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方形。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其视认性较好,用于指路性交通标志的几何形状。
41.交通标线的种类及其含义
道路交通标线按其功能可分为纵向标线、横向标线和其他交通安全设施线共7类21种,其中标线17种,其他交通安全设施如路栏和锥形交通路标、导向标、道口标柱等4种。
(1)纵向标线。指沿道路纵向敷设的各种标线,主要有下列几种:
①车行道中心线。用来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的标线,一般设在车行道的中心线上,也可不限于设在道路的几何中心线上,颜色为黄色或白色。一般在路面宽度可划两条机动车道的双向行驶道路上就应划车行道中心线。车行道中心线分为:
中心虚线,表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允许车辆在超车、向左转弯时,可以越线行驶。
中心单实线,表示不准车辆跨线超车或压线行驶。
中心双实线,无论白色或黄色都表示严格禁止车辆越线超车或压线行驶。
中心虚实线,是一条实线与一条虚线平行的两条标线,实线的一侧禁止车辆越线超车或向左转弯;虚线的一侧准许车辆越线超车或向左转弯。
②车道分界线。用于分隔同方向行驶的交通流,为白色虚线。
③行车道边缘线。用于表明路面或车行道的外边线,为白色。
(2)横向标线。指沿着道路行进方向成垂直、横断面敷设的标线,它主要有:
①停车线。是表示车辆等候通告信号或停车让行的位置标线,为白色。
②减速(或停车)让行线。根据交通标志的要求,确定减速或停车让行,为白色的两条平行虚线。
③人行横道线。表示准许行人横穿车行道的标线,为白色。
(3)其他标线。指以上两类标线以外敷设于路面或构造物上的一些标记和标线。如导流标、停车位标线、导向箭头和立面标记等。
42.人身如何防雷击
雷电是阴雨天在雷云之间、雷云与地面或建筑物之间、雷云与树林之间因急剧放电而产生的。雷电的电流是直流电,其电流强度可达到几万安培,但历时只有几微秒,偶尔可达到100毫秒~200毫秒。雷电可以产生6000℃~10000℃的高温。雷电还产生爆炸效应,产生超压和动压,使被击中的建筑物倒塌,树木劈裂,使人畜毙命。遭雷击时,人体要受到三种作用的损害:即电流的直接作用、雷电的高温作用、动力和超压。雷电可以在人体留下闪电印记。轻者可在皮肤上出现树枝状、条状或带状损害,数日后转为褐色,可逐渐恢复正常。重者除出现树枝状雷击纹外,还可发生树枝状、条状或带状的表皮剥脱或皮肉出血,表皮解离,也可以造成鼓膜及内脏破裂。由于直流电的作用,可引起心跳停止而死亡。遭雷击后也可发生眼视网膜脱落、出血,并因此失明。
为了防止遭受雷击,如果在外旅行或作其他活动时遇到雷雨,不要将手中的长柄物件(尤其是金属长柄物件)高举而行,也不要到高大的树下避雨或在山坡上及空旷的高地行走。因为这些条件正好有利于导引雷电,使人易遭雷击。
发生雷击后应及时在现场进行抢救。如果呼吸、心跳已很微弱或不规则,甚至刚刚停止,就要立即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对严重烧伤者,应送到医院进行医治。
43.外出活动如何注意防火
外出活动时,所处的环境比较复杂,在防火方面要做到:
(1)要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的防火安全规定;
(2)一般不要组织野炊活动,确实需要组织的,要选择安全的地点和时间,用火完毕,应熄灭火种;
(3)不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和易燃易爆品进入林区、草原、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4)自觉保护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设备;
(5)自觉按照防火的要求去做,同时还要监督、劝阻他人可能造成火灾隐患的行为;
(6)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有关管理人员报告。
44.在郊外用火时应特别注意什么
(1)在林区及有明文规定禁止烟火的地方,坚决不要用火,包括炊火、吸烟等。
(2)使用酒精炉时,必须放在稳妥、难燃的平面上,周围无易燃物。
(3)给酒精炉续酒精时,必须待炉火熄灭且炉冷却后进行。
(4)携带的酒精充装量不宜过多,包装应用玻璃材质,不要用塑料材质,携带途中要防止碰破贮酒精的容器。
45.游泳安全常识
为防止游泳发生意外,须注意以下几点:
(1)游泳前要了解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能否参加游泳要听取医生的意见。
(2)要选择好游泳地点,了解浴场情况。如是否有救生条件,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陷泥、杂草,水域深浅情况等。千万不要在禁泳区下水。
(3)下水前要先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子,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
(4)不要贸然“扎猛子”、潜泳,不要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
(5)正确估计自己的水性,不要逞能。
(6)不要在急流、旋涡处游泳,禁止酒后游泳。
(7)游泳过程中,如突然觉得眩晕、恶心、心慌、气短或四肢抽筋,要立即上岸或呼救。
(8)当小腿或脚抽筋时,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跳跃,或自己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
(9)溺水时的简易自救方法。
①身体放松,深呼吸一口气后面向水底,四肢放松下垂,让头枕和后颈部露出水面,直至感到需要呼吸时为止。
②当想呼吸时,将双臂慢慢抬到肩部高度,同时一腿向上提到脐部高度,另一腿尽量向上屈,头部不变,节省气力和防止身体下沉。
③将头仰起呼吸,同时双手猛力向下推,双脚向下蹬。换气时向别人呼救。
④呼气后,又恢复开始姿势,反复进行,可保持身体不会下沉,直到获救。
(10)急救溺水者的方法。人们到江河里去游泳,可能发生淹溺意外事故。对淹溺水者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现场急救。
①倾出溺水者呼吸道内积水、泥沙、杂草及污物等。口腔紧闭者,可先按捏侧颊肌,将下颌推向前方。
②溺水者呼吸停止时,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最好。即使在船上或岸上也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③溺水者心脏停止跳动,应在进行胸外心脏挤压的同时进行人工呼吸,积极抢救。
④抓紧时间进行呼吸、心跳的恢复急救比将胃中的水吐出来更重要,因此不要为吐水而耽误了急救的时间。总之,以既能倾倒出呼吸道内积水又能便于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为最好的方式。
⑤如果寒冷的季节或较长时间浸在水中,而导致体温下降,应采取措施,给身体保温。
⑥对溺水者一定要耐心进行急救。在一面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一面尽快请医生。
⑦对溺水而没有呼吸停止危险的患者,应注意防止引起肺炎。
46.在户外特殊的环境中要注意什么
不少危急情况的出现与某种环境因素有联系。无论处于任何环境中,都要树立起安全意识,避免发生意外。
(1)遇大风天气,在外行走时要注意避开高层建筑物、工地及大型广告牌等,防止被大风刮落的物体击伤。
(2)进入有积水的路面,要注意水面有无旋涡,防止陷入缺井盖的井内受伤害,要避开有旋涡的区域行走。
(3)夜间行至照明不佳或照明损坏的路段,要注意提防不要误入沟、坑及无井盖的地方。
(4)攀登堆起的土坡时,要提防顶端有无贴近土坡的高压线,以免触电伤害。
(5)路过拆迁房屋的工地,遇有遗留的防空洞等设施,不要因好奇而闯入玩耍。因为洞底很可能有较深的积水,一不小心会造成溺害。另外,洞内很可能缺氧,人进入后很可能出现窒息。
(6)不要在马路上点烧枯树叶、干树枝,那样做会烧毁绿化带。不要在粪井旁点烧枯树枝,容易发生粪井爆炸,井盖飞起,这是因为粪池内可以产生可燃的沼气和硫化氢气体,与空气混合成一定比例,遇火源可发生爆炸。
47.外出需要准备哪些备用物品
(1)小手电:用于晚上照明。
(2)多用刀:用于开食品。
(3)细尼龙绳:用于捆绑物品。
(4)太阳帽:用于减轻太阳直射以防中暑。
(5)方便水壶:用于饮水。
(6)御寒衣物(带颜色的毛线衣等):用于防天气骤变以及用带颜色的毛线衣为标志来防止掉队。
(7)针线包、别针:用于防衣服开线、撕裂、纽扣脱落及用别针应急。
(8)塑料袋若干个:用于维护环境卫生(装废弃物)。
(9)方便晾衣绳:用于晾晒衣物或临时捆绑物品。
(10)餐巾纸:用于饭前饭后清洁卫生以防疾病传染。
(11)零用钱:用于购买所需物品(整钱和零用钱要分开放,以防万一)。
(12)笔、信纸和邮票:用于外出留言或写家书。
(13)卫生巾:女性在月经期尤其需要带好经期用品。
(14)高锰酸钾:用一小塑料瓶装20克~30克。用于清洁用水;撒在雪地上充当行路标志;点火(将报纸揉搓成一团,放数粒高锰酸钾,加几滴防冻液,30秒便能点火)。
48.外出备用药品及其基本使用方法
当你外出时,应根据季节变化和所去地方的当地气候变化,准备一些方便易带的药品。
热天防暑药品: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胶囊、风油精、清凉油。
出现头晕、四肢无力、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中暑症状,可服用藿香正气胶囊2粒,每日服3次。也可服用或口含人丹10粒或服用十滴水一瓶。轻者可以用风油精或清凉油涂于太阳穴两侧。
注意:多饮开水或盐开水,以补充身体内水分。
肠炎药品:黄连素、痢特灵、颠茄片。
助消化药品:酵母片、乳酶生。
轻度呕吐、腹泻,可服用黄连素2片/次,3次/日;服酵母片或乳酶生3至4片/次,2次/日。注意:多饮开水,禁吃不易消化的食物。
出现呕吐、腹泻,大便有脓血等症状,服用痢特灵2片,胃部疼痛产生痉挛者先服颠茄片,除服用酵母片或乳酶生以外,要多喝盐开水,以补充体内水分,防止虚脱。
消炎退热药:APC、扑热息痛、先锋霉素、红霉素。
发热(即发烧)可服用APC、去痛片或服用扑热息痛1片。
晕车要在上车前20分钟服用乘晕宁1片,4小时服一次,或口含人丹3至5粒。
注意:乘车途中可吃些易消化小食品。眼睛向车的前方看,不宜看书、写字。
外伤药品:红花油、高锰酸钾、创可贴、绷带。
轻度外伤,用高锰酸钾水清洗伤口,再根据伤口的具体情况擦些红花油或用创可贴。伤口面积较大时,要用绷带绑扎好。
特殊病情药品:息斯敏——过敏症。速效救心丸——心脏病。
防蚊咬药品:灭蚊剂或灭蚊油。
可在睡前20分钟往屋内喷一些灭蚊剂,也可在身上涂一些灭蚊油。
49.如何避免发生过失伤害的行为
有时可能出现过失行为,使自己或他人受到伤害,防止过失伤害行为应注意的是:
(1)开展文体游戏时,要防止出现超越限度的与对方形成“激战”的伤人行为。
(2)开玩笑时,要警惕逐步升格并转化到伤害他人的地步。
(3)租住楼房,要注意文明和公德,不要往楼下扔废弃物或空瓶等物,容易伤害过路行人或正在楼前玩耍的孩童。
(4)在路上或其他场所,不要捡不明物,如果捡拾的不明物是爆炸物或腐蚀性物品,会伤害自己和他人。
(5)在人员聚集的场所活动,要维护好集体的安全,不要出现有损集体的兴奋行为。如在某市的一个旅游点,一座百米长的挤满游客的铁索桥上,一群青年特别兴奋地使劲晃动着铁索桥玩耍,致使桥的铁索发生断裂,造成特大人员伤亡事故。
50.观看文体节目的安全注意事项
近年来国内外均发生过文娱体育场所因超员、意外招至的秩序混乱、人员伤亡事故,因此你必须注意:
(1)在观众多的场合,不要去人群拥挤的地方;
(2)对有些特殊的参观点,避开高峰时间参观,在特别引人注目的场所不要长时间停留;
(3)行进时,不走道窄的路,在桥上不停留,也不要长时间站在湖边;
(4)遇到骚乱时,应听从在场的保安人员的指挥和命令,及时疏散;
(5)观看体育比赛要讲社会公德,勿进入比赛场地,防止被撞倒,当遇到比赛场上发生骚乱时,切勿上前拥挤,应尽量向人少的地方躲避;更不能急于在没有疏导人员指挥的情况下,盲目随人流奔跑,而要从安全出口撤离。
51.怎样做到安全锻炼
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增强体质。如果能做到安全锻炼,那就更好了!可是,怎样做才是安全的呢?
(1)在锻炼中应该注意的是适量、适度。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强弱不一,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量力而行。
(2)足球、篮球、赛跑都是运动量很大的运动项目,事先要做好准备活动。倘若缺少这一环节,不但运动的质量和效果要受到影响,还有可能使身体受到损伤。
(3)运动后不要立即冲凉,饭前饭后也不要做剧烈活动。
52.滑冰如何保证安全
滑冰,融健身与娱乐为一体,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活动。怎样才能保证活动的安全呢?
(1)要选择安全的场地,在自然结冰的湖泊、江河、水塘滑冰,选没有窟窿和裂纹、裂缝的冰面,要尽量在距离岸边较近的地方。初冬和初春时节,冰面尚未冻实或已经开始融化,千万不要去滑冰,以免冰面断裂而发生事故。
(2)初学滑冰者,不可性急莽撞,学习应循序渐进,特别要注意保持身体重心平衡,避免向后摔倒而摔坏腰椎和后脑。在滑冰人多时,要注意力集中,避免相撞。
(3)结冰的季节,天气十分寒冷,滑冰时要戴好帽子、手套,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和身体暴露的部位发生冻伤。
(4)滑冰的时间不可过长,在寒冷的环境里活动,身体的热量损失较大,在休息时应穿好防寒外衣,同时解开冰鞋鞋带,活动脚部,促使血液流通,这样能够防止生冻疮。
53.如何防止拥挤伤害
到公共场所活动,如逛街、娱乐活动、参加节假日庆祝活动以及有组织的集体活动等,由于人员过量集结或出现某种意外情况有可能出现拥挤伤害。为避免拥挤伤害,应注意的是:
(1)作为群体活动的每个成员,一定要牢固树立群体活动中保护自己及群体的意识,既然个人参加到群体中去,那么群体的平安也就是个人的平安;
(2)乘公共汽车拥挤时,要安全礼让,不要争先恐后,避免人员伤害,为了避免迟到,要提前一点行动;
(3)当人群通过由宽变窄的地带或由平地变为上、下阶梯时,都容易出现拥挤现象,要提前避让,减少拥挤流量,避免人员伤害;
(4)对过度拥挤的地方可以不去的坚决不去,必须要去时可等人少点再去;
(5)必须进入人员密集的场所时,办完事情要尽快离开;
(6)参加必要的群体活动时,到了集合场所,最好先熟悉一下那里的环境地形,知道那里的太平门与安全通道情况,窗户开闭情况,一旦遇有突发事件,好清楚哪里是最佳疏散路线;
(7)一旦群体集结场所出现突发事件,尽可能帮助老、弱、病、残人员先脱离险境。
54.一旦进入拥挤的人群中怎么办
(1)如果自己身不由己地被人群夹着移动,有被推倒、踏伤的危险时,必须设法用双肘抱住自己胸部,形成一个空间,保持呼吸通畅,以免窒息。
(2)保护自己的体力,不要与人群用力对抗。必要时可提起双脚,让身体靠人群托起移动。
(3)如有条件,迅速抱住电线杆等坚固物体,待人群过后离开现场。
(4)如不幸被人群挤倒,尽可能把身体蜷成一团,靠近墙壁,双手抱住头,以减少伤害程度,待人群过后脱身。
(5)拥挤中尽可能避开玻璃或尖硬物体,以免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