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51800000023

第23章 大唐“进行时”(10)

李林甫(?-752),出自皇族,李渊祖父李虎的五世孙,小名“哥奴”。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至天宝十一年(752)间任宰相,追封太尉,扬州大都督,人称“口蜜腹剑”。李林甫专权17年,蔽塞言路,排斥贤才,导致纲纪紊乱。后时多认为他正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

由于家族没有封王,李林甫属于没落的皇族,早年备尝世态炎凉。唐玄宗开元初年,李林甫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太子中允”。此人不学无术,是个典型的白字先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钻营。他设法巴结上了侍中源乾曜的儿子源洁,通过源洁向他的父亲央求“司门郎中”一职,但最后只得到了一个太子喻德的虚职,他不死心,仍四处活动,巴结上了正红得发紫的御史中丞宇文融,一来二去当上了吏部侍郎。李林甫相信“枕边风”的力量,竭力巴结讨好那些贵夫人。一个是侍中裴光庭的夫人,通过其结交上大宦官高力士。正好唐玄宗准备起用尚书右丞韩休为宰相,李林甫一从高力士那里得到“喜信儿”,就抢先去向韩休报喜。“投桃报李”,韩休就向玄宗推荐李林甫有大才,应当重用。为了能爬上宰相的高位,李林甫再次展开“夫人外交”拉拢宠冠后宫的武惠妃,许诺“愿护寿王(李瑁)为万岁计”。武惠妃很感激,就在皇帝面前大吹“枕边风”。这样一来,李林甫外有宰相韩休引荐,内有武惠妃暗中帮助,很快就官拜黄门侍郎,受到玄宗的“青睐”。

唐玄宗想把李林甫提为宰相,跟张九龄商量。张九龄看出李林甫不是正路人,就直截了当地说:“宰相的地位,关系到国家的安危。陛下如果拜李林甫为相,只怕将来国家要遭到灾难。”但此时的唐玄宗已经不是初期那个锐意进取、纳谏如流的英明郡主了,做了二十多年太平天子,渐渐滋长了骄傲怠惰的情绪,对此,张九龄、裴耀卿很不安,经常当面进谏,闹得玄宗心里很不痛快。而李林甫恰恰投其所好,“善仰帝意”,是他为官的不二法门。他又在玄宗身边的宦官身上下功夫,送给他们许多礼物。这么一来,皇帝的言行举止,李林甫“皆预知之,故出言进奏,动必称旨”,讨得了玄宗的欢心。

开元二十二年(734),李林甫正式出任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跻身宰相的行列,成为朝廷“三巨头”之一。当时,朝廷里还有两位宰相,那就是中书令张九龄和侍中裴耀卿。

李林甫最善于揣测唐玄宗的意思,在公元736年,唐玄宗想从洛阳回长安,但宰相张九龄等人说秋收还没有结束,这样上路会骚扰百姓,影响生产。李林甫在张九龄走后却对唐玄宗说,长安和洛阳是陛下的东宫和西宫,陛下愿意什么时候来往就什么时候来往,不必再等以后,至于妨碍了农民秋收,免了他们的税收也就行了。

玄宗很高兴,照计而行。后来,李林甫就找机会诬陷张九龄等人,终于使唐玄宗将这些敢于直言的宰相罢官,由他把持了朝政。李林甫掌权之后,凡是不听从他、不和他站在一起的人都要想方设法地陷害。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李林甫和人接触时,外貌上总是露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嘴里尽说些动听的“善意”话,但实际上,他的性格非常明险狡猾,常常暗中害人,不择手段地打击政敌,讨好玄宗。他的法宝便是蒙蔽皇帝、排斥异己,打倒一切胜过自己的人,并在朝廷上下布满暗桩。史载:“林甫妒贤嫉能,不协群议,每奏御之际,多所陷人,众谓其为‘肉腰刀’”。又云:“林甫尝以甘言诱人之过,谮于上前,时人皆言林甫甘言如蜜。朝中相谓曰:‘李公虽面有笑容而肚中铸剑也。’人日憎怨,异口同音。”只是三言两语的描述,李林甫表里不一、阴险狡诈的大反派形象,已经跃然纸上。

李林甫一当上宰相,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唐玄宗和百官隔绝,不许大家在玄宗面前提意见,竭力阻塞言路,补阙杜进上书言事,被他贬为下邦令。他对朝臣说:“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作为仪仗的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朝臣受其威胁,从此谏诤路绝。

天宝元年(742),唐朝改变官名,牛仙客为左相,李林甫为右相。牛仙客是李林甫一手提拔的无用小人,只会对李林甫唯唯诺诺,没什么威胁。此人不久后就病死了,唐玄宗任命皇族李适之当了左相。李适之以精明强干著称,每天迅速果断地处理公务,很少有滞留的公文。李林甫感到自身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便变着方法陷害他。他装做诚恳的样子对同僚李适之说:“华山出产大量黄金,如果能够开采出来,就可大大增加国家的财富。可惜皇上还不知道。李适之以为这是真话,连忙跑去建议玄宗快点开采,玄宗一听很高兴,立刻把李林甫找来商议,李林甫却说:“这件事我早知道了,华山是帝王‘风水’集中的地方,怎么可以随便开采呢?别人劝您开采,恐怕是不怀好意;我几次想把这件事告诉您,只是不敢开口。”玄宗被他这番话所打动,认为他真是一位忠君爱国的臣子,反而对适之大不满意,逐渐将他疏远了。

天宝元年,唐玄宗在宫里设宴,看到兵部侍郎卢绚骑马经过勤政楼下,赞美说"这人风度真好"。李林甫的情报系统马上把这件事禀告给他,。第二天,李林甫得知这件事,就把卢绚降职为华州刺史。卢绚到任不久,又被诬说他身体不好,不称职,再一次降了职。务必打到潜在的敌人毫无还手之力为止。同年,唐玄宗无意中想起了被贬到外地的官员严挺之,便问李林甫:"严挺之现在在哪儿呢?这人可以重用。"李林甫马上又开始活动,召严挺之的弟弟过来说:"皇上很想念你哥哥,你哥哥也挺想调回京城的,我现在帮你们想了个计策,你替你哥哥上奏,说他生病,要求进京看病。"李林甫拿到奏折以后,交给玄宗说:"严挺之年纪大了,又生了重病,只能给他个闲职了。"玄宗叹息良久,果然派严挺之养老去了。

李林甫对待大臣如此,甚至对待太子也绝不留情。当时玄宗甚是宠爱武惠妃,李林甫就全力巴结这位权倾内宫的人物。但太子李瑛并非她所出,武惠妃一直深以为恨。李林甫探知她的心意,也觉察到玄宗其实并不喜欢太子,只是碍于舆论不敢妄动。机会来了,他鼓动其他人诬告太子谋反。玄宗正愁没借口,让群臣讨论废太子之事,张九龄等人搬出隋文帝杨坚误废太子最终丢了大好江山的案例,竭力替太子洗明冤情。唯独李林甫在一旁默默不语。玄宗眼见阻力甚大,一时下不了决心,散朝后单独召见李林甫,李只说了一句话:“这些都是天子的家事,外臣根本没资格插嘴的。”玄宗立时转忧为喜,也为李林甫的忠心所感动,狠心废掉了太子。李林甫为了杜绝后患,斩草除根,纠集一帮官员将太子和另外两个王的勾连谋逆案坐实,并将他们一并处斩。

《资治通鉴》评价李林甫“上晚年自恃承平,以为天下无复可忧,遂深居宫中,专以声色自娱,悉委政事于林甫。林甫媚事左右,迎合上意,以固其宠;杜绝言路,掩蔽聪明,以成其奸;妒贤疾能,排抑胜己,以保其位;屡起大狱,诛逐贵臣,以张其势。……养成天下之乱。”

善恶总有报,天宝十一年(752),李林甫尸骨未寒,杨国忠就唆使安禄山诬告李林甫与蕃将阿布思谋反,李隆基因此追削其官爵,籍没其家产,子婿流配,正所谓不得善终。

杨国忠(?-756),本名杨钊,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人。杨钊从小行为放荡不羁,喜欢喝酒赌博,因此穷困潦倒,经常向别人借钱,人们很瞧不起他。。而立之年,他在四川从军,却郁郁不得志。此后,他获得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的赏识,出任采访支使,自此才出现转机。

此时杨玉环已封为贵妃,贵妃的三位同胞姐姐也日益受宠,而杨钊与贵妃出自同一个曾祖父,乃贵妃的堂兄。章仇兼琼于是派杨钊入朝,觐献蜀锦,希望利用裙带关系作为内援。于是,杨氏姐妹就经常在玄宗面前替杨钊和章仇兼琼美言,并将杨钊引见给玄宗,玄宗任他为金吾兵曹参军。从此,杨钊便可以随供奉官随便出入禁中。

杨钊在长安立脚之后,便凭借贵妃和杨氏诸姐妹得宠的条件。巧为钻营。在宫内,他经常接近贵妃,小心翼翼地侍奉玄宗,投其所好,“善窥上意所爱恶而迎之”,以致“恩幸日隆”;在朝廷,则千方百计巴结权臣。每逢禁中传宴,杨钊掌管樗蒲文簿(一种娱乐活动的记分簿),玄宗对他在运算方面的精明十分赏识,曾称赞他是个好度支郎,其实,这只是得益于他多年的赌博历练。不久,杨钊便担任了监察御史,很快又迁升为度支员外郎,兼侍御史。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便身兼15余职,成为朝廷的重臣。

唐代的国家赋税以征收实物为主,两税法仍是货重钱轻,计钱而输绢帛。天宝七年(748),杨钊建议玄宗把各州县库存的粮食、布帛变卖掉,买成轻货送进京城,各地丁租地税也变买布帛送到京城,从而极大地节省了运输成本。史载:“是时州县殷富,仓库积粟帛,动以万计。杨钊奏请所在粜变为轻货,及征丁租地税皆变布帛输京师;屡奏帑藏充牣,古今罕俦。故上帅群臣观之,赐钊紫金鱼袋以赏之。” 天宝九年(750)十月,杨钊因为图谶上有“金刀”二字,请求改名,以示忠诚,玄宗赐名“国忠”。

俗话说: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是小人的杨国忠与李林甫关系莫逆。杨国忠为了向上爬,竭力讨好李林甫,李林甫也因为杨国忠是皇亲国戚,尽力拉拢。在李林甫陷害太子李亨时,杨国忠等人充当打手,并积极参与其活动。他们在京师另设立推院,屡兴大狱,株连太子的党羽数百家。后来,李林甫与杨国忠由于新旧贵族之间的争权夺利产生了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待王鉷的问题上。因王氏的宠遇太深,本是李林甫和杨国忠共同嫉妒的对象。但是为了牵制杨国忠,李林甫则极力提拔王氏;当杨国忠陷害王氏时,李林甫又竭力为其开脱罪责。由于杨国忠做了手脚。玄宗便开始疏远李林甫,王氏也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致于死地。王氏所兼职务全部归杨国忠。

李隆基之所以杨国忠,除取悦杨贵妃外,还有牵制和取代李林甫的用意。天宝十一年(752),杨国忠终于荣升正宰相,身兼四十余职,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势人物。

借助关系网而平步青云的杨国忠,史称“强辩而轻躁”。杨国忠一手遮天、瞒上欺下,以致李隆基无法得知民间的真实消息,闭目塞听,“以为天下无复可忧”。 杨国忠对人民的疾苦漠不关心。天宝十二年(753),关中地区连续发生水灾和严重饥荒。玄宗担心会伤害庄稼,杨国忠便叫人专拿好庄稼给玄宗看,并说:“雨水虽多并未伤害庄稼。”玄宗信以为真、以后,扶风太守房(王官)奏报当地出现水灾,杨国忠大发雷霆,指使司法机关严惩不殆。掌权期间,杨国忠专权误国,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动辄对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用兵,曾经两度发动征讨南诏的战争,天宝十载(751),杨国忠上任京兆尹不久,遂乘机推荐自己的老友和党羽鲜于仲通为剑南节度使,并命其率兵攻打南诏,结果大败,士卒阵亡六万人,南诏投附吐蕃。接着,杨国忠又请求第二次发兵攻打南诏。玄宗便命令在长安、洛阳、河南、河北各地广泛招兵。杨国忠派御史到各地去抓人,把他们带上枷锁送到军营。不仅使成千上万的无辜士卒暴尸边境,给少数民族地区造成了灾难,而且使内地田园荒芜,民不聊生。

在人才选拔方面,杨国忠曾经作出蒐罗天下奇才的姿态,迸拔淹滞,因此颇得众誉。但却也加剧官员论资排辈的恶劣风气。旨在笼络人心,壮大自身势力,杨国忠规定,官吏选任不论贤愚,一律根据年资填补官员空缺。按照惯例,如果宰相兼任兵部、吏部尚书,选官应交由侍郎等负责,程序十分严格,须经三注三唱,反复进行,历时春夏才能完成。杨国忠却自以为是,预先拟好名单,然后召集宰相、给事中、诸司长官于尚书都堂,读—名,定一名,一日便完成官吏选任。从此,杨国忠垄断遴选大权,门下省不再复核选官,侍郎仅职掌试判,以致官吏质素下降。杨国忠的亲信鲜于仲通、窦华、郑昂等,却为杨国忠树碑立传,歌颂其选官功德。

杨国忠外戚专权,飞扬跋扈,以致民怨沸腾。而杨国忠与安禄山的矛盾,也成为安史之乱的导火索。杨国忠与安禄山都是天宝年间的新贵,同样受着玄宗的宠通。但是,杨国忠的发迹要比安禄山晚得多。当杨国忠尚未担任高官要职时,安禄山早在天宝元年(742年)正月就升任平卢节度使,以后又兼范阳节度使、河北采访使、御史大夫,稍后又兼河东节度使。天宝九载(750)又封为东平郡主。安禄山在朝中对老谋深算的李林甫十分惧怕,而对杨国忠则根本瞧不起。杨国忠接替宰相后,看到不能制服安禄山,便经常向玄宗说安禄山有谋反的野心和迹象,不断加以打压,企图剥夺其权力,促使安禄山打出“清君侧”的旗号,将叛变矛头直指杨国忠。马嵬驿上,杨国忠死于乱刀之下,可以说,既是与太子矛盾的总爆发,也是罪有应得。

元和十四年(819),唐宪宗与宰相崔群讨论玄宗先治而后乱的原因,史载:上问宰相:“玄宗之政,先理而后乱,何也?”崔群对曰:“玄宗用姚崇、宋璟、卢怀慎、苏颋、韩休、张九龄则理,用宇文融、李林甫、杨国忠则乱。故用人得失,所系非轻。人皆以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为乱之始,臣独以为开元二十四年罢张九龄相,专任李林甫,此理乱之所分也。愿陛下以开元初为法,以天宝末为戒,乃社稷无疆之福!”同样是用人,用姚崇、宋璟而治,用李林甫、杨国忠则乱,关键在于选人的标准。对此,《通鉴直解》说:“夫古之英君,始未尝不用君子,然多不能保其终者,盖由天下已治,每厌勤劳而喜逸乐。厌勤劳,则但见君子之拘检,而势必见疏;喜逸乐,则但见小人之可狎,而情必相契。所以始治终乱,皆出于此,非独玄宗、宪宗为然也。”从心理的角度,阐释玄宗前期大治而后期大乱的根源,即在于统治者贪图安逸、追求享乐,在用人好恶上,出现从君子到小人的转变。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安禄山(703—757)营州(今辽宁朝阳)人。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个突厥巫婆。其父死得早,他从小随母在突厥部族生活。母亲后来嫁给了突厥将军安波注的哥哥安延偃,安禄山也就冒姓安氏,名叫禄山。

同类推荐
  • 重生和珅之不走寻常路

    重生和珅之不走寻常路

    和珅不贪,天理难容。*******************************************新书,《幸福官虫》已经上传,请大家支持。美女们说他是一个才华绝世、豪放不羁的真男子。清官们说他是一个忍辱负重、打入贪官内部的真英雄。贪官们说他是一个神机妙算、可以推心置腹的好盟友。富商们说他是一个一诺千金、出手大方的财神爷。百姓们说他是一个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活菩萨。老皇上说他是一个忠心耿耿、可以完全信任的栋梁之才。但是他却说自己只是一个想要活得更加滋润一些的幸福官虫。【本书轻松诙谐,希望能让大家在工作劳累之余开心一笑。】推荐好友力作海飞龙在人间》《岳飞的贴身保镖》《手撕人生》《一指观音》《道是无情却晓晴》《九天计》《双面咒》《彼此的承诺》《风雨沧桑》《将纵大明》
  • 维新:戊戌变法的尝试与失败

    维新:戊戌变法的尝试与失败

    本书叙述了由改良派发动、光绪帝主导的维新运动正如火如荼进行,却一夜之间被慈禧太后扼杀的全过程。戊戌政变彻底斩断了维新变法之路,刚看到一丝曙光的晚清政府再一次跌入黑暗的深渊。
  • 天念传说

    天念传说

    “得念心者得民心,得天问者得天下!”这是一个古老的传说,传说天问剑是权利的象征,谁拿到天问剑谁就是天下之主,传说念心诀是天下第一奇书,谁练会了念心诀,谁就能得民心,守天下。而在蓝念的眼里,“它们”又算得上什么呢,只是有些神奇罢了,那这神奇之处又在何处?人们只知道,有个地方——叫天水,在那里,有座神秘的宫殿,叫天宫……
  • 烈焰繁华

    烈焰繁华

    江山美人,只为你烈焰繁华;金戈铁马,只为你一世繁华。若是有来生,跟你骑马、高歌、走四方。
  • 大翎帝国
热门推荐
  • 慕和一生

    慕和一生

    一见钟情,再见倾心。喻笙做梦也没想到“万花丛中过”的她有一天居然春心萌动了,于是使出浑身解数就开撩,可看到某人似笑非笑的眼神时,喻笙……从心了。片段一喻笙:“今天有点不舒服,好像生病了。”某纯情老处男:“医生在医院。”喻笙:“可我得的是相思病……”某男人:“那就是抑郁?记得挂精神科。”喻笙:“……”嘴贱的男人娶不到媳妇儿!片段二喻笙:“好想你好想你好想你好想你……刚刚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我都听成了天天有你耶!”某男人:“天气预报说,明天多云转晴。”喻笙:“……”去他的不解风情!片段三某天,喻笙闲来无事,拿着某纯情处男的手机玩弄着,突然翻到了什么,顿住了。喻笙不满道:“为什么给我备注只是我的名字啊?还是全名……多不亲近啊!”某纯情处男从电脑前抬起头,轻飘飘地来了一句话:“你没听过一句话吗?世上最美的情话就是你的名字。”喻笙:“……”卧槽!这猝不及防的,撩得她心肝都颤了!(美女恋爱大师vs高冷boss男神,你值得拥有!)
  • 佣兵天下:妖孽请自重

    佣兵天下:妖孽请自重

    “少废话,脱衣服!”月疏离瞪了皇帝一眼,皇帝乖乖点头,“喔。”他站了起来,非常配合的褪去了衣裳……可月疏离嘴角微微的抽搐了下,整个人似乎雷劈了一般:“该死的男人,裤子不用脱……”一个堂堂雇佣兵,穿到古代,变成个人尽可夫的妖后,还要带这个懵懂痴傻的皇帝,她到底招谁惹谁了?
  • 谁终将声震人间:跟尼采学自我激励

    谁终将声震人间:跟尼采学自我激励

    尼采在一首诗中写道:“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他从来都是一个面对世人冷遇及逆境仍能保持意志力强大、内心坚毅的人,而对于身后的声誉他也是充满信心的:“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20世纪的序幕刚刚拉开,尼采在受尽精神疾病折磨后溘然长逝。然而正如他所预言的那样,不久之后,尼采的思想逐渐被发掘并得到重视。
  • 叮咚系统错误

    叮咚系统错误

    偶然间,艾滋病千金徐伊绑定了穿越时空而来的系统。坑爹系统把她拉进了个“虚拟世界” 。 等她虚拟世界任务失败,一觉睡到了未来才发现,任务失败的惩罚居然是变成了个男的! 虽然她很想撩小姐姐,但她一点都不想撩未来那些机器人啊…… 系统:宿主大人想开点,你还有系统! 徐伊:……我一点都不想有系统…… 系统:…… 被打击惯了的系统:没事,魏大神可以修改系统! 徐伊:……算了,做男生挺好的。 “也许我错了,但我不后悔。”
  • 狐狸的金色麦田

    狐狸的金色麦田

    “保安大哥——”里里这救命两个字还没说出来,灰太狼先生大手一挥,粗声粗气说了句:“要你管!”里里正是被他那一挥的大手打到了脸,打断了话。“搞什么?大晚上喝醉了酒,在这里胡闹?”保安大哥也不客气,不过他却错当里里和这位灰太狼先生是喝醉了酒的情侣,在这里……放肆!“大哥,你报警吧,我不认识他。”“这就不认识我了?”灰太狼先生语气里充满了讽刺,说完还道:“嗯?”嗯?嗯你个头啊!你跟我嗯什么?我认识你吗你就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亲子共读温馨童话读本系列:爱吹牛的小青蛙

    亲子共读温馨童话读本系列:爱吹牛的小青蛙

    孩子学习语言,是他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书精选了一些比较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如,“爱吹牛的小青蛙”“爱发脾气的牛牛”等等。小朋友在读故事的时候潜移默化地学习一些道理。
  • 跨界小地主

    跨界小地主

    上古大能修炼资源任我使用,随身携带十万亩土地,小小年纪自立宗派,武力超绝、财力雄厚,生意从地球做到异界,朱天看似意气风发的背后,其实是担负着拯救世界的重任,且看他如何平复两界争斗,和平共处,同时也让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小男人的!
  • 对你一往情深深几许

    对你一往情深深几许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我终究是成了最富有的穷人,一个失去自由的富人。钱钟书先生曾经将婚姻比喻成一座围城,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城外面的人想进去。而豪门俨然不也是一座围城吗?门里面人的人向往着外面平凡人的自由与爱情,门外面的人向往着门里面的奢华生活与尊贵地位。一个是没钱但自由,一个是有钱但没自由,哪个是你更向往的呢?作者有话说:这本小说依旧以虐为基调,但是结局是HE的,大家如果喜欢可以加入书架,让我慢慢的讲故事给你听。
  • 迷途之坠入地狱

    迷途之坠入地狱

    这是哪里?我们为什么要到这个山洞里来?那尸体怎么在动?啊!我要离开这里!后面......后面怎么还有那么多的眼睛......!!!(各位书友,本书的最后章节正在拼命完善中,前三章各位如果喜欢请记得收藏,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也欢迎提出来,我一定诚心接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