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潇他们在工厂里上的班是三班倒,连上六天休息一天,然后再换到另一个班次。几天后,同班的李潇和吴羽开始上早班了,从早上八点一直上到下午四点下班。下班后,李潇要去老街看房,吴羽总觉得他一个人去不放心,干脆一同前去。
李潇开着破旧的电动车驼着吴羽延人民路一直南下到了老街。老街的街道不宽,不分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街道两旁基本上都是私人的房子,大多都是“骑楼”。
骑楼的楼体一般都是二层高,也有个别是三层的。青砖砌成的墙体和砖柱,外面再粉刷一层白石灰,木梁木板构成的楼面,屋顶则是烧制的泥瓦盖成。骑楼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二楼和二楼以上都会往屋前伸出数米,前端有两根大砖柱支撑着往前伸出的楼体,如此形成一个骑跨的架势。
吴羽这个百事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路上就一直给李潇作介绍。这些骑楼属于粤派建筑,早期出现于清末,是近代南方沿海一带典型的商业性建筑,而且也算是中西结合演变而成的建筑形式。骑楼往前跨出的楼面,既扩大了楼上的居住面积,又可以为楼下防雨遮晒方,称得上近代东南沿海城镇极具特色的建筑之一。
整条老街两旁的骑楼基本都有七八十年甚至有些是上百年历史的了。大多数骑楼的墙体和砖柱外层的白石灰早已在风风雨雨之中退去了原本的颜色变成了深灰一片,有些地方都裹上了一层绿油油的青苔或稀疏长出几棵蕨草之类。少数一些骑楼则被重新粉刷装修,贴上瓷砖或涂刷墙漆。在骑楼底下可以看到前楼楼面的木梁和楼板,也有一些是加装了吊顶的。
如今绝大多数骑楼都还是商铺,有卖家具、食品副食品、烟酒批发、成衣百货,还有卖锅碗瓢盘、锄铲粪箕、刀斧砧板之类,反正是卖什么的都有,就连卖香烛纸钱的都有好多家。老街上虽说没有市中心那样宽阔的街道和高楼大厦,也没有大商场和大超市,不过路上的行人却与市中心的不相上下,在店铺里买东西的人也不比大商场里的少。
老街路窄车多人多,李潇开不快。开了一段,前面不远被一上一下的两辆公交车和一辆停在路边卸货的小货车给堵住了。这下可好,开车都比不上走路来的快,弄得李潇心烦气燥不停地按喇叭。
吴羽在后坐上慢声说道:“老街就这样,路窄车多,塞车是经常的。”
“就不来个旧城改造,把路变宽了不就好走了?”李潇说着,仍在时不时地按喇叭。
吴羽道:“十年前就听说要把老街改掉,可就是改不了,要在这条老街上动手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李潇回头看了吴羽一眼。“为什么?”
“这些骑楼虽然老旧,但也有它存在的价值,不是说拆就能拆的。”吴羽耐心地解说道:“而且老街人口密集,要拆迁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再说延街都是商铺,家家都要靠这个门面来吃饭,搬出去了也就等于断了活路,开发商赔的钱又少,你说谁肯啊?”
李潇想想觉得挺有道理。
吴羽继续说道:“你看看,很多东西都是商场、超市没得卖的。要是把老街拆了,那些东西搬到哪里去卖?放到大商场里一个粪箕卖五十块钱你用得起吗?”
李潇感慨道:“那也是,用自己的房子做生意,只交税钱不用租金,要是换了在商场,小小一个铺位月租就好几千了,本来便宜的东西当然也就要贵卖。看来,一个城市还是需要有这么一条老街的。”
“那当然了。”吴羽接着又道:“在旧社会,这条老街是正宗的富人区,有钱人才会住得起这样的骑楼。现在年代变了,有钱人都去住高楼洋房了,老街反而变成了穷人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