帝国后期积弊已经太深,皇帝们往往被这几桩困境弄的顾此失彼、应接不暇。于是,这样的恶性循环也便如此循环下去。唐代后期,宦官因得以掌控重要的军权,其权力已经达到能够在唐代后期操生杀予夺之大权,玩弄皇帝和其大臣于股掌之中,他们废立皇帝如同儿戏,几乎垄断了唐后期的皇位继承权。这在历史上,是一个空前绝后的事件。

唐朝,特别是后期史册上,十分详细地记载了几位鼎鼎有名的宦官。第一个当属那如雷贯耳的代表性宦官高力士。高力士从小聪敏乖巧、善于察言观色,他凭借自己特殊的身份以及才能,一步步权倾朝野。皇帝身边有个这样的能人,其实无非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皇帝意识到他的威胁,趁早将其铲除;而另一种结果是,皇帝对其信任有加,逐渐将自己手中的权力下放。高力士不但是个聪明的太监,也是相当幸运的。不久他便宫拜大将军并内侍监(一品),开了自有唐朝以来宦官不过三品的先例。各地进奏的文表,必先呈报高力士阅后才能进呈皇帝,而朝政上一般的小事他就自己做主给批决了,根本无须事先请示皇帝。但高力士最然权倾朝野,但在他那一代毕竟还未有严重的胡乱干政,相对来说,他对于唐明皇的功劳还有有相当大的。下一个便是唐玄宗时期的肃宗时期的李辅国。他小小一名太监,竟然身兼数职,权力横贯朝野,到代宗朝时,他已经能够如此明确无误地这样对皇帝这么说到,皇帝你就安稳的呆在宫中,外面的这些事听我处置就可以了。敬宗时,宦者刘克明是中下级宦官,没有什么实权,但他却无比英勇地发动政变,杀死敬宗,并矫诏立嗣;即使称自己受制于家奴的文宗,其时的宦官仇士良杀戮中书,却反过来诬蔑宰相等人造反,皇帝言,他们这些人是罪有应得的,杀的好。仇士良所坐镇的北衙成为王朝真正的议事机构,而宰相之职,即形同虚设;僖宗时期,先是宦官田令孜,皇帝称其“阿父”,宦官已经嚣张若此。后杨复恭代替田,他竟视皇帝为其“门生”,目无天子,下视群臣。至此,他们甚至已经凌驾在皇帝之上。纵观整个唐朝,宦官的角色已经不单单是个家奴,他们还是王朝的重臣,或者可以被成为是“二皇帝”,他们内外兼修,内可以控制皇帝的决策,外可以左右大臣的言论,权力如此集中,怎能不膨胀?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张氏王朝

    三国之张氏王朝

    泱泱华夏,五千年历史,却没有张姓王朝,令人叹息。这是一个托名张良后人,集结张良一脉,与三国群雄争霸天下,并建立起一个张氏王朝的故事。作者很喜欢三国,因为热爱所以动笔,故事遵循历史又架空历史,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圆一场三国梦。
  • 回到南宋当名将

    回到南宋当名将

    李子玉本想从此泡泡小美女,揍揍小流氓,轻松快活一辈子。可岳飞的救命之恩,让他再难舍弃,没办法,谁让咱是个义气人呢。于是下定决心,以后就跟在老大身后打打仗,升升官。嘿嘿,要是再讨几房老婆那就更妙了。从此,冲锋陷阵杀金兵、游戏花丛泡美女、立于朝堂斗奸臣,看李子玉如何让大宋风起云动,成就名将生涯。
  • 刺秦萧寉著

    刺秦萧寉著

    六王毕,四海一。铁马金戈之势,怎抵暗流涌动?有人仗剑行天下,有人玉龙报君恩。热血快意?无愧于心?张弓,拔刀。为天下?为自己?一条决绝路,从此不复回。哪管王侯将相,爱恨情仇。秦王,我必诛之!
  • 中华上下五千年(下)

    中华上下五千年(下)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的现在和未来。我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发生过无数轰轰烈烈的事件,也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把这些历史事件和风云人物介绍给读者,可以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 大唐南皇

    大唐南皇

    李贞睁开了眼睛,发现自己睡回了一千多年前的大唐,附身在了那个和他同名同姓的大唐越王身上。成了千古一帝李世民的儿子?这是好事儿啊,谁不知道李世民时期是中华民族最强盛的时期之一?这个年代,绝对是所有穿越客的最佳选择。再说了,咱可是堂堂大唐亲王,这辈子算是衣食无忧了,不但衣食无忧.......嘎嘎嘎......但是,貌似咱的下场不是太好来着。于是,为了建功立业,同时也是为了保命(这个是重点),李贞这只扑棱蛾子决定扇动他那小翅膀,十分作死的开始改变历史。
热门推荐
  • 都市修真纵横录

    都市修真纵横录

    今天下午、晚上,更新三章,补偿昨晚没更新的过错,俺改了~~【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厉星王,一个都市中艰难生存的打工仔,偶然中获得盛唐修真宗师神斗真人的遗物,这些神奇的仙宝功法将如何改变他的生活,他又将如何驾驭神功,独步欲都,进入修仙者的行列,与仙门宗师斗智斗勇;闯进魔修者的领地,与魔头巨枭拼杀屠戮。乃至笑傲三十三天,纵横三界六道一个现代平凡人成为娑婆世界之主的故事
  • 呆萌小冤家极尽宠爱

    呆萌小冤家极尽宠爱

    你说爱是什么?和你一起长大,和你一起上学,和你结婚,和你生儿育女,和你慢慢变老。所有事情都是和我你会不会腻?不会正是因为你所以每件事都很幸福。你爱我什么啊?因为是你所以才会爱上,谢谢你小时候的纠缠让我与你紧紧相连
  • 血魔女的复仇之路

    血魔女的复仇之路

    简单的说,这就是一个江湖魔女,掰歪了一个六扇门捕头,使其成为连环炮灰的感人故事。
  • 我只是个生意人啊

    我只是个生意人啊

    一段生命延续的劫难一句简单的诺言一段甜甜的恋爱一次奇遇与天机的纠葛卷入了巨大的棋局是爱情的追逐还是生命的延续回家与守护的抉择又该如何好好活着应该怎么样的活着九州为何只剩下八州皇朝帝国宗门的恩怨纠葛胜利者所谱写的历史有几分真实千年前的侠客又为何断开两片大陆走到尽头却发现只是开始天上是否真有十二楼五城的白玉京回家的路又在何方
  • 荒山清瑶

    荒山清瑶

    大风卷过,金沙漫漫,四处撒落着破损的兵戈和被剑击中的头骨。一双似火的眼睛在沙丘后出现。她的头发被风吹起,眼神中充满着杀戮。她着红衣,提金矛,风尘仆仆,骑着马进入荒野。她看着四处的破败不堪,她笑了。她的笑颜似曼陀罗花中最妖艳的一朵,但眼底里的恨意却能震慑四方鬼魅。
  • 冒牌穿越师

    冒牌穿越师

    【震惊!IT男加班猝死重生成为了穿越师!】剧透社最新消息:孙悟空真的存在,西游记的故事是真的!伏羲和女娲等那一票神仙都去地下了,雅典娜和波塞冬他们生活在海里,关羽、赵云、秦叔宝他们隐藏在人间开了家保安公司……所有的传说都是真的,就我这个穿越师……是假的!
  • 致青春之灵鸟逆袭

    致青春之灵鸟逆袭

    这个夏天,不一样的挑战即将来临。来自外星球的黄莺被不明不白地骗去军营,当有钱千金的替身。受苦受累地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经历过队员嫌弃、教官看不起等一系列的打击。在逐渐融合的过程中有许多的悲欢离合,让她得以成长。但是一个人的突然回归,让她面临着离队的风波……弱鸟涅槃,菜鸟能否顺利成鹰?
  • 以情深,以缘线

    以情深,以缘线

    八年究竟是多长的时间呢?是从法国到中国的直线距离还是从39楼向下看的距离呢?一个简单纯爱的故事,你是万众瞩目的明星,而我只负责让你更加的闪耀,但是却给不了你爱情。我们之间经过了太多的磕磕绊绊,我这一生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你的为难,我们之间隔着三年的鸿沟,这就是错过。薄皓天,当年的奥漫早就死在了法国,所以我们之间早就没有了过去。——路子遥!路路,万千粉丝又能怎么样,我要是不过是一个你?——简单!漫漫,我这一生从来都没有后悔过遇见你,爱上你,但是终究还是太迟了。——薄皓天。
  • 皇帝要修仙

    皇帝要修仙

    李凌穿越了,还当上了皇上,这下子美得要冒泡了。只是为什么皇上不是九五至尊,还要向上仙纳贡?为什么皇族公主要和亲仙宗以求取皇朝太平?为什么群妖祸乱境内,皇族兵士要退避三舍?所谓的至尊皇权,到底是天下独尊?还是只是仙宗扶持起的收集资源的傀儡?李凌说:老子当皇帝,就要天下独尊,万仙来朝!ps:其实这就是一个人带领一群人重掌皇权的故事,其中有欢乐,有悲伤,有逗逼,有杀伐,打造后世被称之为仙朝、神朝的故事。
  • 赛尔号之轮回帝门

    赛尔号之轮回帝门

    轮回帝门,一个神秘的轮回之地。守护轮回帝门的五大轮回圣者守护着轮回帝门,他们各自掌握着特殊的能力:时空,万灵,元素,守护,生命。但是某一天,轮回圣者神秘失踪,轮回帝门上镶嵌的轮回封印石也随之消失。轮回封印石有着翻天灭地的强大能量,但是至今宇宙都还是一阵和平,没有出现任何星球能量失去平衡崩坏的迹象。所以人们猜测,轮回圣者将轮回封印石带走了……轮回封印石原本就是由时空,万灵,元素,守护,生命五大封印石组成,传说中,轮回帝门收到强大敌人的来袭,在危难关头,轮回封印石会散成五块封印石各自封印在轮回圣者的体内,随后打开轮回帝门将他们传送出轮回圣地,直到他们真正的能够守护轮回帝门,守护宇宙时,他们才会回到轮回帝门,再次将轮回封印石带回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