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选出了"文联"的全国委员会,由郭沫若任主席,茅盾、周扬任副主席。此后不久,在"文联"的协助下,文学、戏剧、音乐、美术、舞蹈、曲艺等文学艺术各部门的工作者协会相继成立。新中国成立后,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了分会。中国共产党通过"文联"及各部门协会、分会,领导文艺工作者,为建设新型中国文化而奋斗。
国民政府发行银圆券
8月19日,国民政府针对国统区物价飞涨和通货膨胀,决定发行金圆券。但是金圆券未能挽救国统区崩溃的经济,步了法币的后尘。随着金圆券的迅速膨胀和物价飞涨,金圆券的购买力也暴跌。如果以1948年9月金圆券刚发行时的购买力指数为1,12月就跌至到0.0603,1949年5月更跌至0.0000002,相当于1948年9月的1/500。这样,金圆券发行仅短短的9个月,就形成废纸,宣告彻底崩溃,成为世界金融史上寿命最短的货币之一。
国民政府虽然即将全面崩溃,仍作垂死挣扎。在金圆券即将全面失败时,行政院就在酝酿实行新的币制。1949年2月23日,迁到广州的行政院在院长孙科的主持下召开政务会议,通过《财政金融改革方案》。这一方案除了重申1948年11月发布的《修正人民所有金银外币处理办法》关于银币可以自由流通和买卖的规定外,又规定军费和军饷支出改以银元为计算标准。该方案于24日公布,25日便施行。与此同时,在南京的"代总统"宣布拨用库存白银的50%,作为同时在市面流通的金圆券之准备金。这样,国民政府迈出了由金本位制改为银本位制的第一步。
南京解放后,国民党政府逃到广州。7月2日,"代总统"李宗仁、"行政院长"阎锡山发布《改革币制令》,同时公布《银元及银元兑换券发行办法》,临覆灭时再掳掠一把,进行国民党政权在大陆上的最后一次币制改革。这一改革的主要内容为:(1)中华民国国币以银元为单位,银元1元总重为26.6971公分,成色为880%,含纯银23.493448公分;(2)银元辅币分1分、5分、1角、2角、5角5种;(3)银元兑换券之面额分1元、5元、10元、50元、100元等5种,银元辅币券之面额分5分、1角、2角、5角等4种;(4)银元兑换券及银元辅币券之发行应有十足准备,其中银元、黄币或外汇合计不得少于六成,有价证券、货物栈单合计不得多于四成;(5)银元兑换券及辅币券发行数额,由中央银行按月报请财政部核明公告;(6)所有公私支付一律以银元为计算单位,各级政府税收及公营事业收费应一律收受银元兑换券。
国民党政府开始发行银圆券时,公布外币、黄金兑换银圆券的牌价为:港币每元兑换银元0.24元,英镑每镑兑3.12元,美元每元兑1.55元,黄金每市两兑75元。规定银元券的兑现地点是国民党势力还在的广州、重庆、福州、成都、昆明、桂林、衡阳、兰州、贵阳等地;其它各地则只能以平汇或委托代兑等办法处理。
然而,银圆券的发行充满了危机。广州政府每月预算支出约4500万元,而收人只有1000万至1500万元,月差约3000万元。蒋介石只同意每月自台湾库存中支取1200万银元,其大量亏空大部分只能靠不兑现的银圆券来填充。因此,银圆券不可能十足兑现。
银圆券一出笼,就首先遭受到人民解放军致命的打击。7月15日,新华社授权宣布,今后在新解放区只负责收兑银元,而对银圆券、银元公债及一切国民党地方政权发行的货币,均不负兑换的责任。号召尚未解放地区的同胞"应当坚决拒绝收受伪银圆券,凡已收受伪银圆券的,应当赶快向伪中央银行要求兑现,以便在解放后可以兑成人民券。"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国统区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坚决抵制。在广州,银圆券甚至引起了银圆本身行市的下跌,每元银圆由原来兑换8元港币,下降到7月中旬的3.3元。由于人民群众拒用,银圆券也就彻底破产。广州国民党政府原来幻想依靠2000万银圆发行银圆券1亿元,但实际流通的只有2000余万元。广州发行5000万元,实际流通1000万元;重庆发行3000万元,实际流通1000万元。
年12月,国民党政权在撤离大陆前对尚在流通的银圆券,采取如下措施:(1)允许四川省田赋征实"中央"应得的三成,以银圆券缴纳,预计可征谷270万市石,以每市石合银圆券6元计,应收回银圆券1620万元;(2)由中央银行拨出黄金11500两及价值银元35万元的镍币,交四川"省政府"及"省参议会"会同收兑银圆券,按金价每两800元计,共可收回银圆券955万元;(3)允许两广方面在田赋征实中"中央"应得的三成,以银圆券缴纳,预算可征谷109.5万市石,以每市石合银圆券6元计,应收回银圆券657万元。国民党政权希望通过这些措施,收回银圆券3200余万元,超过了实际流通量。但是,在人民解放军迅速进军西南诸省的情况下,国民党政权的希望基本落空。
年12月12日,国民党政权迁至台湾,银圆券便退出了历史舞台。从1949年7月至12月,银圆券发行不过5个月。银圆券的崩溃,宣告了国民政府财政金融在大陆上的彻底破产。国民党中央非常委员会成立国民党中央非常委员会(以下简称中非会),是蒋介石于1949年7月16日成立的御用权力机构和过渡机构。它的成立,适应了蒋介石控制"代总统"李宗仁、指挥国民党党政军的权力要求,标志着国民党政府作为全国性政府时"以党治国"工具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的历史宣告结束。
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因事不能视事,以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企图以李宗仁在台上同中国共产党进行"和谈",掩护他在台下编练200个师400万人的军队,维护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和谈破裂后,蒋介石即准备从幕后出转上台,以便"督促"国民党政府继续顽抗。4月22日,蒋介石邀请代总统李宗仁、华中"剿匪"总司令白崇禧、行政院长何应钦等到杭州会谈如何应付危局。李宗仁原打算利用会谈同蒋摊牌,要他交出全部实权。然而,蒋介石口口声声说全力支持李宗仁的领导,并宣称为了加强"党政联系",应成立一"非常委员会",凡重大决策,必须先经该会成立,然后交政府执行。李宗仁对蒋采取突然方式提出中非会非常不满,但与会者均附和蒋介石,李亦无办法。
月28日,从南京迁来广州的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遵循蒋介石的旨意正式通过组织中非会代行中政会职权一案,蒋介石积极筹划中非会的成立。5月下旬,当李宗仁向他请示何应钦辞职后行政院长的继任人选时,蒋即趁机催李抓紧成立中非会,谎称"如非常委员会能早日成立,对此等要务之解决,必有助于兄之决策"。李宗仁对此无可奈何。6月11日,中常会通过蒋介石提出的委员名单。
月14日,蒋介石从台北飞抵广州,着手正式成立中非会,以幕后走上前台以便实施他"固守东南"、"经营西南"的计划。次日,蒋介石就召集在广州的国民党中央委员举行谈话会,向他们透露了他准备"改造"国民党的计划,提出了他早已拟定好的《国民党改造纲要》、《国民党改造实施程序》、《筹备委员会组织条例》、《总裁商议本案的意见书》等4个文件。7月16日上午,蒋介石以总裁身份主持召开国民党中常会第204次会议,特邀"代总统"李宗仁、"行政院长"阎锡山参加,中心议题讨论国民党改造问题,并即日成立中非会。蒋介石在会上首先介绍他7月10日从台北飞到菲律宾访问情况,并交由黄少谷宣读联合宣言,宣称要同其他东亚国家一道努力,结成反共联盟,共同呼吁美国支持蒋介石。随后,蒋介石把一个对蒋访菲之行和联合宣言表示支持的中常会决议交由李宗仁来宣读,以示蒋、李的"团结"一致。会议最后针对国民党四分五裂的混乱局面,宣布接受蒋介石提出的中非会组织条例和人选名单,正式成立中非会,取代中政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蒋介石任主席、李宗仁任副主席、居正、于右任、何应钦、张群、阎锡山、吴铁城、朱家骅、吴忠信、陈立夫为委员,洪兰友、程思远为正、副秘书长。
中非会成立的当日,蒋介石即利用它来作出军政措施,实施其继续顽抗的计划。中非会第1次会议即讨论阎锡山提出的《扭转时局案》,该案提议以海军封锁海岸,以空军轰炸被解放了的城市,以陆军全部在西南地区固守。根据蒋介石的提议,中非会决定成立中非会西南、东南两个分会,分别以张群、陈诚为分会主席兼任西南、东南军政长官,负责西南、东南军政事宜。李宗仁对中非会的成立非常愤怒,指责它完全是蒋介石为加强其对国民党党政军的直接控制而设置的重叠机构。蒋介石因此也由幕后操纵转入前台亲自指挥。但是,中非会的成立并未能挽救蒋介石统治的灭亡命运,人民解放军发动的西南战役即证明此点。
中非会设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蒋介石利用它来改造国民党。7月18日,中非会第2次会议就专门讨论蒋介石提出的《党务改造方案》。张道藩、谷正纲按蒋旨意,就这一改造方案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精神作了说明。蒋介石在会上宣称:国民党的改造是一个根本措施,必须党改造得好,才能刷新政治,发展经济,加强军事。9月20日,蒋介石在重庆为改造方案的实施发表《告全党同志书》。但是,改造方案未及实施,国民党就丢掉了西南这最后一块地盘,败退台湾。
到台湾以后,蒋介石着手建立清一色的蒋家天下,铲除元老派、党派,于1950年8月5日正式成立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代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职权,担负起"改造党政、改造国家的责任"。中非会这一过渡性机构的历史亦就到此中止了。
《人民日报》创刊
《人民日报》原为解放区的地方机关报,在解放战争后期,逐步发展成为一家全国性的著名大报,成为中共中央的机关报。
在抗日战争后期,尤其是在抗战胜利后初期,解放区的报刊事业发展迅速,一些当时著名的报刊相继问世。1945年8月至1946年5月,相继出现了山东解放区的《大众日报》、张家口的《晋察冀日报》、中共中央东北局机关报《东北日报》、中共中央华中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东版)、晋绥解放区的《晋绥日报》、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等。但是随着国民党挑起全面内战,解放区的报刊一度受到影响。中原解放区的《七七日报》、华中解放区的《新华日报》等一些地方报纸被迫停刊,《晋察冀日报》被迫转入山区。1947年3月,国民党军发动对陕甘宁边区重点进攻时,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随着中共中央撤出延安,而于3月27日停刊。中共中央机关报虽然被迫停刊,但同期几个大解放区的报刊却有一定的发展。《人民日报》正是在解放区报刊发展的基础上而发展成为中共中央的机关报的。
《人民日报》最初是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创办的机关报,创办于上党、邯郸大捷后的1946年5月15日。当时,国共两党正进行重庆谈判,国民党军企图给点"厉害"给中共看看,武力进攻晋冀鲁豫解放区;同时发起舆论攻势,诬蔑人民解放军制造事端。针对国民党军的文武进攻,晋冀鲁豫解放军也针锋相对。司令员刘伯承指出:"我们现在除打仗外,还得打笔墨官司。"于是,《人民日报》创刊于邯郸,后来撤至武安。宣传前线作战、后方生产和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回击国民党的舆论攻击。当时的社长兼总编辑是张盘石,副总编辑安岗。
年6月人民解放军转入全面进攻以后,解放区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而不断发展,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大解放区在1948年春联成一片,成为拥有1亿人口的华北解放区。1948年5月,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从陕北转移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同中共中央工委合并,于是决定合并成立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此时的《人民日报》每天出版对开四版一大张,发行4.4万多份,发行范围为华北解放区。
合并后的《人民日报》虽然是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但由于平山县当时为中共中央所在地,《人民日报》也就直接接受中共中央的指导,因而也就开始向全国性的报纸发展。为适应全国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1948年8月召集华北《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华北总分社举办记者学习班,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刘少奇到班作重要讲话:(1)指出办报及新闻导向的重要性:"报纸办得好,就能引导人民向好的方面走,引导人民前进,引导人民团结,引导人民走向真理。如果办得不好,就存在着很大的危险陛,会散布落后的错误的东西,而且会导致人民的分裂,导致他们互相摩擦。"(2)向记者们提出了做好新闻工作的4个条件: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报道一定要真实,不要加油加醋,不要带有色眼镜"。其次,必须独立地做相当艰苦的工作。再次,"要提高理论水平,要熟悉马列主义,特别要学习唯物史观、认识论、学习阶级分析方法"。最后,"要经常学习、研究,时时刻刻注意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刘少奇的讲话,指明了办好人民报纸要有真实性、人民性、阶级性和党性等基本原则。中共中央对华北记者的培训,为把地方性的《人民日报》发展成为全国性的《人民日报》,为由乡村办报转向大城市办报,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年12月,鉴于北平解放在望,华北《人民日报》社抽调一批人员随军北上,准备进北平办报。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的当日下午,《人民日报》先遣人员在范长江和袁勃带领下进城,立即筹办《人民日报》北平版,由范长江、袁勃分任正副总编辑。2月2日,《人民日报》北平版正式发行,创刊号头版头条位置即刊登了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的《关于时局的声明》,受到了人民的热烈欢迎,"报纸很快就被一抢而空"。人们发出心灵之声说:"我们热烈庆祝这份真正代表人民的报纸的诞生"。《人民日报》北平版是过渡性的报纸,出版时间较短,到194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华北版从平山县迁到北平出版后,就中止出版。在筹备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中共中央决定将《人民日报》从1949年8月1日起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期号续延,面向全国发行,以胡乔木任社长,张盘石任副社长,邓拓任副社长兼总编辑。从此,《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的机关报,作为全国性的大报之一,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
毛泽东评美国"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