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何以制暑?众所周知,在气温高、温度大的环境中,人们之所以感到闷热,从生理学角度上看,主要是人体各种生理活动所产生多余的热,不能及时有效地向外散发,从而导致太多的热积累在体内,此时若进入气温较低的空调房间(降低环境温度),或开动风扇(加快汗液蒸发)便会感到凉爽,这些措施是以加快散热过程以达到制暑的目的。
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减少体内产热方面着手。我们知道。人体各种新陈代谢和肌肉运动都伴有热的产生。例如当躺倒在床肌肉不参加活动时,基础代谢所产生的热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每分钟只有0.652千卡。而踢足球肌肉强力收缩时,此数值会增至5.96千卡。除基础代谢,肌肉活动产热外,某些情绪状态如高兴、悲伤、激动、愤怒等,也会导致腺体分泌增强,心率加快等生理情况的改变,从而加快产热过程。反之,平静的心态则可以减少体内热的产生,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就是这个道理。由此可见。以静制暑是有其生理学依据,不但适用于老年人,其他年龄组也适用。
此外,《黄帝内经》里指出:“南方生热,热生火。”而火热主夏,内应于心,心主血,藏神,为君主之官。七情过极皆可伤心,致使心神不安,如《黄帝内经》里说:“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五脏六腑皆摇。”这里一方面说明了不正常的情志皆可损伤心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说明了,若心的功能受到影响。可影响人的一切机能活动,在这个意义上说,夏季养神就显得极为重要。
尤其是夏季暑气当令,烈日酷暑,腠理开泄,汗液外泄,而汗为心之液,心气最易耗伤,即中医所谓“壮火食气”,也正因为“暑易人心”,而“心主神志”,从而产生许多精神方面的症状,如心烦,谵语,神昏等;中暑之病人,不少人可陷入昏迷状态,此时宜用针灸或手压“人中”穴(位于鼻唇沟上1/3交界处),“十宣”穴(位于两手十指尖端处),针刺放血。
若是在长夏,天气以温热为主,表现为气温高,无风,早晚温度变化不明显,这种天气易使人感到心胸憋闷,产生焦躁和厌烦情绪,易诱发精神病。
综上所述,人的精神活动与心的功能密切相关。平静时,心脏跳动平稳;激动时,心脏跳动加快,这是由于“心藏脉主神”的结果。脉,就是血脉,血液;心主神明,神志,是通过它营运血液的作用来实现的;血脉充盈,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旺盛;血脉亏损,心血不足,则常常会导致失眠、多梦、健忘、眩晕以致精神不振等;因此。夏季精神养生的前提是要保证“心主血脉”的正常进行.关于这一点,这里就不多说了。
秋季养神
宋代大养生家陈直说:“秋时凄风惨雨,老人多动伤感,若颜色不乐,便须多方诱说,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所谓凄风惨雨,是形容在秋风扫落叶之后,当人们身临草枯叶落、花木凋零的深夜之时,此时霜降已至,自然界的秋风、秋雨常令人出现秋愁。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常易在他们心中引起萧条、凄凉、垂暮之感,勾起忧郁的心绪。我国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曹雪芹也有“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的动人诗句,还有“秋风秋雨愁煞人”等等。缘何秋风秋雨愁煞人呢?
医学研究证明,在人的大脑中,有个松果体的腺体,分泌一种“褪黑素”。这种激素能诱人入睡,还可以使人消沉抑郁,而阳光则使褪黑激素分泌量减少。反之,秋凉以后,常常是阴沉沉天气,阳光少而且弱,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相对增多。此外,“褪黑素”还有调节人体内其他激素(如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作用。这样,使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受到抑制,生理浓度相对降低,而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等又是唤起细胞工作的激素.它们如相对减少,就使细胞“瘫痪懒散”,人们也因此而情绪低沉,多愁善感了。
由上可知,秋天的“秋风秋雨”易引起人们的情绪低落。那么,怎样克服这种情况呢?第一,要让阳光围绕着你,在工作场所,要争取照明充分;第二,当情绪不好时,最好的方法是转移一下注意力,去参加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散步等,或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用肌肉的紧张去消除精神的紧张,这是因为运动能改善不良情绪,使人精神愉快。有条件的最好去旅游,去游山玩水,因为临水使人开朗,游山使人幽静,泛舟水中,怡然自得,攀山登岩,砺烁意志。
根据祖国医学“天人相应”的理论,《黄帝内经》里曾明确指出了秋天精神调神的具体原则,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意思是说,在秋天里,人们一定要保持精神上的安宁,只有这样才能减缓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还要注意不断地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并不使神志外驱,以保肺之清肃之气.这就是顺应秋季季节特点.在精神上养收的方法。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秋天精神调养的原则,即要做到清静养神.而要达到这一点.办法是尽量排除杂念,以达到心境宁静状态。
冬季养神
严寒的冬季,朔风凛冽,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自然界的蛰虫伏藏,用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以便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好准备。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成形胜于化气,因此.冬季养生。要着眼于“藏”。具体到人体的精神活动,又如何藏呢?《黄帝内经》里早已明确指出:“冬三月,此为闭藏……使志若休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意思是说,人们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静,要想办法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最好能做到含而不露。好像把个人的隐私秘而不宣,又如得到渴望之珍品那样满足,其中心思想是:在冬季人们要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这正和夏日里调养精神的方法——“使华英成秀”截然相反。
祖国医学强调“神藏于内”,是有积极意义的,尤其是在激烈竞争的今天,更有其重要价值。这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躁则消亡,静则神藏。”由此可见,不仅冬季要做到精神安静,神要藏于内,即使春、夏、秋三季也需要神藏,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据传说,最初世界,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开天辟地,积阳为天,积阴为地,积精成人;于是才有了晴天白日,有了莽莽大地,也有了华夏民族。故《黄帝内经》中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日人。”
天地悠悠,无情淘汰,只有“适者生存”。“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
由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人体对这些影响又相应地反映出各种不同的生理和病理变化。这种天人相应的关系,始终指导着中国古代养生学的发展和研究。汉代大史学家班固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古代养生家以顺乎自然为养生长寿的主线,作了深刻的探讨。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在《道德经》中已明确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人禀自然而生,若欲长生久视,也必顺乎自然,以适应四时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保持内外协调。庄子以“庖丁解牛”的故事论证了顺乎自然、身体不伤的道理:庖丁解牛十九年,解牛数干头,而庖丁之刃游于骨节间隙处,不与相击,故刃能久如新制。说明顺乎自然,形神不伤,则可长生。
在养生学中,人与天地相参的关系足以四时、五行配五脏的理论表述的。木主春,通于风气,在脏为肝;火主夏,通于热气,在脏为心;士主长夏,通于湿气,在脏为脾;金主秋,通于燥气,在脏为肺;水主冬,通于寒气,在脏为肾。
一年之内,以春为首,春夏之时,气候温暖,地气生浮,阳生阴长,万物俱生;时至秋冬,气候寒凉,天气沉降,阳杀阴藏,万物俱潜。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如环无端,运化万物。
天气如此,人亦应之,这样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生生不息,化化尢穷。《素问脉要精微论》载:“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口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深刻地讨论了人体气血津液随时序变化的规律。春浮在波,夏浮在肤,秋沉肤下,冬沉在骨,此处虽则讨论的是四时脉象的浮沉变化,实质上,乃是人体受四时气候影响后,发生适应性调节的反映。
当气候变化过于急骤,超过了人体调节机能,或者人体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外界变化作出适应性的调节时,人体就会生病。
在四时气候变化中,每一季节都有它不同的特点。
春天是生发的季节,春回大地,万物生长;阳春三月,欣欣向荣。养生之道,应该是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并注意举动和缓轻柔,使身心感到舒畅、活泼,以适应春生之气;且忌恼怒及杀戮刑罚之念,从而使肝气保持正常的生发、调畅。如果违背了这一自然规律,就会损伤肝气,使人适应夏季盛长之气的能力减低,易患寒性病变。
夏天艳阳普照,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之气,相互交杂,正是万物争荣、群芳斗艳的季节。养生之道应该适应夏季的气候,晚睡早起,迎着初升的太阳进行户外锻炼,使机体积蓄充足的阳气,提高抗病能力。此外,精神上切忌暴躁发怒,应乐观向上,以适应夏天的养生之道。如果违背了这一自然规律,就会损伤心气,使适应秋天的能力减低,容易发生咳症。
秋天,气候由凉渐寒,秋风劲疾,地气清肃,万物成熟,蕊寒香冷。养生之道应该早睡早起,思想意识要清静安宁,神气渐收,不让意志外驰,保持肺气清静,以适应秋季寒凉的气候。如果违背了这一养生法度,就会损伤肺气,使人体适应冬季潜藏的能力降低,容易发生顽固泄泻等疾病。
冬三月冰冻虫伏,草木凋零,自然万物生机闭藏,也正是人们“养藏”的最好时刻。冬季活动锻炼不宜起得过早,以免扰乱阳气,最好是等待日光出来以后,选择运动量较大的活动,保持心情愉快,使精、气、神内敛。如果违逆了这个养生法度,就会损伤肾气,到了来年春天,就会发生痿厥一类的疾病。
昼夜变化对疾病的影响也是相当明显的,一般疾病,大多在清晨比较轻些,下午起逐渐加重。《灵枢经》指出:“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来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可见,人体阳气在昼夜中存在着生、长、收、藏的规律,故病情亦随之有慧、安、加、甚的变化。
气候对疾病的影响,直到近几十年才引起现代医学的普遍重视,认识到气温、气压、气流、湿度等气象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有着重要影响。如日晒、高温可致日射病、热痉挛,寒冷可致冻伤、荨麻疹;低气压可致高山病等等。
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主要源泉,太阳照耀万物生长。《黄帝内经》说:“天运当以日光明,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太阳光与健康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这也为养生康复学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依据。
天气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日光与健康
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主要源泉,它给予地球上无穷的生命力量。由于天空辐射的关系,白天不仅在日光下处处明亮,就是在阴影里或房屋里也很明亮;不仅在太阳照射的时候光辉明亮,就是在云层遮住阳光的时候也有亮光;不仅看到太阳的时候明亮,就是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后,我们也可得到相当的光线——曙光和落照。这曙光和落照不仅是大地日夜寒暑更替的根据,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太阳与人体健康是密不可分的,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适当利用阳光可以健身防病,可以延年益寿。
光对人的情绪影响
光对人体能产生激素效应。这种效应通过大脑中的松果体作媒介,从而影响生殖周期、睡眠及饮食方式、活动能力等。松果体能分泌一种激素——褪黑素。在正常情况下,人和动物只在晚间才释放褪黑素。褪黑素有镇静作用,人如果服用一定剂量褪黑素后,能使人的敏感性减低,反应速度减慢。1980年,美国医学研究证明,人的褪黑素释放可被通常室内光线高10倍以上的光线所抑制;人如果在夜问暴露于光谱中的强光中时,其褪黑素的释放也会受到抑制。他们还证实,每天早晚用强光照射患“冬季严重抑郁症”的病人,可使其病情减轻。
患“季节病”的病人,随着季节来临,光照时间一天天变短,他们往往有悲凉、易怒、忧虑、嗜眠、乖僻及对工作和娱乐毫不感兴趣的现象,但与一般的抑郁症相反,他们的食欲大增,喜食碳水化合物食品,从而体重增加。
美国有报道,让34位患“季节病”的病人每天早晚接受3小时或每晚接受5小时的超强光线照射,2~4天后,其中30位病人症状消失。当治疗停止时,病人症状又重新出现。这就表明,褪黑素是这种病的主要化学“信使”。
患抑郁症的病人分泌褪黑素的机能发生紊乱,他们开始及停止释放褪黑素较平常早,导致晚睡早起,或开始及停止释放褪黑素较平常晚,导致夜间失眠早晨懒起。如果让第一类病人在晚间接受3小时的强光照射,以延缓褪黑素的释放;而第二类病人在清晨接受强光照射,以抑制褪黑素的释放。这样治疗结果,病人的病情均有好转,由此推断,光照射可预防由于高效飞行引起的生理节奏紊乱。如果你从西方飞到东方,到达目的地后,清晨应去户外多晒几小时太阳。如果你从东方飞西方,黄昏后应去户外多逗留几小时。
紫外线
紫外线少量照射皮肤,可使皮肤呈黑褐色。人体的表皮中分布着一种基底细胞,这种细胞含有“黑色素原”(是一种酪氨酸物质),在紫外线的作用下,“黑色素原”变为黑色,沉着于被晒的皮肤表面,使皮肤呈均匀的黑褐色。这就是日光晒黑皮肤的重要原因。这种沉着的色素可吸收较多的光能,迅速转变为热能,并刺激汗腺分泌。
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骨骼中的钙含量不足时,小儿易患佝偻病,成人易患骨软化症。钙、磷的正常代谢,有赖于维生素J(维生素D)的参与,如果体内维生素J缺乏,即使食物中的钙、磷物质再多,也不能被充分利用,反被白白排出体外。平时,维生素J除靠食物补充外,还要靠有关物质在皮肤里进行合成。人体皮肤中含有固醇类物质,这种物质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可变为维生素J。维生素J进入血液后改善钙、磷的的代谢,有抗佝偻病、骨软化和老年骨质疏松的作用。此外,肺结核的病人只有钙化才能好转,牙齿松软的人只有补充钙才能坚固,骨折后的病人更需要大量的钙,伤口才能愈合得快,所以多晒太阳,对这些病人的恢复大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