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骗世界80余年的末代公主安娜·安德尔森最终在现代科技面前露出了原型,一位来自波兰的农民女儿,不会俄语竟然骗过了众多专家学者媒体的眼睛,不得不说是个奇迹。但是,随着公主神话的破灭,罗曼诺夫家族在近一个世纪前的遭遇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
1917年3月20日,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宣布:“确认退位国君尼古拉二世及其夫人已被剥夺自由,并将退位沙皇幽禁于皇村。”当时,皇后亚历山德拉和四位公主及皇太子早就提前被软禁在皇村了,晚上沙皇也被押送到那里。至于要如何处置沙皇一家,俄国的各派势力争执了很久,一时也没有定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准备先把沙皇一家送到摩尔曼斯克,再去丹麦,英国政府也决定派巡洋舰来接走沙皇。但事与愿违,十月革命后形势突变,沙皇一家先是被转移到西伯利亚的托博尔斯克,软禁在前省长的豪华官邸里。9个多月后又迁往乌拉尔的叶卡捷琳堡,并被关押在与外界隔绝的单独居室里。待遇的变化让沙皇一家嗅到了死亡的气息,他们积极准备着出逃。1918年7月12日,乌拉尔苏维埃为了在俄国彻底废除专制皇权统治,他们果断地决定就地枪决沙皇一家。几天后的一个晚上,革命士兵和武装工人将沙皇一家七口人和四名亲信押进地下室,向他们宣读了乌拉尔工兵农苏维埃的决定,随后地下室就响起了一排枪声,经检验,11个人当场全部死亡。据参与者、曾任驻波兰大使的沃依柯夫回忆说:枪决后进行了毁尸,历时3天,尸体被毁容,用斧和锯肢解、洒上硫酸、扔到了废矿井里。7月17日,在叶卡捷琳堡的红军发给莫斯科一份电报,明确表明:“沙皇和他的家人都遭到了同样的命运。”苏维埃政府后来把关押处决沙皇的房子彻底摧毁,连纪念女皇的叶卡捷琳堡也改名为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在1989年发现的尸骨上面有斧剁锯拉过的痕迹,还有若干遗物。
至于缺失的两具尸体,尤罗夫斯基的笔记中有确凿的解释:据监狱看守长回忆,当时情况非常混乱,同时也是为了掩盖杀害尼古拉全家的恶行,有两具尸体并没有和其他尸体一起掩埋。这就使得长久以来对于沙皇全家是否全部遇难的猜测有了确切的答案,也使得皇室遗孤的传言被彻底否定。
一直以来只承认杀害了尼古拉二世和王储的苏联政府,也在20世纪末承认了当初的行为:1998年7月16日下午2时,曾经是罗曼诺夫王朝首都的俄国圣彼得堡机场降落了一架普通的伊尔—76飞机。飞机上的“乘客”是80年前被苏维埃政权处死的俄国罗曼诺夫王朝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亲属和仆人的9具棺柩。圣彼得堡市市长弗拉基米尔·雅科夫列夫亲自和数万群众一起护送棺柩。第二天,按照俄罗斯东正教追悼亡人的习俗,举行了隆重的祭礼。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在沙皇葬礼上发表的讲话中说:“杀害俄罗斯帝国最后一位沙皇尼古拉二世和他家族的事件已经过去几十年了,对这个极端残酷的犯罪,我们长期以来保持沉默,现在必须说出真相。”他也承认“叶卡捷林堡的屠杀”是一场暴行。
历经80多年的历史终于洗尽铅华,还原了本来的面目。不论是安娜公主还是小王子,只是人们一厢情愿地猜测,罗曼诺夫王朝最终没有逃过灭门的厄运。
张伯伦绥靖实属情非得已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当时,面对法西斯侵略,世界各国人民展开了英勇的反侵略斗争。可是,西方国家的政府,特别是英、法、美政府,对法西斯的猖狂侵略,却采取“不干涉”政策,即绥靖政策。
德意志帝国屡屡冲破《凡尔赛条约》的束缚,英法都未采取任何有力措施加以惩罚。德军进入莱茵兰非军事区,吞并奥地利,一步步地紧逼,英法非但没有采取任何阻止的行为,还默许了德意志帝国的做法。西班牙内战时的英法则严守中立政策,在意大利和德意志帝国支持的叛军和苏联支持的政府军之间采取骑墙的态度。到了德意志帝国要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时候,英法则发展到了绥靖政策的最高潮——慕尼黑会议,在捷方未与会的情况下,强行将捷克的领土苏台德区割让给德意志帝国,如此明目张胆的姑息被史学家讥讽为“慕尼黑阴谋”,并企图将此祸水引向东边的苏联。
英法这种牺牲他国利益而求得苟安的绥靖政策,刺激了阿道夫·希特勒的胃口,德意志帝国不久就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在伴以讹诈、恫吓等手段相继在欧洲获得了巨大利益后,德意志帝国开始入侵波兰,挑起了世界大战,从而宣告了英法绥靖政策的失败。
这一政策发生在英国张伯伦任首相期间(1937—1940),是鉴于国力大幅衰落,面对已经强大起来的希特勒德国的挑战,为了保全自身的世界霸权地位而采取的一种应战策略,它与英国传统的均势外交政策是连续性与中断性的统一。
英法对德意志帝国的姑息和妥协,是德意志法西斯势力迅速发展的罪魁祸首,而其操纵的国际联盟对国际事务脆弱的控制能力,也是1930年代世界大乱的主要原因之一。人们一直都指责张伯伦绥靖是软弱的表现,是最为失策的一种做法,养虎为患。然而,事实上,英国这么做却是有其不得已而为之的深刻原因。
首先是英法战后经济地位的下降。英法尽管同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但其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仍因战争受到了巨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英法统治集团中的部分人士不敢同美、日、意的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部分贪欲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
英国是“一战”中的战胜国,它从“一战”中获利不少,仍然拥有广大的殖民地并且操纵着国联,依然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大霸主。表面上看,英国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与军事有关的部门由于得到政府的大笔订货而迅速增长,劳动力供给也显得十分紧张,军事工业与某些重工业部门的利润大大增加,股票行情上涨。然而,从国内经济状况来分析,英国为战争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庞大的军费开支使财政赤字剧增,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英国不仅大量发行公债,而且增加了纸币的发行量,造成战时通货膨胀严重,物价普遍上涨。
问题不限于此,庞大的军费开支,还使英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发生急剧变化。特别是由于战争期间传统出口品生产的减少和出品贸易额的下降,英国不得不变卖自己持有的国外有价证券并向美国借债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一战”前,英国的海外投资,包括英国的公司或在外国经商的英国公民投资共约40亿英镑,其利息收入是英国正常进口的重要部分。大战期间,英国政府接管了这些投资的1/4左右,在国外,特别是在美国出售股票,并用这些收入购买军火和其他补给品,美国成了一个主要债权国。一战使英国和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相对地位颠倒了过来,英国对美国负债8.42亿英镑,伦敦不再是世界上唯一的金融中心。英镑的稳定地位,因英国的金融实力的削弱和金融地位的下降而发生了动摇。
战后问题更为严重突出,战后20多年,英国经济一直处于衰落和不稳定状态。到1929年,英国工业生产仅比1924年增加10.6%,超过战前1913年的5.7%。英国工业技术相对落后于美、日,纺织、采煤、钢铁、造船和机器制造5个老工业部门处于衰落状态。英国工业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由1913年的14%下降为1929年的9%,出口比重由1913年的30.9%下降为1929年的30.8%。1921—1927年英国出口额减少了1/5,而同期世界贸易额增加了18%。整个20年代,英国的谷物业和畜牧业也处于衰落状态。
此外,战后失业人数长期保持一二百万人,而且战后英国已失去了金融霸主和海上霸主的地位,它欠美国债务50亿美元,由美国的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可见,英国在“一战”后已明显处于衰败之中。正如希特勒所说:“有4500万人口的英帝国,尽管它在理论上是巩固的,但从长远来说,它的地位是不能够靠强权政权来维护的。”正因为如此,英国统治阶级也不敢奢望战争会给它带来更多好处,相反却担心战争会动摇它的霸主地位。英国这种状况,决定了它的外交活动的特点是尽可能维持现状,尽可能避免发生国际冲突,以牺牲他国小国的利益或作出小的让步来维持现状,维护它的霸主地位。
另外,还有经济大危机的影响。1929年10月,以美国股票市场崩溃为标志爆发的这场资本主义世界规模的生产过剩危机,很快地蔓延到欧洲、加拿大和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波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它的时间长,范围广,是迄今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英国遭受危机的打击,虽比美德等国小一些,但也损失惨重。1932年,英国工业生产指数比1929年下降23%,生铁、钢和电气设备生产减少了一半,造船业缩减了88%,机器制造减产1/3。开工不足的情况在纺织业达到33%~40%。外贸和金融方面:外贸额缩减了一半以上,出现了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外贸逆差;英镑在1931年贬值1/3,失业者达工人总数的22%。在煤炭、冶金和造船部门,失业工人超过60%。
面对经济危机的到来,当时英国首要的问题,是如何摆脱危机,恢复经济以进一步求得社会稳定,增强实力。由于英国经济实力的限制,在遇上经济危机时,政府不可能扩大开支,而是节约使用。1931年,英国财政危机达到高潮,梅伊为首的财政专家委员会提出报告书,建议实行“更果断的”节约措施,包括削减社会保险支出、降低失业工人的补助金、增加间接税,等等,结果引起了群众强烈不满。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府更无力重整军队,扩大军工生产。内部的财政危机是英国政府在外交上对德意采取“绥靖政策”的重要原因。
1937年底,正是德国摆出吞并奥捷的态势之前,英国便主动地做出了许诺,不仅不反对德国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实现它对奥捷的意图,而且“将很感兴趣地看到这一变化”。同月底,在伦敦举行的英法会谈中,张伯伦更是宣称:英国“支持任何为了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间合理而和平的解决的努力”,英国不会“为了捷克斯洛伐克而卷入一场战争”,更“不可能……支持(法国)对德国进行武装干涉”。
此外,还有当时英国人民强烈的反战情绪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浩劫,在战争中,共死亡1300万人,两倍于1910—1913年所有战争死亡人数的总和,其中英国死70万人,130万人受伤。战争双方战费开支共达1800亿美元,外加生产和财产损失等,经济损失合计2700亿美元,无数城镇化为废墟,各国财政经济一片紊乱。战后的残酷景象给欧美各国留下了强烈而惨痛的记忆,因此大战结束之后,和平主义思想、厌战怕战的情绪在许多国家相当盛行。英法等国的统治阶级既是这一思潮的推行者,又受它的影响和制约,他们利用这一思潮推行其纵容侵略、乞求苟安的帝国主义政策。
战争的灾难和创伤,使英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强烈的反战、厌战和惧战心理,逐渐转变为一种社会政治运动。据不完全统计,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先后涌现出26位反战的和平主义运动著名人士,并出现了颇具影响的“不再战争运动联合会”和最大的“和平誓约协会”等和平主义组织及大批的反战文学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人的反战、厌战和惧战心态,已构成其社会的一大特征。而这种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心理,无疑会对英国政府的内外政策走向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既然公众的社会心理都对战争表示出不赞成态度,英国政府毫无疑问地要考虑这一点;而希特勒德国在欧洲接二连三制造的战争恐怖气氛,又要求英国政府面对现实:战则违背“民意”,和则无异于掩耳盗铃。
在这进退两难的“困境”中,英国政府选择了以公众社会心理为基础,尽可能退让以避免战争爆发的对付希特勒军事威胁的对策,这就是所谓的“绥靖政策”。在后来,西方仍有人错误地认为,英国的绥靖政策是通往和平的唯一通道。更有甚者,把第二次世界大战未能避免的根源,归结为英国没有绥靖到底的缘故。从这个角度说,英国张伯伦政府的绥靖政策,迎合了英国人狭隘的或者说朴素的社会心理,是英国人厌战和平心理的一种变态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