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年人来说,体育不仅可以健身、强体,而且还是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坚持经常身体锻炼的中年人,不仅很少患流行病,而且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等常见病的患病率也明显低于一般人。另外,采用体育的手段治疗某些疾病能收到一般药物所不及的效果。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健康是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基本保证和防止人力资本丧失的重要手段。人的体能、精力及健康状况与生命长短可以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人力资本的投资效率和收益率,以及人力资本生产效率的发挥。中年人作为社会人力资本中的生力军,其精力是否充沛和旺盛,成为直接影响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而精力是体力、智力和心理因素的综合反映。经常进行身体锻炼,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和保持中年人的体力水平,而且对保持高水平的智力(记忆力、观察、判断、综合等能力)及其发展也有促进作用。中年人体育与工作效率水平的提高有着内在的联系。
(3)加强社会交往、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从社会学角度看,中年人参加体育运动不仅是一项身体性活动,还是一种社会交往互动活动。通过各种体育比赛,参与各种运动群体活动,可以扩大中年人社会接触面,加强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年龄阶段各种类型和层次的人之间在工作与生活,以及文化休闲等方面信息的广泛交流。在日趋工业化、城市化和以业缘关系为主的现代生活中,这种体现人本主义(功利主义色彩较浅)的社会交往活动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在娱乐、健身与健美、休闲与锻炼中,还可以体验到陶冶情操、丰富余暇文化生活的作用。
(2)老年人体育的意义
(1)健身防病、健身祛病
健康的晚年和经常性体力活动分不开。大量事实证明,体育锻炼是防治许多老年病的有效手段。如冠心病是老年易发病,通过体力活动,每天多消耗能量400~500大卡,就能使其发病率明显下降;每天坚持步行20分钟以上的人,其心电图上异常改变的发生率比未参加活动者低1/3。就血压来说,经常练太极拳50~59岁的老人能维持正常的血压(134.1/80.8毫米汞柱)。而骨质疏松,也多发生在少活动的中老年人中。据调查,一组平均年龄为64岁的农业劳动者,其骨骼中骨质密度大,骨质量为80.8%;而另一组平均年龄只有52.3岁经常坐着工作的人,其骨质量却为61.1%。因此,预防骨质疏松的有效途径也是经常参加体力活动。
有些老年疾病也可以通过体育活动达到治疗的效果。对于许多运动障碍性疾病,如肩周炎和肌力衰退而行走困难、关节活动困难等疾病,体育活动可以收到一般药物所不及的良好效果。
(2)延缓衰老
岁月流逝,它在人们的神经系统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一般老年人的大脑重量比20岁时减少6.6%~11%,大脑表面面积比青年时期减少10%。这是神经细胞大量死亡和萎缩造成的。通过体育活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刺激作用,可以延缓神经系统的衰老过程,保持敏锐的头脑。
“老年学”的学者们在探索运动与寿命的关系中,曾用大白鼠做实验,发现运动鼠的寿命比不运动鼠长。在对人的寿命与运动关系的调查中,发现运动员的平均寿命都较同代人略长。一位学者观察了396名男子滑雪运动员。他们出生于1845~1910年,追踪观察到1967年,发现他们的平均寿命为73岁,比同年代的普通男子平均寿命多4.3岁。另一位学者观察了两个大学的情况,其中4976名划船运动员(1882~1902年间的运动员)的平均寿命为67.9岁,比他们的同学高6.3岁。
在我国几组长寿老人(80~100岁)的调查中,发现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所占的比例很大,低者为80%,高者为100%。105岁长寿老人冉大姑是最突出的一例。这些长寿老人当中有不少长期练习太极拳、气功或做其他运动。外国的几组长寿调查资料,也说明了长寿者多数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一些一直生长在山区的长寿者经常攀登山路,心肌、体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这正是他们长寿的重要原因。
总之,对老年人来说,适当的体育锻炼是健康之路、长寿之路。
(3)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由于老年人独有的生理、心理特征,往往容易产生心理不适应症。这就需要调整,重新建立与自己的角色相适应的生活方式,顺利地进入新的角色。体育活动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娱乐生活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老年人可以利用充裕的闲暇时间,在各种身体运动、身体娱乐活动中体验到健康之乐;可以广泛地接触他人,拓宽社交范围;可以领略到自然中运动的魅力。这些可以促使老年人心情愉快、精神充实,从中获得幸福感。这对于老年人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中老年体育的特点
1.中年人体育的特点
(1)自发性
中年人是抱着为实现自我需要的目的接受社会体育和参加运动的。如果他们所要求、期待的目的不能得以实现,就不会继续参加体育活动。所以,中年人体育要在他们自觉的基础上进行,在确定社会体育计划、目标及选定社会体育内容和方法时,要全面了解并反映中年人参与者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年人自发的运动要求变为自觉的、主动的体育活动。
(2)现实性
一般来说,中年人的运动要求产生于他们在现实的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活的实践中,他们希望通过参加运动解决减肥,或增加肌肉力量,或调整情绪,或结交朋友,或放松娱乐等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就要求中年人体育必须同他们生活的实际需要相适应。同时还必须促使他们将已有的运动经验具体地运用到社会体育活动目标、内容和方法之中。
(3)灵活性
由于中年人体育是根据每个中年人不同的运动要求和实际生活需要来进行,所以不可能采用类似学校体育“教学大纲”那样的统一模式,这就确定了中年人体育的灵活性。但是对于耷职业和生活环境相同或相似的中年人,也可采用类似“标准化”的方法。
(4)针对性
中年人的体育运动参与只是为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掌握在生活中应用的运动知识技术。因而,中年人体育必须有很强的针对性,与中年人的实际需要相结合。
2.老年人体育的特点
(1)积极性
老年人对健康与长寿的特殊追求,使得他们能够比较自觉地、主动地参与身体运动,而且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同其他年龄人群相比,每周坚持体育锻炼3次的老年人约为78%以上,参加锻炼的老年人比例也较中年人高。
(2)结群性
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社会角色等方面的相似性,决定了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喜欢并容易以群体的方式进行,结群的途径既可由上而下,由政府设置各种群体或组织吸收老年人参加某种团体的体育活动,也可由下而成,老年人通过地缘或趣缘的媒介自发聚集成各种各样的小群体,如秧歌队、冬泳队、晨练点等。
(3)针对性
防治治病是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因此老年人体育的内容和方法应显示出较强的针对性,才会对老年人产生吸引力。另外,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相对弱化,对体育活动的适应能力无论在运动内容、时间、运动量、运动强度,还是运动环境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安排中,应体现出因人而异,区别对待的指导原则。
(三)中老年体育的内容
1.中年人体育的内容
(1)多样性
对于中年人群来说,在生理、心理、社会等一般特征方面有一定的相同性。但就个体的角度而言,中年人群的职业劳动类型、经济水平、社会地位、生活方式、闲暇时间、社交范围等方面差异性更明显,表现在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观动机和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客观承受能力方面具有较强的差异性。因而,对体育活动在内容上具有宽泛的适应性。无论是健身类、健美类、娱乐类运动,还是医疗康复体育、竞技运动、野外活动,都适合中年人群。
(2)专门性
这是相对个体而言的,中年人参加体育活动时,选择的内容往往受习惯、兴趣的影响,经常性运动的内容多数是比较专一的。
2.老年人体育的内容
常用的适合老年人的体育活动内容有:
(1)步行
步行是人们活动身体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项运动,对老年人来说也是一件很容易做的运动,但作为一项运动它与平时的步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老年人步行有以下几个特点:
步行速度慢
步幅小
行走成八字步
两脚着地后停留的时间长
行走时脚拖地
两臂摆动幅度小
有益于身心的步行方法就是要逐步改变老年人行走的自然特征,采取与以上6种特征相反的姿势行走。研究证明,老年人每天步行1小时30分~2小时(速度为3公里/小时),代谢率提高48%。长期坚持下去,就能收到很好的锻炼效果。
(2)慢跑
老年人跑步锻炼要根据跑时最高心率(次/分)来掌握,一般不超过170减去年龄的数字。例如60岁的人,最高心率不超过170—60=110(次/分)。
(3)保健操
老年人锻炼还可以采用一些动作柔和轻缓、呼吸自然、运动负荷较小的肢体活动形式。如八段锦、太极拳、木兰扇等。
(4)小强度球类运动
小强度球类运动是指那些适合老年人的简单易行、运动量较小、娱乐性较强、技术性和对抗性较弱的球类运动项目。如羽毛球、门球、简易高尔夫球等。
(5)娱乐性或健身性游泳
包括夏季游泳和冬季游泳等。
除了上面介绍的几种运动内容外,老年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兴趣爱好和运动习惯,选择参加广播操、自行车、登山、垂钓、家用健身器、旅游、气功等方式的运动锻炼。
(四)中老年体育的指导要点
1.中年人体育的指导要点
(1)积极引导强化动机
中年人家庭和工作负担重、时间少,一部分人自恃身体健康,容易忽视身体锻炼。因此,首先应积极引导中年人建立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观意识,激发自觉、自愿、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欲望,强化参与运动的动机。
(2)了解差异合理确定锻炼方案
中年人群在年龄、生理、心理、职业特点、社会地位、体质状况、对体育的需求程度、原有的体育运动经历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充分了解这些差异,根据中年人不同人群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和确定锻炼方案,制定运动处方,是十分重要的。
(3)定期检测及时反馈锻炼效果
一般来说,中年人参加体育活动具有比较强烈的功利性。他们往往追求“立竿见影”的锻炼效果,因此,必须及时地进行运动效果测定,让其尽快直接了解锻炼的效果,以满足和不断激发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保持体育运动行为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4)科学锻炼预防运动伤害
进入中年后,身体机能呈逐渐衰退态势,但许多中年人仍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现实,在参与体育活动时容易出现“逞强好胜”的现象,往往造成运动性损伤。应注意科学引导及时提醒,预防和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2.老年人体育的指导要点
(1)健康检查
有些老年人表面上看似乎很健康,但常常有潜在的疾患和机能低下,因而健康检查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对那些初次参加运动的人来说尤为重要。急性病、重病、没有得到控制的慢性病患者,不宜进行体育活动。切忌盲目运动是十分危险的。
(2)制定运动处方
老年人身体机能水平的个体差异大,一般公式推算出的运动处方可能不适用于所有的老年人。因此,一定要以个人检查数据为基础进行个别处方。运动处方中要对运动目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等提出具体详细的建议。
(3)选择运动环境
老年人体温调节机能下降,必须注意环境温度。一般来说,气温在5~27℃之间,湿度在70%以下的环境最有益于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冬天应避开黎明时分,太阳升高时方适合运动。夏天应避开中午,选择清晨,以防止中暑。尽量使用专门化的运动设施。由于运动能力的差异性,应避免与年轻人在一起锻炼,以防运动量失控。
(4)重视安全
老年人的体力储备少,骨骼脆弱、肌纤维弹性低,意味着身体承担不了过重的负荷,因此要特别注意安全,运动量不要超过安全界限。同时老年人应避免做灵敏性、力量性、无氧运动、举重、快速上下台阶等运动,以防伤害事故。
(5)注意身体与精神的平衡
体育运动不仅是身体的锻炼,情绪愉快等精神方面的收获对健康的作用更为重要。指导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不应仅着眼于身体,而要通过身体活动接触社会、结交朋友、寻求欢乐。因此,应重视康乐的效果。如建立和谐互动的运动群体,创造亲切和谐的运动氛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