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51800000020

第20章 大唐“进行时”(7)

武则天的矛盾,最后还是聪明的狄仁杰给他解开了。这天,已经74岁的武则天对狄仁杰说:“朕昨天晚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只大鹦鹉的两个翅膀折断了。爱卿看是什么征兆啊?”狄仁杰抓住这个绝佳的时机对武则天说:“陛下姓武,那鹦鹉便是陛下了。两个翅膀就是陛下的两个儿子,如果陛下再次起用两位爱子,两个翅膀就会重新好起来的。”

同时,宰相吉顼也在努力。他对武则天当时的男宠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俩说,你们俩因为受武则天的宠爱,蔑视群臣,被众大臣们嫉恨,如果要保住性命,现在只有为立储君出力,日后还能够将功赎罪。你们要利用自己接近武则天的有利条件,劝说她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张氏兄弟听了吉顼的话,对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起了关键作用。

圣历元年(698)三月初九,武则天托病,派徐彦伯带一班宫人去房州设计召回李显。二十八日,李显回到洛阳,满朝文武无人知道。八月十一日,武承嗣因求太子不得,忧愤成疾而死。九月十五日,因李旦固请让位于李显,武则天同意立李显为太子。

不久,老臣吉顼来拜见武则天,说:“臣将远出,永无再见之日,愿进一言。”武则天命为他置坐,吉顼问道:“陛下,杯水杯土,两者有争吗?”答曰:“无争。”“水与土合而为泥,有争吗?”答曰:“亦无争。”“那么,分泥为二,一半捏为佛祖,一半捏为天尊(道教的师祖),是否有争呢?“那就有争了啊!”武则天说。吉顼语重心长地说:“臣也以为有争。今皇太子羽翼未丰,外戚诸王其势已成,陛下何以处置,方使两者相安呢?” 武则天也深以为虑。然而,她既拟传位给儿子,又怕以后李唐宗室掌权,会使武氏宗族死无葬身之地,所以,不忍剪除诸武。于是她想出个自我安慰的办法,

圣历二年(699),武则天为了避免在自己死后侄子和儿子们相互残杀,她还处心积虑地把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武姓的侄子们都召集到了明堂,然后祭告天地,立下了铁券,把铁券收藏在史馆,以为佐证。从此以后,到武则天去世,终于有了较长的一段安定的日子。

但武氏势力和唐宗室的势力是势不两立的,并不因一纸誓言而相安无事。705年,武则天正在病中,宰相张柬之等发动宫廷政变,奉皇太子李显为皇帝,即中宗。武则天以82岁的高龄,被迫退位,不久死去。死前遗嘱,归葬乾陵,去帝称后,遂被称之为则天皇后。李氏子孙后来还同武氏子孙展开了激烈厮杀,终于是诸武被灭,李唐复兴。

正因为武则天称帝不废李唐子孙为皇嗣,最终还是还政于李家,在她生前死后,李唐子孙都不曾把她视为外家皇统,“慈母”和“名君”是后继者给她的评价。唐文宗朝的史家路隋在《上〈宪宗实录〉表》中,说唐宪宗是“承十一叶之基运”,其中也包括了武则天在内。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权力结构,但是很难突破文化传统。武则天虽然当上了女皇,但是,她终究无法改变男权社会的传统,她最终还得回到这个文化传统中去,而这个传统只允许女人充当妻子和母亲。

神龙革命与无字碑

武则天的无字碑

俗话说: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再强大的人物业无法抗拒自然规律的力量,武皇的衰老和疾病,使斗争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于她无法视朝,导致朝政出现真空,一方面二张把持住衰病的武皇,不让任何人近身,另一方面也给大臣们组织力量,准备诛杀二张,逼迫武皇退位,扶中宗登基创造了条件。共同的利益促使李、武两姓的皇室成员们以及朝臣们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倒张运动。

神龙元年(705)正月二十二日,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已等大臣发动军事政变,由玄武门入禁中,于迎仙院诛杀张氏兄弟,迫使病中的武则天退位,拥李显复位,改周为唐,史称“神龙革命”。

这是一场非常简单而轻易获胜的政变。其实张氏兄弟本来就是不堪一击的,仅仅是因为他们是攀附在圣上的身上,而不知是武皇对自己的力量太自信了,还是年老胡涂,放弃了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起事时,军队大都归向了灭周兴唐的力量。这当然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但这也成了大臣们成功和武皇与二张失败的主要原因。神龙是女皇刚刚为自己改过的年号,只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个神龙在天已经换了主人。二十三日,张氏兄弟的首级被悬挂于洛阳市中的天津桥上示众。二十五日,李显在通天宫正式继位。二十六日,统治了周帝国15年的女皇帝武则天终于被无情地赶出了皇宫。在皇家禁卫军的护送下,年老体衰的上皇徙居洛阳西南的上阳宫仙居殿。同年十一月初二,82岁的武则天在无尽的遗憾中与世长辞。临终的一刻,武则天百感交集,她立下遗嘱,要求“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与高宗合葬于乾陵。她还提出赦免王皇后、萧淑妃以及褚遂良等人的家族。

一代女皇就这样暗淡的推出了历史舞台,虽然她曾经风光无限,但最后的结局却让人不胜唏嘘,这是一个生前死后都负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说她“雷霆其武,日月其文”,也有人说她“鬼神不容,人神共愤”。也许预见到了这种褒贬不一的评价,在武则天的墓前矗立着一块巨大的无字碑。

无字碑不是武则天的专利,更不是她的首创,无字碑,也称白碑,为碑刻中的一种很独特的现象。最早的有名无字碑是“泰山登封台无字碑”,相传为秦始皇或汉武帝所立,

武则天的无字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向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在乾陵司马道东侧,北靠土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陵前并立着两块巨大的石碑,西侧的一块叫“述圣碑(或称述圣纪碑)”,东侧的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述圣碑”是武则天为高宗歌功颂德而立的碑,她还亲自撰写了5000余字的碑文,黑漆碑面,字填金粉,光彩照人。东侧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无字碑是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凿而成的是中国历代群碑中的巨制,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重量达98.9吨,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碑额未题碑名,只有碑首雕刻了八条螭龙,巧妙地缠绕在一起,鳞甲分明,筋骨裸露,静中寓动,生气勃勃。碑的两侧有升龙图,各有一条腾空飞舞的巨龙,线刻而成,龙腾若翔,栩栩如生。碑座阳面还有线刻的狮马图(或称狮马相斗图),其马屈蹄俯首,温顺可爱;雄狮则昂首怒目,十分威严。

无字碑上为何无字,民间出现了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认为自己功高德大,不是文字所能表达的。武则天从公元655年做皇后开始,到公元705年被迫退位,前后参与和掌握最高权力达五十年之久。如果从唐高宗死时算起,也有21年。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杰出的女皇帝,稳固和发展了“贞观之治”,把历史推进一大步,并对后来“开元之治”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如父子同床,滥杀无辜,残杀骨肉,任用酷吏,武则天无法为自己立传,而只能以“无字碑”来为后世定基调。

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一生聪颖机警,常做惊人之举,立无字之碑是聪明之举,况且武则天留有遗言:“己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因为武则天有可以肯定的地方,也有应该否定的地方。。她知道对自己的一生,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碑文写好写坏都是难事,因此决定立“无字碑”,由后人去评价。

第四种说法是,武则天生前并没有考虑自己的碑文问题,无字碑乃是他的儿子李显的主张。唐中宗李显虽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但却长期在其淫威下惶恐度日,几度险遭毒手。李显对母亲滥施酷刑、滥杀无辜的暴行也是非常憎恨的。武则天先后毒死太子李弘;废太子李贤为庶人,后又逼其自杀。中宗李显当初即位不到一年,就被武则天废黜皇位,贬逐出京。先后20多年间,李显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以至于每次听到武则天派人来看他,他都吓得胆战心惊。有过这一番饱受折磨经历的中宗,重登皇位后虽然不能公开发泄对母亲的憎恨,但也讲不出对她歌功颂德的好话,只好干脆一字不刻,为武则天留下一块“无字碑”。另外,唐中宗李显对武则天无法称谓,是称武则天为先帝呢?还是称其为太后?如刻上“大周天册金轮圣神皇帝”,作为李唐子孙感情上不情愿;如刻上“则天大圣皇后”,而武则天又明明做过十六年的“大周”皇帝。

近年来,一些史学家又提出了新的见解:“无字碑”当初立碑时已经拟好了碑文,但因各种原因碑文没有铭刻到墓碑上,而极有可能被埋藏在乾陵地宫里。仔细观察了无字碑,可以看到“无字碑”的阳面布满了细线刻格子,虽经1300多年风雨剥蚀至今仍比较清晰。如武则天研究学会会长赵文润认为是因为政局动荡的原因,8年中发生了5次大的政变即神龙革命、李重俊政变、韦皇后政变、李隆基政变,太平公主政变,人们的注意力在争夺皇帝宝座,无暇顾及刻碑,学者蒙曼也认为武则死后,唐朝进入一个相对混乱的时期,人们对她的评价也特别复杂,每个派系都有不同的看法,哪一个派系都不能完全压倒其他派系,因此无法成文。

与无字碑之谜相比,无字碑的主人更加扑朔迷离。她的宗教信仰游移于儒释道三教,门第观念徘徊于士庶两端,统治策略高压与怀柔并用,既利用酷吏,更重用良吏;亲近佞臣,亦倚赖贤臣,可以说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因此对于武则天的评价,褒贬不一、毁誉参半,甚至南辕北辙、大相径庭,即使盖棺也不能定论。

拥武者认为她统治期间在政治上打击了豪门世族,并通过发展科举制度,使得大量人才进入政治舞台,抑制了豪门垄断;她奖励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并整顿均田制,使社会经济不断上升,民户数不断增长;她知人善任,破格用人,鼓励各级官吏举荐人才,并虚心纳谏,“累朝得多士之用”。她还加强封建国家的边防,改善与边境各族的关系。这就使得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正如明代一位无名诗人在无字碑上题的诗中写的那样:“乾陵松柏遭兵燹,满野牛羊春草齐;惟有乾人怀旧德,年年麦饭祀昭仪。” 司马光也在《资治通鉴》中说;“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已出,明察善断,故当世英贤亦竟为之用。”

而反武者则认为:武则天“即使撇去私德不论,总观其在位廿一年实际,无丝毫政绩可记”。武则天当政时期,“对外族侵凌,全乏对策,而又居心疑忌,秉性残酷,陷人于罪,全凭锻炼;赋民间农器立颂德天枢,铸九鼎,构天堂,对国民生计毫无裨益”,吕思勉还在其两卷本《隋唐五代史》中,把武则天说成是“暴君”,说她“使滥刑,任酷吏”,所谓“识人才”也是她拉帮结伙,结党营私而已。

为什么武则天会成为最具争议性的历史人物,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她以女性身份抢了男性的饭碗,混淆了两性的界限,比男人还男人。

旧中国的女子有三从四德的约束,处于社会底层,在权力的天平之中无足轻重,女性始终是被侮辱被损害者,女性若想反抗,对抗的就是整个社会。几千年来,在以男性本位的文化格局中,女性有三种文化选择方式:一种是认同并臣服于传统文化,绝大多数女人正是如此;第二种是与传统抗争,这种女人为数很少,而且往往结局是悲剧性的;第三种是在对传统认同的前提之下巧妙地利用传统,这种女人是绝少数,而武则天正属于此类。武则天之所以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是因为她利用女人的优势,去破坏了男人所制定的社会律条和游戏规则,在这当中,她无法摆脱作为女人天生束缚:用姿色侍奉了唐代两朝君王,为李家生养了四个儿子,她脱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她仅仅是作为一个家庭成员,一个皇族的成员来执政的,武则天并没有摆脱家族的模式;又竭力利用作为权力中心执掌者的力量,增加自己在天平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女扮男装”进入权力系统并最终到达权力巅峰,在她身上既有合乎规范传统女性的妻妾、母亲角色,又有威严、残酷,没有丝毫女性气息的角色,武则天在称帝之后,实际上仍然延用着由唐太宗建立的统治方法,并保留了与男性皇帝相当的权利与享乐方式。

对于武则天后人评说不一,功过是非众说纷坛。比较公平的论断还是这样的话:“然则区区帷薄不修,固其末节。而知人善任,权不下移。不可谓非女中英主也。”

权力斗争的胜利者——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是睿宗的第三个儿子,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嫡孙,垂拱元年(685)八月五日生于东都洛阳。他出生时,高宗已经谢世,大唐王室正处于皇位争夺最激烈的时期,他的母亲窦妃为武则天所杀害,父亲李旦被皇太后武则天立为傀儡皇帝。子以父贵,人称“三郎”的李隆基,3岁便受封为楚王,7岁便开府设置官属,但几年之后,武则天亲自君临天下,宣布将睿宗李旦降为皇嗣,改唐为周,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从此,李旦一家虽身居皇宫,但作为废帝,时刻都有性命之忧。因此虽然生于帝王之家,但李隆基的童年并不是与生俱来、恩宠皆重的王子生活,相反却时时要为父亲一族的生死存亡和自身的命运担忧,甚至一度过着幽禁的生活。

与此同时,关系生死的重大政治变故,错综复杂的宫廷变故,也令李隆基出奇地政治早熟,他素有凌云壮志,在宫里自诩为"阿瞒",在政治风浪中锤炼出敏锐的判断力和坚定的意志力。

据史书记载,李隆基7 岁那年,有一次在官属拥扶下,到朝堂拜见祖母武则天,车骑“严整”,十分威风。当时担任宫中禁卫的金吾将军(掌管京城守卫的将军)武懿宗,是武则天的伯父武士逸之孙。武懿宗“忌上(玄宗)严整,诃排仪仗,因欲折之”,大声训斥李隆基的骑士护卫,以此来羞辱李隆基。李隆基马上怒目而视,喝道:“吾家朝堂,干汝何事?敢迫吾骑从!”弄得武懿宗目瞪口呆。武则天得知后,非但没有责怪李隆基,反而“特加宠异”,翌年又封李隆基为临淄郡王,十分器重。

17岁时,李隆基跟随祖母来到长安,初涉政坛,耳濡目染宫廷政治斗争的残酷与复杂,使他增长了政治斗争的见识,丰富了对国家政务的阅历。尤其是从武则天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使得他后来调整统治政策时,吸取了其祖母的统治经验和教训,武则天对自己的政敌的无情和对人才的重视,一方面坚定了李隆基以后铲除韦后集团,消灭太平公主中的除恶务尽,一方面也为“开元盛世”奠定了一个重要条件。

在身处逆境时李隆基善于韬光养晦,躲过了武则天对李唐宗室的严酷迫害,即使在中宗在位时,他也十分谨慎。平时,他显得好像迷恋于声色犬马,实际上处处留心朝廷的动静。

同类推荐
  • 北国孤影

    北国孤影

    十多年前的一场阴谋摧毁了一个家族,也为一个王朝埋下了祸根。十多年后家族遗子能否力挽狂澜,洗刷莫须有的罪名。一将功成万骨枯!且看家族遗子,如何逆转乾坤!
  • 我是程咬金

    我是程咬金

    玄幻版,无节操,极品屌丝“程咬金”传记!
  • 璃梦往事

    璃梦往事

    这是个发生在璃梦大陆的一段往事,作者从小听外祖父给自己讲,一直到外祖父去世,具体细节也记不清楚了,所以文章主要叙事为主,偶尔加以雕琢,希望这段故事能够在这个世界上被人所知,这段战争,这段岁月!
  • 惊城之三宫六院

    惊城之三宫六院

    ——居朝堂之高不知武林尔虞我诈,刀光剑影血溅五步。处江湖之远不闻庙堂勾心斗角,唇枪舌战血流千里。如果大安的江山必须要付出血的代价,作为龙氏家族的子孙龙绍翔愿意流净身上的每一滴血。这里有家园,一段生死相搏的历史;这里还有江湖,一场杀气凛凛的角兽大戏。试看猪脚龙绍翔如何运用权谋力挽狂澜,拜师学艺叱咤江湖赢得美人归。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算我抄你。
  • 末日之梦回大唐

    末日之梦回大唐

    秦羽,一个90后中年大叔,一次意外获得,来自遥远星球科技,看他如何回到大唐,改变历史!
热门推荐
  • 幼灵

    幼灵

    煌煌的大日咄咄逼人,升起的火炎、浓烟。热浪将目光所至的地方统统扭曲,融化成蜡和汽。这次第无处容身,红的光和热的血,还有那株熊熊燃烧的巨树。少女迎着古老的神祇。黑剑白发,白花满目通红。
  • 王霸征道

    王霸征道

    人生万态,世态险恶。王之陷害,君子结愤。忠魂孤眠,独子犹幸。立志驰骋,苍天若有知,一朝振豪气。
  • 成瑶

    成瑶

    耀耀成瑶长庚星,今来古往无始终。天河万里,烟淡水云阔,源星千劫,何时锦鸡鸣。圣地兴亡如梦,苒苒惊岁月。成瑶,一个恩怨情仇的人族源地。每过百年,天才都会来这里激情碰撞,绽放不一样的花火。而百年又过,这里又会上演怎样的故事。才子与佳人,天骄遇人杰。他们是遇见一个辉煌的大世谱写别样的情仇,还是无数人凋零只见血与火。而此时天地某处,青山脚下,一个少年望着一头野生母猪双眼喷出火来,嘴角两滴涎水流出。
  • 残灯行

    残灯行

    力撼山岳,刀断江河;拳破星辰,剑斩虚无,武道可登天。有人踏浪而去,有人乘风而来;挥手招来一片雨云,踏步化做无边火海。豺狼虎豹从身体里窜出,撕咬着熟悉的同类;只有人,才是真正的魔鬼!残灯点亮华光现,一线生机救末年。
  • 宿乡寂

    宿乡寂

    一个肥如猪,慢如龟的小胖子,一次冲动之举,惹下大祸,被流放至荒芜之地,待归来时,已是脱胎换骨的铮铮少年......他像个小无赖一般行走于世间,还自带搅弄是非的属性,不经意间,卷入到了各方势力的权利斗争之中,茫然之际,分不清善恶对错…弄不明所求是何物…百转千回,历经种种后,他突然发现,自己苦苦寻找的,不过是一缕温情而已......
  • 独饮孟婆汤

    独饮孟婆汤

    标题:独饮孟婆汤介绍:云笺:我这一辈做的最不正确的一件事,就是当初放过了你。风逸:只要你一直在我身边,不伤不死就不是诅咒,而是神恩浩荡。君卿烨:一个男人就算再无能,也要守护好两样东西,脚下的土地,怀中的女人。梦清:我可以编织出任何人的美梦,除了我自己。花溪:明明我有着你爱的人的容貌,可你为什么还是不肯多看我一眼。黎轩:我从不曾想过,有一天,我将会离你而去。简鈺:我曾放弃了自己的一切,为的只是,搏你一笑。
  • 空中图书馆

    空中图书馆

    地越来越不够用,当政府那些负责圈地的家伙把公园、博物馆、居民区后面的小树林甚至学校操场的土地也全都征走的时候,我和小H开始忧心忡忡。和这些地方相比,图书馆显然更加庞大而空阔,它应为侵占着这么多的宝贵资源却经营得门可罗雀而惭愧。
  • 了了相对

    了了相对

    苏了了在遇见某人后,顺风顺水的人生就成了一个接一个的坑某君清咳一声:看破世事惊破胆,阅尽人心伤透心,自己不强大,一切皆笑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最后一缕游魂

    最后一缕游魂

    因为一次又一次的误会让我们彼此错过,直到梦醒时,你我已阴阳两隔,对你最后的思念化为一缕游魂,思着你,恋着你。看见你终于走出痛苦,我很开心,但也很痛心,因为伴在你身边的那个人不是我,她很像我,却又和我不一样,她笑得是那么灿烂,你也被他所感染,我想全世界除了我也只有她能让你笑得如此开心了吧。那么祝你幸福。风一吹,我化为一丝青烟,弥散在天地之间,只希望你不要忘记曾经有一个叫凌小洛的傻瓜暗恋你好多年。——一缕名为念辰的游魂思绪回到我们那段逝去的青春,理清了一切,才发现原来你也深爱着我,只是我太不坚定,现在回头,已经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