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商务考察团来华的消息,在燕京传的是沸沸扬扬。葛状从洪正那回到家,就被身在燕京的叔叔给抓了。谁让之前葛状给他画了一张大饼,他没有办法不去关心这件事。一个年产10W辆摩托车的生产基地,对YQ这样一个只能算是小城的地方来说,太过重要了,容不得半点的马虎。
叔叔这样的急切,让葛壮很是无语。“您先别急,我和您说吧,杜卡迪已经确认了来华的时间。不过,他们这次过来,和家里那边可没有什么关系。主要是确认发动机厂的选址。发动机的组装线快到了,我们得选好安装的地方。至于家里那边,怎么也得等到发动机厂稳定运转,完整的林配件体系建立之后,才会去考虑。事情得一步一步的来,急不得。”葛壮和叔叔解释到。
“你是不着急,不管怎么样,总之你是不会吃亏就是了。我可是已经把消息传回去了,市里已经开始着手,家里完成整合,你这边还没动静,你是想让这些人去喝西北风吗?”叔叔听了葛状的话,有些恼怒。
“您啊,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把几家本来不互相隶属的厂子捏合到一起,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我这边有一个收购计划,一旦完成,进度就会很快。我担心的是,我这边已经进入正轨,家里还没有准备好。那样的话,我可就坐蜡了。”葛状十分自信的说道。他很清楚,市里想要把相关的厂子整合在一起,不会那么容易。企业重组是十分繁琐的一件事情,葛状乐观的估计,半年家里能完成这件事,就不错了。这还是,市里要整合,不会涉及到最敏感的产权变更,不然的话,更加的困难。
“哪里有你想的怎么复杂,都是市属的厂子,市里一发话,他们敢反对吗?他们是闲自己活得太滋润了?”叔叔不觉得这件事有什么难得,只要市里发一个通知,很快就会完成。
葛状懒得继续和叔叔争辩,直接拨通了老舅的电话,让他老人家和叔叔去解释。作为办公室主任,这件事八成还是会落到他的头上。
电话接通,葛状把事情和他交代了一下,老舅让葛状把电话交给叔叔。他和叔叔说。
看着葛状把电话递给他,叔叔有些不明所以。结果电话,叔叔刚打个招呼,就传来李汉的声音:“事情我都清楚了,葛状说的是对的,你啊,太着急了。这次的事情不像钢铁厂那样简单,几家厂子虽说都是市属的的,可是,谁没有自己的小算盘?资产统计,人员审核,这些都不是什么难事。可是要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当费事的。就合并之后管理层的问题,就非常难以解决。要理顺这些,让整合后的厂子能够形成合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办到的。乐观的估计,3个月到6个月能够完成,就不错了。”
李汉和叔叔解释之后,没有和他多说。他现在也非常的忙,钢铁厂的事情还没有结束,有接到整合机械厂的活。他现在是有些分身乏术了。葛状那边要是着急的话,市里下决心快刀斩乱麻,强行整合也不是不可能。既然葛状这边并不着急,他决定把事情先缓缓。一个是钢铁厂那边需要他时刻关注着,而来吗,磨磨其他人对于整合的事情,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他是斗争的老手了,知道自己越是着急,对手越嚣张。反之,他将占据更多的主动权。
葛状和叔叔没有在纠结这件事情。葛状开始转移话题:“您来燕京也有段时间了,扯皮的事情办完了吗?钢铁厂的设备马上就安装好了。只要试生产合格,钢铁厂很快就会进入全负荷生产。别到时候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足够的运力运输。”
放心吧,事情已经基本办好了。只要钢铁厂投产,扯皮随时都能抽调出来。现在就是要确定运输路线,以便安排装卸。
“有什么好选择的,离YQ最近的出海口,又有铁路的,只有津门。钢材用铁路运到津门,直接在那装船运往SH就可以了。”葛状没有任何的犹豫,他早就研究过路线了。YQ没有直接连接出海口的铁路,只能在石家庄、燕京中转,从津门港装船,这是最近,也是最便捷的选择。
既然葛状有了决定,叔叔也不会再多少什么。铁道部给出的选项一个是津门,再一个是青岛。两个地方各有各的优势,津门离得近,可是需要在石家庄和燕京两个地方中转,而青岛只需要在石家庄中转就可以了。运输用的时间相差不会太多。既然葛状选择了津门,那就津门好了。
正太线已于82年完成电气化,可是,连接钢铁厂的支线铁路却没有,所以,需要内燃机车把车皮牵引至YQ站。市里只有NZ矿有两台蒸汽车头。葛状对它十分的熟悉。开起来滚滚的黑烟直冒,不但污染环境,噪音大、功率小也是其特点。
Nz矿往外运煤,沿途都是农村,除了黑烟之外,影响倒是不大。可是,从钢铁厂出来,线路几乎是穿城而过,如果继续使用蒸汽机车就不合适了。让YQ路局专门被一到两台内燃机车,不是不可以。可是,这样的话,运输肯定会受到截至,葛壮是不会允许的。所以,直接更换那两台蒸汽机车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葛状是个想到就会去实施的人,华夏完全有能力生产。钢铁厂投产迫在眉睫,葛状没时间下订单慢慢等,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直接向铁道部购买现成的。这事可不是叔叔他们能办到的,志俊作为华夏目前唯一的出口型汽车,高层对于它十分的重视。葛状把和铁道部购买内燃机车的事直接上交,交给洪正他们去解决。
吃过午饭,叔叔就离开了。他还有不少的事情要办,可没有葛状这样悠闲。葛状要考虑和菲亚特接触的事情,根本没心情和叔叔扯皮。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过去了5天。意大利人后天就回来华,葛状是不可能出席的,所以他只好把身在SH的唐天给叫了回来。
唐天到了SH,对摩托车厂考察一番之后,心情变得十分的沮丧。厂子不但产品的技术落后,管理更是一塌糊涂。作为控股股东的周易初,对于厂子竟然没有任何的管理权限。人浮于事就不说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完全没有任何的保障。除了任劳任怨的中年工人之外,唐天看不到一点的亮点。如果没有葛状给他打的预防针,他绝对会极力阻止葛状的收购行为。
正所谓万花丛中一点红,唐天和周易初的接触倒是异常的顺利。对方知道唐天想收购它手里SH摩托车的股份时,连考虑都没有考虑都答应了。杜卡迪在SH建摩托车发动机厂的事情,现在还不为人知。摩托车厂的股份,在周易初看来完全就是一块烫手的山芋,有人愿意接手,他当然不会拒绝。
回到燕京,唐天将他到SH看到的情况向葛状做了汇报。
对此,葛状其实早有预料。只不过,他完全没想到,周易初竟然对摩托车厂没有控制力。转眼,他也就释然了。SH摩托车作为SH市的市属企业,主要的管理人员都是行政岗位。这些人,一个个都是司局级的高官,周易初怎么可能有能力和他们抗衡呢?
“行了,关于收购的事先放放吧。后天杜卡迪的人就要到了,作为合作方,我们需要派人出席接待。你准备准备,作为代表去吧。”当务之急是接待杜卡迪,至于收购的事情,等杜卡迪的人到了,双方联合出面,会更加的容易。
天气风和日丽,进20辆志俊旗舰型轿车停在停机坪旁边。上午10时,从罗马到燕京的航班顺利降落在首都机场。随着机舱门缓缓打开,意大利上午代表团,终于踏上了华夏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