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啊,昨晚折腾到半夜才睡得着,今早又不得不早起,轻轻地伸了伸懒腰,天还没有完全亮,大概有六点多的样子,没有钟真是麻烦!
开始打水洗脸,等到要刷牙时,才记得,这里没有牙刷这种玩意,中国最早的牙齿洁具是杨柳枝,在晚唐时期,那时都把杨柳枝泡在水里,要用的时候,用牙齿咬开杨柳枝,里面的杨柳纤维就会支出来,好像细小的木梳齿,很方便的牙刷。古语“晨嚼齿木”就是这个来源。
但是在这个架空的古代,月轻晨还真不知道这里是怎么刷牙的,用柳枝,貌似周围没有什么柳树,最后只能抓一点盐,放在手指上,用手指代替牙刷,清理牙齿,她发誓,等赚了钱,一定要做个牙刷。
当天已经开始放亮时,月轻晨早已吃完早饭,换了一套没有补丁的衣服,这是她今早在翻箱倒柜时翻出来的,虽然衣服是半旧的,但是料子比这些粗布麻衣好一些,进城考察商情嘛,穿得太寒碜了她怕老板不给进店,曾作为一个商人,她深知不管是在哪个时代总少不了狗眼看人低的人。
嘱咐小包子在家看家,不许乱跑后,月轻晨迎着第一缕阳光,欢快的向城里走去.
早上出门前问了小包子城里怎么走,小包子指了路后,月轻晨发现路很好认,沿着大路一直走就能到了.
路上遇到了形形色色同是进城的农民,因为没有了记忆,所她根本不敢乱打招呼,万一遇到认识的露马脚了怎么办,所以最多点头笑笑算是打招呼了,别人也不介意,估计原主性格本来就是内向不爱说话的。
“唉,今年收成不比往年,交了赋税,粮食剩的也不多了,不知道挨不挨得过今年冬天。。。。”
“老王啊,早叫你去城里找份工做,日子也没有这么难捱。”
“家里地多,俺不种地谁来种,打工一年谁知道能赚得了多少?”
“种地那得靠天吃饭,一年风调雨顺收成也只是够吃而已,咱们城主可是说了,进城做生意的,减免一般赋税,进城务工者,减免三分之一的赋税。。。。。”
。。。。。。。。。。。。
月轻晨静静的听着众人的唠嗑,从他们的话中组织得出了几个信息:
1.几国之间的战争才刚刚停止不到几年,此时正是百废待兴。
2.城主大力支持从商者。
3.今年雨少,收成不好,粮食价格可能会涨。
边跟着大部队走,边思考着从商计划,大概走了一个小时,隐隐约约的看到城门,尼玛,还好原身身体素质非常好,走了这么久,脚也不酸,不然她非得停下来休息好几次!
大概又走了二十分钟,终于走到了城门。
两个拿着长茅的士兵懒洋洋的站在城门两边,百无聊赖的看着城里城外的人来人往。
城门并没有月轻晨电视上所看到的恢宏,还有些破败,不过,这里只是一个偏远的三流城市,并不受上级的重视,这样子也是意料之中的,只是心下不免有些遗憾。
现在时间大概是8点,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辰时。
古代的集市贸易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后期的“物物交换”,虽然那时并无“市”可集,只不过是乡村的十字路口摆摆地摊而已,现在已经发展到集中在城里贩卖货物。
“卖包子喽,热腾腾的包子咧,一文钱一个。”
“给我来两个!”
“好咧!”
“。。。。。。”
道路两旁都摆满小摊,有卖早餐的,有卖猪肉,有卖各种小玩意的。。。。。。
月轻晨第一次见到古代的集市,不免觉得新鲜,但是很快新鲜劲就过了,因为她发现,集市虽热闹,卖的东西一点也不稀罕,那些手工制品做得很粗糙,也不好看,布料也只有灰、黑、蓝三色,而且布料极差。。。。。。看来地摊货果然品质不好!