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39400000080

第80章 健康性心理问题(38)

青少年时期是充满矛盾心理、动荡不安的时期。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冒险意识,追求新异刺激,对周围世界充满探索与征服的渴望。他们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做敢为。但是在他们心中,什么是正确的幸福观、友谊观、英雄观、自由观和价值观,还都不太确定。他们的能力还在发展,性格还未最后定型,尚在寻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在增强,对于别人的评价十分敏感,好斗好胜,思维有片面性,容易偏激,容易摇摆。他们很热情,也很重感情,但有极大的波动性,激情常常占有相当地位。他们的意志在增强,但克服困难的毅力还不够,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冒险混合起来。总之,青少年阶段的心理面貌很不稳定且可塑性大,它是心理成熟前动荡不安的过渡时期。如果缺乏必要且恰当的引导与教育的话,则一旦遇到外界的风吹雨淋,青少年就很可能走弯路或误入歧途。因此,如何引导他们走过这个动荡的过渡地带,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3.2.5.2.2网络时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①家庭因素影响家庭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是十分深远与重要的。家庭的结构、家庭的氛围、父母的教养观念与方式、父母与孩子间的交流与沟通,家庭的方方面面都可能会对孩子,尤其是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影响。

a.家庭结构与家庭氛围一般而言,父母离异或者父母一方或双方因故去世,属于比较严重的家庭生活应激事件。

这样的事件对成年人来说尚且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对于一个成长中的还需要父母呵护的孩子来说,其影响更是不言而喻的。已有的很多研究表明,父母离异的孩子在心理健康方面更容易出问题。父母离异或去世,尤其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去世,孩子往往很难承受如此大的打击,若内心的伤痛不能得到很好的宣泄,就很容易自卑、消沉。由于这样的孩子无法享受正常的家庭温暖,缺乏基本的关爱与管教,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向外界寻找感情的寄托,比如上网。

正常的家庭结构固然重要,但是温馨融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更加重要。有些父母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人格缺陷或心理问题,如脾气暴躁、喜怒无常,这就很容易影响到家庭成员之间的融洽相处。有个孩子谈到家庭时说,他不喜欢见到父亲,因为他总发火,家里的气氛时好时坏。还有些家庭中,由于种种原因夫妻关系不合,经常吵架、打架或者长时间冷战,缺乏温情与沟通。还有些父母则可能会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意见不统一,发生矛盾争执。对于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的孩子而言,他们缺乏基本的家庭安全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情与沟通,往往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b.早期教养经历孩子与父母之间,尤其是与母亲之间早期依恋关系的建立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非常重要。调查显示,相当多比例的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在早期依恋关系的建立上存在问题。很多父母由于工作等原因,小时候并没有和孩子在一起生活并亲自带养孩子,较常见的情况就是把孩子放在姥姥、奶奶家里带养,或者很小就开始把孩子送入幼儿园进行全托。还有一些孩子则随着父母工作的变动四处转学,学习或生活的环境一直不太稳定。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稳定的、安全的抚养环境对小孩子的心理发展意义很大,因为它象征着安全、信任,而不稳定的抚养环境则带给孩子不安全的心理感受。另外,孩子的安全感与信任感更多的来自于早期与父母,尤其是母亲之间依恋关系的建立,与母亲的过早分离很容易造成孩子不安全、不信任、被抛弃感等负性感受。这些孩子的身体也许很健康、头脑也许很聪明,但是他们的心理发育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受损,缺乏安全感、信任感,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不足,这就造成以后出现心理问题的一个很大的隐患或背景,因此可能导致后来与人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引发种种心理问题。

c.教育观念与方式应试教育体制的存在,导致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培养以应试教育为主,具体表现为:对孩子的学习非常关注,只关注孩子的学习、身体与生活,而不管其他方面,尤其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不注重与孩子的心灵沟通与交流,也不注重孩子的社会性交往。

面对日益紧张的竞争,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尤其是在学业上,给予孩子的肯定不够,而否定与指责则比较多。比如有个网络成瘾的孩子从小学习成绩比较优秀,在父母与老师的眼里应该是考清华、北大的料,但第一次高考发挥失利,考上了其他的名牌重点大学,这在父母眼里是很大的失败,就安排孩子又复读了一年。第二年这个孩子还是没有考上清华与北大,而是又考上了另一所名牌大学,最后孩子虽然去上大学了,但他的父母总觉得遗憾,在他面前总是动不动就提谁家孩子考上清华之类的话语。孩子尽管十分优秀,但在父母的高期望下他体会到的是深深的失败感。上大学后,他始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自暴自弃以至于迷失在网络之中难以自拔。

有的家长把对孩子的爱简单地理解为单纯地付出和投入,对孩子有求必应,百依百顺,从而造成孩子完全的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热衷于享乐,从来不管他人的想法与感受。还有的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对孩子的一言一行都要管,导致孩子没有丝毫的自由。放纵型与专制型的教育方式同样都可能对孩子的心理状况产生负面作用。我们常说,没有错的孩子,只有错的教育。教育观念与方式对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问题孩子的出现也多是不良教育下的必然结果。

d.亲子沟通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与父母之间常常会有一段时间不能和睦相处,在功课、家务、交友和外出时间等多方面表现出冲突,父母常常感觉到孩子在情感、行为、观点等多方面都与自己开始脱离,我们常说的代沟现象,在这一时期表现特别突出。

调查发现,目前家长最关心孩子的学习,谈话也大多以学习成绩、搞好学习为中心开展,家长还比较关心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起居,比如没病、吃好、穿好等。但孩子们最希望与家长沟通什么呢?他们实际上更希望家长能多关心自己的想法,关心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外在的那些。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的内心需求与家长的给予之间的差异,这也正是父母与孩子不能很好沟通的一个原因所在。当然很多父母也想和孩子做深入的沟通,但往往事与愿违,很多孩子感觉到父母一开口就是说教和讲道理,因此一听父母说就比较反感,没有什么共同的语言而容易产生争执,最后干脆关闭起自己的心门。有孩子这样说,我希望父母关心我,但不要事事都去管我。如何能够平等地和孩子交流,而不是说教性的交流,这可能是做家长的需要下大工夫学习的地方。否则的话,青少年这一时期特有的逆反心理会使他们根本听不进家长的劝告,而走到另一端,从而使彼此的矛盾更为激化。有的孩子就说,我一听父母唠叨上网的事情就烦,容易和他们吵起来,他们越不让上,我越跑出去上。这可谓比较典型的逆反表现了。这就提醒我们,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了解孩子的想法,平等地对待他们,给予他们成长的空间。

共同的家庭活动其实是培养父母与孩子之间情感的好机会。很多家长由于生活压力,或者过于关注自己事业的发展与成功,很少能够腾出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很多家庭缺乏娱乐与集体活动,孩子放学或放假回家后在家待着往往无事可干,觉得没什么意思,因此在百无聊赖或孤单之中就可能会选择上网。因此,多创造一些一家人都参与的活动,比如郊游、运动等,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不仅使一家人放松了身心,而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也会让家长与孩子心与心的距离更为贴近。另外,孩子是家庭的一员,家长对孩子的尊重应该体现在让孩子积极参与各种家庭事务,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其他家庭成员平等地交换意见,这有助于孩子家庭责任感的养成。

e.家长对网络的态度调查表明,不少沉迷网络的孩子,他们的家长或多或少对网络这一新生事物有着非理性的看法。很多家长盲目排斥网络,还有些家长则在无法制止孩子沉迷网络时,就干脆采取纵容的方式。家长这种对网络的非理性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孩子的好奇心理与逆反心理。

青少年上网成瘾很大一部分与网络游戏有关。特别是男孩子,他们上网的主要内容就是网络游戏。但是,完全把网瘾责任推给网络游戏是不公平的。网络游戏不过是一种科技产品,因为青少年上网成瘾就关闭网吧、取消网络游戏是一种因噎废食的想法。家长们可以回忆一下过去,自己在青少年时期有没有痴迷过某种形式的游戏或活动?如果回答“有”,则对待网络游戏的心态自然就会平常许多。

网络是一个多功能的工具,无论你喜欢与否,它都会很自然地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从孩子们现在对网络的使用情况上来看,有的玩游戏,有的聊天交友,有的搜索下载各种资讯,这些形式,反映的是孩子内心对周围世界的需求。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这个世界如同现实世界一样,有好有坏,有善有恶。我们根本无法做到让孩子活在真空里,还不如坦然地接纳这个虚拟的世界。网络本无错,迷恋方为过。有些家长在发现孩子出现网瘾以后,往往把网络视为洪水猛兽,深恶痛绝,不共戴天,要求孩子绝对不能再去碰网络,这实际是偏激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家长们要做的不是堵而是疏导的工作,也就是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网络的功能和弊端,做到善用网络。

②学校教育因素

a.教育导向由于各级教育部门对学校的教学评估方法、高考选拔人才的方式等原因,中小学教育以应试性为主要特点,很多老师侧重于以学生成绩为中心构建教学体系。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学习、考试几乎已成为青少年生活内容的全部。“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一句流传甚广的顺口溜也道出了应试教育的弊端。可以说,学习的好坏,成绩的高低成为中小学生获得自我认可与他人认可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我们知道,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的孩子则很难通过考取高分来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与价值感。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与深化,对学生文艺、体育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日渐受到重视,这也给青少年拓展自己的兴趣与特长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和舞台,比如绘画、音乐、篮球、足球等各种体育活动、竞赛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一的学业评价体系,让学生在学习以外可以找到其他的能够肯定自我的途径。但目前这种多维的评价体系在我们教育实践中尚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真正广泛深入开展起来的学校还属少数。另外,由于每个家庭及个人等条件所限,仍有相当一批学生在文体等方面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与锻炼,没有出色的特长与才艺。可以看出,如果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佳,而他在课外活动中也没有特别出色的表现的话,那么他在学校中体验到的成功感就很少。相反,沉重的学业负担,不良的学业成绩则很容易招来老师的批评、父母的责备,也可能受到来自同伴的嘲笑与轻视。沉重的学业负担以及学业等带来的失败感促使青少年转而寻求各种缓解学习压力、证明自己的途径,而网络则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的内心需要。

b.心理教育尤其是网络教育的缺失现行的教育考核体制比较注重学生智力的培养,而对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开发则相对显得比较薄弱,尤其是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以及心理素质方面,当然家庭教育在这一方面同样也做得不够。很多青少年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身边也没有朋友可交流,只好到网上寻求朋友。还有些青少年个性孤僻,比较胆怯,不善交流,在现实中也得不到很好的调节与帮助,只好通过上网来展现性格中理想的一面。很多青少年是在遇到挫折或心情不高兴时,不知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往往只会选择上网来发泄或逃避,其应对方式缺乏灵活性。另外很多网络成瘾的孩子感到无事可干也就去上网了,这就涉及一个如何管理自己的闲暇时间的问题,也就是如何更合理地规划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网络是一个新生事物,其中的世界让人眼花缭乱,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地使用网络,做网络的主人,而不是被网络所驾驭,这就需要学校有意识地引导和教育,而不仅仅是在问题出现后才去补救、禁止。如何让学生把自己的课余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些,而不仅仅是上网这唯一的选择,这就需要培养他们自我管理、时间管理等各种意识与能力。

③社会背景

a.网络、网络游戏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发展日新月异,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足不出户,尽知天下资讯,也可以尽情与天南海北的人交流。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成为我们现代生活中很重要的联结外界的途径。

网络游戏则以其独特的强大的吸引力令无数的网民尤其是青少年朋友着迷。很多网络游戏的沉迷者都提到,网络游戏很吸引我,才让我下不了网。网络游戏的情节紧张刺激,画面鲜艳丰富,可以满足青少年感觉寻求的需要;网络游戏的内容各异,但无一例外,晋级的难度越来越大,每一级别的目标设置能充分激励青少年过关斩将,满足自我成就感;网络游戏中多有团体协同作战设计,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青少年很容易在网络中组成作战小分队,明确分工,互相支持,符合青少年群体依赖的心理需要;随着级别的晋升,个人拥有的财富越来越多,装备越来越精良,对于长期上网,辛苦“创业”的网瘾青少年来说,这些都是自己在网络世界中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网瘾少年甚至可以在网络中结婚生子,抚养下一代,这种婚姻生活的体验完全不似现实生活中那样复杂烦琐。如此可见,网络虽是虚拟的,但它与现实有太多相同的涉及,同时又省却了现实世界中太多的枯燥与无奈。网络构建了孩子们心目中一幅理想家园的图画,他们沉迷其中,已无法分清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们很难理解青少年为什么如此沉醉于网络游戏,殊不知孩子们在网络中苦心经营的世界,正是他们逃避现实、追求个性独立的体现。

同类推荐
  • 我们都有强迫症

    我们都有强迫症

    本书详细讲解强迫型病态人格的成因、行为模式以及如何调整。在文中将列举大量真实的患者案例,便于读者的理解。在事例中找到自身困惑的所在,从而抓住矛盾和恐惧的根本,以最为有效的间接手段解决生活中辗转反侧也难以通明的各种学习、工作、婚姻、社交的问题。通过了解人格心理理论,使我们更加理解社会问题,通达人情冷暖,学会回避社交风险,解决人际矛盾,成为高明的问题终结者和自己的心理医生。
  • 心理操控术

    心理操控术

    《心理操控术》是一本风靡全球的大众心理读物。如果您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甘愿成为潮流的忠实追随者,买那些奢侈但根本不适合自己的东西;为什么会成为泡沫经济的牺牲品,去投资一直不被看好的股票,那么不妨阅读一下本书.它让你开阔自身的视野,丰富思考的路径。
  • 心理暗示的力量

    心理暗示的力量

    心理暗示分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能对人产生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心理暗示的力量》详细介绍了心理暗示产生的原因、其蕴涵的潜在能量,以及运用这种能力的技巧,能让读者真真切切地感悟到暗示的力量,从而掌握并运用这种力量,获得人生的成功。《心理暗示的力量》由牧之编著。
  • 从零开始读懂心理学

    从零开始读懂心理学

    《从零开始读懂心理学》采用心理学现象和心理学规律相对应方式,对生活中的心理学做了全面分析。洞察他人心理、认知自我和世界、看透行为背后的内心秘密,先从了解心理学规律开始。内容涵盖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交心理学、婚恋心理学、成功心理学、性格心理学等,深入浅出,分条缕析,让我们懂得运用心理学常识去指导生活。
  • 家庭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心理学

    本书内容包括:家庭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家庭教育心理的理论基础、婴幼儿的家庭教育心理问题、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心理问题等。
热门推荐
  • 天眼兵王

    天眼兵王

    上打装逼男,下扁高富帅;左指高冷女,右看白富美;纵意花丛,左拥右抱,攀人生巅峰……
  • 吸血鬼和我

    吸血鬼和我

    海伦和大卫青梅竹马,却不知道大卫是吸血鬼,后来相遇,能不能在一起?
  • 我的老班长

    我的老班长

    在军旅生涯时我的班长教会我打枪等知识,可后来的一场意外我们变成了敌人。
  • 你是心上人亦是心尖宠

    你是心上人亦是心尖宠

    A大众人皆知,校草谢梓安矜贵自持,高冷,就是一座大冰山。直到……最近来了位转校生,传闻这位转校生肤白,貌美,大长腿。可是成绩差的一塌糊涂,还成天打架闹事,连老师都管不了。来新学校报道的第一天,打架,闹事,怼老师。“嘭”的一声,一班的门被踹开,只见门口站着位少女直接走进班来坐在了大冰山谢梓安旁边。“谢梓安,起开”话语里透着一丝不耐烦,同学小声议论着:“新同学胆子好大啊,敢这么说话”,某男嘴角勾起一丝邪魅的笑意:“生气了?”,“……滚”班上的人倒吸一口凉气,某人却不以为然:“乖,别气了,气坏了我心疼”众人:“what?这两人……”此后不近人情的的校草旁边,多了个清艳脱俗的女生,人人都传校草有主了。直到某天有人看见,‘不近人情’的校草抱着怀里的‘主’,低头哄着:“乖,别哭,命都给你”——————
  • 豪门密情:帝少追爱N次方

    豪门密情:帝少追爱N次方

    某天醒来,她一脚踹开在她身上肆虐的男人,反将他压在身下:“要多少,当我们之间什么也没发生?开个价!”当时她不知道被她欺压的男人竟然是……!事后,他步步紧逼:“代价我想好了。”他笑得邪魅,“我要你的心。”为了摆脱他,她渐渐赔上身心。“方少爷,你说的代价我给你了,我们之间已经没有关系了,放手!”“夏芷妍,我说过,要‘关系’,我们随时都可以发生!”【一朝醒来,不一样的灵魂,不一样的世界,故事却还在继续。原来,她重生的背后隐藏了一个惊天的秘密】★★女配不可欺★★系列第一部曲:“夏至芳泽”→夏芷妍VS方曜泽
  • 平平无奇路人男主

    平平无奇路人男主

    “我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路人。”张逸轩一脸真诚:“作为一个咸鱼、废宅、二刺螈,我一直都是一个热爱学习、不找麻烦的好学生!”“虽然我有着强大的超能力,念动、超感、超频、超负荷、自适应变化,但这依然改变不了我是路人的事实对吧?”众人:“......”范国豪:“什么!超能力.....原来你不是普通人!”这是一个主角想当咸鱼路人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同窗那四年

    同窗那四年

    故事发生在西部边陲的S市里面的一所重点大学里。讲述了阮守年、祝灵犀、丁依依、唐若愚、陈希音、林委屹六个人对选择和成长的思考。阮守年思维天马行空,但胆子小,做事墨守成规。对待友情重情重义,但对待爱情经常迷茫而无所适从。经过大学四年,对自己认识更加深刻,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学会了努力争取。祝灵犀活泼可爱,贪玩爱闹,又不失细心,是阮守年和丁依的管家婆,和唐若愚相识相知,经过磕磕绊绊地磨合,最终选择携手共进。陈希音性格慢热,坚持自己日久生情的爱情观,不喜欢本专业,经过大学四年,终于等来心上人的归来,并且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领域。林委屹从创业到成立实验室,从自卑、偏执、没有安全感,最终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工程师。
  • 佛说长阿含经

    佛说长阿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瞳话

    瞳话

    伽邪(ye),苍茫古卷上记载的,掌握世间一切咒、法、印、术、诀以及几乎所有无涯大陆上人们所知道的一切力量,是修炼史上唯一的最强,拥有着毁灭世界几乎无敌的力量。异瞳,古来就由天地所生,拥有不可估量的力量,号称世间的一大奇物。而却没有人知道,伽邪曾经自己创造了,天上地下独一无二的异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