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05300000006

第6章 命运阶段

人的一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个人一生中都要经历各种各样的、有酸有甜有苦有辣的,或长或短的各种际遇。通常人们称之为人生阅历。

阅历的丰富程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所经历的事件的多寡;二是时间的积累,从总的方面概括,主要是时间的积累。因为任何事件都是由一定时间来完成的。

一般而言,不同的年龄阶段,命运会有差别,这是每个人都要经过的,比如在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这些不同的年龄阶段,生活、工作各种条件会不断变化,决定各阶段命运的因素就各不相同。这是命运的普遍性。

在同一年龄阶段,由于每个人个体所处的生活、工作条件千差万别,决定每个人命运的因素也就不相同,每个人的命运就会各不相同。这是命运的特殊性。

要了解人一生的发展过程中,每个人命运的变化,必须先对人一生中的不同的命运阶段有清楚地认识和了解。

1.古人对命运阶段的认识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性人物,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同样,孔子关于命运阶段的思想仍为历代人乐道。

《论语》为政篇第二章是孔子追叙自己一生为学历程之言。子曰:“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话是孔子自我总结一生的年谱,已成为千古名言,对古代到现代每个人都有指导意义。关于这句话,历代以来发挥的都很多,以下是几种见解。

(1)程昌明的译文为: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能牢固地自立了,四十岁时,已经明了各种事情而不会感到疑惑,五十岁时知道天命是什么,六十岁凡听到的都能辨别清楚,明白贯通,到七十岁,我可以随心所欲,但也不会超越法度。”

(2)李泽厚在其《论语今读》中的译文是:孔子说:“我十五岁下决心学习,三十岁建立起自我,四十岁不再迷惑,五十岁认同自己的命运,六十岁自然地荣受各种批评,七十岁心想作什么便作什么,却不违反礼制规矩。”

(3)还有人认为,孔夫子是根据年龄来描述个人不同阶段的状态。

十五岁:对万物好奇,求知欲特别强烈。什么都想学,满脑子全是问题。吸收新知识特别快。不论什么东西,只管学。

三十岁:是立自己一家之言的大好时光。不破不立。是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年龄。

四十岁:一过四十,人已经没有能力对现有的学说、理论等等提出疑问、提出具有挑战性和建设性的观点了。“不惑”即没有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进一步在学习上的发展。

五十岁:一过五十,也就清楚自己的能力有多大、能够达到的水平有多高了。不可能再有大的突破、发展了。自己已经掂量出自己有几两了。

六十岁:一过六十,对于各种新的见解、学说、论点等等,已经不具备与人争论,甚至讨论的能力。

七十岁:只能随“心”所“欲”了。即只能够在心里想“我要是年轻多少岁,我也能怎么怎么样”,而无能力做了,也只能在自己的思维框框中设想而已了。

(4)也有人认为,这段话是孔子思想的历程一步步的展现。

孔子十五岁开始寻找为人的真谛,所以说是“十有五而有志于学”。

通过艰苦的学习,在三十岁时,他终于找到了人迈向完善之路的方法,并开始走上这条路,这就是礼,因此称为“三十而立”。

但是,前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先行者总是孤独的,也会彷徨,也会徘徊,当他从众多的纷扰中解放出来,不再疑惑之时,转眼已是四十岁了,所以说“四十而不惑”。

此时,孔子对于自己的道路已再没任何疑虑,但是他在精神领域所达到的高度已让他再找不到榜样,没有更高层次的人来对他的成就做出评判,但是人的天性是需要这种评判的,因为自己评判自己在人的内心深处被认为是不可靠的,他需要一个坚强的支点。带着这种要求,他继续前行,终于有一天,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隔墙被突破,他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在这里,孤独不再存在了,人与世界融为一体,冥冥中,他甚至能感受到“天”的旋律,感受到自己在其中运动的轨迹,由此,他找到了自己的支点,明白了自己的使命。而这一天,他五十岁。这就是“五十而知天命”。

在这以后,怀着最深刻的使命感,他更加积极也更有信心的向周围的人传播他的思想,教育他们,诱导他们,希望他们都能走到正确的道路上来,让这世界更加美好。很快他便发现,人世间的复杂远超过他的想象,在激烈地争论过后,他明白,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追求,有着不同的对这世间的理解,对与错都只能靠每个人自己去体认,他只能做他能做的。从此,他不再以各种不同的意见为意,乐于做一个微笑的听众,他说,我已经六十了,该好好清静清静了,这就是“六十而耳顺”。

在以后,不管外在的际遇如何变化,他的心开始悠闲下来,静静地体会着天人之间的真谛,“道”渐渐在他身上流淌,他默默地等待着那最伟大的转变,终于,“道”充盈于他的心灵与身体,此时,他就是道,道就是他,他发出感叹:如今我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孔子的历程。

以上这些见解大都孤立地围绕“学”什么,“立”什么,“不惑”什么,“天命”指什么,“耳顺”是什么意思,“矩”又是指什么等这些问题单独展开,并没有找出其中的因果关系。而人的一生的不同阶段必然是有一定联系的,从这种联系中我们就能发现一个人思想意识经历变化的历程。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孤立的争论每个阶段具体的“学”什么,“立”什么,而是在于研究孔子为什么会产生“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结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地把握到孔夫子的真意。

实际上,千百年来,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孔子这种人生的阶段观念,与自己或与别人的生命阶段进行对照,而且对照中自觉不自觉地加入了各自不同的理解。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人都是根据人生漫长的生活阅历和经验,逐步认识、明确自己人生轨迹的。这一点,普通人和孔子是一样的。

这里,我们不打算研究孔子的思想。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一个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他对自己一生从学经历的总结,也是对自己一生命运阶段的概括。这种阶段性的概括,对我们现在分析人的命运阶段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2.孔子命运阶段论的现代意义

(1)所谓十有五而有志于学,按照现在的学制和个人成长过程,人到了十五岁,学业上刚好是初中毕业或刚进入高中,年龄上进入了青年时期。已经能够认识到学习的目的、学习的用途、学习的意义,对学习已经具有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通俗地讲,就是慢慢成熟了,懂道理了。

十五岁之前,可以说是少不更事。吃饭要家长管理、生活要家长代理、学习要家长督促。而贪玩作为儿童的天性,不理解家长为什么要让他学钢琴、学美术、学英语、学奥数,为什么天天要逼着完成没完没了的作业。

虽然现代教育不主张给孩子很大的压力,但是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成凤的愿望,也希望通过多样化教育,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有所帮助。

特别在十一二岁到十五岁期间,是心理成长的逆反期,也是建立自我主张、自我意识的心理独立期,心理状态不稳定,不仅怀疑家长、老师的想法、做法,而且怀疑社会上、书本上一些说法、做法。很多孩子小时候都很好,就是在这个阶段没有引导好,走上了厌学道路,有些则走上了歧途。

但到了十五岁,心理成长就趋于稳定。志于学就是知道了学习的意义而发奋努力学习。十五岁是能够看懂社会的年龄,且是具有理性分析能力并能妥善处理问题的年龄。康熙皇帝13岁亲政,15岁智擒鳌拜,从而走上了自己60年的统治生涯。多数人在15岁对学习是具有理性认识的。“超人”李嘉诚属于早慧之人,他说自己10岁前很顽皮,到了10岁时,忽然有了责任感,从而努力学习工作,最终建立了自己的企业王国。

(2)所谓三十而立,可以理解为,人到三十,才能真正确定、稳定自己所干的工作、所从事的职业,并能以此养家糊口,实现自立。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成家立业的立业,确立了今后,乃至一生的职业。

而在三十岁之前,即使有了较好的工作,在心理上也不稳定,青年人勃勃向上,思想活跃,东山上看到西山高,任何事情、任何行业都想干一干、试一试。很多人虽然由于各种因素,行动上没有表现出来、没有实现大的实质异动,最后成为普通人,但在心理上都曾有过有想入非非的、跃跃欲试的冲动。

据有关统计,世界上绝大多数成功者,包括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理论家、作家都是在三十岁左右获得成功,或者奠定了成功基础的。

到了三十岁,随着时间推移,经验积累,理性增加,对社会和人生认识的逐渐全面,加之结婚生子,具有了家庭和社会责任感,所以,从心理上和实际需要上都要求工作和职业的稳定。即所谓立业。

如果说,三十岁前,是拿青春赌明天、赌未来、寻找人生坐标的话;那么,人到三十,则是心理成熟、职业稳定的标志,也是需要稳定职业和收入,来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的标志。

我们理解,三十而立,不是三十岁就要事业有成就,或者成功,而是指一生方向的基本定型,基本确定了职业方向,有了稳定的工作、稳定的职业,就可算而立了。

比较起来,十一二岁到十五岁是学习心理的成熟期,而从开始就业到三十岁则是职业心理的成熟期。

对大学生来说,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如果从事两三年以上,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今后的职业道路和行业方向。不排除三十岁之前的在一个行业的企业间的不断跳槽,但就业行业的大跨度变化,则要小得多。

(3)所谓四十而不惑,就是人到了四十多岁,在社会实践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认识问题更加理性,对自己能力的认识,更加切合自己的实际。

人们通过比较长时间的不断生活、不断工作、不断实践,慢慢地了解了自己的优缺点,对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自己的人生不再迷惑。

四十岁之前,是个人确定了自己的职业道路和发展方向后的黄金发展时期,是人生的勇气、锐气最旺盛的阶段,有年轻人不服输的、一往直前的精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上进心、工作责任心,求知欲旺盛,精力充沛,人生的生活圈、业务圈、工作圈、交际圈逐步形成稳定。

过了四十岁,人生漫漫变得老成持重,锐气、勇气慢慢消退,生活工作状态走向定型,对自己的能力、优点、缺点、能干多大事情的自我认识比较清醒,对社会、工作、生活的认识理性而全面,具有比较丰富的人生和社会经验,对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事,到底能干不能干、能干多大、发展方向等,能够做出比较正确的分析判断,达到所谓不惑。

四十岁的年龄,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对生活、工作、事业的未来充满信心、充满希望、充满干劲。同时,四十多岁,也是个人家庭责任(上有老下有小)、工作责任、社会责任和各种压力最大的人生时期。

进一步比较,如果说三十岁左右确立了职业道路和人生发展方向的话,那么,四十多岁左右则是逐步确定了自己一生的职业定位和生活定位。

(4)所谓五十知天命,对一个人来说,到了50岁,个人命运的轨迹和人生道路已经定型,不会有大的变化,作为个人已经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一生的命运了,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后半生的命运状态了。

虽然个体有些差异,但人生的方向和生活工作状态定型是肯定的。有些人50岁就退休了,或者半退休了,没有退休的人,自己也非常明白自己的工作事业不会有多大的发展了,每个人自己心里都很清楚。

人到了五十岁,当官的能当多大,发财的能发多大,一直想当官的还没有当上,一直想发财的还没有发,基本就定型了。

人活100岁少见,50岁大半生过去了。民间说,五十岁的人半截身子已入土了,生命已进入老年,一生的命运状态可以说已经注定了。即所谓知天命。

再比较一下,如果说四十多岁的人,还包含一些生活工作激情,还对事业发展具有向上的向往的话,到了五十岁,这些激情和向往基本达到了顶点,过了五十岁,就会在这个顶点平稳中慢慢走下坡路。

(5)所谓六十而耳顺,一个人活到60岁,已经经历了、看到了太多的生活身边的、工作周围的各种各样的人和各种各样的事,可以站在人生的高度回首看待众生了,而不仅只看自己。

一人一条道,各有各的道。60岁的人从心里知道了这个道理,自然就听得了各种不同的声音,能够理解各种不同的意见,能够宽容不同的人,能够接受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即使对自己的批评和不同意见也能够给予善意的尊重和借鉴。

由于每个人看待事物和问题的出发点不同、角度不同,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就会有差异。人年轻的时候,个人的自尊心、好胜心,往往会感觉自己的主意是最好的,往往听不得别人的意见,对所谓善意的逆耳忠言往往感觉是刺耳。

人到60岁,就会把所有发生的一切看得很自然、很坦然,即所谓耳顺。

耳顺不只是耳朵听得进去,也不是装出来的,耳顺是一种心理、心境、心态、境界,一种岁月长期积累出来的处人、处事方式和态度。

20岁和30岁比较,30岁和40岁比较,40岁和50岁比较,50岁和60岁比较,人的心理、思想、行为的方式方法都会不自觉地发生变化。通常说,人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老到、姜是老的辣等等,就是指的这种变化。

(6)所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能活到七十岁,可以说对社会制度、国法家规、民俗习惯、交际往来礼节等等,从内心深处有了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不论在思想上思考任何问题,还是行动上做任何事情,都能够达到游刃有余,而且不违反制度和道德规范的程度。

还有一层意思,七十岁的人,行将就木,对人生的任何事物已经看透,钱财物之类,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待人处世,不会再小心谨慎,怕东怕西。死都不怕,还怕什么,所以,思想和行动能够达到从心所欲的境界。

(7)孔子所谓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形象而准确地描述了一个人一生命运变化的全过程。

但是,要知道,孔老夫子对命运的这种认识是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总结,是一种事后认识的总结性结论,是一种被动的认识过程。如果让每个人按年龄阶段对照着认识自己,到老了才认识到这些道理,就失去了意义。

认识命运阶段和命运的发展过程,就是要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命运发展轨迹,要提高个人的生命价值,让生命过程更加丰富多彩,让个人生命感觉更加成功。

总结历史上的、现代的各类成功人士,他们往往成熟得比较早,这几乎是共同的特点。就是说,他们的心理年龄比他们的自然年龄、生理年龄成熟的要快。他们在30岁时的思想、行为方式可能超过了普通人40岁、50岁,甚至60岁的状态,想让他们不成功都难!

举例来说,命运成功的人,往往耳顺的比较早,能够汲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善于鉴别采纳各种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博采众长。20岁能做到这一点,20岁就可能在20岁成功;30岁做到这一点,就可能在30岁成功。

要是按生命自然过程,到了60岁才耳顺,才被迫不得不承认这一点,黄花菜不知已经凉了多少回了,要想成功只能是梦想了。所以,有人说,如果让70岁的人从头再活一次,每个人的生命都会很精彩。但仅仅是“如果”而已,人的生命只有一回。

人类发展到现代社会,从自然状态的游牧文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人类的生活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特别是信息文明,几乎把人类生活工作的空间缩短到了零距离。

在工业文明时期,尽管有了电话,开会还需要花一定的时间通知与会人,参会人员到会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信息时代,人人都有手机,可以群发会议通知,瞬间完成。不论国际会议还是国内会议,可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不用出差,不用车马劳顿,费用低,效率还高。

问题是社会越发达,技术越进步,沟通越便捷,效率越高,人类的生活工作节奏就越快,竞争就越激烈,人类面临的各种压力在国家政府之间、企业单位之间、个人之间就越大。

个人在现代社会中,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尽快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只有打破自然的生命过程,把自己的生命阶段提前,把只有将来才能认识到的东西,尽量综合性地提前认识,提前10年,早10年成功,提前5年,早5年成功,这样才能在个人生活工作的竞争中占有优势。

3.命运阶段

现代社会的整个环境,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包括社会制度、教育体系、工作要求、生活压力等等,对个人一生命运的决定性影响因素,都在趋于同质化、一致化。人一生都要经历先受教育,之后再参加工作,工作完了再办退休的基本生命流程。

比如教育,中国社会对教育重视,外国人也很重视;再如科技,外国比中国先进,中国必须迎头赶上;还有就业,国外实行市场化选择方式,中国现在也在全面实行。

现代社会这一切规范和要求,与古代、中世纪、农业文明时代对个人人生经历的影响完全不同,也与中国改革开放前实行的计划经济对个人人生经历的时代影响大不相同。

现代社会经济中的个人命运,一生中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求学阶段,从出生到就业前;第二个阶段是职业阶段,从就业后到退休前;第三阶段是退休后阶段,从退休后到去世。

(1)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求学阶段,包括从出生到进入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整个学生时期,也可以说是就业前阶段。

在第一阶段,个人还没有自我生存的能力,基本上取决于家庭和外界环境,是一个被动性比较大的生存阶段。

中国高等教育远未达到普及,农村普及初中,城市普及高中。所以,一大部分人在初中、高中毕业后就进入社会,开始就业。自然,初中毕业、高中毕业与大学毕业的人在就业和工作中的差异会带来一生命运的巨大不同。但是,不论农村的学生还是城市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命运的差异就小多了。这是教育、知识水平对命运的影响。

农村环境中成长的人,一直生活工作在农村,与城市环境中成长的人,一直生活工作在城市,或者东部与西部,国内与国外生活环境的不同,人生的命运也会有很大差异。这是环境对命运的影响。

不过,求学阶段的个人努力程度,也对今后个人命运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关系。只不过这种影响当时很难体现出来,越往后,年龄越大,影响越明显,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一生的命运。

比如,小学阶段,学习完全是被动的,在家长和老师的监督下学习,让学英语、学体操、学舞蹈、学美术等;初中阶段,慢慢有了个人思想,有了不同的兴趣,也学会了偷懒;高中阶段,知道了学习的意义,也学会了自觉和主动。

小学时被动学习的东西成为日后多才多艺的基础;初中的厌学导致成人后命运轨迹的变化;高中后能考上大学又是另一个命运方向;而能考上重点大学,与考上普通大学、高职学校的人,命运发展也会各有不同。

(2)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职业阶段,从第一份工作开始一直到退休的工作和职业时期,就是人生的工作时期,创造价值时期。

第二阶段是职业生涯,命运与职业紧紧相连,男怕选错行,指的就是职业,可以说命运和职业合为一体,是个人命运的关键阶段。

个人刚开始进入社会时,家庭有一定的影响,家里人托人、找关系介绍、联系工作。越往后家庭影响越小,而自己个人在工作中体现出来的决定作用,个人工作的表现、为人处世方式、工作业绩、个人生活目标、人生计划等,对未来命运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进入职业阶段,有的人一生从事一个职业,有的人一生从事过多个职业;

有的人一生工作在一个单位,有的人一生却换过几个单位;

有的人从事一个职业做得却很成功,有的人从事过很多职业却没有一个成功,而有的人从事过几个职业又都能获得成功;

有的人换单位越换越好,有的人换单位却原地踏步,可能还不如原来的好;

有的人能力一般,却有一个好职业,一辈子衣食无忧,有的人虽然聪明,却选错了行业和职业,一生辛苦,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等等。

一般情况是,人在职业刚开始时,工作变换的比较多,过了30岁的而立之年,职业和工作会基本稳定下来。

职业阶段是个人生命的核心阶段。是个人的、家庭的、社会的、人类的承前启后的阶段。个人对下要抚养儿女、对上要赡养老人,对单位、对工作要尽职尽责,对社会、对他人要尽仁尽德尽义务。

生命所承受之重全在职业阶段。

(3)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退休后阶段,人从退休到去世,完成一个生命的自然周期。

个人生命进入第三阶段是自然规律,退休意味着丧失劳动能力,这一阶段命运的好坏完全取决于第二阶段职业阶段的积累,包括物质积累、教育积累、道德积累、文化积累、精神积累等。

物质积累在第三阶段具有重要的指标意义。职业阶段丰富的物质积累,是退休后衣食住行、医疗卫生保障,以及安度晚年的物质基础。

职业阶段没有充沛的物质积累,是不是晚年就悲惨呢?不然。教育积累可以予以弥补。中国自古有养儿防老之说。教子得方,儿女成材,孝顺有加,也可以晚年过的衣食无忧。我的祖父虽然是个农民,记得很小的时候就给我讲过,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这是民间非常普通的一种哲理。当然,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退休后生活保障,但中国人口众多,全民社会保障的建立还需要比较长的一个时期。

从另一个角度说,人到晚年,并不完全是物质保障的问题。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需要亲情,需要天伦之乐,需要人文关怀,需要精神赡养。记得国外一个电影里,有一个老太太,远离儿女,当她想念儿女的时候,儿女们以为她要钱,只会给她汇款,而她却把汇款单撕得粉碎。

晚年的生活并不完全是被动的。退休后还有几十年的时间,充分享受生活是人生的乐趣。包括精神、文化、道德等方面的情趣、爱好都是在职业阶段培养的,有的爱好在职业阶段无法实现的,可以在退休后慢慢消遣。相反的情况很多,有的人退休后还在为生计奔波,有的人则劳碌终生。

第三阶段看起来是被动的,但从根本上说,却是由自己职业阶段的积累状况决定的。

所以,分析人的一生,第一阶段的命运,即20岁左右之前,确切说是就业之前,命运自己无法决定而受制于家庭;而就业之后,第二、第三阶段的个人命运都可归结为职业命运,职业命运就是个人的命运,都是由自己决定的。

“命运”是人一生的运程,起起伏伏,不断变化,有好有坏。不同阶段命运不同,同一阶段也有不同命运的变化。

(4)15年决定一生。

现在很多人在讲职业规划。职业规划重要不重要,重要。但是要做好职业规划,必须首先做好命运规划。

人们似乎习惯于一个既定的概念,命运好像是自身不能左右的神秘力量,是冥冥之中注定的。

本书要告诉大家的是命运变化的秘密,破解命运的密码。命运并不神秘,命运也是可以自己认识、预测、规划的。

人一出生,就开始了生命的旅程,同时命运随之贯穿人的一生。我们先分析一下生命的过程:

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按现在人的平均寿命大约75岁(有数字表明,2002年中国人均寿命为72岁)计算,6岁上学,6年小学,6年中学(初、中各3年),4年大学。22岁就业,男同志60岁退休,女同志55岁退休。

男同志,就业前22年,就业后进入职业阶段,23~60岁,共38年;退休后15年。就业前与退休后共37年,也就是说,一生中职业阶段与非职业阶段各占一半时间。

女同志,就业前22年;就业后进入的职业阶段,23~55岁,共33年,退休后20年。非职业阶段共42年,几乎比职业段长8~10年。

如果有人再读硕士、博士研究生,以上的职业时间还要相应减去3~6年。

再来分析个人生命中的职业阶段,在具有劳动能力的个人职业阶段的33~38年中,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职业选择时期:从开始就业到选定职业,基本确定了一生的职业方向和从事的职业,即所谓立业,一般需要3~5年时间。

职业发展上升时期:大致从确定职业到40岁左右,需要15年左右的时间,个人职业成就会达到人生的职业顶峰,其主要标志是个人的年收入水平和个人职位上升到一生中的最高点。

职业稳定期:40岁左右,达到职业顶峰以后,维持职业基本稳定到安全退休。一般而言,大多数人40岁以后,个人发展的机会就比较少了,一生的职业状态就基本定型了。也有一少部分人,40岁以后还有发展和上升机会,但要依据具体环境和自身条件而定,总的趋势是越往后机会越少,过了45岁到接近50岁,机会就很少了。

2008年10月,根据台湾人力银行针对30~45岁的上班族所做调查,36.36%上班族希望能在现职服务到退休;82.35%受访者担心离职、降薪、业绩差等职场危机,自认为转职困难。

由此不难看出,一个人一生中职业生涯的黄金阶段,即从职业确定(25岁左右),发展到职业顶峰(40岁左右),只有15年的时间。

这15年是人的生命力最旺盛、创造力最强烈、生活工作最富有激情、最富有活力的15年,世界上大多数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的成就都是在这个阶段取得的。

这15年取得的成就,即职业顶峰状态,几乎要决定退休前15~20年的工作状态,也要决定退休后养老的十几、二十年的生活状态。因此,这15年是职业阶段的黄金时期,也是个人一生的黄金时期。这就是15年决定一生的黄金规律。

刘积仁是东北大学计算机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是中国计算机应用专业第一位博士,他当教授那年只有33岁,他任董事长的东大软件集团自筹资金建立了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软件园。刘积仁在大连理工大学一次演讲中对大学生们说:“由于网络时代来临,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人的生命被极大的压缩,获取的知识被使用的时间越来越短,知识所创造的产品价值的周期越来越短,每一个人就业时间中最宝贵的年华也变得越来越短。在大学毕业后的10~15年内,可能是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而在最宝贵的时间里能够冲刺的可能只有5~6年。”按照刘积仁的说法,15年中的5~6年是黄金时期的黄金时间。

40岁是孔老夫子所说的不惑之年。有人会说大器晚成的人有的是,高级领导人、40岁以后才进入黄金期,博士生导师退休时间晚等等。如何解释呢?

首先,40岁以后,才取得很大成功的人肯定是有的。但必定有一个前提,这个人在40岁之前,一定达到了深厚的知识、经验等积累,是所谓的厚积而薄发,或者40岁之前的机遇、时机未成熟而已。

其次,40岁以后取得更大成就的人,对个人命运和生活工作状态影响已经很小了。比如江****一下子从上海********到中央总书记,******从上海市长一下子到副总理,再如一个千万富翁发展到亿万富翁,亿万富翁发展到百亿、几百亿财富,对他们来说,其中个人的生活工作状态的差别,已经不是很大了。大厦千间,夜眠七尺,美味无数,一日三餐。区别在于成就的事业大小、责任和义务多少。一个企业家说过,一百万之前是给自己赚钱,一百万之后是给社会赚钱。就是这个道理。一百万之前是解决自己生存问题,是一种物质的生活、工作、心理需求状态,一百万之后物质生活无忧,其心态、生活、工作状态自然会发生一些变化,即命运状态变化。

其三,总体看,40岁以后能够取得成就的人,在人类整体群体中,只是极少数,对绝大多数人没有普适性。

事实上,职业稳定阶段也是人生的转折期,40岁以后,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有可能继续发展,还是准备退休,都面临转折问题。由于医学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此时乃至以后的十几年,都能身体健康,照样工作,但人们从心理上已经开始做退休准备和晚年生涯规划了。日本人一般是45岁时开始做晚年生涯规划,美国人是50岁时做晚年生涯规划。中国的职员按退休年龄一般提前5年做退休和晚年生涯规划准备。

认识了生命过程,再来分析职业规划。

人生要获得更大的职业成就,必须牢牢抓住、充分有效运用职业的黄金期。有两种办法:一是相对延长职业黄金期时间;二是清醒认识自己的命运密码,做好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

延长职业黄金期的时间,向40岁以后延长,可能性比较小,因为人到中年,生理、心理、精力、体力都有很大的变化,工作激情衰退,生活压力增大,上有老,下有小,而且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尝试,该想的已经想过,该做的已经做过,再要想做,已是强弩之末,心有余而力不足。

只能向40岁以前推,尽可能缩短就业与立业、选择职业的时间。现在用人单位不喜欢要应届大学毕业生,招聘启事都要求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如果能把择业的时间,并入到职业的黄金时期中,就可以使黄金阶段相对延长到18~20年。

那么,怎么样实现这一点呢?

很简单。在大学期间完成职业素质的基本培训学习,实现一定的职业经验积累,确定毕业后的职业方向和职业选择,甚至确定自己的单位,毕业后马上进入职业状态。

现在大学生都是学习期间,只管学习,临到毕业才开始找工作。对工作没有什么概念,只是就业。如果连职业定位、职业方向都不明确,就根本无法谈什么职业规划。做规划只是自欺欺人。最无奈、最可悲的做法是所谓先就业,再择业。这就需要3~5年的时间,来确定职业。

清醒认识自己的命运密码,是做好职业规划的前提;特别是在职业黄金时期,只有清醒认识自己的命运密码,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才能最快最大限度达到职业的高点,创造成功的人生和幸福。

问答

1.你知道15年决定一生的黄金规律吗?

2.分析一下父母等长辈职业顶峰的年龄,对照一下,自己处在命运的哪一个阶段?

同类推荐
  • 成长的最终目标

    成长的最终目标

    在地平线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心理学——关于人的疾病和健康的新概念。这种心理学令人激动,并富于惊人的可能性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种实质上是生物基础的内部本性,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内部本性是“自然的”、内在的。特定的,而且在某种有限的意义上说,它是不能改变的,或是没有在改变。
  • 打动人心的68个沟通技巧(教你成功丛书15本)

    打动人心的68个沟通技巧(教你成功丛书15本)

    沟通的本质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沟通的目的是共赢,沟通的前提是心态,沟通的技巧是倾听。如何创造活跃的沟通气氛,而后直入对方的内心?如何凝聚谈话的焦点,吸引听者全部的注意力?如何强化谈话内容,清晰表达,消除沟通障碍?本书通过68个打动人心的沟通技巧,让你的沟通能力更上一层楼!
  • 一分钟看透他人内心

    一分钟看透他人内心

    本书不仅帮你识人、查心,更能使你透彻地认识自我,辨别他人,让你从未知到已知,再到掌控,彻底改变你对自己和他人的根本看法,最终实现人生的幸福与成功。
  • 气质导演人生

    气质导演人生

    本书是专为青少年读者量身订制的。它集中展示了当代成功人生智慧的精华,浓缩了专家学者近年来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主要研究成果,逐一介绍了适合青少年读者的人生奋斗方向,概括了鲜活灵动的人生成功要义,创新地总结了卓越人生的成功方法。可以说是一部极具启迪意义和极富可读性的成功励志读物。
  • 语音的使用力度

    语音的使用力度

    现代社会是“信息大爆炸”的社会,信息在社会各行各业?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一项工作往往需要多人的共同合作,需要多个信息的综合作用,语言是最普遍、最方便,也是最直接的传递方式。语言能力强,双方就能达到顺利的交流,信息也能顺利、准确地被对方接收、理解,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
热门推荐
  • 一个妇女的日记

    一个妇女的日记

    现在的我来回忆年轻时的我。年轻时初出社会的茫然,追求爱情的那份迷惘,惆怅,孤独,空虚,失落。对生命的挣扎。心理描写细腻温柔。充满了少女情怀。
  • 暗黑破坏神之恶魔城主

    暗黑破坏神之恶魔城主

    暗黑破坏神世界冒险生存,建造自己城堡的故事
  • 蚀骨情深:陆少请放手

    蚀骨情深:陆少请放手

    季烟爱着一个男人,从十七岁到二十五岁,人生所有最美的时光都给了他但他给她的是什么呢?家破人亡,腐朽如泥。将她从高台扯下,曾经的季家千金成为秦城人尽可夫的交际花。无数次午夜梦回间,她拿刀抵在他脖颈,却还是落不了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原来这就是爱情

    原来这就是爱情

    一个是情场失意的职场女子,一个是爱妻即逝的可怜男子,两个本没有交集的生命点,却因为妻子的心愿而意外相遇。这是上天注定的缘分,还是一段现实的交易买卖?是美丽的爱情童话,还是毫无爱情基础的谬误结合?让我们期待不一样的爱情故事,不一样的相遇、相知……
  • 大诡巫

    大诡巫

    为了家人,苏克踏上巫师之路,人偶、驭尸、梦杀、诅咒、入殓师、画骨人…各种诡秘巫术一一现世,拥有驭影能力的他,注定会在这一程荆棘路中走出一段传奇。
  • 迷箱

    迷箱

    近来落魄的宁耶得到了父亲留下的一个保险箱,据说这保险箱里有巨额的财富。可是父亲却没有说出开箱的密码,只留下了一句神秘的提示。金条,古董,宝器,有无数的好东西在这个箱子里!神秘的美女,奇诡的怪客,蠢蠢欲动的势力,却都纷纷涌现,觊觎箱子里的宝藏。且看宁耶如何一一应对,走向那最后的谜底……
  • 邪帝追妻:绝世倾城妃

    邪帝追妻:绝世倾城妃

    “王,夫人在下三界被人皇强抢入宫了。”“带足人马,不能丢了吾妃的面子。”帝君斜倚在塌上懒懒地道。一日之后,玄武国皇帝被一女子痛打一百巴掌后女子领着三千人马,扬长而去。她是战无不胜,杀伐决断的天才女将军,却被阴谋杀害。他是死亡之域的帝君,黑暗冰冷,任何人只能臣服在他脚下,却因为遗落的死神之镰与她纠缠在一起。“再进一步,你死。”男子浑身散发着慑人的气息。女子舔舔唇吧唧一声,强吻了眼前那张绝世的容颜。“这样,你还要我死吗?”
  • 无尽复制

    无尽复制

    无敌虚仙,惨死混沌河中,灵魂转身,偶获青铜仙鼎,复制万物,丹药,仙器,特殊血脉,远古神诀,统统复制,归我所有!你有的手段,我全部都有,你没有的手段,我也一种不缺!亿万手段,加诸我身!踩天才,收美女,血站八方唯我独尊!养气,脉轮,内丹,阴阳,空冥,灵虚,九变,圣体,虚仙,九大境界,步步登天,举手投足,镇压诸神上仙!
  • 叙永安

    叙永安

    【1∨1】男女主双强。这是一个乞丐女主带着俩小妖抱男主大腿并且拯救世界的故事。注:这是一个人和妖共存的玄幻世界。男主:会做饭吗?方齐:不会...男主:会赚钱吗?方齐:不会...男主:那你会干啥?方齐:会抱大腿男主:...........................女主:你有什么?男主:钱。女主:只要有钱你就是好人(???_??)?。............土豆不太会写简介,不过希望大家喜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