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的国会大厦西南侧,耸立着英国最古老的建筑物——威斯敏斯特教堂。在这里长眠着从亨利三世到乔治二世等20多位国王,憩息着牛顿、达尔文、狄更斯等科学家、文学家以及二战中“不列颠之战”牺牲的皇家空军将士。在一个不显眼的角落的一块墓碑上刻着一段非常著名的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通过这段充满懊悔的文字,难道我们不应该懂得,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由此,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正确估量自己,正视自己。如果你是一棵小树,那就一心一意地把根扎进沃土;如果你是一只船,那就扬起高高的风帆,如果你是水,就要成为一股奔腾的活水,去投奔大海……
相反,如果我们将每一个大目标分成若干个小目标去实现,那么只要我们实现了每一个小目标,那么大目标距离我们也就不远了。
是的,目标是一步一步地实现的,实现目标就应该由小目标到大目标,一步一个台阶地去前进。如果我们在设定目标的时候,将大目标转到小目标,一层一层地分解,再将每一个小目标转换成很多更小的目标。那么,当我们在实现每一个小目标之时,我们就能备受鼓舞。而且,我们会很清楚自己现在该去做什么。
所谓“目标多杈树法”,又叫“计划多杈树”,就是指用树干代表”大目标”,用每一根树枝代表那些“小目标”,用叶子代表现在就要去做的目标。这是一种很有条理的划分方法,能把一个个宽泛的目标分解成具体的目标,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去工作。
那么,我们如何运用“目标多杈树分解法”呢?
将那些大目标写出来,然后问问自己:实现这些目标需要什么样的条件?然后,列出实现目标的相关条件。而这些需要完成的条件,就是我们达成这一目标之前必须实现的小目标。所以说,每一个小目标都是大目标的上的树权。
紧接着,再问问自己:要实现这些小目标的相关条件是什么?然后,写出实现每一个小目标所需要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这样一来,大家就会找到这些小目标上的“杈树”。以此类推,等到我们画出了所有的“树叶”,那么我们就算是完成该目标的“多杈树”的分解。每一个目标到最后,都可能被描绘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所以,一棵完整的“目标树”,就是一套完整的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行动计划。
检查“目标树”的分解是否具体,只需反过去从叶子到树枝再到树干不断地去数。然后,不断地问:如果这些小目标都没有实现,那么这些大目标就一定会实现吗?如果“是”,那么就表示这个分解是具体的;如果是“不一定”,那么就表明,我们所列的小目标还不够充分具体,需要在继续补充被忽略的小目标。
目标多杈树分解步骤
(1)写出一个很大的目标。
(2)写出实现这一目标所有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再将这些条件作为小目标,即我们所说的第一层树杈。
(3)写出实现每一个小目标所需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这些条件就是我们所说第二层树杈。
(4)如此类推,直到画出所有的树叶之时就等于目标完了,这才算完成这一目标。
(5)检查“多杈树”的分解是否具体,就应该不断检查如果小目标都没有实现,那么大目标肯定就没有实现。如是小目标都已完成,那么就所列的条件已经足够充分,大目标也已经实现。
(6)评估目标。所谓的目标评估是可以分为“目标合理性评估”与“计划可行性评估”两大类。这两种评估的核心就是对于目标大小的正确评估。
①评判标准之一:目标完全分解完全后,还发现单位时间无法完成“树叶”显示所有的工作量,那么就表明这一目标太大,还需要继续分解。
②评判标准之二:目标完全分解之后,发现在单位时间内可以轻易完成“树叶”显示的所有工作量,那么表明这一目标太小。
(7)判断目标能否实现。将目标“多杈树”分解完后,如果列出的条件全部是“必要条件”,那就表明即使这写小目标全部达成,那么大目标也不一定能够实现。如果列出的条件是“充要条件”,就算除了“必要条件外”,还有充分的条件,那就表明只要小目标全部实现,这一大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假如小目标全部实现了,但是大目标却不一定达成,那么则表明分解时忽略了其他辅助条件,这时候我们就应该立即予以补充,直到所有的条件完全充分为止。
以上是目标管理的几个原则,而这些原则的实施,必须要依仗人的自律精神。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在于可以自律。动物一切行为皆源自于本能,而人的行为却要控之,制之,律之,只有这样才能有德。人有德才称之为人,只有最简单的行为而无德,与动物有何异?诚然,自律不易。正如柏拉图所说,自律是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每个人在纷繁复杂又充满蛊惑的世界中前行,势必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这时,阻碍自己前进,破坏自己艰苦努力的敌人,往往是不够坚定的意志,没有顽强意志力的支撑,自律只是一纸空文,你必须时刻强迫自己做不愿做却不得不做的事情。比如,这次的整顿,我们上操时挺拔的军姿是必须的,但你却筋疲力尽,大汗淋漓,如果你随便乱动,就是在放纵自己的行为;如果你克服疲惫,坚持到底,就是你自律的表现。
自律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要自律首先就得勇敢面对来自各方面的一次次对自我的挑战,不要轻易地放纵自己,哪怕它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一次放松,似乎是茫茫人生大海中的一片浪花,而一时懈怠,似乎只是漫漫机遇上的一颗沙砾,但一次次放松与懈怠的累积,就会演变为顽固不化的恶习,最终,在自己的松懈散漫下,将会惨烈地败给自己。
计划是高效的开始
与其紧紧张张地工作,不如轻轻松松地前进。要想能够轻轻松松的前进,就应该有一个完善的计划,和按照计划一路向前的自律晋升。
很多计划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在事前对相关的措施和步骤进行了部署。因此,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必须要有计划,如果最后的结果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那么就是“计划”的失败。
伊索寓言中有个《蚂蚁和蝉》的故事:
冬天的时候,蚂蚁在晾晒受潮的粮食。这时候,一只饥肠辘辘的蝉向他乞讨。蚂蚁对蝉说:“为什么你不在夏天的时候,为自己储存点粮食呢?”
蝉回答说:“那时候,我还正在唱着悦耳的歌曲,根本就没有功夫做这些。”蚂蚁笑着说:“如果你夏天的时候吹箫,那么冬天的时候就去跳舞吧!”
从这个寓言故事中,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出利用时间的态度不同,我们命运的境遇自然也就不一样。有了计划,我们在工作才会有方向和重点,工作起来才能有条理。作为一个整日里都非常繁忙的职业人士,为了拥有更多的时间,那么就必须养成制订计划的优良习惯——养成个好习惯,会使我们每做一件事,就向我们的梦想靠近了一步。
根据马肯基氏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计划上投入了较多的时间人,和没有投入很多时间人相比,前者能够在非常短时间内实现计划,而且效果非常不错。这表明,有效的计划能成为高效利用时间的奠基石。有的人可能会抱怨自己总是没有时间制订计划,可以说,这样的做法根本就是借口,这样的人就别想得到预期的效果。马肯基氏对此提出了警告:“一流的企业员工,做事必须在计划的指导下进行。我们与其紧紧张张地工作,不如轻轻松松地前进。花一点时间全部安排还计划,就能够让我们在行动过程中节省很多的时间。”
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就是一个注重计划的人,他总是会把自己该做的事全部记录下来,然后去拟定一个整体的计划表,规定自己要在某些时间内做某些工作。正因如此,他总是按照自己的时间计划去做事情。通过他的日程表,就可以看出:上午9点钟的时候,他与夫人在白宫草地上悠闲地散着步,等到晚上的时候再去招待客人吃饭,一天的时间被他安排得井井有条。等到他该睡觉的时候,因为所有该做的事都完成了,所以他可以放心地去睡大觉。
计划按照时间和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这么几类: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季度计划、年度计划以及专项计划等。
我们如何做好月计划呢?
月计划一定要比周计划更加宏观。,一般来说,月计划都包括下一个月要去做的重要事项,因此月计划是一项相对长期的计划。一定要指出的是:月计划必须是与企业的目标,还有部门在某一段时间周期内的工作内容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比如说,一个人在未来一个月内,要完成一个目标,那么他可以把月目标分成四个周目标来实施。
通常来说,周计划必须要遵从月计划。因为,很多重要的工作不是一周之内所能完成的,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是,任何计划都永远赶不上变化,谁也不可能预先制定出一个完美无缺的月计划。
在做周计划之前,就应对所有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性的检查,然后在根据工作目标、月计划、工作日志、排定的活动、待办的事项等去安排周计划。因为这些工作能够安排好工作的优先顺序。
为了确保按时完成计划,就必须将计划写下来,这样做就可以控制和利用好时间。每日计划可以包含下列内容:
当天目标——就是我们必须当日完成的工作。
预留事项——预定的特别事项所应该准备的时间。
待做事项——并不是很重要的工作。
制定和实施日计划的五个步骤如下:
1.把每一个目标任务清楚地写出来。
2.确定当天的重要事项,提前安排好优先顺序。
3.准确估算一下子时间的长短。
4.写出自己的行动方法和工作步骤。
5.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留些缓冲时间给随时可能会发生的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