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丧事前后,除了亲弟兄们自身起事外,还煽动韩军、韩娜来和韩晓妈闹事。韩军说他给他爸要弄热闹,唱大戏呀!韩晓妈问,这是谁说的?韩军说他大伯说的。韩晓妈就问,那你大伯咋不来呢?又问,那你有钱呢?韩军说和自家人凑。韩晓妈说,那你们凑么,给我说啥呢?!等你凑好了、凑够了,爱把人民剧团或者大众剧团请来,想咋唱就咋唱!想咋热闹就咋热闹!我双手赞成!——你都不害怕村里人唾到脸上!说偓他一家子羞他先儿的,他爸殁了,还当是遇见啥高兴事!你爸是活到七十咧还是八十咧,嗯?!你大伯他咋不来问我呢?韩军没词儿了。等大伯领着韩娜来,韩晓妈就问那事是谁的主意,韩晓大伯没话了,嘴里胡打呜啦,说,这娃,我叫你回来跟你妈好好商量一哈,谁叫你跟你妈吵唻!
这还不算什么,连其他不沾边儿的也想进来搀和!韩晓舅来了,是大学生,德兴大将其跟前跟后;连咸阳叔他妈都跟着在一旁说韩晓妈脾气不好……为此,韩晓妈憋了一肚子火,每当回忆就恨说,那老锤子日的都跟上瞎掺和!我“脾气不好”把他娘的肶抠咧!
嚼舌头的人太多了,好多人都说韩晓妈手里有四千块钱,不打算在这个村子里过了,就要走了!韩晓的大妈说,二妈说,大妈的大儿说,二儿说,二妈的儿女说……就包括后来同样死于车祸的正娃哥。韩晓妈经过,她从机井边过,正娃正说着不说了;她从城后边拾了柴禾树枝硬股,从爷(yè)庙门口过,二妈正给旁人说着突然哑嘴不说了……多年后,等娃稍微大些,村里人方说,韩晓他妈,那时我不敢说,现在才敢在你跟前说——你不知道,当时都说你要走呀!村里都在传,说你不在这儿守了!韩晓妈说,人做事把心要放到中间,千万不敢再害人了!他各人做的事,天知道,地知道,爷(yè)知道!
自从韩晓爸过世以后,亲不再亲,彻底下葬以后,更是成了陌生人——人在,关系就在,人不在,就彻底不认识了!韩晓妈曾愤恨地说,估计你婆你爷当初就生了你爸一个,其他的都是野的!很少有来帮忙的,自家人反倒不如外姓村里人,要不是有韩晓姨常年看望帮持着,恐怕很难熬持到后来。
韩晓爸的离世,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没了,也遭遇了一系列艰难与变故。厂子方面推说是途中发生的意外,不属于工伤,唯一能做的就是安排一个娃去接班儿,但须经过韩晓妈同意。那时,都知道接班儿好,大伯等人整天来催办。麦子还黄着,要碾场,还要扬场,还要暴晒,还要入仓,还要秋种……韩晓妈的眼睛红着,拖着哭腔说,“我这是一料子庄稼呀……你等着我把这些忙完了再去办也不迟么!从龙嘴里抢粮食,入不了仓,我娘儿几个喝(huǒ)西北风去呀!我说好的咋能变卦嘛!……”这些人三天两头来,韩晓碎大戴着草帽,在麦场里给东家帮忙,西家帮忙,就是不给韩晓家动一叉一木锨,故意在显示!韩晓妈的心里还有另一件苦事压着,却没法对人言语,此时她又失去了一个至亲人,没有机会前去裹孝送终,或许被娘家村里人骂着!
韩军接了班后,兼顾14岁的韩娜,火葬丧葬费也留给俩人。这些韩晓妈没有过问,是刘书记告诉的,说留给两个娃在城里生活。倒是韩晓碎大做事又一次让人感到气愤,他说他要请人家厂里几个领导吃饭,毕竟人家也跟着操劳了,韩晓妈给了二百元。刘书记无意中提说起他们没去,嫌一家子可怜、枉累。那些钱并没有返还。不过,韩军一个人的些许工资实在无法供给两个人的开销,尤其自从后来下岗之后。国企下岗,这是好多人没有想到的,恐怕也是韩晓大伯、二伯、三伯、碎大、大碎姑这些人也没有想到的!起先韩娜不上学了,既学不好,也没有经济能力来学,于是就不学了;想找个工作吧,都嫌年龄太小,没人敢要,最后无奈只能闲呆在住处。而韩军干起了收破烂的营生。余英从家里出事那天起就再也没有上学。村上的小学没有六年级,需要到离村六里的乡上去,她也是那天放午学回家才知道噩耗的。上学似乎早已对她意义不大,父母离婚后,她就一直跟着妈,等到开始上学,已比同龄人低了一级!不敢再耽搁了,母亲找到学校老师,好说,磨尽嘴皮子,费尽唾沫,这才勉强同意,又说如果成绩跟不上,还得往下溜,母亲连连答应。可跟不上,就偷偷没敢去学校,在路边的柴草垛子边儿钻着,那个二毬老师打学生打得很厉害!母亲听说后,拿着拨火棍就去了,使劲儿打,路人劝说一点儿作用都不起!……她的学习谈不上好不好,回来也能充当半个帮手,烧个火,做个饭,做一点儿庄稼活还是可以的。
韩晓年龄太小,又是将来的希望,继续上学。
年好过,月好过,日子难过!
无论对于市里的兄妹,还是农村家里的母子,日子都是艰难的。
在农村是辛苦的,种庄稼是辛苦的,还要被人欺负着。韩晓妈风里雨里忙碌着,又加上村里人刁难欺负着,形成了火暴子脾气,动不动对韩晓和姐责打、骂着,韩晓甚至想过离家出走。可一想到将去向哪里,母亲会怎样,就泄了气!村里有人说话,似乎还在盼着韩晓妈走。韩晓的干伯商议他爸就在地畔大声说过,余巧巧在周村堡子里撂不下谁?!等大了些,母亲还在说这样的话,韩晓甚至生了气,说,那你走嘛!等你走了,看以后回到堡子谁还认你呢?!
韩晓学习还可以,和姐一块儿干家务、农活。门前的街道不通水,抬水对姐弟俩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后街的水龙头有水,因为砖厂的水从那儿过。从别家接满水,用一根木棍抬着,高一脚低一脚,晃悠着,一路磕磕碰碰、歇歇停停……等到厨房,一桶水往往只剩下多半桶,两个人的裤管和鞋倒湿了不少!偶尔,也会借来架子车和大水桶去水塔下。大水桶是工厂里装汽油或化工原料的,多半人高,接满就可以放满水瓮和空桶,姐弟俩只需跑一趟!姐在前,在别人的帮助下摁下车辕,小韩晓在后面撅着屁股使劲儿推,使尽全身力气,姐仍骂弟没有用力!若水塔下没有别人,分别一人摁住一条车辕往下压,压下后,韩晓就迅速把手里的辕交给姐,快步转到车后使劲儿推。村里的路不好,坑坑洼洼,尤其蹦蹦车长久压下来的车辙,使得架子车很难通过,动不动就卡在上面,前进不行,后退不行!姐责骂不使劲儿,韩晓叫嚷姐不理解……等将车子停到门口时,两人面色涨得紫红,汗流浃背,像散了架!这样的日子一晃就是几年。
在地里会有人偷麦子,在麦场也会,在人家楼上也会,时常得看着。这这不算什么,最害怕的是下雨和得病。一旦下雨,院里院外全是水,还有人会将自家院里院外的往街道上放,往韩晓家门前放!门前淤的像池塘,像湖水暴涨,娘仨个各自佝着腰紧急拿瓢盆往出刮舀,身披着塑料纸和化肥袋子,机械性的重复,慌乱得要死,直到雨停,直到危险解除!有一次,韩晓妈实在看不下去了,说大哥,你咋把水往我门儿放呢?周娃他爸竟说,我当放到你锅里去咧!……得病也让人害怕,一旦生病,又潜伏聚集着无法预测的祸事,为此,韩晓辍过学。
韩晓也时常被村里和学校娃娃欺负着。世上两种人说话比较狠毒毒辣:一是妇女,一是碎娃。妇女狠毒的说法由来已久,爱一个人能爱死,恨一个能恨死——恨不得全家死光灭户灭族,什么恶毒说什么!而碎娃的毒话却有点儿让人费解,有的父母看起来朴实善良,可儿女的说话就像戏词“人儿小,心儿恶(ě),说出话来赛毒药(yuě)”——看来“人之初,性本善”也不一定是对的!有的娃和韩晓吵闹,说,你爸死咧,被车轧死咧!韩晓气愤了,也会骂着揭短。有一次,那应该是父亲刚去世不久吧,凯子他姐凯妮和韩晓因为玩耍在土壕边儿的土堆上吵了起来,凯妮首先说:“你爸被车轧死咧!”嘻嘻嘿嘿笑着,“轧成肉饼、肉馅儿咧,我一吃!”说着,像模仿《忍者神龟》《大力水手》里吃馅儿饼和吃菠菜的动作,嘴张得老大,还咩咩动着。韩晓说:“你吃你婆的肶!你吃你爷的肶,你爷死咧!”险些吹出鼻灯泡。凯妮笑着伸着脖说,“我爷是死咧,跟你爸一天死咧!把你爸的魂叫走咧!给他叫个作伴儿的!”脖子一直伸到面前,像个巫婆!韩晓说,瞎(hǎ)子!跛子!瞎子背跛子!凯妮她爸小时候玩火,烧伤了腿,她妈眼上有残疾。凯妮便过来撕打韩晓……其实像这种事情,村里娃会做,自家人的娃也会做,而且还会拿了粉笔、电煤、石灰,到处划写。在乡上上学,更会被人欺负,想着法子欺负,已经司空见惯。这些事,韩晓没有给母亲说过。可母亲却把家里的琐事、烦恼一股脑说给自己,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腰里么铜,寸步难行”,么油么钱么爸的日子太难过了!余英在一个私人纸箱厂干活,老板说一天十五管住不管吃;大冬天睡的硬板架子床,吃的捎带的咸菜和锅盔;干了快二十天的时候,姨胃病犯了,很重,便请假去了;回来后,活儿已经结束了,老板说到年底来拿工资;到了日子,说请假五天,工资被扣完了!同村所有女娃里,只有周婷拿到工资,她哥是拿着杀猪刀去的!
受骗、受欺负、受侮辱,已经成了常事,没有几个人成了可靠的,这些事无法忘记,太多太多……
去年,2004年,韩晓参加了人生的第一次高考。
一年时间,视力由不近视升为三百度!一直学政治、哲学,他却始终没有弄明白,这一过程到底是质变和量变哪一个在前?三年来有多少个深夜熬眼,十二年来有多少个缺衣少食之日……这些似乎已经不重要,也不会去计较,重要的是一飞升天!十几年就盼着这一天!
可一场病——一场拉肚子,改变了整个结局!
高考考得一团糟。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实际分数比估计的还高出三分,但与分数线相差六十一。回到家里,听厌了母亲没完没了的唉声叹气与抱怨,韩晓整日把自己蜷缩在小厢房里闭门不出……母亲害了怕,甚至发觉不对劲儿,唠叨声终于消停。
那段时间,人生失去了光彩,韩晓在思考着自己的出路:上学?打工?流浪?除过吃饭,就是昏昏沉沉躺着、浑浑噩噩睡着,从早上一直到鸟雀归巢,到院子黑了下来……倒是母亲变化很大,轻轻掀开门帘,会告诉哪儿有热闹让去看,甚至带着些讨好!母亲害怕自己想不开自杀了吧,韩晓心里想。
后来,韩晓振作起来给西安的西京工程学院写了一封长信,那是自己所报的学校,阐述了自己高考如何发挥失利及家境无法承受他复读一年,恳请学校降分录取,假如进了大学他一定会努力学习……然而,寄出去的信犹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再后来也像别的落榜生一样避免回母校,看了两个学校,连最起码的课堂秩序都无法保证,课上竟还有人把敲桌子当练鼓!母校的复读政策是:高考成绩四百五十分以下每差一分,在八百元的基础上再加一百!韩晓无奈交了一千一百元,回到了母校……
现在,韩晓终于考上了,确切地说是上了分数线,全省二批本科分数线是518分,他考了536分,回想起去年自己还给西安的大学写过信,不免有些可笑。此刻的韩晓似乎有些癫狂,恍如中举的范进,高兴地无法自已,也顾不得街道两边惊愕嫉妒的眼睛,远处仿佛下来一道天梯,等着自己起飞!
天瓷蓝瓷蓝的,几家欢喜几家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