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在爱优雅的同时,也爱精致,他们喜欢从一些细枝末节上人手,在细节上下功夫,从生活的点滴做起,使自己的生活变得精致生动。比如富人决不会用简陋的快餐用具,而一定是精致细巧的瓷制餐具;他们多喜欢健康的绿色蔬菜,每一天的食物都朴素而精致,决不肯放开胃口大口吃肉;他们用有香味的餐巾纸,或者用有花边的,并绣有自己名字缩写的手绢;他们不让粗糙的生活日益磨砺他们的优雅和对事情的忍耐力,而是尝试着在忙碌的工作间隙享受一下精致带来的情趣别致。
富人晚上不管应酬到多晚,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沐浴,洗泡泡浴,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富人的早餐是果汁加三明治,富人早上用于穿戴打扮的时间是用早餐时间的2至3倍;富人追求独立的思维空间,夫妻常常有各自的卧室;富裕的女人穿裙子过冬,皮裘里面的毛衣是短袖的;富人钟情时装杂志介绍的品牌;富人手提电脑不离身;富人开豪华轿车,住高级别墅;富人周末常去听音乐舍或歌剧;富人晚上常去卡布基诺或星巴克""富人正以"低调的奢华,含蓄的性感,简约的高贵"塑造着一种精致生活的风尚。他们即使是喝酒,也是讲究无以复加的精致:先用一个干净无味的、有足够长的杯脚的葡萄酒杯倒上葡萄酒,然后来摇动酒杯醒酒,使葡萄酒散发出香气。再将鼻子凑到杯缘闻葡萄酒的香味。在闻酒香的同时,也可以在脑海中整理一下酒给你的感觉:酒香是否已经散发,或者还出不来?是清淡?是清新?是酸或是甜?浓厚或甜腻?是强劲还是婉约?此时此刻酒不醉人人自醉,一杯酒尚未人口,人已经迷离恍惚了,富人追求的就是这种精致的生活情调。他们殚精竭虑要把自己的生活打造得更加精致一些,以至于每天刻意修饰自己的每一个细节,言行矫揉造作,仿佛是在扮演某个不相干的角色,但同时又为自己能够扮演这样一个角色而感到幸福和荣耀,因为这个角色比原来的他更高雅、优越、有魅力,更加符合时代的审美标准。
在细节上追求某种意义上的完美,正是富人所追求的精致生活的体现。富人们大多有钱又有闲,所以有条件极力追求生活细节的完美,并一丝一痕地悉心呵护着这份完美。他们总是刻意地过着看上去不刻意的生活:他们善于营造个人的小氛围,喜欢独钓寒江雪,独坐咖啡屋;他们注重环保,讲究垃圾分类,拒绝不必要的塑料袋;他们喜欢富有诗意的活动,比如开着游艇出海、露营、篝火和野餐;他们是素食的爱好者,不肯过日啖大鱼大肉的日子;他们喜欢看时尚杂志,内容简洁、纸张精美、印刷精细;他们家的家具都是精品,他们家的地板擦拭得一尘不染,他们家为来访的客人准备的拖鞋精制而繁多,进客厅、去厨房、上阳台、进卫生间"",各有各的对应拖鞋;他们最大的目标就是与常人有别,独领风骚;别人晨跑,而他们宁愿到空气污浊沉滞但是叫做健身房的地方分别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他们放着家中保姆煮好的咖啡不喝,而是用四五个小时的时间坐在咖啡厅里喝一杯上百元的咖啡""生活精致到了这个份上,讲究的无非是对细节的体验,对生活品质的提升。
其实精致的生活所透射出的这种对于生活的态度,直接关系到我们生存的状态。精致是内在涵养的一种表现,需要天赋和悟性作为底蕴,要在不经意中显露高贵和优雅;精致需要一种沉淀和培养;精致的生活还需要健康的人格和细致的人生态度。有一颗细致、美丽的心灵,生活就会过得十分优雅。
如一位有钱人今年才25岁,大学毕业没几年就已经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富有后,表现出对细致生活的刻意追求。他是一个朝气蓬勃的人,理着短短的发型,浅绿色的衬衫,深色的西裤,一双时尚面前卫的尖头皮鞋,皮带、手表,还有插在衬衫里的笔,点点表现着这个男人藏在细节里的完美。他信奉注重细节才会成功,他认为自己怎样待人,别人就会怎样待你。他刚开始销"简单族"的简单似乎包含以下指标:不看电视、不上网、扔掉手机、不过夜生活、不在人际关系和衣着上花费过多时间,不大规模购物以造成不必要的经济压力,甚至不驾车,让自己的房间变小,同时流行素食主义。总之,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跑到没人的山野,除了吃饭睡觉享受自然风光,什么也不做。这当然是一种复杂之后的简约,华贵之后的淡雅,比华贵更华贵。所以,简单生活是时尚营造出来的一个概念。既然是概念,大家都可分享。
三、富人爱简单生活
曾经有一本书《简单生活》被炒得沸沸扬扬。书中新人类的新气象,是回过头来过简单朴素的生活,所以要"减少生活中的繁缛杂乱",可以"运用大卫的清理方法"--把暂时不用的东西打包成箱,贴上封条,在封条上不写内里所装物品的名称,只写打包的时间,数年之后,如果没有要拆开箱子寻找物品的需要,就说明这个箱子不必拆封了,你所要做的只是把这箱子丢掉。同时,书中还强调要"检讨你的购物习惯""简化你的饮食习惯""拥有一个非常简洁的衣橱"。因此,书中指出:"我们总是把拥有物质的多少、外表形象的好坏看得过于重要,用金钱、精力和时间换取一种有目共睹的优越生活,无懈可击的外表,却没有察觉自己的内心在一天天枯萎。事实上,只有真实的自我才能让人真正容光焕发。我们需求得越少,得到的自由就越多。"在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和越来越快的时尚更新面前,越来越疲惫的白领正在寻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实际上,在世俗的社会里,只有你自己的生活简单了,你才会成为自己的主人。那些脖子上多了一条项链、衣服上多了一枚胸针、头上多了一顶帽子的人,以及有着多余表情、多余语言、多余朋友、多余头衔的人,深究一下,便会发现,他们都是在完美和荣誉的借口下展现一种累赘,这种人可能终其一生都走不进自己人生的大门。另一些人用大量的时间,贴近自然、领悟内心,只让生命之舟承载所必需的东西。这类人看似贫穷,然而这种与自然规律和谐一致的贫穷,谁说不是一种富有呢?
简单生活完全定义:一种时尚轻松不麻烦的生活;朴素、低科技、充满灵性的生活;有目的地生活、保证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对自身、对环境保持真实的生活;一种时尚而矫情的游戏。
当然,这个时代很多东西都可以并存,热爱简单不一定就是矫情,就算他过简单生活是为了显示自己非常不简单,那又怎么样呢?所有的时尚都是处心积虑的。假如这句话成立的话,随风飘来的"简单生活"究竟是简单还是不简单,就大有可追问的意味。
一是对频繁交际说NO。现代都市人很少有下班就的娱乐就是点着蜡烛读书。这么做是不是也太极端了?
三是号称速冻时代的简单心情。简单生活不等于简陋,白领生活少有清闲的,为了生活得更好,他们加倍地努力,因此生活也是极为简单的,看看他们的冰箱就知道了。每天的早点是各种速冻食品,午餐又是各种快餐,到了晚上回家的时候经常是9、10点钟了,早已没了起火架锅的心情,一周忙碌而单调的速食生活得持续到周末。
但是为了自己身心健康,切记:第一,必须天天吃早餐,不要嫌麻烦;第二,尽量不到大街上的早点摊上去吃;第三,早点的质量必须保证。
要达到这三个标准,速冻食品可以帮大忙。早晨睡眼惺忪起来的第一件事是直奔冰箱,转而开微波炉,你就可以十分熟练地在五分钟之内搞定早点。不过总吃速冻食品你也许会烦,但是跟损失宝贵的睡眠时间相比还是值得的。并且如果善于利用速冻,虽然很简单,但种类全,营养丰富,食用方便。
忙碌一周到了周末不妨为自己好好地做一顿真正的晚餐,两杯红酒、几盘拿手菜。你会觉得很放松,因为过去的一周很充实,并且很简单。
有人认为简单就是率性。一位广告公司的策划总监认为过简单生活一定要有自己的精神基础,如果没有自己内心的宁静,或者说没有丰满而灵性的精神世界,走到哪里,都不可能找到纯粹的宁静的世界。绝对的简单生活方式有很多不现实的地方,去体验这种生活的人实际上是在压抑自己。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因为人活在这个世上,就无法排除和人打交道,如果他过这样的生活只是一段时间,他的生活就不具有连续性,这样的片段性就足以说明生活的不真实性,他有一定的做作成分在里面。
任何刻意的生活都是没有乐趣的。他理解的简单生活方式,就是"率性而为"。舒适是原则,穿衣服不一定是名牌,但它一定要舒适;不一定要住高楼大厦,但要住得舒心。并不排斥物质,精神生活是建立在物质生活之上的,但物质生活不能约束自己。把钱做各种投资,不是为赚钱而赚钱,而是想通过自己的智慧让自己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帮助自己去做有助于自己精神成长的事。
有人认为简单生活是一场秀。一位银行的高级主管认为这里面有真简单和伪简单之分。乡下人,他们的生活就是真简单;而有些城里有钱人过腻了好生活,到乡下去体验一下,就是伪简单。他们的房子外面是原生态的东西,但可能家里还是豪华无比,还是有先进的通讯工具。他们的这种生活只能算成是一种作秀,一种可以被炒作的时尚潮流。
因此,他认为简单生活应该是一种心理状态,而不是简简单单地只讲物质上的东西。现在有种提法是人类成了技术的奴隶,在某些状态下,的确是这样,但我们无法否认有些基本的生活用具的确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确需要他们。如果我们一定要全部抛舍他们,是不是也和自己过意不去呢,这种强制的刻意的行为,我们能否称之为一种健康的生活呢?
他的简单生活就是中午吃一顿三鲜米线,晚上能吃上老婆做的美味,吃完后抽支烟,然后泡一壶茶,打开体育频道看看足球比赛,或者上网和网友聊天。其实他的生活原本就是这样简单。
有人认为简单生活不是浮躁。一位公务员认为觉得那种不要电视、不上网的生活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世界很精彩,电视和网络都可以传达出对我们有益的信息,关键是自己的心灵要做一种取舍,要很清醒,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有用的东西就去吸取,而没有必要完全排斥。
她理解的简单生活,就是保持一种自由的心态,不给自己的物质生活带来过多负担,比如自己可以不买房,就住租的房子,但一定要把自己的小房间布置得很温馨,有一群谈得来的朋友,自己写写文章,既可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又可以挣钱养活自己。简单地说,她想做一个职业撰稿人,或者是SOHO族。这就是她理解的简单生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同时只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被这个新事物层出不穷的年代牵着自己的鼻子走,受太多事物的诱惑,说不清自己想要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想要。这样的生活就无法简单起来。
她本是个非常嫌麻烦的人,崇尚的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没有太多的束缚和累赘,有的时候,忙碌真的是一种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因而一个人的时候可以是房间里衣物随意丢弃、书籍凌乱;或者是衣冠不整,蓬头垢面,草草地打发一日三餐。常有的感觉是双休日比学习和工作的时候更加地令人感到疲惫不堪。
四、富人的爱情与婚姻
当今的社会,金钱有力地扭转了人的爱情观,人们嫁给金钱已不觉丢脸,也不怕金钱淹没爱情。昔日的"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已被改写成了"郎财女贸,金钱作合",使得美女嫁大款成了一时的时尚。那些美女们削尖脑袋,不怕上刀山、下火海,终于得逞了,于是成了风光的阔太太。正像时下流行的笑话所说的:床前明月光,没钱憋得慌。举头望美女,低头空悲伤。
曾几何时,要面包还是要爱情的争论还曾引起很多人的讨论,但最终似乎要面包的人比要爱情的人要多。毕竟人如果无法满足物质上的需要,很难谈及爱情。鲁迅的小说《伤逝》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但是随着人们离婚率的两倍。
而"换"的含义更丰富一些。据说"换"有三等:小富换房子,中富换车子,大富换妻子。
但那些发了财忙于换妻子的人,日子真的好过吗?中国尽管有"富贵易妻"的古话,但还有"糟糠之妻不下堂"的道德戒条。就算新人是一朵花,但在这一片舆论谴责和唾骂声中赏花,能有什么好味道?更何况这类"花"是奔着大款的钱财而来的,对钱可能比对人更有感情,或者说对人谈不上什么真正的感情,这种人大多只能共富贵而不能共患难。这些大款得意时她愿意同床异梦,万一大款有个三长两短,她就比兔子跑得还快,会像扔掉一件破东西一样把大款扔掉。正如一个故事所说的:一个百万富翁的新夫人突然接到一封恐吓信,信中说:如果三天之内不送5万元到指定的地点,将暗杀她的丈夫。夫人迅速将一个信封送到指定的地方。那个强盗打开信一看,里面没有钱,只有一张便条:"希望你们遵守诺言,以后我会给你们10生活水平的提高,面包大家都有了,基本上可以满足自身的物质需要了。那是不是说大家可以要爱情了呢?其实也不然。事实上现在有不少女孩还是不要爱情,因为她们需要更大的"面包"。
所以不要说许许多多灰姑娘指望着嫁个有钱人好一步登天,就是早已成名成家的,自己已经挣到百万、千万家财的影视明星、模特也依然一个个争相嫁人豪门。千万富婆某女士找了个亿万富翁结婚,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新郎送给她9999朵玫瑰。这种浪漫又奢华的婚姻正是富人婚姻的本质。因此,尽管现在的各类社会调查还在反复吟唱感情至上,但现实生活中,年龄、身高、容貌、教养的界限早就被金钱抹去。现在还会有人为老娶少,丑娶美,矮娶高""而少见多怪吗!当然,如果男方是穷人,这依然奇怪。
但另一方面,钱又不是万能的。随着富人急剧增多,同步节节攀升的是中国的离婚率。近年曾流传一个玩笑,过去温饱是个大问题,人们见了面,一般先问:"吃了吗?"早两年大家忙于发财,见了面往往习惯问:"在哪里发财?"如今饭也吃饱了,财也发够了,于是又有了新的说法:"换了吗?"或者"离了吗?""离"当然指的是离婚,虽然从西方的标准来看中国的离婚率不算太高,但是在过去的十年里离婚率翻了一番,达到20%。而离婚率在中国富人中的比例更大,大约是平均万元作为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