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从思想体系这个角度出发,历史上大凡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总归是要有一个完整的架构提供给后人,以供后人居高临下地批而判之。但老奸巨猾的孔子显然早料到这一点,所以他老人家坚定不移地述而不著,导致了后人无法在他那庞大精深的思想迷宫之前卖弄聪明,这一点让许多批评者备感愤怒。
如果我们一定要对孔子说句什么,那就是:这是一位最大程度接近于智慧终极的智者,这种对智慧的接近不是空洞的理论,也不是毫无凭据的自以为是,而是他能够征服他那个特定时代的优秀年轻人,让他们心悦诚服地汇聚于他的门下,最终构成了一股不可小视的庞大政治势力。
细数孔门弟子,好勇斗狠的子路,家财豪富的子贡,温润如玉的南宫适,闻一知十的颜回,既能够纵横疆场又深悟财政法则的冉求,相貌丑陋却最终光大孔子门楣的澹台灭明--甚至连被孔子骂为朽木不可雕也的宰予,也拥有着无可争议的辩才,因为问及孔子农耕而被孔子骂为小人的樊迟,他既是战场上的猛将,又是农业方面的专家。简单说,孔子门下随便拿出一个人来,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历史上,都有着非同小可的影响力。
比如说我们已经提到过的,公元前484年,孔子只为了保护鲁国不受侵犯,派遣得意弟子子贡出马,结果掀起满天风云,最终是保存了鲁国,削弱了齐国,灭亡了吴国,强大了越国。这种在国际战场上呼风唤雨的本事,足证孔子及弟子所形成的力量,在当时是多么骇人。
孔子的力量,源自他的思想。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话或许稍嫌夸张,但平心而论,数千年历史长河之中,很难找到在思想智慧方面能与孔子匹敌的人。后世的学者之所以抱怨孔子没有提供一个成型的模子给大家批判,只是因为孔子已经超越了这个无聊的境界。
事实上,孔子是用他一生的坎坷经历,向后世人印证了思想与智慧的价值。要知道,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时代,是一个全无规则可言、强者为王弱肉强食的时代--孔子在宋国的先祖孔父嘉,就是因为被华父督觊觎妻子的美色,从而遭到灭门之祸,甚至连宋国国君都因此而丧命--孔子就是在这样一个残酷的时代,手拿竹简书向诸侯们的暴力发起挑战。而最终,那些显赫一时的诸侯君王俱已随风而去,千秋万载,留下来的唯有孔子的不灭之名。
思想与智慧,比暴力更持久,更深入人心。实际上,孔子终其一生都在实践着这个道理,曾有段时间,孔子周游列国被讥为丧家犬,大家认为孔子的主张是行不通的。但历史的真相是,孔子之所以不肯回归故国,那是因为他要求鲁国的权贵们,必须要在思想与智慧面前低头--就是在他面前低头。最终,鲁国意识到他的价值,"持厚币以迎",当时的鲁国国君鲁哀公就尊孔子为父。
让权力管你叫爹--孔子是个顽皮的怪老头,他兴致勃勃地拿自己的人生来搞笑,如果你把他的人生看得太过于沉重,这就辜负了孔子的教导。
紫气东来,老子就是这么拽
公元前484年,也就是伍子胥被吴王夫差以谋反之名逼迫自杀的那一年,一个老人骑着青牛西行到了秦国的大散关。守关的关令叫尹喜,他认出了这个老人,就叫道:老聃先生,早晨我见到有紫气东来,就知道有智者要路过这里。早听说你老人家要避世隐居,可否在离开之前,留下几句话给我们?
于是,那位叫老聃的老人,就在大散关执笔写了篇五千字的短文,名字叫《道德经》,然后老人掷笔出关,不知所踪。
这就是老子及其《道德经》的由来。
《道德经》这部书,说的到底是什么?书名就已经全都告诉了我们。
道德经的"道"字,大致可以说是规律的意思,"德"字大致可以说是运行或表现的意思,"经"字可以解释为原理或法则。那么《道德经》的意思就是:规律运行的法则,或是规律表现的法则,或是规律运行的原理--无论什么规律,都是遵循这些法则或原理运行的。
有学者指控,说老子的道学思想找不到个体系,还有人以《道德经》来推断老子的思想,认为老子的思想是对强梁世界的一种消极反应,这种推断都不挨边。老子只是说出宇宙自然与社会共有的规律而已,规律就在这里,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什么思想,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都无改规律本身之分毫。
那么,这种永恒不变的规律,是什么呢?当老子在周王室担任藏室吏--这个职位类同于周王室的机要资料管理员,说是图书室管理员也不为错--时孔子曾经到洛阳,去向他询问有关周礼的细节问题。当时老子对孔子说道:你说的那些人,骨头都已经烂掉了,只留下竹简上那些难以辨认的字符。求道之士若是遇到舒展胸臆的大好时机,那就求仁得仁。反之,如果时局不理想,没有这种机会,也没必要刻意勉强。我认为,价值昂贵的珠宝,一定要藏于无人知晓的地方,真正有才能的人,不可以表现得太过于精明。戒除你的骄傲,化解你的欲望,此二者于你而言,全然无益。
这番话,老子不止是对孔子说,但唯有孔子,能够听懂。有记载称,老子的学问,是他的老师常枞教导给他的。曾经有一次,常枞突然张开嘴巴问老子: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说:在。常枞再问:那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回答:不在了。于是常枞说道:舌以柔则存,齿以刚而折,天下之事的道理,尽在这其中,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告诉你的了。
于是老子体悟出柔弱者善存、刚强者易折这个道理。这个道理的推演就是清静无为--恰恰在这一点上,老子经常遭到误解。
有种观点认为,老子的"无为"就是不要作为的意思。这是生吞活剥了老子原话而产生的错误。无为的原意,是无违,并非是不要作为,而是不要违背规律而强行抬杠,是说要顺应规律的发展来做事,那样才会事半而功倍。
一个典型事例是,自从老子的《道德经》问世以来,两千年来不知有多少自诩高明之士对老子批判指导,但时间的大潮将这些"有为者"统统淘汰,留下来的,是固如磐石的无为经典。
拓展阅读
诸子百家简介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的智慧大爆炸。经过两千年专制极权的剿杀,目前只有十一家尚有记录残存:诸子第一家:儒家,创始人孔子诸子第二家:道家,创始人老子诸子第三家:墨家,创始人墨翟诸子第四家:法家,主要人物李悝诸子第五家:名家,创始人惠施诸子第六家:兵家,创始人孙子诸子第七家:阴阳家,创始人邹衍诸子第八家:纵横家,主要人物苏秦诸子第九家:杂家,主要人物吕不韦诸子第十家:农家,创始人许行诸子第十一家:小说家,主要人物屈原。
墨门巨子大战公输般
春秋年间,智慧爆炸,百家争鸣。诸多学术流派,无不是各立体系,自成一家,奔走于庙堂之上争论不休。但有一家,不和诸流派争论,而是玩真的。
墨家!墨家流派也和孔子一样,有着庞大的门徒,但比孔子更胜一筹的是,墨家的门徒有严密的组织,并分成森严的等级体系。加入这一学派的人,必须要以博爱、和平为宗旨,过着简朴甚至是苦修的生活,学习各种战争技巧,并参加到实际的战斗中去。只不过,墨子讲非攻,墨门信徒只守不攻,不参加任何侵略性战争。
创建了这一奇异门派的墨子,他和孔子关系匪浅。实际上两个人很可能有着共同的血缘,至少他们的先祖,都是由周公旦分封到宋国的微子启。在微子启这株老树上,结出孔子和墨子这两枚味道全然不同的果实,也足以让人惊讶。这只能证明一件事--在殷商王朝覆灭之后,这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族裔,才突然想起他们还秘藏着人类文明的智慧之本。从此他们改弦易辙潜心教育,这才培育出孔子和墨子这一根藤上的两枚瓜。
比之于孔子,墨子的教义更富传奇性。曾经有一次,楚国得到了科学家公输般的协助,制造了云梯,准备攻取宋国。当时墨子正在鲁国访问,听说了这个消息,他立即从曲阜出发,向现在湖北钟祥西北的楚都进发。
从曲阜到楚都,直线距离是610公里,途中千山万水,百折千回,以最低距离两倍直线来计算,就是1220公里。墨子驾车而行,只用了十天就到了楚都。如此一来他需要每天狂奔120公里,这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但是为了制止楚王的野心,墨子顾不得逻辑了,反正他狂奔十天,硬是到了楚都,然后点名挑战公输般。
公输般就是传说中的鲁班,他姓公输,名般。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他也是墨子的老对手了,因为墨子也精通木工机械,在此之前,两人已经有过两次交手的记录。
第一次,公输般发明了钩钜,水战时如果敌方弱小,可以把敌人钩过来打;如果敌人强大,又可以把敌人推开,避免挨打。事后公输般向墨子炫耀。不料墨子却说:我也有钩钜,我是用爱来钩住人,用恭敬拒绝人。我的钩钜,未必差于你。这个回答,让公输般感觉很没趣。
又有一次,公输般发明了一只木头鸟儿,可以在天上飞行三天三夜。公输般兴奋地拿给墨子看,不想墨子却冷冰冰地说:弄这没用的东西,还不如制作一支车辖,安装在车轴上,可以载重五十石。你这东西不能吃不能喝,有个屁用。这又让公输般好不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