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人类不断前行与创新的灵感与源泉,不能正确地诠释历史上的诸多谜团,势必会阻碍当今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而历史上许多看似早已有定论之事,经过时间的推移,史料的挖掘,又显现出一些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是与非,对与错,黑与白,功与过……所有这一切在历史滚滚的洪流面前显得是那样的苍白无力。
智慧才是“埃及艳后”的资本
“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生于公元前69年,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埃及王后,托勒密王朝册封的君主之一。她的父亲托勒密十二世,指定他的长子托勒密和她共同执政,统治埃及。公元前51年克里奥佩特拉登上王位。
克里奥佩特拉在古埃及无疑是一位焦点人物,在后人的记述里,这位埃及绝世佳人凭借倾国倾城的姿色,不但暂时保全了一个王朝,而且使强大的罗马帝国的君王纷纷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心甘情愿地为她效劳卖命。但丁的《地狱》、莎士比亚的《恺撒大帝》等,把这位传奇女子描述为“旷世的肉感妖妇”。莎士比亚这么形容道:“争强好胜的女王,
你无论做什么都是那么得体,责怪也好,笑也好,哭也好;你的每一种情绪都充分地力图表现得美好而动人”;而萧伯纳也称她为“一个任性而不专情的女性”。在好莱坞巨片《埃及艳后》中,克里奥佩特拉同样被描述成用色相引诱恺撒大帝,助其击溃亲生胞弟而出掌王位;恺撒遇刺后,她又迷倒了安东尼。可安东尼的作为激起了罗马市民的愤怒,在与罗马人交战中彻底败北之后,克里奥佩特拉眼见大势已去,不得已以毒蛇噬胸自杀,年仅38岁。
传说塑造了一个美艳绝伦的艳后形象,她的神秘与手段则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虽说野史、传说和文学作品中总能见到这位“埃及艳后”神秘的影子,但有关她本人的文献资料却是少之又少。历史上真实的克里奥佩特拉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她真的貌若天仙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最好还是到她那个年代流传至今的雕像中去寻找。可是,保存至今的雕像实在是凤毛麟角,德国柏林博物馆尚有一尊据称是全世界保存最好最完整的埃及艳后的肖像。
这尊肖像所展示的埃及艳后并不美艳:看上去她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女人,头发只是简简单单地打个髻,风格朴实,这样的装扮显然无法俘获罗马统帅的爱情。她的鼻子应该属于鹰钩鼻,而且她的嘴并不性感。她也不饰戴任何珠宝,没有耳环,没有项链。
如果说保存在柏林博物馆里的这尊雕像说服力尚嫌不够的话,伦敦大英博物馆最近举行的“埃及艳后”展览则彻底揭开了这位传奇女人的面纱。这是首次同时展出11具克里奥佩特拉的雕像,而这批雕像过去一直被误以为是其他王后。从这些雕像看,女王不过是长相一般,脸上轮廓分明,看起来较为严厉的女人。她的个头矮小短粗,身高只有1.5米,身材明显偏胖。她的衣着也相当朴素,甚至脖子上明显有赘肉,牙齿长得毫无美感。
至于克里奥佩特拉的相貌,中世纪的阿拉伯学者从未提及。艾尔·达利表示:“他们(阿拉伯学者)赞美她的学识和管理能力。”达利具体解释说,人们之所以只将埃及艳后看作是一个爱勾引男人的风流女子,是因为后人对她的认知全都来自于她的敌人。人们当前所有有关埃及艳后的认知,全都是来自于她当年的敌人——罗马人。罗马人对她相当轻视,希望将她描绘成一个性感亡国的尤物。这就是所谓的“埃及艳后”。
近期一位英国学者发现,埃及艳后掌握5种语言,恺撒大帝和安东尼之所以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与克里奥佩特拉的姿色并没有直接联系。这是英国一位学者的最新发现:其实在中世纪阿拉伯学者眼中,“埃及艳后”不是靠美色而是凭卓越的思想和学识征服人心的。
克里奥佩特拉在阿拉伯世界是备受尊崇的大学问家,她对炼金术、哲学及至数学和城市规划无一不晓。她聪明、诙谐、迷人,而且她还具有惊人的毅力。克里奥佩特拉精通多种语言,她的第一语言是希腊语,但她也会说拉丁语、希伯来语、亚拉姆语和埃及语。
英国伦敦大学埃及古物学者奥卡萨·艾尔·达利在一批以前从未被关注过的中世纪阿拉伯文献中发现,克里奥佩特拉并不像希腊传记中描写的那样只是一个美艳妖娆、专爱勾引男人的风流女子,她可能是一个富有才华的数学家、化学家和哲学家。克里奥佩特拉写过好几本关于科学的书,她的宫廷是知识分子聚会的地方,克里奥佩特拉经常和一些科学专家开会讨论科学难题。
达利在《埃及古物学:迷失世纪》一书中写道:“阿拉伯人经常将克里奥佩特拉称作‘善良的学者’,经常引用她的科学著述。”她甚至是一个伟大的建筑师,将尼罗河的水引到亚历山大城,就是她的功劳。像艾尔·巴克里、亚库特等阿拉伯学者都在文章中谈到过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称她当年在亚历山大城设计的建筑计划“史无前例的庞大”。
埃及远古史学家鲍曼在分析了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后也表示:“‘埃及艳后’绝非只凭美色来保家卫国,捍卫自己的王位。她运用的技巧跟现在处理国际关系时的做法并没有什么两样。这才是‘埃及艳后’美丽与智慧的真正体现。”埃及哈勒旺大学的教授吉哈宰克先生也说,尽管克里奥佩特拉不像她与罗马将军的爱情故事中描写得那么漂亮,但我确信她是极聪明的,她应付罗马用的不是美人计。埃及亚历山大希腊罗马博物馆馆长艾哈迈德博士持同样的观点:克里奥佩特拉才17岁时就继承父位当政,她统治埃及是凭聪慧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她与罗马将领们相处的三件武器是——泼辣、聪慧和温柔。
史料证明,从埃及方面看,克里奥佩特拉也可谓是功劳卓著的统治者。
首先,她在对付无法抵御的巨大外来势力的情况下,绵延统治了埃及近18年。对埃及来说,这是她最显著的功绩。众所周知,托勒密家族近亲结婚的目的是为了保持王室的“纯净”,但也使托勒密家族产生了一系列不称职的统治者。绝大多数国王不是体弱多病就是早年夭折,特别是在托勒密家族统治的后期更显得荒唐颓废,直到克里奥佩特拉很少产生有作为的统治者。长期以来,埃及以向地中海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罗马进贡献礼来维持表面上的独立,以换取罗马的军事保护。到克里奥佩特拉时代,埃及才实现了真正的独立,并在希腊的各国相继灭亡之后尚保有一定的影响。
与叱咤风云的罗马大国相比,埃及毕竟是个弱小国家,罗马征服它是轻而易举之事。克里奥佩特拉运用她特有的气质、魅力和才智征服了古代西方世界两位最有权势、才能杰出的男性,挽救了风雨飘摇的埃及,并把他们融进了她的事业之中;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她几乎两度倾覆罗马,因为罗马两个强大的统治者毕竟作了她爱情的俘虏。历史上很难找到比她更奇特的统治者了。虽然克里奥佩特拉王朝被罗马吞并是迟早之事,但克里奥佩特拉至少把被吞并的时间推迟了18年,即从恺撒到达埃及的公元前48年到屋大维将她逼死的公元前30年。这对埃及的独立和发展无疑是宝贵的。
第二,克里奥佩特拉统治期间,确定了埃及在古代世界的地位,虽然这已是托勒密王朝的尾声。克里奥佩特拉以文明的血统自命,蔑视罗马“野蛮人”,自信能利用他们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否则她就不会盲目冒险地裹在毯子中出现在恺撒面前;她纵然没有直接参与恺撒死后发生的战争,但却赢得了军事统帅——马克·安东尼的欢心;她竟然谢绝出席安东尼特设宴会的邀请,反而叫安东尼屈尊参加她在楼船上举行的晚宴,正如《剑桥古代史》所说:“法官去拜会被告。”作为埃及女王的黄金塑像竟然安放在世界头号强国罗马统帅恺撒的家庙里;作为罗马统帅的安东尼,对待小国埃及女王“不像一个‘被保护国’的儿皇帝,倒像是一个独立国的君主”。克里奥佩特拉不仅保住自己的王位,而且似乎要成为文明世界的皇后,埃及在罗马人心目中的地位便不言而喻了。埃及由于克里奥佩特拉的存在,从一定意义上说已构成对罗马的心腹之患,托勒密埃及已不像从前那样处于称臣纳贡、乞求保护的地位了。
第三,克里奥佩特拉在位期间,埃及不仅成为名副其实的独立国,而且版图还在不断扩大。克里奥佩特拉的真正目的,远不只是想建立一个独立的埃及国家,她对扩大埃及版图也有浓厚兴趣,她希望建立一个不属于罗马,而是属于希腊人的帝国。恺撒在世时已答应把塞浦路斯划归埃及;安东尼时代,她又通过安东尼统治着小亚细亚的绝大部分。公元前34年,他们打败了亚美尼亚人,宣布叙利亚为罗马的一个行省,他们不是在罗马而是在亚历山大城举行凯旋式,此时的克里奥佩特拉被安东尼称为“王中之王”。安东尼忘乎所以,竟将罗马国家东部的大片土地,宣布为克里奥佩特拉及其子女来治理,以满足埃及女王的野心和私欲。从克里奥佩特拉给她的两个孩子起名为“太阳亚历山大”和“月亮克里奥佩特拉”,就反映出她的“马其顿复国主义”成份远远超过她对安东尼的感情。他们之间的爱情里掺杂的政治因素确实很大,如果历史的过程容许有一点假定的话,如果命运的天平容许再向着她有所倾斜的话,“这位女王本是有可能实现她成为统一地中海王国女王的意愿的”。
此外,克里奥佩特拉在位期间,埃及的政治、社会比较稳定,工商业经济发展很快。“她是,或者被说成是一位能干的统治者和管理者。她有效地促进了埃及的工商业,治理财政,并且井井有条。埃及与相邻各国交往频繁,关系相当活跃,埃及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很大发展,商业经济空前繁荣……由于城市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埃及对外贸易空前繁荣。”
克里奥佩特拉统治期间,发展了埃及文明,使“埃及精神”得以发扬光大。使古埃及文明同希腊文明相交融,为埃及古老的文明注入新的活力,“托勒密王朝的君主和贵族们都以自命为埃及人深感荣耀。”
克里奥佩特拉对记载古老文明的图书资料有特殊的兴趣,还时常同当时的大学问家讨论问题。当时世界上第一大图书馆就设在亚历山大城,虽然该图书馆被恺撒集中焚毁过半,但她又趁安东尼征服帕加马之机把第二大图书馆的20多万卷图书搬到亚历山大城。她以其聪慧、敏锐的头脑和自身的文化素养,维护和发展了古老的埃及文明,从而形成新的充满活力的“埃及精神”,使“埃及顽强地战斗着。正如我们从崇高的埃及女王克里奥佩特拉的事迹中所看到的,埃及精神始终是旺盛的”,“埃及精神在一贯地指导着这个国家的命运,即使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也是如此”。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克里奥佩特拉以美貌蜚声于当今天下,而智慧原本才是她最值得称道的财富。
克里奥佩特拉的一生,对埃及来说可算是功劳卓著的一生,对罗马及地中海周围国家来讲则有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甚至是罪孽深重。虽然仪表、爱情能够决定历史之说并不足取,但她同古代两个杰出人物的政治爱情对当时历史进程所产生的影响却是不能否定的,她仍不愧为许多伟大帝王的后裔。
“太监”不是中国专利
说起“阉人”,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宫廷戏中操着一口娘娘腔、阴柔之气十足,甚至涂脂抹粉的“太监”。中国的太监历史悠久,据专家考证,早在殷商之际就有“寺人”,这在甲骨文中已有相关的记载。
明末清初时,唐甄在《潜书》中这样描绘太监:“望之不似人身,相之不似人面,听之不似人声,察之不近人情。”为什么这样说呢?唐甄解释道:他们长得臃肿,弯曲,好似长了瘿结,鼻子里呼呼作响,如同牛和猪一样,因此不像人的身体;他们长着男人的颊骨却不是男人,没有胡须却不是女人,虽然面如美玉却没有一点生气,
因此不像人的面容;他们的声音好像儿童一样稚细却不清脆,好像女人一样尖细却不柔媚,你说他嘶哑但又能成声,你说他如猩叫但又能成人语,因此不像人的声音;他们可以很爱人,也能下毒手害人,当他们怜悯你时流涕而语,而当他们憎恶你时,则斩杀如草,因此不像人的感情。
人们一向认为“阉人”就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封建时代对人性的一种摧残和压抑。但这是人们对历史的一种误解。原本“阉人”并非中国独有,在西欧,也有这么一群被阉割的人。不过,他们的名字叫“阉伶”。
“阉伶”什么意思?顾名思义,就是“睾丸被割掉的歌手”。
因为睾丸影响到男性声带的成长,所以音乐家培养了一批男童,明代最有权威的太监魏忠贤,他的地位是国外那些“阉伶”们所难以想象的从大约6岁,就被阉割,使阉童的声带保持在最细最清脆的状态。而这种风潮,一直延续到了19世纪初。18世纪初期,歌剧界的表演者,有70%是阉伶。当时光是意大利每一年就有4000个以上的男童被阉割,盛行的程度已经让人以为“音乐家等于阉人”。
阉伶究竟起源于何时,历史并未给予确切的答案,但音乐学家们大多认为,阉割之风的兴起与罗马天主教的教规大有关系。因圣保罗的训示妇女在教堂不能歌唱,才有了男童女声——阉伶的出现,但如何把接受阉伶与《圣经》中的训诫调和在一起对于教内而言又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旧约》中禁止礼拜活动有受伤的或是被阉割过的人参加,但教会仍然把阉人歌手纳入合唱团中,这一需求也保证了阉人歌手的供应。这种做法看起来自相矛盾,但教会找到了为此辩护的人——本尼狄克派学者Robert Sayrus这样写道:“嗓音是比性能力更为珍贵的一种才能,因为人类正是凭借语言与理智才有别于动物。因此,在必须时为改进嗓音而抑制性能力绝不是渎神的做法。”
德国一位学者写道:“年轻的阉人歌手嗓音清脆、动听,无与伦比,任何女性都不可能具有如此清脆、有力而又甜美的歌喉。”
18世纪英国音乐史学家查尔斯·帕尼这样描述1734年法里内在伦敦演唱时的情景:“他把前面的曲调处理得非常精细,乐音一点一点地逐渐增强,慢慢升到高音,尔后以同样方式缓缓减弱,下滑至低音,令人惊奇不已。歌声一停,立时掌声四起,持续五分钟之久。掌声平息后,他继续唱下去,唱得非常轻快,悦耳动听。其节奏之轻快,使那时的小提琴很难跟上。”
就连对阉伶一向持有偏见的法国剧作家伏尔泰也承认:“他们(阉伶)的歌喉之美妙,比女性更胜一筹。”
而18世纪的法拉内利,无疑是“阉伶”中的佼佼者,被后人称作“绝代妖姬”。如今,来自意大利和英国的科学家成功地挖掘出了他的尸骨,希望能够破解阉伶的歌唱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