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伤脾者,以怒胜之——以怒胜之,是利用发怒时肝气升发的作用来解除体内气机之郁滞的一种疗法。适用于长期思虑不解,气结成疾或情绪异常低沉的病症。《续名医类案》载:一富家妇人,伤思虑过甚,两年余不寐。张子和看后曰:“两手脉俱缓。此脾病之也,脾主思故也。”于是,“乃于其丈夫怒而激之也,多取其财饮酒数日,不处一法而去。其人大怒,汗出,是夜困眠,如此者,八九日不寤,自是而食进,脉得其平。”此例说明了思之甚可使人的行为和活动调节发生障碍,致正气不行而气结,或阴阳不调,阳亢不与阴交而不寐。当怒而激之时,逆上之气冲开了结聚之气,兴奋之阳因汗而泄,致阴阳平调而愈。
《四川医林人物载》里也记述了一例郁病怒激泄的病例:青龙桥有位姓王的儒生,得了一种怪病:喜欢独居暗室,不能接近灯光,偶尔出来则病情加重,遍寻名医而屡治不验。一天,名医李健昂经过此地.家人忙请他来诊视。李氏诊毕,并不处方,却索取王生昔日之文,乱其句读.高声朗诵。王叱问:“读者谁人?”李则声音更高。王气愤至极.忘记了畏明的习惯,跑出来夺过文章,就灯而坐,并指责李氏:“你不解句读,为何在此高声嘶闹?”儒生一怒之后,郁闷得泄.病也就好了。
悲伤心者,以喜胜之——以喜胜之,又称笑疗。因神伤而表现的抑郁、低沉的种种病症皆可使用。在《医苑典故趣拾》中有这样一则笑语:清代有位巡按大人,抑郁寡欢,成天愁眉苦脸,家人特请名医诊治。当名医问完其病由后,按脉许久,竟诊断为:月经不调。那位巡按大人听罢,嗤之以鼻,大笑不止,连连说道:“我堂堂男子.焉能月经不调?真是荒唐到了极点。”从此,每回忆及此事,就笑一番,乐而不止。这是名医故意以常识性错误引起发笑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金元名医朱丹溪曾遇到一青年秀才,婚后不久突然亡妻,终日哭泣悲伤,终成疾病。求尽名医,用尽名药,久治无效。朱丹溪为其诊脉后说:“你有喜脉.看样子恐怕已有数月了。”秀才捧腹大笑,并说:“什么名医,男女都不分,庸医也!”此后,每想起此事,就会自然发笑。亦常常将此事作为奇谈笑料告诉别人,与众人同乐。日移月转,秀才食欲增加,性格开朗,心情舒畅,病态消除。这时,朱丹溪才告诉他这是以喜乐胜悲忧的治法。
恐伤肾者,以思胜之——以思胜之主要是通过“思则气结”,以收敛涣散的神气,使病人主动地排除某些不良情绪,达到康复之目的。《晋书乐广传》记载: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乐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酒,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是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弓,添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否?”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杯弓蛇影这一成语所讲的故事说明因恐惧引起的疾病可以用“深思”的方法来解除其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从而使疾病消除,恢复健康。
怒伤肝者,以悲胜之——以悲胜之是根据《黄帝内经》“悲则气消”和“悲胜喜”的论述,设法使病人悲哀,达到康复身心目的的一种疗法。对于消散内郁的结气和抑制兴奋的情绪有较好作用。最适于病人自觉以痛苦为快的病症。《儒门事亲》中载:张子和治妇人病。问病人曰:“心欲常痛哭为快否?”妇曰:“欲如此。余亦不知所谓。”张又曰:“少阳相火,凌灼肺金,金受屈制,无所投告。肺主悲,但欲痛哭为快也。”于是,张子和鼓励病人尽量痛哭.其病得以康复。此病例为木火灼伤肺金,肝肺气郁,故以哭出为快。
在运用“以情胜情”疗法治疗情志因素所导致的病变时,要注意刺激的强度,即治疗的情志刺激要超过致病的情志刺激,或是采用突然强大的刺激,或是采用持续不断的强化性刺激。总之,后者要超过前者,才能达到以情胜情的治疗目的。
移情法
又称转移法,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改变人的情绪和意志,以解脱不良情绪的苦痛。有些人患某种疾病后。往往将注意力经常集中在疾病上面,怕病情变重,怕不易治愈,怕因病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整天围绕着疾病胡思乱想,陷入苦闷、烦恼和忧愁之中,以致产生紧张和恐惧。在这种情况下,分散病人对疾病的注意力,使思想焦点从疾病中转移出去;或改变周围环境,使患者不与不良刺激因素接触;这就是“移情易性”的意疗方法。其意义正如华岫云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所说:“情志之郁,由于隐情曲意不伸……郁证全在病情能移情易性。”《续名医类案》中说:“失志不遂之病,非排遣性情不可。”“虑投其所好以移之,则病自愈。”
“移情易性”的具体方法很多,应用时当根据不同人的心理、环境和条件,采取不同的措施灵活运用。这里介绍两种移情法。
琴棋书画移情法——《北史崔光传》说:“取乐琴书,颐养神性。”又说:“七情之病者,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在烦闷不安、情绪不佳时应听听音乐、欣赏戏剧、观赏幽默的相声或哑剧,这样可乐得捧腹大笑,精神振奋,紧张和静闷的情绪也随之而消。平时,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如书法、绘画等,用这些方法排解愁绪、寄托情怀、舒畅气机、颐养心神,有益于身心健康。
运动移情法——李东垣《脾胃论》里说:“劳则阳气衰,宜乘车马游玩。”这里说旅游可驱除烦恼,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恢复。当思虑过度,心情不快时,应到郊外锻炼或消遣,让山清水秀的环境调节消极情绪,让自己陶醉在蓝天自云、鸟语花香的自然环境里,舒畅情怀,忘却忧烦。在情绪激动与别人争吵时,最好的方法是转移一下注意力,去参加体育锻炼,如打球、散步、打太极拳等;或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用肌肉的紧张去消除精神的紧张。
升华超脱法
升华,就是用顽强的意志战胜不良情绪的干扰,用理智将其化作行动的动力,投身于事业中去。如西汉司马迁因替李陵辩解,获罪下狱.惨受腐刑。司马迁为转移不幸遭遇所带来的苦痛心境,以坚强不屈的精神全力投入《史记》的撰写之中,以舒志解愁,调整和缓解心理矛盾,把身心创伤等不良刺激变为奋发努力的行为。
超脱,即超然。思想上要把事情看得淡一些,行动上应脱离导致不良情绪的环境。如高考落榜后,有的考生灰心丧气,感到前途无望。个别甚者竟想轻生。这时就应冷静想想考试的意义。“天生我才必有用”,上大学不是惟一出路,一个人只要不气馁,振作精神.面对现实,前途总是光明的。
暗示法
《三国演义》里有个“望梅止渴”的故事,即是暗示疗法的例证。暗示不仅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而且能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黄帝内经》中早就记载了运用暗示疗法的范例。如《素问调经论》说:“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意思是,医生要先在病人应针刺的地方不停地进行按摩.并拿出针来给病人看,口里说我将把针扎得很深,这样,病人必然会集中注意力,使精气深伏于内,邪气散乱而外泄,从而提高针刺的疗效。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曾采用说要给病人服吐泻药或针灸数十处的暗示法而治疗“诈病”。李瞻曾用语言暗示,使患者不忧目而着意于股,从而导火下行,使目疾愈。
暗示一般多采用语言暗示,也可采用手势、表情,或采用暗示性药物及其他暗号来进行。暗示与说服不同,它是通过语言使病者不经逻辑的思维和判断就自觉地接受医生灌输给自己的观念.其作用在于情绪方面;说服的作用则在于理智方面。
在作暗示治疗时要特别注意:首先,病人的受暗示性是各不相同的,这与病人的个性心理特点及高级神经活动特点密切相关,亦与年龄有关,病人的智力水平与文化程度在能否接受暗示方面并无决定性作用;其次,施治前要取得病人充分的信任与合作;再次,每一次施治过程应尽量取得成功,如不成功,则会动摇病人的信心。影响病人对施治者的信任,作第二次治疗,就会困难得多,成功的希望也就小得多。
说理开导法
《黄帝内经》说:“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人,恶有不听者乎。”此谓说理开导法的起源。
说理开导法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告之以其败”,即向患者指出疾病的性质、原因、危害,病情的轻重以引起病人对疾病的注意,使病人有认真对待疾病的态度;第二,“语之以其善”,即向患者指出只要与医务人员配合,治疗及时,措施得当,是可以恢复健康的,以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第三,“导之以其所便”,即告诉患者应如何调养和治疗的具体措施;第四,“开之以其所苦”,即帮助患者解除紧张、恐惧消极的心理状态。“说理开导”就是正确地运用“语言”这一工具对患者启发诱导,宣传疾病知识.分析疾病的原因与机制,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主动地配合治疗,从而促进健康的恢复。
心理开导最常用的方法是解释、鼓励、安慰、保证。解释是说理开导法的基础,施行解释须向患者讲明疾病的前因后果,解除其思想顾虑,密切医患关系,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鼓励和安慰是在患者心理受到挫伤、情绪低落之时实行的康复方法。保证是在患者出现疑虑、忧愁时,医生以充足的信心作出许诺,担负责任,以消除病人的紧张与焦虑。
一个人在生活中受到挫折或遭到不幸时,可找自己的知心朋友、亲人倾诉苦衷.或向亲朋好友写信诉说苦闷,以便从亲人、朋友的开导、劝告、同情和安慰中得到力量和支持。正如俗话所说:“快乐有人分享,是更大的快乐;痛苦有人分担,就可以减轻痛苦。”
节制法
《吕氏春秋》说:“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养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这里讲的就是节制法,即节制、调和情感,防止七情过激,从而达到心理平衡的目的。《医学心悟》归纳了“保生四要”,“戒嗔怒”即为一要。《泰定养生主论》强调养生要做到“五不”,“喜怒不妄发”列为第二。《养性延命录》概括的养生“十二少”,主要讲的就是节制七情,诸如少愁、少怒等等。
只要善于避免忧郁、悲伤等不愉快的消极情绪,使心理处于怡然自得的乐观状态,就会大大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如能提高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功能,使各个器官的功能协调一致,不仅焦虑、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轻度疾病可避免,即使是像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的疾病也会减少其发病机会。
疏泄法
古人说:“不如人意常八九,如人之意一二分。”一般来说,人的一生中处于逆境的时间大大多于顺境的时间。那么,心情不愉快时怎么办呢?
事实证明,疏泄法可使人从苦恼、郁结的消极心理中解脱出来。中医学认为,“郁则发之”。郁,即郁结,主要指忧郁、悲伤等使人不快的消极情绪;发,即疏发、发泄。当情绪不佳时,千万不要自寻苦恼,把痛苦、忧伤闷在心里,一定要使之发泄出来。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因感情变化而流出的眼泪中含有两种神经传导物质.这两种传导物质随眼泪排出体外后,可缓和悲伤者的紧张情绪。减轻痛苦并消除忧虑。
节欲安神
欲,指欲望,既包括物质上的欲望,又包括精神上的欲望,如追求名利,一心一意想当官等等。要使神志安定,就要节欲,《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若能“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以其欲,皆得所愿”,就可“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究竟名利和身体谁重要?当然是身体。如果为了猎取名利。而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体,岂不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无疑,如果一个人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久而久之,必然会损伤心神,影响健康。
要做到少思寡欲,有赖于思想的纯正。个人主义往往是欲望的根源。忧心忡忡,欲壑难填,胡思乱想,永不满足,使心神处于无休止的混乱之中,便会严重影响人体各脏腑组织的功能,引起机体气化功能的失调,导致气机紊乱而发病。常言道“知足者常乐”,不要妄想得不到的东西,如不知足,就会产生忧郁、幻想、失望、苦闷等情绪,从而扰乱清静之神。《道德经》曾说:“祸莫大过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俗话所谓“妄想一病.神仙难医”,不是没有根据的。而欲清心寡欲,静养心神,必须做到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损滋味,除佞妄,去妒忌。
在生活中,保持乐观的处世态度,也有益于心静宁神。《寿世青编养心说》主张:“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即事不可留住,听其自来,应以自然,任其自去,念惕恐惧,好乐忧患,皆得其正……此养心之法也。”不为那些非原则的无端琐事而烦恼焦臻。从而使自己心安神静。
古人还认为,要做到心神宁静,须注意闭目定志,因为眼为心灵之窗户,闭目养神有利于静心神凝。如《淮南子》说:“眼者神之牖,人多视则神耗,务须时时闭目以养神。”张景岳《类经摄生类》亦说:“目者,精神之所注也。心神既朴,则嗜欲不能劳其目,目视不妄,则淫邪焉能感其心。”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思虚妄念,均是通过眼的视觉而产生的。古人谓不见所欲,使心不乱。因此,闭目制眼与保持心神宁静有着密切的关系。
闭目制眼有助于心神宁静,而心地洁净纯正,即使目视恶色必不会扰我清静之神。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心身疲劳的情况下闭目静养片刻,往往能使人心平气和,思绪冷静,精神内守,坦然舒畅,从而达到养精蓄锐、振奋精神的目的。
此外,节欲还要做到“高下不相慕”。
这也是《黄帝内经》里一句重要养生格言。意思是人的社会地位有高低,不必相互倾慕,而宜各安于本位。在现实生活中,要真正做到“高下不相慕”是非常困难的。自古以来,不少人为了高官厚禄互相残杀。连脑袋都丢了,还谈什么养生呢?还有一些人,不但嫉妒比自己地位高的人.甚至连别人的才华、品德、名声、成就、相貌等高于自己时,都觉得不舒服,常常产生一种“无名火”,使心境抑郁、情绪烦躁。现代研究表明,妒火中烧之时,体内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血压升高、血清素的活性水平降低,因而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大脑机能失调、抗病能力下降。
无“大量大才”而又“嫉贤妒能”,这是一切嫉妒心强的人的共同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病态心理。一般说来,嫉妒往往产生在两个原先水平相仿的人中间。这反映了嫉妒心理具有强烈的排他性。消除嫉妒的根本方法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加强思想意识修养,把嫉妒的心情变成量力而追求的行动,对感情进行良性控制。
还有。要防止“不时御神”。“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御,驾御、控制的意思;时,善也。不时御神,即是指不善于控制自己的精神,为贪图一时的快乐,违背生活规律而取乐,有害于身心健康,促使人体过早衰老。
精神耗散,不能守持于内,就会引起早衰,原因在于“神者,血气也”,气血是神的物质基础,大量、过分地耗散精神,可以使气血损耗,从而产生衰老。精神内守的中心意思是要人们对外部环境事物采取安和的态度。安者,对外界各种事物的刺激顺之而去,千万不要为各种琐事伤透脑筋,费尽心机。
静心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