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说:“时势造英雄。”然而,历史上很多人物却是被历史学家们刻意美化了的。千百年来,人们被历史上的一些片面的观点禁锢了思想,致使他们盲目崇拜那些“神圣”而“伟大”的英雄和大师们。而那些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人,其实原本也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揭穿图坦卡蒙死于谋杀的谎言
在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King.Tutankhamun)的陵墓上镌刻着这样一行墓志铭:“谁要是干扰了法老的安宁,死亡就会降临到他的头上。”死亡的诅咒,仿佛昭示了这位法老所经历的一段不同寻常的历史。
图坦卡蒙原名图坦卡顿,是第18位埃及法老,约于公元前1336—1327年统治埃及。图坦卡蒙法老是埃及著名法老埃赫那吞的王后尼弗尔提提的女婿。古埃及法老卡蒙继承王位,由老臣阿伊辅佐摄政。继位时,他只有9岁(一说10岁),娶了比他大三四岁的安开孙巴阿顿,后者是埃赫那吞的第三个女儿。图坦卡蒙执政10年左右,便猝死于首都底比斯,逝世时只有18岁。这位年轻法老的意外死亡,犹如阵阵疑云,诱导探索者们竭尽所能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穿越时空,触摸那个久远而神秘的古埃及世界。
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Howard Carter)和卡尔纳冯伯爵(Lord Carnarvon)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二十王朝拉美西斯六世的陵墓下发现了图坦卡蒙的陵墓,使这座尘封三千多年的古墓得以重见天日。该陵墓内由甬道、前室、墓室、耳室和库房组成,墓室内有众多壁画,以宗教活动和仪式为主。除了墓室外,其他各室内都布满了数以千件的家具、器皿、雕像、武器、王杖等各式造型别致、做工考究的陪葬品,其奢华性和墓室的完整性震惊了整个考古界。但除却墓穴内让人眼花缭乱的陪葬品、举世闻名的金面具以及那让人觉得有些毛骨悚然的法老的诅咒外,人们最为关注的还是这位年轻法老本身。当考古学家们移去木乃伊头部纯金的面罩,揭开裹在木乃伊脸上的最后一层面纱时,竟发现年轻法老的脸上靠近左耳垂处有一道明显的创伤痕迹。由此,考古学家推断法老可能死于政治谋杀,还推测这次刺杀可能发生于国王熟睡之时。当这一推测公布后,立刻引发轩然大波。
从图坦卡蒙墓穴内的情形来看,墓穴又窄又小。他的死亡是很突然的——好像墓穴还没有修好就匆匆下葬的样子。乍看上去好像不是为王族准备的,而且装饰也很潦草,墓穴四壁的壁画上泼溅了许多颜料,也没有人去擦拭干净。而一些让世人瞩目的陪葬古董,其实并不是法老本人的日常用品。因为考古发现,这些古董上原本刻着别人的名字,图坦卡蒙的名字是在把原有名字擦去后临时加上去的。而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也不像其他法老一样慢慢用防腐香料浸体,而是将成桶的防腐香料倒在木乃伊上。这些迹象显示,这位法老的死亡相当突然,可能是基于某种特殊的事件引起的。
同时,从当时政局分析,也存在被谋杀的可能性。十八王朝的埃及政局纷繁复杂,宗教系别冲突尖锐。图坦卡蒙王的前代法老埃赫那吞推崇宗教改革,迁都阿克塔顿,拒绝崇拜阿蒙神,由此引发了新旧教派之间长久的斗争。作为备受争议且树敌过多的埃赫那吞的继承人,图坦卡蒙很可能由此卷入政治复仇中而被暗杀。一位扮演着历史学家和侦探双重角色的名为鲍勃·布雷尔的人甚至根据零散的文物、卷宗、陵墓推断出了犯罪嫌疑人:摄政王阿伊和军队统帅霍朗赫布。阿伊在前任法老在世时就是宰相,后来辅佐9岁的小图坦卡蒙登基。实际上,图坦卡蒙在位期间,一直是他在执掌国家大权,而且深得图坦卡蒙的信任。阿伊的杀人动机可能是觊觎法老的宝座,而在图坦卡蒙死后他确实当上了下一任法老。在图坦卡蒙墓中的壁画上有主持图坦卡蒙葬礼仪式的内容,而当时有权主持这一仪式的是确定有继承权的人。另一个证据可能更有说服力:在一枚戒指上考古学家发现了阿伊与安开孙巴阿顿二人的名字,后者恰恰是图坦卡蒙王的遗孀。身为军队统帅的霍朗赫布常常教图坦卡蒙狩猎、驾驶战车,这些活动提供了谋划一次事故的充足机会。如果图坦卡蒙真的是死在路上,尸体在霍朗赫布运回之前就可能腐烂了。这一点倒可以解释为何木乃伊上额外倒了好多防腐香料。霍朗赫布弑君的动机,最可能是自己篡权登上王位,而要做到这一点对于手中掌握军权的他并不难。
1968年,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的X光透视更是给“谋杀”说添上了重重的砝码。他们发现,在死者的脑腔中有一块曾移位的骨头,而在后脑勺处有一片颇似血凝块的阴影。研究小组的哈里森博士称:“这团阴影边缘并无异常,但事实上可能是由一次脑膜内出血造成的,而这大概是后脑遭到重击的结果。反过来说,这一击极有可能就是导致死亡的原因,也就是说图坦卡蒙很有可能死于一次谋杀。”无疑,这一物理学发现似乎彻底揭开了图坦卡蒙王猝死的真因,而阿伊则为杀王篡位的真凶。
但是,对历史真相的探究并没有因为貌似定论的推断而停止,法老的诅咒也并没有阻止人们探询真理的脚步。随着最近一系列新的发现和理论的出现,图坦卡蒙的死因之谜又重新被认识:原来这竟是一段被误读的历史,图坦卡蒙并非死于他杀。
首先,谋杀说本身疑点重重。图坦卡蒙在位期间,正值埃及十八王朝的末期,和他的前代——“异教徒”国王埃赫那吞坚决推进宗教改革不同,年幼的图坦卡蒙面对阿蒙祭司和旧势力贵族的重压,选择了妥协退让。他接受了旧教徒的主张,终止了前王的宗教改革;把都城从阿克塔顿又迁回底比斯,恢复对阿蒙神的崇拜;归还阿蒙神神庙的领土和财产,他还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图坦卡蒙”,意为卡纳克的太阳神庙发现的太阳神雕像,以法老埃赫那吞的形象形成了神像的上半身。
“阿蒙的化身”,咒骂埃赫那吞为“天下的罪人”。他的一系列举措,使得一度被压制的僧侣势力又一次抬头。可见,图坦卡蒙王并不是一位有着自己鲜明政治主见的法老,而更倾向于妥协,在新旧势力冲突时站在了“保守派”这一边。当然,这与他的年纪不无关系。所以,在这种情势下,被前王打压的僧侣们是不会基于对前王举措的嫉恨而去报复图坦卡蒙的。而从实力对比来看,以大祭司为首的旧势力在当时还占据着优势,出于政治的需要他们不会放弃图坦卡蒙这样一位年幼、顺从的法老而采用叛变的方式颠覆政权。所以,图坦卡蒙为旧势力贵族谋杀的说法也是没有任何证据支撑的。老臣阿伊是两代君主的辅臣,几十年间深得二位法老的赏识重用。尤其在图坦卡蒙在位期间,法老尚幼,很多重大决策,包括迁都、向僧侣势力的妥协实际上都是由阿伊作出的决定。1954年,在卡纳克发现的一块石碑上写着阿伊是图坦卡蒙的共同摄政王,也说明了阿伊在当时重要的社会地位和政治作用,而年幼的图坦卡蒙在政治上十分依赖阿伊。从这点上看,阿伊不会与法老有实质上的意见分歧。由于分歧导致篡位谋杀的可能性非常小。“没有争端的暴行是愚蠢的。”认为霍朗赫布为凶手则更为荒谬,因为图坦卡蒙王死后,他并没有任何篡夺王位的举动,而王位也最终落在阿伊身上。
其次,谋杀说没有任何史学的文献资料直接说明谋杀的存在,或者间接表示有类似谋杀的事件发生。甚至连墓室发现者之一,埃及学专家霍华德·卡特(HowardCarter)亦从未提及是谋杀。至于上述X光片上的痕迹,同样也不能证明是遭人故意击打。柏林勃兰登堡科学和人类学学院的一位专门研究图坦卡蒙的学者说:“人人都喜欢推测,但是至今却没有任何证据来证明这些推测。”
为了进一步从自然科学角度探究这位神秘法老的死亡真因,最近,考古界和科学界联手,用一辆载有特殊装备的车辆从“帝王谷”将这位法老王的木乃伊从坟墓中移出,用高科技设备对他的头盖骨和肋骨进行立体摄影,从而最终确定了其死亡原因。
很快,研究小组公布扫描的结果:3300年前的这位18岁的古埃及法老并不是死于谋杀。在短短的15分钟CT扫描中,研究人员针对木乃伊的不同部分拍摄下了1700多张图片。研究显示,图坦卡蒙身形纤瘦,健康,没有营养不良或传染病,但他有轻微唇裂。CT片还显示,这位年轻的法老有微小的腭裂,不像是装饰用的胡须或其他面部装饰造成的(影像)。他的门牙很大,同其家族里的其他法老一样,牙齿有覆咬合特点。哈瓦斯表示,图坦卡蒙的尸体保存完好,可以清晰地看见图坦卡蒙脸部的轮廓,就连他的脚趾和手指也是保存完好。发现图坦卡蒙法老“藏身之地”的埃及最为著名的考古学家、埃及古物最高委员会秘书长哈瓦斯表示,研究小组针对有关图坦卡蒙被谋杀的种种说法展开调查,但没发现其后脑曾被重击的证据,也没其他迹象显示涉及谋杀。
至于1968年X光检测所发现的图坦卡蒙木乃伊头骨骨折,真正的原因是由于墓穴的发现者英国探险家霍华德·卡特首次发现时造成的,而并非在3300多年前造成法老死亡的原因。在北美放射学会年会上,代表埃及古物最高委员会负责这项国际研究的阿沙里夫·萨利姆博士也发表了相同的意见,这同时也印证了哈瓦斯发表的未发现图坦卡蒙遭后脑重创的言论。
扫描的发现表明,真正造成法老死亡的竟是腿部的创伤。在CT监测中发现,图坦卡蒙的左大腿骨有一道明显的骨折裂痕,依据裂痕的深度,推测他死前可能严重弄伤大腿。虽然骨折本身不会对生命构成威胁,但研究者同时发现伤处有细菌感染的迹象。在三千多年前的埃及,细菌感染无异于灭顶之灾,没有任何医疗措施能够有效地治愈。年少的国王自幼身体瘦弱,当腿部伤情出现了感染并进一步扩大时,他的生命也随之走到了尽头。
关于这个裂痕,尽管有人提出也可能在防腐处理过程中造成,但是很快便被否决。因为在古埃及,法老们最为重视的就是逝世后肉身的防腐处理,这会关系到他们能否转世或为神。他们会提前几十年选择陵墓,墓室内要进行空气处理,施加各种巫术,以确保法老陵墓的封闭性和安全性。法老的葬礼通常也是一国最隆重的仪式,要由最好的祭司主持,不可能会出现这种低级的纰漏。在防腐方面,古埃及人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们有自己一套严格的处理程式,还要与宗教仪式并行,经过处理的木乃伊可以经过几千年而完好无缺。所以,在防腐处理中造成法老骨骼的严重损伤是没有可能性的。由此可以推测,正是腿部严重损伤造成的细菌感染让这位年轻的法老送了命。
腿部受伤导致细菌感染的死因,使得一直以来盛行的“法老谋杀说”破了产。几千年前的谜案终于有了定论,背负“杀王篡位”恶名的老臣阿伊也终于沉冤得雪。被打扰了几十年的图坦卡蒙也被再次送回陵墓,开始了继续的长眠。这段被误读了许久的历史也终于恢复了本来面目。其实,对历史的误读并不可怕,毕竟那是我们任何人都没有经历过的神秘的往事。重要的是,要抱有正确的对待历史的态度,不因可能而轻信,要不断地在认识的道路上去伪存真,深入解析,还历史一个清白。
恺撒“无心插柳”成为史学家
尤利乌斯·恺撒(Julius Caesar),是古罗马统帅和政治家,后人不但为他高超的军事和政治领导才能所折服,还因《高卢战记》这部伟大的著作而把他视为一位不凡的史学家,认为恺撒具有很高的将征服高卢的经历记录下来以便传承于后人的意识和撰述才能。
高卢战士在杀死自己的妻子后,宁可自尽也不愿向罗马人投降。
然而事实上,恺撒原本无心完成一部名垂千古的史学名著,著书立说也并非完全是出于个人目的,他凭借《高卢战记》一书成为史学家,纯属“无心插柳”的结果。
恺撒所写的《高卢战记》七卷,记述他在高卢作战的经过,从公元前58—前52年,每年的事件写成一卷,是研究古罗马军事历史的重要文献。他把这部书叫做Commentarii,即《随记》、《手记》之意,表示直陈战事,供人参考而已。在叙述过程中,他处处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高卢战记》叙事翔实精确,文笔清晰简洁。由于恺撒是罗马共和国时代第一个亲身深入到高卢西部和北部、到过不列颠和莱茵河以东的日耳曼地区、亲眼目睹过当地的山川形势与风俗人情的人,因此,《高卢战记》又成为记述这些地区情况的最古老的历史文献,它对高卢和日耳曼各地从氏族公社逐渐解体到萌牙状态国家出现这段时间的政治、社会、风俗和宗教的记述,成为后人研究原始社会和民族学的重要依据。
恺撒一生戎马倥偬,根本不得闲暇来舞文弄墨,只是迫于庞培及其党羽的政治阴谋而不得已提起笔来从事写作的。正如黑格尔所说:“他编著历史,就会把自己的目的作为历史的目的来处理。”西方一些学者把《高卢战记》说成是恺撒为拉选票而写的小册子,或者说是一个竞选的文件。真实记述历史是古典史学家所遵循的原则,但恺撒不是为单纯记述历史而写历史著作的。他的《高卢战记》带有明显的为政治服务的目的,是由当时写作的历史背景所使然。
公元前100年,恺撒出生于古罗马的一个贵族家庭。由于他的家庭与民主派领袖马略来往甚密,因此,恺撒从步入政坛的那一天起就被卷入残酷的政治斗争漩涡之中。
他从一开始就受到元老院的排挤而站到民主派的一边,并逐渐成为民主派的领袖。凭借家族的威望和亲戚的提携,公元前84年,恺撒当上了朱庇特神的祭司,后来又当了财务官、司法官、工务官。公元前61年出任西班牙总督,他在西班牙建立了自己的一支军队,表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元老院的赏识。
当时罗马政坛混乱,马略的军事改革使军事将领与军队紧密结合起来,军队日益成为统帅夺取政治权利的有力工具。长期出入政坛的恺撒深知金钱和军权的重要,但在当时罗马政坛上,论资财他比不上克拉苏,论军功他比不上庞培,处于劣势。于是,恺撒巧妙使用权术与克拉苏、庞培结成秘密同盟,史称“前三头”同盟。在克拉苏和庞培的支持下,恺撒当选为公元前59年的执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