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指数:★★★
出镜人物:梁嘉歆,1分钟学堂创始人
用1分钟改变自己
一分钟可以做什么?发条微博、看则新闻、听首歌还是干脆发呆?在广州,有一群满脑都是鬼点子的年轻人相信用一分钟可以让你:学到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微知识,认识一群古灵精怪的人或是向你的梦想前进一小步……
这就是“1分钟学堂”公益小组所做的事情,传播好玩的微课程,应用心理学小知识为自己打气,散发正能量;用1个月时间实现梦想的苍蝇计划,原来想到就可以随时出发去做,人生并没有所谓“我已经准备好”的状态;发起“1分钟实验室”活动,让一帮年轻人利用1分钟时间做点“反日常行为”的事情,以此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2012年2月4日,在广州中山大学首发的一分钟实验吸引了广州、北京、上海、南京等多个城市的年轻人参加。目前,“1分钟学堂”和“1分钟实验室”在很多高校都有了分站点。
“1分钟学堂”的诞生
2010年8月,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研究生毕业,梁嘉歆没有和其他同学一样忙于找工作、考公务员或者出国留学,而是选择了去中西部地区支教,然后又争取到了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实习机会。
那次实习,让她对公益活动产生了巨大的热情,原来帮助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自己也能分享到成长的意义和快乐。其实那些偏远地区的孩子们脑子一点都不笨,因为环境的原因,和城市里的孩子相比,他们缺少的只是信息的分享和知识的引导。
其实,何止是孩子们,梁嘉歆发现,身边的好多年轻朋友也是因为环境的沉闷,而渐渐丧失了生活的热情和求知的快乐。梁嘉歆就想,能不能创立一个公益项目,来启迪人们的思维,点燃身边人生活的激情,同时也激发自己的潜力呢?
和自己的专业一结合,她还真找到了一个好的公益方式,那就是1分钟微学堂,在网上创立一个好玩的心理微知识体验社区,启发年轻人刷新思维,做出行动改变。因此,微学堂通过互联网线上和线下的互动,还会提供各种实践梦想的信息平台,包括各种实习、创新比赛、游学和奇怪的机遇。这样看来,1分钟实质上是一个鼓励年轻人实现梦想的平台。
想法很丰满,但是现实却是骨感的。没有启动资金,也没有支持的技术团队和推广团队,怎么做起来呢?做起来又怎么维持下去呢?
梁嘉歆有个朋友Echo正在着手在间隔年开展她的义工旅行,从越南出发,一直到欧洲。Echo是个大胆自信的女孩子没错。不过就在她出发前半个月,她还没有筹集到足够的旅费、家里人也反对她去,学校那边也没批准她的休学申请。所有你想到的困难她都遇到了,她自己也有点迷茫,但是她说反正最后结果无论如何,她还是一定要去的。
梁嘉歆问Echo旅行准备的事情,才发现她从来没试过背包旅行,身体也很差,经常生病,平时也没有体能训练。但是Echo说就是因为没有经验,没有尝试过,才会更想去尝试。结果她平平安安地旅行了8个月,去了缅甸、泰国、柬埔寨、印度和尼泊尔等国家,认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好朋友。
Echo的经历给了梁嘉歆深深的启发,其实并不存在什么“我已经准备好”的状态。一旦你想到这个事情,你开始踏出第一步之后,剩下来就只是一步步走下去而已。
梁嘉歆开始在自己喜欢的果壳网和豆瓣上广发英雄帖,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创办1分钟学堂网站,没想到应征的人还很多,有在跨国公司工作的白领,也有中山大学在读的大学生。有一个男生L42y在豆瓣上看见她发的消息,说自己是一个程序员,一直希望能够做一些公益项目。就这样,不同的朋友聚拢来组成了最初的团队。
“你们活动的经费来自何处?”“怎样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1分钟学堂的团队其实很不喜欢这样的问题。“其实做活动并不需要很多钱,场地可以找别人支持,工作人员是志愿者,我们平时都要上课或上班,仅仅是空闲时间来参加。最大开支是应该是海报和现场道具,但基本上不会超过一百元。做这样的活动一点都不难,关键是你想不想做。”
“1分钟学堂”玩什么?
微课程:
一分钟学堂喜欢网络的形式,传播好玩有趣的心理学微知识。比如,南京女生“走饭”因为抑郁症自杀后,一分钟学堂联合果壳网介绍了一个名叫“忧郁小王子”的网站,并且在线解答了许多网友关于抑郁症疑惑,每个问题和知识点都只有1—5分钟,获得了几千人的关注和转发。像这样的微小知识分享,一分钟学堂坚持每周推出一个。
以网络为平台,打破地域的界限,只要能用电脑和手机上网就能获得新知识。“这些知识能让大家回避灰暗心理的陷阱,获得更多的生活正能量。”
有一次,在广外的一次活动中,大学生小美向1分钟学堂的组织者吐槽这阵子的苦恼,为什么自己总是感觉自己的能力不如别人,即使去参加一些培训班的学习也没多大帮助?这在心理学中叫做“习得性无助”。有人受过几次挫折后就会形成习惯性的消极心理,认为自己天资不够,再努力也是白费。通过有意识的心理调节是可以克服它的。
1分钟学堂收集到这个问题后,立即在网站上上传了一个小视频,1分钟学堂在介绍“习得性无助”时,并没有采用传统冗长的公开课形式,而是用一头“大笨象”的故事来讲课。那头“大笨象”戴上了铁链,即使有一天铁链松开了,但是它再也没有努力过去挣脱束缚。看了这个视频,有过和小美同样经历的人对自己的心理状况一下子有了清醒的认识。在视频后面,学堂还贴心地加了克服“习得性无助”的一些小贴士,告诉大家怎么让“大笨象”解脱束缚。
小美说,看了微课程后,不仅理解起来特别容易,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有了更加奇妙和深刻的认识。小美还用这些心理小药方对症下药,从自己感兴趣有把握的小事情插花开始做起,锻炼自己的能力,然后试着和班上插花兴趣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不久,自信心便一点点地回来了,现在她已经是社团里的社交达人。
看过微课程的同学们纷纷在1分钟学堂微博上留言,原来应用这些心理暗示的正能量,可以试着每天改变自己一点,日积月累能造就一个巨大的进步。
苍蝇计划:
有一次,1分钟学堂创始人梁嘉歆在网上看到一个动漫,故事里的苍蝇只有1分钟的生命,怎么办呢?于是它开始了自己生命的倒计时,拼命地去获得精彩,去完成所有没有完成的愿望,例如和蝴蝶跳一支舞,和另一只苍蝇谈一场恋爱。梁嘉歆突然想,1分钟学堂不仅仅让年轻人在思维上有所启发,还要在行动上有所改变。何不加一个苍蝇计划呢?像动画中的那只苍蝇一样,如果生命只有一分钟或者1个月,你会怎么过呢?用1个月时间开始你的梦想计划,把梦想转化为行动。
其实我们从小就给自己很多做白日梦的机会,“我长大要做科学家”,“我要去环游世界”。到真正长大了,就会对自己说“工作太忙了”、“生活有压力”、“要照顾家庭”等等,然后自己的梦想就被卡拉OK、打Dota或是看美剧、刷微博的时间占据了。其实实现梦想的关键是第一步的行动,梁嘉歆创立1分钟学堂的过程就证明了这一点,她想带动更多的朋友去行动。这个苍蝇计划在线上一提出来,结果报名的人也不少,有人想看完某一本书,有人想整理自己的家庭相册,有人想去西藏旅行……
想到了,那就开始去做吧,在网上不断更新自己实现梦想的进程和状态,参加苍蝇计划的人彼此打气,彼此监督。Kelledoll有一个苍蝇计划,那就是实现25岁前去土耳其的梦想。这梦想拖延了很久,以前总是找种种借口,觉得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或者没有找到好的同伴,这次不给自己借口了,在1个月的时间内自己一个人搞定签证、买机票、筹集经费的事情。她把去土耳其的计划发布在网上,希望有人支持她这个奢侈的梦想,她可以收集沿途的明信片寄给那些支持者。没想到还真的有不少人信任她,从不同的地方把钱汇到她的淘宝账户,鼓励她行动的勇气。
当Kelledoll带着玩具熊,来到土耳其那个叫哈图撒的古国的时候,她觉得梦想成真的感觉真的很棒。回国后,她把自己的苍蝇计划做了个小视频,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原来,1分钟学堂除了可以教人小知识、还是一个鼓励年轻人实现梦想的平台。
1分钟实验:
很多年轻人抱怨生活过得太沉闷,1分钟学堂玩出更多的花样,怎样激活大家生活的思维,那就先来一个实验吧,在团队成员你一言我一语的头脑风暴中,1分钟实验就这样诞生了。通过1分钟的疯狂时刻,一系列反传统思维的疯狂行为实验启发年轻人刷新思维。
2012年的春天,1分钟学堂在官网微博和豆瓣上发出号召令:“如果你希望这个世界因为有你而有了一点点的不一样,如果你期望有一个疯狂的人生,有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那就来吧!非211、985或重点高校的同学优先。”就是这条颇具“煽动”意味的微博,吸引了广州、北京、上海、南京等多个城市的年轻人,在短短五天就有近70人报名参加1分钟实验室的活动。有人说1分钟学堂排斥重点大学是搞逆向歧视,学堂的解释是:平时无论工作实习机会都是优先给好学校的学生,但是其实其他普通学校也有很多有想法的年轻人,只要给他们平台和机会,就能发光发亮,因此1分钟学堂的机会宁愿优先给这些被忽略的人。
刚开始时,大家都比较拘谨。第一个实验便是1分钟叫卖自己的缺点。“来,大家先做个1分钟自我介绍。不过我们平时做自我介绍都是介绍优点,现在要反过来,初次见面,就用1分钟介绍一下自己缺点吧。”心理学也有研究证明,第一印象很重要,持续的时间也长。而事实上,当许多参与者在第一次见面就说出自己的缺点时,不仅没有受到冷遇,而是发现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同伴,也正是因为共同的缺点,他们很快就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组织者进一步鼓动说,其实所谓的缺点也有可能在别人看来是优点,只是我们的认识不一样而已。比如说很“倔强”的另一种解释可能是坚持、不轻易放弃。
大家熟络起来后,便开始了第二个实验1分钟形象改造。有时候打破生活的惰性只需要从外形改造的暗示开始。平常生活中的小彤是一个文静而矜持的乖乖女,她的愿望是做一个志愿者去帮助那些生活底层的艾滋病患者,朋友问她,你能忍受周围亲朋好友的非议吗?小彤决定去做一个化身超人尝试,不顾美女形象,披红挂绿用彩布把自己裹成奇特的咸蛋超人造型在繁华的大街上扮演雕塑,平时她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这个不一样的时刻让她觉得,打破自己平常生活中的惰性思维其实就可以从改变自己的形象做起,做出行动的暗示。
最后一个环节是疯狂想法集合站,每个人都是有想法的人,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小的渴望完成的梦想,这个梦想可以是五分钟前忽然迸发出来的奇思妙想,可以是上个月开始设定希望完成的新计划,也可以是怀揣已久的人生理想。几十秒的分享让灵感复制,认识更多的朋友,甚至还能学会几个没听过的新词儿。
有人提出在厕纸上引入商业广告,解决了厕纸的费用问题,说不定卫生纸就能普及到中国每一间厕所。有人想到偏远山村里,给那些从未见过照片的人拍照,并把拍立得照片送给他们……小彤说,无数次在北京挤地铁的经历给了她丰富的素材,她打算生产“我在某站下车,到站请叫醒我”的贴纸,供地铁嗜睡者使用。每个人的梦想有大有小,但分享梦想的过程是美好而激情的,在短短几分钟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宣读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需要勇气,更需要坚持。
这个好玩的活动得到了不错的反馈,接着1分钟学堂又在广州大学做过2期、北师大珠海分校做过1期,反响都非常好。有人问:“这个活动的意义又在哪?”1分钟学堂的组织者没想那么多,“我只是觉得这个活动很好玩,想让大家知道人生中有那么1分钟,能听到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就这样简单。”
1分钟学堂最近推出一个叫疯狂二次方的项目,邀请更多的高校加入1分钟学堂的联盟,设立分站点,现在1分钟实验室已经在10来所高校中接连开花了。
跟随指南:
如何找到1分钟学堂?
官网:1fenzhong.org
一个专为懒人而设的心理微知识体验社区,鼓励年轻人实践梦想的平台,MaD创不同资助项目。
新浪微博 豆瓣小站 人人小站 @1分钟学堂
1分钟学堂开展的项目:
微课程:1-5分钟的好玩微课程,分享简单有趣实用的心理学微知识。
苍蝇计划:如果生命只有一分钟,你会怎么过呢?用1个月时间开始你的梦想计划,把梦想转化为行动。
飞屋梦想号:提供各种实践梦想机会的信息平台,包括各种实习、创新比赛、游学和奇怪的机遇。
心理微课小赛:心理微课程视频设计比赛,采用大众评委和专业评委评审,用各种新奇方式启发心理团队开发好玩实用的心理科普课程。培养心理科普新生力量。
1分钟实验室:疯狂新人类育成实验室,通过一系列反传统思维的疯狂行为实验启发年轻人刷新思维,作出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