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敌方来看,蒋介石的兵力也发展到了他统治中国的最高峰———430万人。同时,他还接受了日本侵华军队100万人的全部装备,美国又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大批飞机、大炮、坦克和各种武器装备交给了他,帮助他装备了22个整编师。国民党统治区的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76%,人口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71%,控制了大城市、大部分铁路交通线和丰富的资源。
这样,解放战争就出现了不同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的新的特点、新的变化。我军已经相当强大了,以往国内战争时期那种处于被“围剿”地位的现象永远不复存在了,我军已经有条件、有能力进行大兵团运动战。然而,这种强大又尚未从根本上改变敌强我弱的战略态势,我军在战争初期还没有力量立即①《粟裕战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第394—395页。
实行外线出击,对敌进行战略进攻。战争的这一新的特点,表明解放战争的实际产生了新的规律,即:首先在解放区内线作战,逐步改变力量对比,待条件成熟后再转入外线进攻。正是通过对当时敌我双方的情况和战争的新特点的分析,粟裕逐步认识和把握了新的战争的特殊规律,并提出了依托解放区以内线作战粉碎国民党进攻的意见。这一意见和以后的作战实践,为中央军委和毛泽东进一步完善解放战争初期的战略方针提供了重要依据。
粟裕说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苏中战役所提供的某些具体经验将会失去它的作用。但这种从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战争新的特点及其发展,研究战争的特殊规律以指导战争的经验,对我们学习和领会毛泽东军事思想,以及研究未来战争是会长期有益的。这也恰恰是粟裕在指挥艺术上常常能高人一筹的原因之所在。
三、战法的守常与创新战法,用兵作战的原则和方法。中国古代军事谋略中有所谓“法有定论,而兵无常形”,不可“守一定之书,应无穷之敌”之说,强调将帅不要拘泥于用兵常法,而要善于通法达变,灵活用兵,出奇制胜。正如《孙子》中所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这也就是说,通常作战都是用“正”兵当敌,用“奇”兵取胜。因而,善于出奇制胜的将帅,其战法变化象天地那样不可穷尽,象江河那样不会枯竭。战术不过“奇”“正”,可是“奇”“正”的变化却是无穷无尽的。
在战役指导上,粟裕也可谓通法达变的大师。他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南,自觉地把唯物辩证法的原理运用于作战指导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作战中的各种辩证关系,既坚持传统战法,又依据不断发展变化的战场实际而发展创新,从而在作战中“愈出愈奇,愈打愈妙”,打了许多在军事史上熠熠生辉的好仗。他在这方面的思想是十分丰富的,这里仅择要作些介绍。
(一)选弱敌打与先打强敌我军作战的一般原则是先打弱敌,后打强敌。粟裕则认为:“强和弱的关系是相对的,或强或弱,部队本身所具有的战斗力不是惟一的因素,而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战役上来说,强和弱是辩证的,强敌而未展开,虽强犹弱”;“有时为了迅速改变态势,扭转战局,我们也在有把握或既有一定把握又有一定风险的情况下先打强敌”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先打强敌,出奇制胜,这是粟裕作战指挥艺术中一个突出的特点。
黄桥战役,首歼韩德勤最强的部队翁达独立第六旅,是一着奇兵。我军利用“青纱帐”的掩护,隐蔽接敌,对行进中的翁旅实施突袭,把它截成几段,然后各个包围,仅三个小时就全歼该旅。
苏中战役,首歼蒋军嫡系整编第八十三师。首战打这个强敌的根据在于,“这个部队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骄傲”。因而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我军敢于主动向他们攻击,更想不到我军会到他们的进攻出发地去打。
鲁南战役,先打强敌整编第二十六师和快速纵队。这是因为敌虽强,但孤军突出,态势不利,且与冯治安部有矛盾,不会得到冯治安部的积极支援;我虽弱,但利用敌内部的矛盾,把握敌孤军冒进的战机,且战役一开始就可以集中四五倍的兵力于敌,形成以多胜少的绝对优势。
孟良崮战役,割歼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第七十四师。它虽是强敌,但有致命的弱点,即它的重装备在山区不能发挥威力,甚至成为拖累;其指挥官骄横跋扈,与其他敌军矛盾很深,在受到围攻时不会得到邻近敌军的积极支援。先打该敌,以中央突破对中央突破,出敌不意,攻其不备,大奏奇效。
(二)诱敌深入与前部作战诱敌深入是我军在土地革命战争中的一条重要的战略指导原则,是当时我军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通常实行的战法。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指挥的三次反“围剿”
作战,就是实行积极防御,诱敌深入,退却到根据地的中部或后部歼敌。
解放战争初期,蒋介石调动12万大军进犯苏中解放区,企图首先攻占我苏中南部地区,然后在淮南及徐州之敌的配合下,进占两淮,速占速决,一举占领我苏中、苏北。面对敌人的大举进攻,粟裕没有采取传统的诱敌深入的战法,而是选择了江都至如皋一线,也就是苏中根据地的前部作战。他在总结苏中战役的经验时指出:“诱敌深入并不是目的,而是歼灭敌人的一种手段。诱敌深入也不是贯彻执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的惟一打法。传统战法的运用,须在总的战略方针的指导下,从当面的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特点,着眼于发展。”①苏中战役选择解放区前部作战,并不是粟裕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他分析敌我双方的条件和考虑到战争初期作战任务的结果。为了鼓舞士气民心,全面做好战争准备工作,以及迫使蒋军提早实行战略展开,便于我进行战略侦察,应当采取前部作战而不是诱敌深入的战法。况且,我军已具备了取胜的条件,如苏中解放区前部具备初期作战的良好的战场条件,华中主力部队十分熟悉这一带民情风俗、地形道路,密切的军政、军民关系,敌人正处于战略展开的过程中等等。粟裕说,天时、地利、人和都对我有利,先在苏中前部地区打几个胜仗,是必要的,也是具备了条件的。实践证明,这一“违背”传统战法的新战法,大大出乎敌人的意料之外,我军在苏中七战七捷,完成了战略侦察的任务。
(三)以多胜少与以少胜多战略上以少胜多,战役、战斗上以多胜少,这是我军赢得战争胜利的基本指导原则,粟裕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必须坚持战略上以一当十、战术上以十当一的传统战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歼灭战,不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逐步达成战略上敌优我劣态势的转换,争取战争主动权。
但是,在敌强我弱的总形势下,由于敌人有强大的后续力量不断地投入战斗,每次战役战斗都达成优势是困难的,因而要准备“不仅在战略上,而且在战役战斗上也要以少胜多”。只要在对战役战斗有决定影响的环节上达成优势,通过指挥上的精心运筹和部队的果敢行动,也能以少胜多。粟裕说:“我军军政素质是敌人所不可比拟的,我军又处于‘哀兵’的地位,‘哀兵必胜’。但是,要克敌制胜,还需要发挥灵活机动的军事指挥艺术。”①他指挥的黄桥战役,就是在我军以7000人抗敌3万人的进攻,明显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取得胜利的。豫东战役中,我军参战兵力约20万人,而敌军兵力则达25万之多,其中包括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新五军和三个快速纵队。粟裕统一指挥华野外线兵团与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一部,在中原野战军主力的大力配合下,灵活地使用兵力和更换战法,与敌激战20昼夜,终于取得歼敌9万余人的重大胜利,改变了中原战场敌我双方的根本态势。
(四)打与走执行运动战的方针,就要正确处理打和走的关系。“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这是对我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高度概括,同时又是避免被动、保持主动的一条原则。这个原则,运用起来是很不容易的。粟裕认为:“打得赢就打,这还比较好办一些,打不赢就走,却不那么容易,因为有个走得了走不了的问题。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中,敌强我弱,我军被逼到被动地位,常常有个走得了走不了的问题,在走的过程中吃了大亏,也不罕见。”因此,他特别强调,“在转移过程中,要处理好打与走的关系。转移当然要走,但要走得好,既要尽量避免不利的和不必要的战斗,以保存力量,又要选择有利时机给敌人以打击,才能夺取主动”①。
在抗日游击战争中,他提出不仅要“敌进我退”,而且要“敌进我进”,用与敌人相向对进、易地而战的办法,对付敌人的“大拉网”式的“围剿”和“扫荡”。在解放战争的大兵团作战中,他多次强调:打大仗不像打小仗那样,打得了就打,打不了就走;在敌人统治区内活动,不能只走不打,当然不能盲目地打、硬打,但没有打这一手,那就走也走不好,走也走不了。1947年9月的沙土集战役前,我军已进入鲁西南的五个纵队处境被动,实力大减,思想比较混乱。粟裕缜密地分析了敌我双方态势后认为,要变被动为主动,关键是处理好打和走的关系。而在这对矛盾中,此时此地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扭转被动就必须打好一仗。在他的精心组织指挥下,我军全歼敌整编第五十八师,一举夺取了沙土集战役的胜利,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军在鲁西南的被动局面。
四、探索现代战争的指导规律20世纪60、70年代以来,随着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和航天技术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的出现,科学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超过了以往历史上的历次科学技术变革。精确制导技术、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隐性技术等在军事领域中的大量应用,使军队的作战样式、武器装备、编制体制、物质保障和人员素质,都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特点、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