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就是大明朝的亡国之君崇祯。
明思宗朱由检,是个点子很背的家伙。他上台的当年,整个北中国发生了可怕的蝗灾和旱灾,灾害带来了大饥荒,大饥荒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暴动,再加上像巨魔一样的后金帝国,大明朝的撑天巨柱终于无法支撑,悍然倒地。
朱由检是明朝历代皇帝中少数几个勤政爱民的,他绝不是一个昏君。他想把国家治理好,也拼命地努力过,只不过,第一点子背,第二能力有限,以至于越是努力,国家就越混乱。
即位之后,他以惊人的魄力和凌厉的手段除掉了危害人间的魏宗贤和客巴巴,很多国人都以为圣主降临,国泰民安了。但不久他的愚蠢就暴露了出来。
朱由检性格急躁,疑心病很重,滥杀大臣,重用宦官,发脾气的时候,就像一头挣脱了锁链的疯狗,人性和理性全失去。做了十七年,居然杀了五十个宰相,其余的尚书、侍郎,更加死得不计其数。他经常叹息无缘得到岳飞那样的将领,其实,他已得到了一位岳飞,那就是袁崇焕,结果却用冤狱酷刑把他杀害。
再加上那场“三百年罕见的大旱灾”,足以让他无计可施了。
这场重大的旱灾,时间持续长,范围涉及广,饿死上百万人口,山西山东一带的百姓,纷纷逃离本土,成为流民。
朱由检每天都在设法救国,可是他的措施根本无效,如果有一点效果,也许就不至于造成这么大的民变,更加不会让满清人乘虚而入。他整天杀贪官,但真正贪赃枉法的官,全都逍遥法外。
这人表面上看起来很精明,其实也算个糊涂人。
当农民军初起的时候,明政府用两种传统的老方法对付他们:讨伐、招降。
这是很有效的方法。
问题出在实施方法的人身上。就像元末大起义时朱元璋碰到的尴尬一样,官兵比农民军更加的残暴,他们借着剿匪的名义,大肆抢劫、****烧杀,无恶不作,人们对国家正规军队的恐惧,远过于流寇。没办法,坐等也是死,造反也是死,还不如挺起腰杆拼一下,于是,造反的人越来越多,农民军越来越壮大。
崇祯十七年的春天,朱由检几乎每天寝食不安,绞尽脑汁地想着各种挽回败局的办法:下罪己诏、下勤王诏、调兵筹饷、封官许愿、招抚诱降、迁都逃亡等等,但每一种办法似乎都为时已晚,无济于事了。
公元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顺帝国政权,出兵北伐,兵锋直抵首都北京城下。明政府最后一只十万人的勤王大军,因为连续五个月领不到薪水,临阵倒戈,向农民军投降。
三月十九日崇祯在煤山自尽,享年三十五岁,在位十七个年头。
他的自杀,即标志着大明王朝的灭亡,也标志着以汉族人为主体的明帝国被以满族人为主宰的清帝国所取代。
很多学者认为,明朝的覆亡不同于以往很多朝代的覆亡,它潜在的意义更复杂、更有深度。
晚周、晚明、晚清是中国社会历史变化最深刻的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被誉为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历史分际点”,都是天崩地裂、社会转型、传统价值发生危机、新思潮汹涌而来的时代。
朱由检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他的死不是简简单单的自杀,临死还给李自成留了一招狠的。
李自成居然中招了!
朱由检死后,留下一封《血书遗诏》,在遗诏中,他大骂“诸臣误朕”,并告诉李自成“将文官尽皆处死”,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所有大明朝的这些文官,都是没有任何情操和美德的贪官污吏,他们每一个人的财产都超过亿万,大明朝就是毁在了他们这些人手中。
朱由检到死都认为自己一点责任也没有!
作为李自成,大概是从小受到高门大阀的欺压,本身仇富,加上崇祯皇帝这么一番说法,大脑一热,居然中计。
大顺军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追赃助饷”运动。
就是这场运动,把所有的明朝残余势力都推向了满清一边,也激怒了驻兵山海关的明朝大将吴三桂。
很快,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命运之神像母亲照顾婴儿一般照顾这些女真人。
李自成雄心勃勃亲自统军攻击吴三桂,双方在山海关下会战。鏖战正酣,清军从侧翼发动进攻。
被明王朝腐败病菌迅速侵蚀的大顺兵团承受不住虎狼之师的打击,顷刻崩溃,满洲人一战定鼎,攻入首都。
北京城二次易手。
满洲摄政王多尔衮,雄才大略,号称自己是来为明朝人驱逐流寇的,请中国人给予协助,他把清政权从沈阳迁到北京,一面督促大汉奸吴三桂兵团继续追击李自成,直到把农民军消灭在九宫山一代。
满清主力兵团,却趁势进攻长江流域,消灭明王朝的残余势力,统一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